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新措施

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新措施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新措施宋晓平[1]仇国芳张文修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挑战,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责无旁贷地应当肩负起科教兴国的伟大使命,肩负起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强林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可通过设立博士生普通奖学金基金的办法解决。

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新措施

宋晓平[1] 仇国芳 张文修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挑战,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责无旁贷地应当肩负起科教兴国的伟大使命,肩负起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强林的重大历史使命。目前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在若干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培养的拔尖人才少,高水平的博士论文少,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少。因此,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教育改革,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世纪伊始的本学期,西安交通大学组织了全校博士生创新教育大讨论,并推出了8条新措施,目的在于建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浓郁严谨的学术氛围,探索利于培养拔尖博士的新机制。

措施一 实行弹性学制3~6年

学制是由所培养人才的目标决定的。学制长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但人才成长周期长不利于发挥人才资源,也过多地消耗教育资源。学制短则一般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目前博士生的学制一般规定为3年,课程学习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这样博士生要在剩下的两年多时间里做好科学专题研究,出大的创造性成果是有困难的。所以,博士生培养可以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这样可以给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以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针对不同类型的博士生,针对突出个性化培养设计更高的成材目标。

弹性学制也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如果一味地强调时间限度,本可深入研究出成果的课题只能草草结题了之。所以学制上的灵活性也有利于鼓励博士生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风险选题,鼓励博士生向科学前沿冲击。

当然,学制还受到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应解决好博士生3年中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可通过设立博士生普通奖学金基金的办法解决。通过设立基金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优秀,淘汰一般,这有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

措施二 实行完全学分制

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博士生打下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但博士生若学习的基础理论与论文的科学研究没有联系的话就是“无的放矢”。博士生教育应以博士生为中心,突出博士生的个性培养。博士生教学教师和导师应研究博士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他们发展的需求,结合学科前沿设置课程,为博士生在较宽广的领域、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所以应该实行完全学分制,在教师资源有限和课程设置有限的条件下,允许博士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科研工作的需要,在全校当年博士、硕士课程目录上选学课程,这样也能更充分地利用学校的整体办学资源。课程学习时间上一般也可规定博士生在三年内完成,以利于其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灵活地修订培养计划。

措施三 实行讲座与学术研讨制

课程教学可以采用讲座、研讨班等形式进行,加强博士生与任课教师和导师之间、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这一方面利于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利于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博士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有利于提高博士生学术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博士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实行讲座与学术研讨制的同时,应该探索讲座与学术研讨的各种形式,重视教学相长,重视讲座与学术研讨的质量。博士生选听学术讲座应有针对性,自己举行讲座应有准备充分的讲座报告,应体现前沿性、科学性,突出自己从文献中自我学习、自我总结的能力和演讲能力。对博士生讲座的质量,导师应有评语,以学术研讨形式学习的课程,可采用学术论文和总结报告的形式作为考试形式。

措施四 实行转换导师制

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所言“严师出高徒”,但更重要的是博士生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果博士生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被动地为完成导师指定的课题而从事科学研究,是不可能出高水平成果的。所以导师应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对博士生进行分类指导,注重培养博士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博士生的科研兴趣,发挥博士生自己的特长,鼓励和支持博士生进行创新性成果和风险性的学位论文选题。

博士生若自主选题与导师研究方向不符时,应该允许博士生转换导师。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许多专题研究对导师也是新的领域、新的课题。所以应鼓励成立由不同研究方向甚至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博士生指导组,为博士生创造更为综合的、知识互补的学术氛围,集体指导创新性、大难度的风险性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措施五 实行风险选题制

创造性成果的关键在选题,大的科研风险选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博士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全面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出大的创造性成果,也有利于磨炼和培养博士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能力及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因此应该鼓励博士生学位论文风险性选题。

风险性选题是指居于科学前沿且高难度的选题、未有前人涉足的科学研究领域的选题,以及具有显著创新性的选题。科学研究的前沿是个分界线,一边是已知的领域,其轮廓已大致清楚,甚至十分清晰。在这个领域里选题、从事科学研究,大多是小的创新。科学前沿的另一边是未知领域,其轮廓是模糊的,甚至是混沌的。在这个领域选题、从事科学研究,成功则就是大创新、大成果。风险选题风险大,可能成果大,当然失败的可能性也大。所以应该允许风险选题未达到预定目标,甚至失败。对于未达到预定目标的风险选题,论文应重点阐述研究过程、论证失败的原因、其研究过程获得的阶段成果或其他研究成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这对科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成果,也能反映一个博士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所以也应该允许其申请学位,但评审时应注意评审的原则和参考标准是不同的。

措施六 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制与拔尖人才基金制

设立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是支持博士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性学术思想,有利于鼓励具有前沿性、开拓性和风险性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拔尖人才是学校教育水平的体现,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建设高水平大学就要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所以设立“拔尖博士基金”为拔尖苗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真正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

措施七 实行博士创造性成果评价制

营造宽松的培养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但对博士生的创造性成果应该严格要求。博士创造性成果评价制是博士学位论文创造性成果的标志,应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博士生的创造性成果。博士生申请博士论文答辩时,应高度概括自己的创造性成果,认真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创造性成果评价表》,提交评审专家匿名评审。专家评审意见直接返回校学位办公室,并供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学位时参考。

实行博士创造性成果评价制,有利于博士生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是蒙混过关,不是把别人的成果小修小改,而是把真正属于自己的成果总结出来,并在总结中得到提高。强调对创造性成果的评价具有导向性,引导博士生把焦点集中在创造性成果上,不断提高创造性成果的水平。

措施八 实行奖励优秀制

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校博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体现,为鼓励优秀论文不断上水平,学校可设立优秀博士论文奖。经严格评选获得学校和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者,可授予优秀博士论文单项奖,由学校发给奖励证书和奖金。

人才不是管出来的,所以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以博士生教育为中心,以创新的精神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充分调动博士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本身具有的和潜在发展的创造性。当然上述措施也会提出新的问题,如导师的指导与研究生自主选题的关系、如何界定是否风险选题的问题、如何选拔“拔尖苗子”问题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改革培养人才机制,不断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刊于2000年第3期)

【注释】

[1]宋晓平,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