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师范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

高等师范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

时间:2022-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师范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今天的研究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明天的教师,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呢?

高等师范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今天的研究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明天的教师,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呢?

一、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要考虑培养高师师资的需要

对招生专业,要求有学术带头人,师资力量形成梯队,科研基础较好,教学水平较高,能开出研究生的课程,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具备。在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名额时,我们掌握如下几条原则:①首先满足重点学科专业;②尽量满足有权授予学位专业的招生;③对确已具备培养硕士生条件,估计在审批时能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可作少量的适当的安排;④无权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暂不安排招生;⑤毕业分配有困难的专业少招或不招,急需的专业可适当多招。

最近我们对高师师资专业方面的需要作了初步调查,发现中文、英文、政教、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的教师更为迫切需要。我们打算在这些专业多招一些研究生,以适应高师师资的需要。

二、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范围要拓宽,基础要打扎实

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近几年在不断改进,但还有一些专业、研究方向的课程设置偏窄。经过实践检验,我们认为按学科(系)开设基础课,按研究方向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者按专业开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按研究方向开设专业课比较适合。如果按研究方向开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势必围绕研究方向转,知识面过窄,“孙行者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难以培养合格的高校师资,用人单位感到“‘专才暞适应性不强”。但有些指导教师对按学科、专业开设基础课有不同的看法,“知识面宽些虽然好,但我的科研任务难以完成了”。他们不愿放弃按研究方向开设课程的培养方案。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多次召开导师会议和分管研究生工作的系主任(所长)会议。经过反复讨论,在思想统一后,作出了必要的行政规定,每一个专业要统一开设两门以上基础课,其教学内容要求知识面要宽广、要厚实,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基础课教师任教,教学时数占业务课总学时的30%左右,约5~6个学分。由于要求明确,从1985级起,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就比较统一了,注意了基础知识的教育,受到研究生的普遍欢迎。

对于由同等学力考上的研究生,我们要求补修本科主要课程5门,不列入研究生课程。考虑到避免他们负担过重,以便集中精力学好硕士学位课程,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知识4门课程均获得及格(60分)以上成绩者,只需学本专业必需的大学本科课程一门,但上述科目凡不及格的,都必须补学相应大学本科的课程。大学本科毕业生跨专业录取为研究生者,其入学考试科目,若是考其原学专业的,不宜代替所考专业的大学本科课程,必须至少补学所考专业必需的大学本科的主要课程3门,亦不列入研究生课程。在硕士学位课程合格的同时,上述两种情况的补课都必须考试取得合格成绩,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至于研究生跨系(专业)选修大学本科生的课程,我们明确规定,由于学科渗透之故,经导师同意,可跨系(专业)选修大学本科课程,但不得超过3个学分。

为了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我们要求各系(所)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本系(所)的研究生开设讲座,暂定每两周一次,每次1~2小时,使研究生能较多地接触学科前沿。

上述诸项措施,均是为了保证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比较渊博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在教学方法上要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自学为主

分两种情况:其一,缺什么补什么。如自然辩证法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时学哲学的,那就应自学自然科学;在本科时学理科的,就应自学哲学。跨学科考取研究生的,那就应自学所考研究生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其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导师指定研究生自学几本书,在自学的基础上,写出读书笔记,然后由导师通过检查和指导阅读笔记,讲解书中的难点、重点。这种由研究生看书学习、导师点拨的办法,确实是培养研究生独立钻研书本的好办法,同时还可以节省导师的精力,发挥青年人的力量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2.导师或者有关教师讲课

给研究生讲课与给大学生讲课要求不一样。给大学生讲课是引导学生“入门”,给研究生讲课是教他们“深造”。要把这个学科的来龙去脉、成就、发展趋势、各学派争论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观点作一一介绍,通过讲课,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不在给学生讲多少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综合了多少知识。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只能给学生揭开知识的帷幕,培养学生索取知识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 Seminar(研究生班讨论会)

这种方法能引导研究生独立地学习和分析问题。这种讨论不是泛泛地议论书本或讲义中的有关章节,而是突出重点和难点加以研讨,或者一门课程由学生分章主讲,互相展开讨论。研究生反映:“讲与听大不一样,要讲就非得自己弄明白,而且要讲得让别人听得懂,在争论中就更能长智慧。”导师也参加讨论,对有些问题作“画龙点睛”的解答,对有些问题,指导研究生翻阅参考书、自找答案。导师说:“有些东西,我们也需要学习”。可见,教学工作中采用讨论式时,教师必须准备更多的资料,或是不断地学习这一领域的新内容,或是亲自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否则将会使讨论乏味,而失去引导学生培养独立工作的魅力。

4.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熟悉自己学科的最新领域

在这方面可以抓三件工作:第一,及时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课或派研究生出去听国内外专家讲课。这方面应注意三点:①注意聘请学有专长的年轻学者;②要安排较长时间的讲学,至少一个月,短期效果不好;③专家讲学前,要有所准备,如预先学习一些有关的材料等。第二,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性会议,一些专业性学术会议,正是专家云集之时,也是研究生拜师的好机会。在专业性学术会议上,讨论一些学科前沿的有关问题,有利于扩大研究生的学术眼界,开拓思路。第三,安排研究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外出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寻师指教。这几件工作,使研究生博览广采,受益很深,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和探求知识的能力。

上述诸种方法是研究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手段,当他们毕业后,又成为培养学生的方法,所以这也是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

1.理科的实验科学专业要开设实验课,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

如原生动物专业的研究生应加强培养技术、染色技术、电镜技术、显微手术技术、生化技术的培养。如制作切片,要成百片地做,要熟能生巧,做出的每一块切片都能用。有机合成专业的研究生,对一些化学研究的基本反应,如硝化、氧化、还原、加成、取代、特殊试剂反应等要反复地做实验。从实验课的难度来说,可分三个层次:①有实验讲义的验证实验。②按照外国专利的要求,仿照条件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就较难一些,要自己摸索着做,如专利叙述“这个反应要加热”,到底要加热到30曟、40曟还是50曟?那就要通过实验,独立思考,自己判断确定。③按照课题设计做实验。要做课题,就应知道前人做了哪些工作,成功的实验要验证,失败的实验要找出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再设计各种条件的实验,进行研究。如催化剂是Cu+,还是Cu2+?也只有通过各种实验来确定。这种难度高的实验更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

总之,实验性科学专业的研究生都得加强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功的培养。杨振宁说:“我随时准备改变我的理论观点来就实验事实”。有了必备的基本功,不仅能更好地获得知识,而且能探索科学的未知领域,创造知识。

为了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从1986年起,我们为理科研究生开设计算机技术公共课和现代实验技术选修课。

2.文科各专业的研究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文科研究生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多下工夫: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理论,以指导对专业的研究;要掌握研究的工具,如研究中国古代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应熟悉掌握古代汉语,研究外国的一些专业,则必须外文使用自如;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基础知识面要广,文史哲经皆通,专业知识要精,切忌浮而不实。如研究历史人物,则必须把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主要著作及其年谱、学谱弄清楚,写成“专题长篇”,再进行具有时间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在具备上述基本功的前提下,要多加练笔,努力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

培养了基本技能,掌握了研究方法,就是取得了点石成金的“手指”、画龙点睛之“笔”、打开知识宝库的“万能钥匙”,可以说是受用不尽的。

五、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加强管理和考核

在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培养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能力显得十分需要和非常迫切。我们设计了《华东师大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考核表》,其中包括《教育实习情况表》、《兼任助教工作审批表》两部分。在《教育实习情况表》设有教育实习内容、起讫日期、教育实习学时、导师评语、系主任审核等栏目。这作为申请学位必备材料之一,存入本人技术档案。这对考核研究生的教育实习能力起了积极作用。

为了培养教学工作能力,我们规定研究生必须在大学本科参加教育实习,如给大学生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批改作业及实验报告、辅助指导毕业论文等。时间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累计教学工作量为120学时。

为了切实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能力,我们主张在时间安排上,在校内用分散的办法进行教育实习,考虑到往年120学时教学工作量的教育实习效果和高师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师师资的任务,我们感到教育实习的时间应该而且必须增加。自1986级起,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习时间增加为两个月即480学时。这样的规定能够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能力,研究生也能胜任。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担任大学教学工作的在职研究生来看,第一学期有3名每周担任5节课,第二学期调整为每周4节课,教学工作量虽然比较重,但对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有推动,他们均读了3年按时毕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

为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从下学期起,我们将选派一些研究生到附近师范院校如绍兴师专、苏州师专去兼课实习,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考虑到校内硕士学位课程的学习,拟集中两个月的时间,上完一门课。

今后对于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研究生,要补学有关“讲座”知识,要注意教材、教法能力培养,以使他们懂得教育规律,胜任教学工作。

六、实行研究生兼助教制度

研究生兼助教工作在我校地理系教材教法专业于1983年9月试行;1984年2月外语系英语教师紧缺,便安排研究生兼上英语课;1985年初我校各系普遍试行研究生兼助教工作。这项工作的试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制订了《关于研究生兼任助教工作的试行办法》。

从近年我校各系研究生兼任助教工作的情况来看,研究生是一支非常可观的教学生力军。每个研究生兼助教的时间,约每周2~4节课,期限为半年至一年,总的讲他们的教学效果是好的,教师和大学生是满意的。兼助教的研究生说,“通过兼助教,熟悉了助教工作,锻炼了能力,通过与大学生讨论,彼此增加了了解。”“大学生对我们很尊敬,把我们当兄长,同我们讲心里话,生活感到更充实。”研究生兼助教大大增长了教学工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解决如下几个问题:①缓和了某些专业(如英语)师资紧缺的矛盾;②暂时补充了助教的缺额;③让中老年教师赢得更多时间研究教材,进行科研;④兼助教的研究生增加了经济收入,为购书、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

为要完善研究生兼助教的制度,我们有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要明确指导思想。研究生兼助教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必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尽早熟悉助教工作,培养教学工作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只限于兼任部分助教工作,不占编制,不延长学习年限。

第二,兼助教的工作内容要多样化,但教学工作量要适当。兼助教可上本科或专科学生的实验课、习题课,主持课堂讨论,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评改试卷,指导生产实习和野外调查;参加部分课程的讲授;协助教师带本科学生的学年论文、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教学任务;为了培养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能力,也可兼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从我校研究生兼助教工作的情况来看,有的兼了一年半或更长一些时间,这就太多了。我们认为一般约占研究生学习时间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即一个学期至一个学期半的工作量为宜。

第三,要有教学能力培养的要求和考核制度。目前有些研究生兼助教只是围绕某一个课题,或协助教师编某一本书而收集资料,缺乏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助教工作中,或助教工作做完后,有的导师和系领导没有监督和检查。为了切实通过兼助教培养教学工作能力,应建立可行的有实效的督促检查制度。

第四,制订合理的津贴标准。

七、开展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研究生能力的措施之一

我校研究生会首创了研究生“信息例会”,主要是进行文、理各科学术交流活动。后来搞专题讨论,如教育改革讨论会、研究文艺的方法问题讨论会、1984年我校研究生会倡议并在我校召开了上海市研究生首届学术交流会、在大世界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研究生科学技术知识咨询活动。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学考试青年举办了《哲学》、《中共党史》复习班;组织了“英语沙龙”、“书法沙龙”等活动;编印了《研究生通讯》交流研究生活动信息;出版了《当代研究生》(分文、理科版)学术刊物。所有这些活动,我们都大力支持,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条件。

(刊于198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