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分析介绍

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墨西哥的挽救计划成为此后几十个债务国重新安排到期债务的样板。因此布雷迪计划强调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减免,并提出应由IMF、世界银行,以及债权国政府为削减债务本金和利息提

(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

1.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1)偿债率指标

这是衡量一国外债水平的一个中心指标,它反映了年度内在对外债务上还本付息的支出与当年商品劳务出口收汇的收入之间的关系。这个比率作为判断债务国清偿能力的高低和对它贷款风险大小的标志,同时也是用来显示未来债务偿还是否可能出现问题的一个寒暑表。按照国际惯例,安全线为20%,危险线为30%。

(2)负债率指标

负债率用来衡量一国经济的负债总负担情况,国际标准安全线为20%,通常认为不应超过30%—35%。

(3)外债余额与GNP比率

以前负债率是外债余额与GNP之比,现在较多用(2)的形式。

(4)短期债务比率

短期债务比率为一国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之比,安全线为100%。短期债务比率过高意味着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短期内支付能力不足。

(5)其他债务衡量指标

债务率。债务率等于一国外债余额与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安全线为100%,国际上通常认为不应超过165%,用来衡量一国外债对其出口部门的压力

一国的外债举借规模不仅取决于该国的出口创汇能力,还与该国的经济增长状况有关。以往研究外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文献指出(Alter,1961),在经济增长中外债的累积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外债余额的增长速度不得高于GDP的增长率。

2.债务危机的状况和特点

20世纪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实际上形成于70年代。在70年代,国际货币制度所经受的最大外部冲击是两次石油危机,两次冲击的结果都是形成大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在失衡双方的构成中,顺差一方是持有大量石油美元的石油输出国,逆差一方则是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石油进口国家。对于失衡的解决,国际金融市场在其间起到了关键的回流石油美元的作用。当时IMF的方针也非常明确,主张逆差国不应该采取传统的紧缩国内经济的方法来调节经常账户逆差,而应该通过借取国际金融市场上充裕的石油美元资金,来为其经常账户融资。

石油危机过后,发达国家利用外部资金融通提供缓冲的同时,在70年代大力发展节约能源的技术和工业,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从而趁机巩固了其国际收支地位。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的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错误地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是永远可以依赖的,不但没有借缓冲之机调整国内经济,改善国际收支,反而继续利用外部融资来支持国内扩张型经济计划和弥补财政赤字,从而进一步增大了逆差额,外部融资的数量也进一步增大。于是在80年代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先后陷入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市场贷款条件骤然恶化时,发展中国家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危机爆发了,其标志是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当年到期的债务。

此次债务危机的特点是:

(1)无力偿还的债务规模巨大。根据IMF的统计,从1973—1982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从1 031亿美元增加到6 124亿美元,并且危机爆发后,债务总额继续增长,1988年达到9 932亿美元,1990年超过13 000亿美元。尤为严重的是,自1984年以来,由于债务总额的积累和还本付息负担的不断加重,以及国际商业性贷款资金的减少,已形成国际资本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净流出。

(2)债务高度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无力偿债的国家中,违约债务的约半数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另外,在外债负担最为沉重的国家中,还有位于撒哈拉南部非洲的一些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

(3)债务结构不合理。从期限结构来看,长期债务减少,短期债务比重迅速上升,由于短期债务净额的增加,使债务国更容易受国际市场利率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影响;从利率结构来看,浮动利率贷款的比重迅速上升,从1970年的10%以下上升到1980年的40%以上,平均利率由1972—1973年的5%上升到1982年的10.2%,随着利率上升,债务国负担加重;从贷款结构来看,私人贷款比重增加,官方贷款比重下降,官方贷款与私人贷款比重由1975年的1∶1.15降到1982年的1∶1.53,七年间,官方贷款增加了94%,而私人贷款却增加了227%,说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所需资金仍大部分有求于国际金融市场,债务结构很难改善。

3.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最初的援助措施

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引起国际金融界的巨大震动,在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债务的数天之内,国际社会就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美国政府连续提供了近30亿美元的贷款,国际清算银行提供了近1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主要债权国的出口信贷机构也同意对墨西哥增加20亿美元的贷款。此外,世界银行和一些国际性开发银行也为债务国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援助性贷款,同时,IMF着手制定大规模的援助性贷款计划。

对墨西哥的挽救计划成为此后几十个债务国重新安排到期债务的样板。最初的挽救措施主要是在IMF的协调下,由债权银行、债权国政府和债务国政府共同协商,重新安排到期债务。在债务重新安排的过程中,IMF的作用十分重要,它非常强调债务国国内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债权银行通常要求债务国在谈判之前先与IMF共同制定一项全面的经济调整计划,或者先得到IMF的条件性贷款。以此为前提,商业银行将现有债务重新安排,延长债务本金的偿还期限,但是并不减免债务总额,而且在延长期间贷款的利息照付。

(2)贝克计划

贝克计划提出债务国在国内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应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增长将获得世界银行等官方机构,以及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支持。另外,贝克计划还提出了一些建立在金融市场基础上的、长期性的债务缓解措施,如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和债务回购等等。

与以往的债务重新安排方案相比,贝克计划强调了必须实现债务国经济长期增长,不能单纯依靠紧缩经济来平衡国际收支,这是个重要的变化。但是贝克计划的目标不是削减债务,而是试图将债务国的偿债负担降到其经济增长能够承担得起的水平。

(3)布雷迪计划

布雷迪计划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偿付能力的危机,而并非暂时的资金失灵。因此布雷迪计划强调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减免,并提出应由IMF、世界银行,以及债权国政府为削减债务本金和利息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债务国与债权银行之间的债务减免交易条件必须得到IMF和世界银行的批准,或者是在减债协议达成之前,先要获得IMF和世界银行的贷款保证。这两个机构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增强债务国与商业银行谈判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达成的交易能够有效地利用贷款资金来源。

4.国际债务危机的启示

债务危机爆发的事实表明,用借款来平衡国际收支失衡只能是暂时的,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资产支持和稳固的偿债能力保障。国际资本的流动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平衡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但在主观上受市场机制的驱动,资金大部分只能流向高收益、低风险的国家或地区。一旦投资利润受到威胁,私人贷款资金会立即转移。所以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加剧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高负债的发展中国家,在外部融资能力突然下降的情况下,又不具备发达国家那样有效的汇率调节机制,所以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依靠紧缩国内总需求和收入水平,以及调整经济结构来强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对重债国来说,IMF和世界银行的政策以及商业银行的减债措施和继续提供贷款的条件,也均是这样要求的。实际上在80年代,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国,都是通过紧缩国内经济、牺牲国内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来实现外部国际收支平衡,渡过债务危机最困难时期的。应该说,很多发展中国家为调整国内经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

【相关链接】

◆参考阅读:《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P279-285;《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姜波克)P109-119

(二)货币危机

1.短期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1)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

国际短期资金流动是指发生在国际间、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资金流动。这一资金流动主要采取持有短期金融资产的形式,例如持有活期存款、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存单(CD)、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货币市场金融工具。有时,这一资金流动也以短期持有长期金融资产的短期投资行为的形式出现。

影响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短期内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因此这一资金流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经济的各种变动极为敏感,资金流动的反复性大,具有较强的投机性;第二,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非常突出。由于现实经济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形势变动的预期常常在短期内主宰了短期资金的流动。这种预期有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有时则纯粹是自发地由未经证实的信息和谣言导致的。

按其性质来分,短期资本流动可以分成套利性资金流动、避险性资金流动和投机性资金流动。

(2)投机性冲击

国际投机性资本或游资,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为追逐短期高额利润而在各市场间频繁移动的资本。国际投机性资本随着国际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流动速度的加快以及流动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发展。投机者根据对汇率变动、利率变动、证券价格变动、金价或特定商品价格变动等的预期,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规模进行买空卖空等交易,大幅度改变资产组合,并通过影响其他资产持有人的信心,导致供求不平衡的市场价格面临更大的变动压力或导致市场价格的更大不稳定,以创造获取短期高额利润的机会。这种突发性的扰动市场行为即投机性冲击。在固定或钉住汇率制条件下,一旦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或经济萧条和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政府对汇率固定的承诺就会失去可靠性。因为货币贬值的压力增强,政府勉强维持目标汇率,将使国际储备不断枯竭。即使有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也不能纠正经济状态的基本不平衡,最多只能延缓贬值的发生,贬值最终还是难以避免。如果投机者预期到这一点,就会提前调动资金实施投机性冲击。由于汇率固定或有政府维持汇率固定的承诺,实际上货币投机性冲击的风险是很小的,因为汇率运动的动向非常明显,被称为单向预期。退一步说,即使预期错误,也不过是汇率平价不发生变动,那么投机者的损失只是少量交易成本。所以投机风潮一旦掀起,规模都是相当巨大并且是志在必得,所涉及的货币一般是在劫难逃。

2.货币危机

(1)货币危机的含义

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它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15%—20%),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某种限制的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固定汇率制下,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在有的研究者的分析中不加区分,但一般认为,这两者是存在区别的。前者主要发生在外汇市场上,体现为汇率的变动;而后者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发生在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际金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货币危机可以诱发金融危机,而由国内因素引起的一国金融危机常常也会导致该国货币危机的发生。

(2)货币危机的发生原因

在这里,我们区分了两个重要的不同概念,即:投机冲击就其性质来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基本经济条件恶化时发生的,由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预期导致;另一种则与经济基础无关,纯粹由于心理预期的变化所带来的。

①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政府过度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是引发对固定汇率的投机攻击从而爆发货币危机的最基本的原因。

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而该国的货币供给由央行国内信贷及持有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该国居民将会通过向外国居民购买或出售商品、劳务、金融资产等国际收支活动,引起外汇储备变化从而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

在该国货币供求平衡时,如果政府持续扩张央行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字,那么这会带来货币供给的扩张。由于居民会通过国际收支活动来自动使货币供给与稳定的货币需求保持相等,那么,根据货币分析法可知,国内信贷扩张必然同时伴随着外汇储备的减少。

一国的外汇储备总是有限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国内信贷的持续扩张必然最终导致该国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直至最终为零。外汇储备是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的主要工具,当政府不持有任何外汇储备时,势必只能听任外汇市场的汇率自由浮动。一般一国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该国外汇储备下降为零、放弃固定汇率制时,汇率自由浮动时确立的汇率水平会较原有的固定汇率有大幅度的贬值。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实际上就是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克鲁格曼货币危机理论所解释的货币危机(可参看货币危机理论的相关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分析没有考虑到心理预期因素。如果投机者能够对经济基本面因素有比较正确的预期,则必然会对这一未来汇率的大幅贬值提前做出反应。当投机者预期固定汇率制崩溃时,往往会提前以固定汇率购入外汇。如果市场上的投机者在某一时刻一致抛售本币、抢购外汇,就形成了对该国固定汇率制的投机冲击。这一投机冲击一般发生在原有的外汇储备下降为零的时刻之前。当本国政府还持有部分储备时,投机冲击会造成本国外汇储备立即耗尽,固定汇率制被迫放弃。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一货币危机的发生是由于政府不合理的宏观政策引起的。固定汇率制要求政府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以维持汇率,但国内信贷的扩张会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失,因此是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将经济推向货币危机之中。

第二,在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上,投机冲击导致储备急剧下降为零是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外汇储备存量是决定固定汇率制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第三,在货币危机的防范机制上,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防止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鉴于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经济基础,投机性冲击只是外在条件,因此诸如从国外借款、限制资金流动等措施只能暂时性地稳定汇率。如果没有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固定汇率制仍将崩溃,或者只能以很高的成本予以维持。

②主要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投机冲击的出现有可能与经济基本面因素无关,而是在国际短期资金流动存在独特的内在运动规律的条件下,主要由心理预期因素导致的。

投机者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冲击步骤往往是首先在本国货币市场上借入本币,再在外汇市场对本币进行抛售,持有外币资产。如果这一攻击能取得成功,投机者会在本币贬值后再用外币购回本币,归还本币借款。这样,投机者在进行投机攻击中的成本是本国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所确定的利息,预期收益则是持有外汇资产期间外国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所确定的利息收益以及预期本币贬值幅度所确定的收入。所以,政府提高利率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投机者进行投机攻击的成本。在外国利率不变时,投机者对本币未来贬值幅度的预期越高,对提高本国利率的承受力也就是可以接受的本国利率上升幅度就越高。从理论上讲,政府总可以将利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问题在于,提高利率不是没有成本的,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原因一定是提高利率来维系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大大高于维持固定汇率制所能获得的收益。在这里,维持经济合理的开放性与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冲突表现得十分尖锐。

政府提高利率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一般包括:第一,如果政府债务存量很高,高利率会加大预算赤字,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第二,高利率不利于银行稳定经营。利率上升时,较高的利息成本会使较为稳健的投资者放弃借款,而高风险偏好的借款人愿意接受贷款。同时,为偿还这一较高的利息成本,借款人会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这两种情况都使得商业银行在高利率时期的贷款质量较低,国内金融风险加大。第三,最为重要的是,高利率一般意味着经济紧缩,这会带来衰退与高失业率等一系列问题。

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收益主要有:第一,固定汇率制可以消除汇率自由浮动时可能出现的过度波动所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一国经济创造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第二,政府可以在汇率的维持中获得政策一致性的声誉,从而使政府以后的经济政策容易收到成效。

政府面临投机冲击时,决定是否提高利率以维持固定汇率制实际上是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过程。当维持固定汇率的收益超过其成本时,政府就应将其维持;反之,则放弃。上述分析可用图2-3-3来说明。

图2-3-3 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在图2-3-3中,纵轴表示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情况,横轴表示本国利率水平。CC曲线表示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它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变动。我们假定经济中存在着最佳利率水平i,此时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为零。当利率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时,这一成本也不断增加,因此CC曲线表现为向上倾斜。BB曲线表示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收益,根据上文的分析它与利率水平无关,因此在图上是一条水平线。当利率水平为iτ时,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相等。因此,从图上可以看出,当维持固定汇率制所需要的利率水平低于i时,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低于收益,因此该国的固定汇率制将会被维持下去;当维持固定汇率制所需要的利率水平高于iτ时,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成本高于收益,因此该国的固定汇率制将会被放弃,货币危机将发生。

我们已经知道,投机者实际上也在比较投机活动的成本和收益。只要预期投机攻击成功后的该国货币贬值幅度超过该国提高利率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投机者就会选择进行投机攻击。在这里,投机者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投机者掌握的投机资金数量、羊群效应是否发生、政府态度的坚决性,以及政府之间的国际协调和合作是否及时和有效。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实际上就是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期自我实现型模型所解释的货币危机(可参看货币危机理论的相关知识)。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货币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这种投机预期可以完全与经济基本面无关,只要它的幅度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平价,从而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因此,这种货币危机又被称为“预期自致型危机”。

第二,在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上,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央银行主动地介入市场并采取措施进行防御。预期因素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会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而利率水平则是决定固定汇率制度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③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克鲁格曼在他的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a.克鲁格曼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金融过度”(financial excess)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金融中介机构而言的。在金融机构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时,过度的投资需求并不导致大规模的过度投资,而是市场利率的升高。当金融机构可以自由进出国际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的道德冒险会转化为证券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过度积累,这就是金融过度。金融过度加剧了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外部条件合适时,将导致泡沫破裂,发生危机。

b.亲缘政治的存在增加了金融过度的程度。这些国家表面上健康的财政状况实际上有大量的隐性赤字存在:政府对与政客们有裙带关系的银行、企业提供各种隐性担保,增加了金融中介机构和企业道德冒险的可能性,它们的不良资产就反映政府的隐性财政赤字。东南亚国家持续了几十年的亲缘政治使国家经济在90年代大规模的对外借款中处于一种金融崩溃的风险之中,这种风险来自他们采用的准固定汇率贬值的可能性。

c.类似于东南亚的货币危机其关键在于企业,由于销售疲软、利息升高和本币贬值,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财务困难,这种困难限制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的财务困难还包括了由前期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实际汇率变化的影响。这一分析表面看是论述货币贬值对企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实际上,在危机爆发前投资者的行为函数里可能已经包含了对这种变化的预期,这就加强了他们抛售本币的决心,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现象。

(3)货币危机的传播

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一国发生的货币危机极易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因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蔓延型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最容易传播到以下三类国家:第一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较密切的贸易联系或者是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这样,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或者对该国商品进口下降,或者对该国的出口形成巨大压力,从而导致该国贸易收支变化,这会诱发投机攻击。第二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着较为相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尤其是存在潜在的经济问题的国家。投机资金会比较一致地对这些国家逐一攻击。第三类是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影响比较大的货币危机发生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资金一般都会调整或收缩其持有的外国资产,或至少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国家的资产。许多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相当部分资金流出的现象,如果这一流出对该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影响,则该国也有可能发生货币危机。

(4)货币危机的影响

我们对货币危机的影响的分析,可以从它对货币危机发生国与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这两个层次理解。

首先,对货币危机发生国而言,这一影响以不利影响为主,但也会有积极的成分。货币危机的不利影响体现在:

第一,货币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例如,政府采取的提高利率的措施会给经济带来诸多冲击,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管制可能会维持很长时间,这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从国际资金流动角度看,大量资金的频繁流动会扰乱该国的金融市场运作。从公众角度看,货币危机发生期间的不稳定的局势会对他们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很大干扰,一国的经济秩序也往往陷入混乱状态。

第二,货币危机发生后经济条件会发生变化。首先,货币危机容易诱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乃至于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其次,外国资金往往在货币危机发生后大举撤出该国,会给该国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再次,货币危机导致以本币衡量的对外债务大量增加;最后,货币危机发生后被迫采取的浮动汇率制度,往往因为政府无力进行有效管理而波动过大,给正常的生产、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从货币危机发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被迫采取的补救性措施的影响看,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一国政府采取的最普遍的措施,在货币危机并不是由扩张性宏观政策因素导致时,这一措施的后果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外,为获得外国的资金援助,一国政府将被迫实施这些援助所附加的种种条件,例如开放本国商品、金融市场等,这给本国经济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之所以还有积极影响,是因为货币危机暴露了一国经济原来掩盖的许多问题,使之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货币危机发生后,该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一般有利于纠正该国原先存在的货币高估现象,有利于该国国际收支的改善,当然这些有利影响本身也是在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

(5)货币危机的防范与控制

克鲁格曼的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所蕴含的政策建议有三部分:

①预防措施。克鲁格曼认为银行的道德冒险并不足以解释危机,一个谨慎的银行体系并不足以保持开放经济不受自我加强式金融崩溃的风险的威胁。而当一国的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时,对短期债务加以限制的作用是不大的,因为短期债务只是众多的资本外逃方式下的一种。即使外债全是长期的,如果公众预期将发生货币危机,国内的短期债务的债权人拒绝将信贷延期也会导致汇率贬值,带来企业破产。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企业不持有任何期限的外币债务,因为对于与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国家来说,国际融资存在着外部不经济,它会放大实际汇率变动的负面冲击影响,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②对付危机。克鲁格曼认为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紧急贷款条款,紧急贷款的额度必须要足够大以加强投资者的信心;另一种是实施紧急资本管制,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本外逃。

③危机后重建经济。克鲁格曼认为关键在于恢复企业和企业家的投资能力。可以在私人部门实施一定的计划,以帮助本国的企业家或者培养新的企业家,或者两者同时实施。培养新的企业家有一个迅速有效的办法,这就是通过引进FDI引进企业家。

【相关链接】

◆横向联系:第一种货币危机可联系内外经济政策的冲突来理解,即政府扩张国内经济的同时将损害一国经济的外部平衡;三元悖论

◆参考阅读:《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姜波克)P119-130,P137-141-259;《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姜波克)P272-281

◆热点拓展:亚洲金融危机;我国逐步开放资本账户的同时应该怎样防范短期资本的冲击以及货币危机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