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

时间:2022-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可是,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便产生了经济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四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

经济学的产生源于两大前提,即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理性,前者使经济学成为必要,后者使经济学成为可能。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人类所以要进行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假如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及由这些欲望所引起的对物品和劳物的需要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手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不会产生稀缺性问题,经济学也就不会产生。可是,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便产生了经济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须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由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按照美国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人的欲望或人的需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即吃、穿、住等生存的需要,这是最底层的需要;第二,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伤害,免于受剥夺,免于失业等;第三,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第四,地位的需要,即需要有名誉、威望和地位;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对于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欲望或需要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当前一种欲望或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以后,又会产生后一种欲望或需要,所以欲望或需要是无穷无尽的。

相对于人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当一个经济主体掌握了一定的经济资源后,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欲望的所谓选择问题。选择包括:第一,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第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第三,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第四,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另外一些欲望。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how)?(3)为谁(for whom)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这四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给经济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途径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从经济资源稀缺性的事实出发,解决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四个基本问题,归纳起来,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的相互关系:一是各种欲望的轻重缓急程度;二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所需付出的代价。例如,甲种欲望的重要程度大于乙种欲望的重要程度,但是满足甲种欲望的物品所需的投入大于满足乙种欲望的物品所需的投入,即满足甲种欲望所需的花费大于满足乙种欲望所需的花费。在这种情况下,是用有限的经济资源来满足甲种欲望还是来满足乙种欲望?这就必须把上述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即必须把既定目标与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代价联系起来权衡比较,作出抉择。为此,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两个概念。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个定量,这就意味着,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本。例如某人拥有1000美元资金,他把这1000美元资金存入银行一年可得利息50美元,他把这1000美元用来炒股票,一年下来可得利润200美元,买债券可得利息60美元,那么,他炒股票的机会成本就是60美元。这60美元之所以称作是这1000美元炒股票的机会成本,是因为用这笔钱炒股票就失去了存银行或买债券的机会,这两个机会中最大的收益是60美元,因此是其机会成本。在经济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在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产品开发中,乃至工人选择工作中,都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准则之一。

与机会成本密切相关的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经济社会必然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程度的技术水平,一定数量的工厂和工具,一定数量的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资源,总之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生产技术水平。当经济社会在为解决四个基本问题而进行选择时,实际上就是要决定这些相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如何被分配到千千万万种可能生产的不同产品和劳务中。为了简化起见,假定这个社会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只生产两种产品X(黄油)和Y(大炮),多生产X就必然减少Y的生产;反之亦然。假定全部经济资源用来生产X,可生产5个数量单位,全部用来生产Y,可生产15个数量单位。在这两个极端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即通过经济资源从一种用途不断地转移到另一种用途,两种产品的数量会产生此消彼长的格局。假定共有A、B、C、D、E、F六种可能性,如表1-1和图1-1所示。在图1-1中,用纵轴表示Y,用横轴表示X,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坐标点,连接各种可能性可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作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可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1-1 生产可能性组合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我们可用X产品与Y产品来表达各自的机会成本。比较一下C点和E点,多生产2个单位X产品必须少生产7个单位Y产品,则多生产2个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少生产7个单位的Y产品。

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如图中的G点,表示社会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闲置资源,也就是存在失业。当社会使用了这部分资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X和Y产品。而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区域,如图中的H点,表示社会现有资源条件不可能达到的产量。

当社会生产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表示社会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充分就业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在选择两种产品的组合时,必须确定最佳的比例,是选择D点还是E点,抑或是其他点?这便是微观经济学中所要解决的资源性配置问题。

理性人(rational man)假定,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和由此得出的经济理论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命题都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推演出来的。作为经济主体的居民户、厂商和政府,尽管在经济生活中作用不同、各具特点,但由于理论抽象需要,在理论分析中一般都被视为理性人。它意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户、厂商、政府)都充满理性,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

假如在经济活动中X、Y两种方案或X、Y、Z三种方案需要经济活动的主体加以选择的话,理性人将有如下三种行为特征:①完整性。他了解自己的偏好,或偏好X甚于Y,或偏好Y甚于X,或对两种偏好无差异,但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只能两者择其一。不可能同时偏好X甚于Y,Y又甚于X。②传递性。倘若他偏好X甚于Y,而又偏好Y甚于Z,那么他必然会合乎逻辑地偏好X甚于Z。③有理性地选择。若X能给他带来最大的利益,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他绝不会选择Y或Z。这种理性人所追求的经济目标也体现着最优化原则。具体地说,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目标决策最优化。

这种理性人,实际上就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所讲的“经济人(economic man)”,但斯密的“经济人”是指“人”,主要指资本家,而理性人假定则包括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既有资本家和工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又包括政府,即理性人假定把政府也人格化了。

理性人假定中,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动力是利益最大化,从而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行动中就一定能实现最优目标,也不意味着这一目标一定是好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在做出某项决策时,并不总是深思熟虑;人们在许多场合,往往是按习惯办事,受骗上当也是难免的;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除了经济利益外,还受到社会、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析之所以要作这样的假定,无非是要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因素,在此前提下,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并据此对人们有关经济行为做出预测,提供行动计划或决策的理论基础。可以设想,要是没有这种假定,如果人们真的对经济活动结果的好坏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么,经济学就很难提出什么理论了。

经济学既然假定经济行为主体都是理性人,就必然得出只有符合理性人假设要求的经济制度,才能把人们的经济行为真正长期纳入一定轨道。通过某种教化或感动方式,虽然也能使少数人短期内做出某种毫不考虑自己利益的高尚行为,但要求大多数人长期如此做是不切实际的。通过政府某种强制力量迫使他们这样行动,也只能奏效一时。人性也不存在起初是“善”还是“恶”的问题,而只存在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既然如此,通过不断实践的摸索,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理性人假定要求的制度,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就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不同的经济体制,实现资源和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同。自给经济的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产品的数量、品种、价格、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方向、就业及工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均由中央当局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生产的产品也由国家统一分配。这种体制,从理论上也许可以证明,资源能够达到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但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且效率较低,由此产生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对于这一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说过,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却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按他的看法,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供应,并非由于生产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要,而是他们追求利润的结果。交通公司在交通拥挤时之所以会多放几辆车,也不是为了解决职工按时上下班困难的问题,而是为了多赚钱。总之,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增进社会福利的有效机制。

然而,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并不是万能的。在克服垄断和外部性弊端、提供公共物品、管理信息、调节收入、控制经济波动等方面,市场都无能为力,需要国家或者说政府出场来发挥作用,于是混合经济体制产生了。

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政府限制私人的某些活动,垄断的成分限制完全竞争的作用。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这种体制被认为是最好的制度,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纯粹的自给经济、纯粹的市场经济和纯粹的计划经济在当代并不存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偏向于自给经济,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偏向于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国家在传统体制下则偏向于计划经济。虽然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英这样一些国家是混合经济,但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过去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运动和近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使得两种制度互相渗透、“趋同”,从而都具有“混合经济”的特征,因而在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时,方式和方法也逐渐“趋同”。

以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对象划分,现代西方经济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前者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后者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的“微观”,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的“宏观”,本意是“微小”和“宏大”,原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后移用于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经济行为包括:家庭(居民户)如何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单个企业(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经济变量包括:单个商品的常量、成本、利润、要素数量;单个商品(包括生产要素)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这些单个经济行为和单个经济变量的分析,阐明它们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确定和实现最优的经济目标。归纳起来,微观经济学实际上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种产品的产销量和价格;二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它涉及的是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运行问题。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它实际上研究的是一个经济社会既定的经济资源被用来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采用什么生产方法以及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概言之,它研究的是既定的经济资源如何被分配到各种不同用途上,即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这样来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投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确定的要素价格。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分析。福利经济学虽以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一般均衡分析同时考察所有产品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所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但由于都以单个消费者行为和单个厂商的行为作为出发点来考察社会经济行为,有别于宏观经济学,因而也被放在微观经济学中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的决定和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经济总量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及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宏观经济学通过对这些总体经济问题及其经济总量的研究,来分析国民经济中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国民收入(就业量)的决定和变动是一条主线,所以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它研究的实际上是一国经济资源的利用现状怎样影响着国民经济总体,用什么手段来改善经济资源利用,实现潜在的国民收入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概言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两个分支学科。西方经济学之所以有微宏之分,主要是因为经济目标与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微观经济学以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为目标,采取个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宏观经济学以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采取总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配置已经解决。正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故有些问题从微观看可行或有效,但从宏观看却不可行或无效,反过来也是如此。好比人们在戏院看戏,若一个长得较矮的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看,也许可看清楚台上演戏,但会影响后座观众的视线。这时,若所有的观众都站立起来,则第一个站起来的观众等于白站起来。同样,在经济生活中,某厂商实行低工资,对该企业而言,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若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原先实行低工资的厂商就失去了竞争力,而且职工整体收入也低了,不仅影响了政府所得税,也影响了全社会的消费、储蓄和投资,影响了社会有效需求。再如,一个家庭或一个人实行节约,可增加家庭财富积累,但大家都节省,社会需求就降低了,生产和就业就要受到影响。所以,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互相把对方所考察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互相把对方的理论前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个经济社会,不仅有资源配置问题,也有资源利用问题,只有把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所以,它们是各具功效、彼此补充、不可分离的整体。况且,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界限实际上又不可能泾渭分明。例如,所有的经济总量均是由经济个量加总而成,孤立地考察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如,对同一个经济现象,从一个角度看是宏观经济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可能是微观经济问题,全面考察才不至于偏颇。所以近年来,当代西方经济学出现了微观经济学宏观化和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趋势。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例如,价格、产出、消费、投资、供给、需求等概念,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出现,但含义不一样。举例来说,价格这个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是指一个个产品的价格,比方说猪肉10元500克,大米1.5元500克等;而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是指价格水平或物价指数,若以2000年为基期,价格指数为1,2002年价格指数若为1.3或130%,则表示与2000年相比,2002年的物价总水平上升了30%。其他概念同样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