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实际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实际上,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应该由区际经济学和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构成。有的学者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入手,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定区域范围的经济发展问题,仔细推敲一下也有一定的道理。

1.3.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那么,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不妨先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述罗列出来。

(1)诺斯(H.O.Nourse)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2)程必定(安徽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原常务副主席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专家)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2)

(3)周起业、刘再兴等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交通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气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3)

(4)艾萨德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等等”。

(5)杜贝(V.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用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关系的科学。”

(6)陈栋生(著名区域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在其1993年主编的《区域经济学》著作中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河南人民出版社,第18页)。

(7)郝寿义、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区域经济学研究专家)在其1999年主编的《区域经济学》著作中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经济科学出版社,第32页)。

通过对上述论述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1)和(2)的观点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大同小异。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而(1)和(2)强调的也是地理分布、经济空间秩序或地域组织规律。实际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二,(4)的观点主要强调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即只重视区内经济的发展,

未涉及区际关系问题。

第三,(5)与(4)的观点正好相反,它只强调地区差异和区际关系的研究,对区内经济发展问题未予注意。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提法没有把区际关系限制在国内,既可以是国内的区际关系,也可以是跨国界的区际关系。

第四,(3)、(6)和(7)的观点既强调区内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强调区际关系的研究。但是在表述上还是有差别的,如(6)和(7)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的科学,从这一点看,(6)和(7)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决策科学属于管理学范畴,而管理学显然是不同于经济学的;(3)和(6)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7)则未明确说明这一点。

实际上,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应该由区际经济学和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构成。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际经济的运行规律;后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这种区分有利于区域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及其体系的尽快形成。许多区域经济学著作,要么对区内、区际未作严格的区分,要么即使区分了但在研究内容上又含混不清。这种认识上的模糊性是导致我国许多区域经济学著作没有完整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及其规律,完整地说是研究区域(区际、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域(区际、区内)经济运行规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属于经济学范畴,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这一定义是区域经济学界大部分同仁目前基本上可以认可的概念。但也有不同意见。

有的学者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入手,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定区域范围的经济发展问题,仔细推敲一下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还可以再来看一下西方学者对“Regional Economics”一词的定义。对这一英文词汇,London和Basingstoke出版的《The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Modern Economics》(David W.Pearce,First Published1981 b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London and Basingstoke)是这样定义的:

Regional Economics is that branch of economic analysis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spec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special variation in levels of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subject can be split in the usual way into macroeconomic and microeconomic topics.In regional macroeconomics,the analysis is usually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the compara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number of regions within a national economy but each region is regarded being,in economic terms,homogeneous—that is not attention is given to variation within each region.Topics dealt with in regional macroeconomics include the comparative economic growth of regions within a nation,variation in unemployment levels between regions and the movement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labor and capital)between regions.Some economic models of regional economies have been constructed;these are essentially similar to models of nation economies but must take particular account of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s.

上述关于“Regional Economics”的注解其汉语大意是:“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分析的一个分支,它所关心的是经济活动的特殊分布和各种经济行为的特殊变化。它通常可以分为宏观区域经济学和微观区域经济学。在宏观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分析通常假定一国的多个区域具有比较的经济行为,但每个区域都被看做同等的,谁也不会受到特别关注。宏观区域经济学的内容包括,一国内各个区域经济增长的比较,区域之间失业水平的变化,以及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人力和资本)的流动等。现在有人已经建立了一些区域经济模型,这些模型在本质上与国民经济模型相似,但必须特别考虑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尽管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必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原因。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或理论,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其产生和发展必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这种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然资源禀赋的特殊性

自然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沧海桑田的不断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他地方等等。由此产生了区域差异、区域位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资源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区位效应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发展质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倘若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位势,区域差异消失,区域经济就成为无本之木了。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其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地发展区域经济。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以无条件地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要素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均质”状态,如果资源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要素价格,这实际上就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

因此,自然禀赋的差异和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的灵魂与活力所在,是区域经济分异的前提,也是区域经济多样性、互补性和区域分工的基础。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毫无疑问,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可以导致区域经济分异,但并不是自然资源禀赋完全一致时就不产生分异。自然条件的不同、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不均衡性来看,它是流动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不均衡才会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止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区域差异;从均衡条件看,即使要素分布完全一致,理论和现实都证明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将不完全一致。我们知道,经济活动从来都不是完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自然因素毕竟只是客观条件,它需要人类的主观活动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之中。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作用转化为经济因素,资源优势不能变成经济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不论在自然条件均质的情况下,还是自然条件非均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为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集聚性。

经济活动的集聚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活动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而导致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一个企业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这就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及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聚集点或经济增长极,这些聚集点、增长极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不断壮大、强化,从而形成以城市为聚集中心的区域经济,这也就是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这是由生产要素要求优化组合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也还包括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和节约运输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即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中心)就十分必要。

(3)空间距离的客观实在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既然要进行经济活动,就会产生运动,产生位移,就要克服空间的距离限制,支付距离成本。在均质的条件下,距离的远近也会导致费用成本的不同,因而经济活动也会因空间距离因素而发生分异。距离因子是区位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已将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距离存在,经济活动就要支付距离成本,就要占用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这些距离成本仍对区域的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客观实在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自然力形成的,靠人力是难以改变或消除的,人类只能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多样化、区域分工的前提,也恰恰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要求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条件必须不断地利用和改造,这种利用和改造既有扩大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就是使所有区域在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条件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趋于均等化。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重要基础,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

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适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如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等;(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研究,如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等;(3)区域经济的空间优化研究,包括对农村区域经济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农村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等;(4)区域经济专题研究,如区域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研究等。出于对区域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本书并不想搞一个区域经济学的大成之作,只是想就本人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学术思想,能有机会与学界同仁进行交流,以期能为学科的发展有所建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