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小说Moment in Peking创作与翻译的特殊性,本研究意欲以之及其三个中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写作与翻译上所具有的潜在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意义,以及由其带来的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弥补目前该研究的不足。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具体如 下: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38年在美国由约翰·黛公司出版。与此同时,由此主题引起更多的相关讨论和研究。

鉴于小说Moment in Peking创作与翻译的特殊性,本研究意欲以之及其三个中文译本(两个《京华烟云》、一个《瞬息京华》)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写作与翻译上所具有的潜在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意义,以及由其带来的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弥补目前该研究的不足。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具体如 下:

一、研究对象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38年在美国由约翰·黛公司出版。很快,国内的上海就有盗印本流行,而且一群滥译者将这部小说译成中文(林太乙,2002:162)。此处提到的滥译本应该是当时的一些节译本,分别是:白林译的《瞬息京华》(节译本),北京1940年初版;沈沉译的《瞬息京华》(节译本),上海1940年初版;越裔译的《瞬息京华》(节译本),上海世界文化出版社1940年版。这些版本除了中国大陆的一些图书馆还有收藏之外,现在难以看到其踪迹。

后来,中国相继出现三个中文全译本,这是本文要重点研究的对象,在此概略作一介绍。

首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由郑陀、应元杰合译(以下简称郑译本)的《京华烟云》,1941年由上海春秋社出版。这个译本出版于“孤岛”上海,但在抗战后期曾流传于东南各地。该译本林语堂评价为书名“尚不失原意”,译笔“瑕瑜共见”,认为其语言佶屈聱牙、累赘冗长、拖泥带水,并且时有夹杂上海话(林语堂,见郁飞译,1991:790,791)。据万平近对林语堂的研究,他指出从1946年到1977年,郑译本在台湾被多家出版公司多次再版,但是没有署上译者的姓名(1990:124)。由于郑译本出版最早,流传至今,对译者重视及版权意识较弱,不同出版社的版本内容在文字、标点上有些变化。本研究依据的版本是2010年由吴福助主编、台湾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民国小说丛刊》,其中包含影印上海春秋社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第三版的《京华烟云》,原著者林语堂,译者郑陀、应元杰。这个译本初版于中华民国廿九年(1940年)六月,依然由上海春秋社发行。由此可以推断这个版本影印的是郑译本的初版本,应该最具权威性。

1977年,台湾德华出版社推出了张振玉的译本(以下简称张译本),名为《京华烟云》,可谓第二个中文全译本。通过与郑译本的对比,出版者极力推崇张译本。可以推断,张振玉应该是在参照郑译本的基础上进行复译的,并且极力避免郑译本的缺陷和弥补其不足之处,至少语言流畅,可读性强。1987年,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在对张译本“个别文字做了修订”的基础上,最早在大陆推出张译本,但这个译本带有时代意识形态影响的痕迹。后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林语堂全集》,采用了张译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均再版张译本,并且恢复张译本的原貌。此后,张译本在海峡两岸畅销多年。

第三个中文全译本是郁达夫之子郁飞积十年之功翻译的《瞬息京华》(以下简称郁译本),1991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有评论认为,该译本忠实于原著,符合北京口语标准,基本接近林氏原意。实际上,林语堂原本想请郁达夫将其小说Moment in Peking译成中文,但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没有完成,最终父债子偿,其子郁飞实现了这一夙愿。作为译者的郁飞拥有其他译者所不可能具备的有利条件,那就是作者林语堂曾“将原著所引用的古典,及人名地名,以及中国成语,注解得详详细细,前后注成两册”(郁达夫,转自郁飞译,1991:787)寄给郁达夫,郁飞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但也不排除参照业已出版的前两种全译本。据此,郁飞译本应该是比较接近作者理想中的译本,但是郁译出版时作者已经作古,至于是否实际达到了作者心目中译本的标准我们不得而知。

二、研究目的

从前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上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对林语堂的翻译研究及对其作品的汉译研究日益增多,并且注意到林语堂英文作品汉译的特殊性,但是对这种特殊创作和特殊翻译现象从理论上予以彻底的探讨和加以解决的论文或专著实在太少,更多的是一些硕士论文选取一个视角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汉译进行研究,例如从主体性读者反应、接受美学等方面入手,涉及小说原著汉译中文化的回归。颇具理论价值或者说理论启发意义的是台湾辅仁大学杨小惠的硕士论文《还原翻译问题探讨:以Moment in Peking中译本为例》,该论文对林语堂原著和三个中文全译本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中涉及的理论“还原翻译”,并且在翻译技术层面上对还原翻译进行探讨。此外,该文还注意到类似的翻译现象——华美文学的汉译与林语堂英文作品的汉译属于同一类翻译现象。这些认识和见解颇为独到,难能可贵,可惜其翻译理论的论述需要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翻译技术层 面。

鉴于Moment in Peking及三个中文全译本在创作和翻译上存在的特殊性,并且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重大理论价值和意义,以及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本论文以之为个案,以文本为依托,对林语堂英文作品汉译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旨在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这里选择的个案具有典型性,同时又具有相似创作现象的普遍性,通过对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事例的理解,进而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概括和说明。也就是说,本研究着眼于Moment in Peking创作的特殊性所带来的特殊翻译类型的探讨,采用无本回译[1]的理论概念对其进行理论概括,对此理论进行阐发并尝试加以丰富。

与此同时,由此主题引起更多的相关讨论和研究。例如,关于异语写作、语言对文化的表现力问题,是一种民族文化只能由本族语言来表现,还是所有语言具有同等表现力?其他的讨论还有,林语堂及其英文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定位,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等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些也都是本论文附带的研究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