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跨界融合

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跨界融合

时间:2022-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仔细回顾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从来就不缺少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却缺少科技手段和创新方法,特别是那种能促进产业跨界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十八大报告也要求“促进文化、科技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目前,大部分中国产业仍然停留在引进、吸收、再改进的创造性学习阶段,产业之间的跨界协作与有机融合度严重不够,产业创造力趋势明显减缓。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的产物,是创意设计的结晶。“高大上”的文化通过科技手段转化为“接地气”消费产品,而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富含创意的文化产品,既让传统文化在产品中得到开发和传播,也赋予传统产业文化内容,让传统产业有了新价值。自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正式诞生的那一天起,不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衍生品,还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都在积极探索“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把创意的基因植入其他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时到今日,除了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视“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把文化和创意理念注入其他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成为时下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传统行业转型需求的日趋迫切,“文化创意+科技”的作用无疑将会进一步凸显。用创意和设计形成全新的产品和服务,重塑文化价值,还将贯穿于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然而,仔细回顾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从来就不缺少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却缺少科技手段和创新方法,特别是那种能促进产业跨界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科技进步不仅促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获益良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十八大报告也要求“促进文化、科技跨界融合与协同发展”。

客观而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GDP增速多年排名世界第一,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世界排名第二,中国已超越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应该说,中国近年的发展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质量来看,中国却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球创新100强,没有一个产业在世界上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从原有动力过渡到新动力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挑战,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却越来越难以为继,持续的创新能力不足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大部分中国产业仍然停留在引进、吸收、再改进的创造性学习阶段,产业之间的跨界协作与有机融合度严重不够,产业创造力趋势明显减缓。在未来创新发展的征程中,如何实现基础创新能力向产业化创新能力升级,如何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如何应对引进吸收再创新走向企业原创的轮回,如何面对“互联网+”新技术孕育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与挑战,成为中国经济不得不面对且必须逾越的鸿沟。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进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轨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更加紧迫的命题。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迫使中国实体经济必须依靠自己创新驱动发展。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情况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呈现出融入新兴服务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基本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使低端产业成为新兴价值链的一部分,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力的基石。如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其经济效益相对有限,只有融入各行各业带动关联产业的创新发展,才具备创造力。2012年国家科技部连同文化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联合出台《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标志着我国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联合掀起的高科技浪潮,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也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化产业业态,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如电影《阿凡达》就是3D技术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其仅用半年的时间就追平了《泰坦尼克号》所创造的票房收入。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灯光音响、舞台表达、实景设计、道具制作等配套用品也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既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也促进了产业的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消费市场。如文化创意融入制造业,在功能和制造成本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售价和利润相差数十倍。文化创意融入农业和旅游业,可以带动创意农业、创意旅游业的兴起。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还能带动相关文化载体、文化用品、文化器材、文化道具等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通过将互联网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力、创造力将不断增强,并不断变革着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由此带来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升级的全新业态。

从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科技在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而且将之定义为“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娱乐工业体系”,“它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因此,商品化、技术化、标准化是文化工业产品的特征。其中商品化导致了文化自身的低俗和平庸,主要是由于文化工业产品的生产受到资本操纵,文化企业的效益主要取决于技术革新,艺术在工业时代可以变为纯粹的商品。而技术化主要是指现代传媒技术不仅利用拆解技术重塑了艺术形象,而且为大众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标准化则利用现代工业手段对各种文化产品的大规模复制,瓦解了独立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消费者成为简单的受众。本雅明也对技术带来的革命持赞赏态度,认为技术“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当艺术作品的原真性丧失之时,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就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基础之上”,从而取缔了精英和权力对艺术创作与消费的垄断。阿多诺和本雅明的观点表明,科技可能会消解文化活动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如果将文化创作活动从个体化的脑力劳动变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不仅可能导致文化的同化,并可能滋生低俗文化,使文化缺乏现实批判性。但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产业化进程,满足了大众对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在文化创作过程中,既将人的创造力和思想灵魂放在核心位置,也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为创意的展现提供更多更好的手段。因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最为重要的贡献不是复制和传播,而是为创意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

另一方面,根据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消费社会阶段。消费社会是以符号经济为主要特征,人们的消费不再以使用价值为基准,而是带有炫耀性的符号价值为消费标准,由此深刻影响到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方向。文化创意产业通常以创造力为核心,能赋予产品更多灵性与内涵,文化消费充满文化内容与符号价值,能以个性化的选择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通过文化消费,不仅可以使普通大众认识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也增加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吸引力。例如,香奈儿公司利用高科技精密陶瓷硬度高的特点,加上钻石粉末能使陶瓷闪耀金属般的光芒、并提高抗敏度,制作出了不褪色且不易磨损的J12腕表。精密陶瓷技术原本远离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但是披上香奈儿的品牌外衣,成为腕表奢侈品后,迅速被引入消费市场,并促成了精密陶瓷制品产业的发展,达成了创意与高科技的双赢。此外,创意产品本身也可以成为多项科技创新融合的载体,例如可实现双向视频点播、有线上网、数字娱乐视听等功能的交互式电视机顶盒,就是在新电视文化影响下推出的集成创新产品。反过来,创意产业也可以作为创新动力源,如创新的思想的奇妙表达,文化业态之间的激烈竞争,也能催生高新技术的诞生。

由此看来,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促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科技成果为创意展示提供更丰富的载体和平台。特别是在消费社会时代,科技创新需要借助文化创意的力量来表达,而文化创意也需要科技创新平台来实现。而随着大众文化消费需求逐步进入“内容为王”和“读图时代”,文化创意发展也需要更高的高科技平台来更好表达深刻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高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符号创造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更好地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便利,也为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源动力。

然而,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认识水平层面来分析,作为创意层的文化精英们大都能注意到技术对大众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但也担心通过科技和产业化手段消解了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而且由于技术人员过度关注科技对创意产业的载体作用,往往无法准确把握文化精英的创意理念,甚至直接忽视文化创意产业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导致创意产业沿着文化工业的方向发展;其次,从要素投入层面来分析,由于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相对有限,深谙文化创意经营且具备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欠缺,能很好地将文化资源与科技平台进行有效整合的合作项目并不多见;第三,从利益保障层面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密切相关,但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仍不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相对落后,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合作开发和利益分配机制残缺,严重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的跨界交流与创新合作。

建议我国必须改变政府干预市场发展的局面,从宏观上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控,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高科技融合发展的实现机理;其次,要以相对成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吸引高科技企业和高素质创意人才向重点创意园区集中,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高科技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跨界融合和无缝对接;第三,要改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环境,重点推进体制机制、文化氛围和项目平台等的建设,加强文化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构建文化与科技跨界合作的利益保障机制,同时要提高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在促进创意与创新融合中的作用;第四,要提高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培养大批跨界融合的经营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并通过投融资体系建设,推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创意产业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第五,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秉持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共性关键技术,协调处理好合作研发中的利益协调问题,促进文化创意企业与高科技企业持续开展高水平的合作,提升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