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规划的意义、特征及形成

科学规划的意义、特征及形成

时间:2022-09-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其本身具有的指导性、合理性、可行性等一般特征外,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还有适切性、前瞻性、战略性、人本性、协调性等特定的内涵。认识、人员、程序是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形成的三大要素。究其本质,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学置身于宏观背景,立足自身实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步骤和行动做出的深谋远虑的策划。

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学置身宏观背景,立足自身实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步骤和行动做出的深谋远虑的策划。它是大学发展的航标,能够引领大学健康、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除其本身具有的指导性、合理性、可行性等一般特征外,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还有适切性、前瞻性、战略性、人本性、协调性等特定的内涵。

认识、人员、程序是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形成的三大要素。

发展规划是一个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及方针,它规定了该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为促进自身稳步、健康、持续发展,大学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规划的重要价值,把握其科学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按恰当的程序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

一、科学的规划之于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规划“是一种行为,对未来外部环境状况可能引起的问题预先提出解决方案;它也是一种手段,在持续的资源竞争中用来争取有利地位。它的主要目的是把院校的前途和可预见的环境变化联系起来,使资源的获得快于资源的消耗,从而能够成功地完成院校的使命”[1]。进入21世纪之际,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精心制定“三个规划”,即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规划得好,落实得好,我们的工作才能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2]

回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世界上一流大学的发展,都得益于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规划的指引。 19世纪初,科学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威廉·冯·洪堡站在时代的潮头,敏锐觉察到新的历史时期对大学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学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战略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并为之指明了前进方向,使它成为当时世界范围内大学的楷模。而1869年就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埃利奥特则准确把握了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社会正在从一个松懈的农村组织向城市化和工业化方向转变的形势,将培养“未来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领导人物”作为办学目标,并将重心实行“两个转移”,即由宗教性的学科转移到非宗教性的、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由大学本科教育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为哈佛大学后来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必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究其本质,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学置身于宏观背景,立足自身实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步骤和行动做出的深谋远虑的策划。科学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的高层领导以及师生员工认清本校生存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困难和危机,使大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从而提高大学组织的活力,勇敢地面对现实,迎接各种挑战,引导大学坚定不移地朝着某种目标前进;科学的规划能够引领和推动大学的健康、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使大学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以最终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技进步的终极目的。

总之,如果大学不能准确地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就无法提高质量以同他人竞争。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高校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和高校之间的资源竞争会日趋激烈,因此,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二、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的特征

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除规划本身所具有的指导性、合理性、可行性等一般特征外,还有其特定的内涵。

(一)适切性

“适切”乃针对、适应、切合之意。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应适应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切合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

(1)外部“适切性”。外部“适切性”要求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大学的使命相一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就业就职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与社会问题密切相连,服从并充分考虑到社会预期目标和个人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和个体发展的需求,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动力并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更完美地体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战略是聚焦于外部的,要求运用一种环境考察的方式。”大学的“战略人员要研究人口形势是怎样变化的,经济与文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研究和教育的未来需求何在。如果大学了解大门之外的社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其最大的需求时,或者近期将会有什么变化,那么,它就能通过内部恰当的杰出的教学和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4]这就要求大学制订发展规划时,要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国家意志和科技、经济、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宏观思维、国际视野,从国内外和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分析、思考问题,解脱就教育论教育的束缚,使大学的未来发展符合经济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2)内部“适切性”。大学的发展规划在与外部宏观形势相适切的同时,还应与学校内部的传统、资源、能力等校情相适切,既不消极悲观,又不好高骛远,制定出经过积极努力可以达到的合理目标。为此,大学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现实的态度,既能充满自信,善于发现自身优势,又能正视不足,认真剖析自身劣势,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明确而适当地确定发展定位。差距找到了,措施才会有针对性;“家底”摸清了,定位才能适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将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在“世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定位在“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定位在“高水平特色大学”,都十分切合校情,因而是比较适当和合理的。

(二)前瞻性

在高等教育快速变化的时代,战略规划的目标与举措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也就是要确立超前的发展理念,设计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英美等国有多所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比如美国的卡耐基-梅隆(Carnegie-Mellon)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并校到成为一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只用了30年,英国的沃里克(Warwick)大学从60年代建校到跻身英国高校前列、成为世界著名大学也只用了30年时间。

大学“战略规划把维持大学或学院的长期生存能力和追求卓越放在第一位”[5]。为了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大学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有前瞻意识,要与时俱进;不仅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后天”。大学的发展规划能否顺应进而引领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是决定大学成败、兴衰的关键。柏林大学的创始人洪堡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符合并引领了科学技术正在成为生产力的趋势;威斯康星大学前校长范海斯提出“为州发展服务”,符合并引领了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的趋势;麻省理工学院的康普顿创办理学院、基利安创办人文社会科学院的举措,符合并引领了理工结合、文理交叉的科学技术走向综合化的趋势,这些都是大学最后走向成功的关键。大学要制订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必须具备“敢闯”、“敢冒险”的精神,因为任何具有前瞻意识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都是突破常规,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的,因而必然要受到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反对,其或明或暗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譬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埃利奥特将百年来以宗教为中心、以培养传教士为宗旨的传统,转变到以科学为重心、以培养工业化人才为宗旨的过程,就曾经遭到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该校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核心课程”改革时,也曾有部分学生游行示威进行反对。无独有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也是在巨大的压力下进行的。这就是说,没有一点敢闯、敢冒的精神,既不可能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更不可能坚持不懈地付诸实施。[6]

(三)战略性

“战略”是指在竞争或对抗的情形下,个人或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必须体现战略性。

(1)必须着眼全局。规划“着眼于整个学校的长远发展与卓越目标,不是为了满足与学校整体需求无关的、内部一些部门自身的愿望。大学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集合,战略规划也不仅仅是各部门的需求和抱负的一览表”,“不是各部门计划的汇集和汇编”。[7]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应是对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做出的谋划,同时又是各部门、各环节的重大目标、重大措施的有机结合。

(2)必须考虑竞争。在高等教育受制于市场经济条件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的情况下,发展规划必须考虑竞争因素。“资源充足孕育了宽容大度,学校之间也就没有了竞争和对抗。”然而,高等教育面临资源稀缺的困难,“比较优势”成为一个新的利益攸关的因素。比较优势意味着与其他与之竞争的大学进行比较。“比较优势也许源于其地理位置。它可能是学校基于多年发展而形成的特别优势,或者是学校的某一个特定的享有声誉的人或团体,也可能基于组织的历史传统。这就是说学校有一些要素,能以之为基础创造组织的特征,这些特征如果不是独一无二的话,也应当是特殊的,只有少数学校才能具有。战略规划的目的就是使学校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8]

(3)必须突出特色。任何大学都不能样样领先,这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社会的需要扬长避短,选择好发展的重点。突出战略重点意味着“特色发展”。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在于把学校创办出自己的特色。那些促使世界一流大学“起飞”的战略规划,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是开创性的,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四)人本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而发展的行为必须依靠人的主体作用来完成。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必须渗透“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人本性”,也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1)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把学校工作回归到“学术本位”上来,始终依靠、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大学制定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对学校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超常的热情、努力、举措抓好人才建设工程,形成尊才、重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机制。

(2)以学生为本。大学应将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里正确地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9]这就要求大学的教育教学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体现这样的教育理念。

(五)协调性

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在力求适切性、前瞻性、战略性、人本性的同时,还必须协调好几种关系。

(1)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保持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既是大学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其基本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与高等教育机会过少的矛盾,但大学师资、校舍、教学设施等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保障教学质量成为大学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因此,大学必须努力寻求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走“规模适度、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而学校规模的扩大、结构的完善以及效益的提高,都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

(2)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发展是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关键,稳定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对于推动大学的健康、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在维护校园稳定、巩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10]

(3)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既要顾及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局部点上的跨越式发展。在学校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校内各单位都有比较强烈的扩展意识,都在强调自身的重要性,校外(包括国内、国外)许多单位也都有与大学交流和合作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集中精力用好有限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战略构想就显得非常重要。

(4)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主要是指学校的占地、建筑、仪器、设备、图书、网络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软件主要指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硬件是外在条件,软件是内在活力。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两者要有机统一,互为条件,互为支撑,互相促进,不能顾此失彼;尤其要注意防止“重外在投入,轻内涵发展”的倾向。体现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地完善它、改进它,学校的发展才有强劲的后劲。而学校的软件建设远比硬件建设要复杂得多、艰巨得多,更需加大精力、财力的投入。因此,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应将两者都纳入其中予以通盘考虑。

三、如何形成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

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区别于“长官型”、“拼盘式”、“修辞式”、“全能式”、“空泛式”、“模仿式”等科学性不强的规划,其形成依赖于三大要素。

(一)认识

认识影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提高对发展规划的认识,是科学规划形成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首先,大学要认识到规划的结果即经过规划确定下来的“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步骤和行动”的重要性。“高等学校战略规划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精神向导、宣言书和制度创新的蓝图”[11],是今后一个时期大学行动的纲领、发展的航标,它可以减少大学发展的随意、盲目和低效,指引院校之舟在前进道路上顺利地通过各种变化多端的环境,顺利地达到成功的彼岸。其次,大学要认识到规划制定过程的重要性。规划制定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总结、学习、提高的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的过程。因此,应高度重视规划制定的过程,“过程远比文本重要”。

(二)人员

(1)领导。大学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大学的高层领导不仅要经常地深入思考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长期目标等宏观战略问题,在规划制定之际提出一个明确的中长期办学目标与总体思路,还应亲自组织、指挥、协调好整个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后续的实施和监控过程。

(2)基层。制定科学的大学发展规划应提倡“参与式战略决策”,让所有的师生员工都参与进来,所有人的“最深沉的感情和最狂热的想法都应当允许表达出来”。“如果学校能组织公开的甚至有时可能还会是言辞激烈的讨论,看看学校究竟应当向什么方向发展,然后努力地朝这个方向走下去,这样,大学就走上了决定自己学校的学术命运的道路——一个以学校内外部实际情况为基础的、也是学校多数主要人员从心理上和政治上都能拥护的选择。”[12]

(3)专门班子。大学应成立专门的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建立编制制度,规范编制流程,明确分工,划定进度。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为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就专门成立了三支队伍:一支是由学校领导和机关部处长组成的规划队伍,第二支是负责提出超常规发展思路并加强编制工作组织协调的发展规划处,最后一支是以该校管理学院的专家教授为主体的学术研究队伍。三支队伍同时启动,分头行动,协同进行,定期交流。

(4)“局外人”。大学还可以聘请校外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或咨询公司,让他们从局外人的角度“诊断”学校的发展基础,客观分析学校的优势条件、薄弱环节以及学校未来发展中会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13]譬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制定《2005-2010年发展规划》时,就借用“外脑”,聘请中国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单独组成一个规划组,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的定位以及应当采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提出建设性意见。再如,青岛大学在制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时,就聘请了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现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批博导、教授、博士组成专门的联合课题组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程序

(1)调查与分析。调查与分析是科学规划工作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对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评估,特别是对学校的优势与不足(内部)、机遇与挑战(外部)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政策或政府本身的变化,宏观或微观经济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如人口趋势),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友和家长等相关利益群体对学校的评价和期望,学校与国内外竞争者、拟赶超者的相对位置,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学科专业、人力资源、资产与财力,等等。规划的制定最忌讳的就是对形势和问题大而化之,不研究事实,凭经验、印象或模糊不清的情况下结论、做决策。为准确掌握形势,弄清学校现状,明确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广泛采集宏观(全球范围和国家层面)、中观(所在区域)、微观(学校自身)三个层次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设计信息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对学校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理性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保证规划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2)研究与设计。在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基础上,大学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对今后五年、十年或更长时期内的事业发展做出研究和设计。内容包括制定规划的目的,学校的使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和时间跨度(制定年度计划的依据),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关键活动与资源的战略安排,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可行性分析,可操作性行动计划以及规划实施过程的监控等。根据学校总体规划,还可制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条件支撑、校园建设等专项规划以及各个院系、部处、直属单位等二级单位各自的发展规划。

(3)讨论与审议。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不仅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也是广泛发动和宣传、统一全校师生员工思想的过程。理想的规划应该是吸引

了全员参与、集中了全员智慧的“协同型”规划。①规划方案初稿出来后,要广泛征求意见,邀请全校师生员工代表展开讨论,并最终提交教师代表大会审议。经过这些程序的进行,使师生员工对规划有高度的认同感,从而奠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群众基础,使之后规划的落实得以保证,这样规划也就容易执行。

(4)落实与修订。学校发展规划在审议通过后,即进入贯彻落实阶段。在落实阶段,一方面应体现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性,保障其严肃性,不折不扣地按照既定的规划去践行,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变化了的学校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适时适度地对原定规划进行一定的修订。

(原载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2007年第5期)

①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课题组.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J].高等教育

研究,2005 (4) :55-66.

【注释】

[1]万秀兰.国外大学战略规划的研究及借鉴[J].上海高教研究,1998(5):59-62.

[2]周济.谋划发展规划未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3 (2):3-9.

[3]申培轩.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4) :565.

[4]〔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97.

[5]〔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202.

[6]蔡克勇.战略规划:高等学校发展的关键[J].交通高教研究,2003 (4) :3.

[7]〔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90.

[8]〔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97.

[9]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4 (4):6.

[10]李树丞,张佑祥.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的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4 (8) :18.

[11]赵文华.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价值、挑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 (3):33-35.

[12]〔美〕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95-216.

[13]李建强,刘少雪,等.以规划引领学校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 (3) :94-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