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征及意义

特征及意义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免费师范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许多人在该问题上更是疑窦丛生,甚至不以为然,认为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都要从事基层基础教育工作,所以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这反映出人们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全面,对于免费师范生的创业教育甚至还存在着一些曲解。该定义首次从范围界定、培养目标、基本功能、教育内容等方面对创业教育作了初步阐释,拉开了创业教育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的帷幕。

东北师范大学 李金地

摘 要: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免费师范生,以敬业精神培育为先导,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教师技能教育为基础,运用师德教育、师资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法,提高免费师范生创业综合素质的教师岗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性质、目标、内容和队伍方面具有岗位定向性、政策导向性、二次开发性和潜在丰富性;对推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兴起之后,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并由国家主导在实践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进展,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新的改革浪潮。然而,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在某些微观领域、特殊领域,一些人对于创业教育存在不存在、有没有必要等问题还不置可否、心存疑惑,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免费师范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许多人在该问题上更是疑窦丛生,甚至不以为然,认为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都要从事基层基础教育工作,所以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这反映出人们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全面,对于免费师范生的创业教育甚至还存在着一些曲解。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和意义进行探讨,尝试着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其原本语义是“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后被翻译成“创业教育”,这一提法逐渐固定下来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即为人们现在意义上普遍使用的“创业教育”。

1.什么是创业教育

那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该定义首次从范围界定、培养目标、基本功能、教育内容等方面对创业教育作了初步阐释,拉开了创业教育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的帷幕。之后1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主导,先后在泰国等地召开相关主题国际会议,对创业教育进行全面深入探讨。由此,创业教育在国内外开始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有关创业教育内涵的讨论也陆续展开。

在国外,以具有典型性和借鉴价值的美国为例,其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零星探索、逐步完善和合法化”三个发展阶段,在实践上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备的教育体系,在认识上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相对一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 .Timmons)关于“设定遗传代码”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创业教育应当面向未来,应当着眼于为美国的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价值取向。该观点是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企业家速成”的功利做法和理论界存在的狭义创业教育观而提出的,是一种广义的创业教育观,旨在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精神,促进社会经济和个体素质的持续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如:“Gorman,Hanlon和King(1997)提出创业教育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Bechard(1998)提出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Colin和jack则认为创业教育是提供学生具备认知创业机会能力的一种教育过程”。他们还就创业教育的内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可以看出,虽然上述立论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是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看法却比较一致,都认为要培养包含学生创业心理、创业技能等要素在内的综合素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广义创业教育观已经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

在国内,创业教育大体经历了“创业教育进入中国、创业教育的试点与发展、创业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新发展”三个时期,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也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的逻辑演进。第一个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是胡晓风等的创见,其对创业教育的性质、宗旨、原则、目标、内容都有非常丰富的论述,如“创业教育就是在人生历程之中进行创造和职业相结合的教育”,“创业教育以培养合理的人生为宗旨”,“全面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提出“培植生活力”“培养劳动能力”“发挥创造力”的创业教育内容,将创业教育的原则总结为“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德育为本、创业为用”“学问与职业一贯”。不难发现,这些观点的视野宏大开阔,对于创业教育有着整体的、体系的思考,其中闪烁着“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等先进理念的光芒。

第二个时期,由于在工作中存在着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创办企业”的片面认识,在理论上就集中表现为对该片面认识的批判,但这种批判还仅停留在“破”的层面上,只说明了什么不是创业教育,还没有在“破”的基础上把什么是创业教育完整准确科学地表达出来。虽然如此,“破”为“立”打好了基础,其中也不乏许多有远见、有价值的论断,如:“创新和创业两者在内容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和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实用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提出理解创业教育概念的四个原则:“目标多重性、对象广泛性、学科边界模糊性、教学方法实践性”。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创业教育的本质。

第三个时期,经过上一个阶段的反思和争论,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回归科学和理性,走出了僵化理解、片面理解创业教育的误区,提出了理念先进、体系严整、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呈现出从广义到狭义再到广义、从人本主义到工具理性再到价值理性、从面向生活到应对就业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发展趋势,丰富和发展了创业教育概念的内涵。如:“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战略选择,“广谱式”创业创新教育对“大教育观”的深化,“经由就业走向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对“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创业教育链、知识创业”等创业核心问题的观察,都显示出创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上述理论动向。

国外、国内创业教育发展分别划为三个时期具有相对意义,而且国内创业教育内涵“正、反、合”的理论进程也是概念的逻辑演进,在实践中这些思想可能是同时存在、互相重叠甚至交替出现的,做出上述分析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创业教育的内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以创业精神培养为核心,以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能力教育为基础,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法,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

2.什么是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

免费师范生是国家为了“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从2007年起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收的师范定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理应对免费师范生开展创业教育。然而,就像开篇提及的那样,有部分人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免费师范生将来都要到基层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不存在创业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对其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进一步而言,他们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的教育,而免费师范生将要工作的学校都是事业单位而非企业,所以不需要对其开展创业教育。对照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本质上是一种狭义创业教育观,是一种落后的创业教育观。不仅国外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达成了对广义创业教育观的共识,而且国内学术界也普遍趋向于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创业教育。而这种落后的观点,其实是创业教育实践滞后于理论的具体表现,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不仅是存在和必要的,而且正是要通过对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扫清阻碍创业教育进步发展的落后的认识障碍

什么是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呢?根据前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定义,笔者认为,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免费师范生,以敬业精神培育为先导,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教师技能教育为基础,运用师德教育、师资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法,提高免费师范生创业综合素质的教师岗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创业综合素质是指与定义中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学科知识、教师技能等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结构化内容相对应的综合素质。

关于教育内容的结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强调。第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教师岗位创业教育,教师能不能安心工作、热爱工作、勤奋工作,是其进行岗位创业的先决条件,同时,其职业道德也会对教育学生有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所以在此将敬业精神的培育定义为其先导。第二,如何理解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培养呢?笔者认为,免费师范生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于“名”与“实”之间的联系。创新教育教给学生反思精神、问题眼光、探险勇气,而创业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在教学科研中运用这些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同一回事,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创新教育离开了创业教育就没法教,创业教育离开了创新教育就不知道教什么。但二者还不完全一致,是一个问题不同的两个方面,怎么教是功用指向性,教什么是内容指向性,怎么教不等于教什么,教什么也不等于怎么教。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列为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核心。第三,免费师范生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师技能教育是其创业教育的基础,但前两者对于创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不尽相同。免费师范生学科知识教育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建构,保证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其教师技能教育侧重于方法技巧的训练,提高教学技能的艺术性。科学性确保教得对,艺术性确保教得好,先有教得对才能教得好,教得好才使教得对产生价值,只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才能为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特征

如前所述,创业教育概念的内涵经历了“广义”“狭义”“广义”三个螺旋式的理论发展阶段,人们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从“培养合理的人生”,过渡到“创办企业”的教育,再回归到“大教育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概念演进过程中获得了合法性依据,并据此而开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这种生机活力发散到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性质、目标、内容、队伍几个方面,分别表现出岗位定向性、政策导向性、二次开发性、潜在丰富性等特征。

1.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性质:岗位定向性

如果说前面分析中提及的“岗位创业”还只是一种创业教育“战略选择导向”的话,而根据第一部分对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定义,岗位定向性俨然已经成为其区别于其他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针对广义创业教育而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广义中的狭义”。这不仅是就教育对象而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范围缩小了,更主要的是,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只是广义创业教育内容体系中的一个层次、一个部分,广义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岗位创业者,而且还培养自主创业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岗位定向性是相对广义创业教育对象和内容而呈现出的“狭义性”,是“广义中的狭义”。另一方面,针对狭义创业教育而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狭义中的广义”。我们知道,狭义创业教育是“创办企业”的教育,它主要向学生传授创办企业的知识、流程与技能等,是培养自主创业者的环节之一。然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还注重创业能力、敬业精神等核心素质的培养,最终是要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和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虽然面向定向岗位,但是其岗位定向性与狭义创业教育理念比较而言又呈现出相对的“广义性”,是“狭义中的广义”。还有一方面,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岗位定向性体现在教师岗位的特殊性上。同样是岗位创业教育,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构成了岗位创业性的丰富内涵,因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详细阐释,在此不展开论述。

2.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政策导向性

免费师范生作为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对象,其创业教育的目标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根据前文对其创业综合素质目标的阐释,主要体现为政治导向性和伦理导向性。一方面,《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根据上述规定,针对免费师范生的创业教育必须要具备鲜明的政治导向,要坚定地坚持岗位创业教育方向,不仅不能鼓动学生开办企业、教授学生如何开办企业,而且要通过正面引导,鼓励学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基层从教,并通过政策教育宣讲,讲清楚违约将会造成的损失及后果。当然,这并不是说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压制所有不合理甚至合理的创业意愿,只不过我们的主流和方向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另一方面,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伦理导向性,源于国家和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角色期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广为流传的看法为教师职业增添了浓重的伦理色彩。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其创业教育应承担起部分道德教育职责,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诚然,其他职业也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各自的职业道德,只不过我们认为,教师以其职业较大的道德示范作用,从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伦理导向性显得比较突出。

3.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内容:二次开发性

二次开发性是指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大部分教育内容,可以而且应该在原有教师师资教育基础上开发而成的特征。有学者认为,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包含“培养岗位创业意识的创业类通识课程”“传授岗位创业知识的专业类创业课程”“强化岗位创业能力的创业实践教学”。而以东北师范大学师资课为例,其中包括教育理论类、教育技能类、教育实践类共计25学分的课程,前两项又分别包括共通课、学科课两类。实际上该校的教师职业课在形式上已经和上述课程设计不谋而合。然而,进一步研读可以发现,两者在形式上虽然比较一致,但是两者间互相对应的内容却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第一个模块“培养岗位创业意识的创业类通识课程”和“教育理论类课程”之间。前者是面向企业岗位创业者而开设的通识课,如“创业学、新企业创建、小型企业管理、风险资本”等,而后者是“教师学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青少年心理学”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如果将前者原封不动地搬到后者的通识教育课中,这其中如“创业学”对于免费师范生创业而言没有太大针对性,而“风险资本”之类的课对于教师岗位创业更是意义不大。那么,有没有可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其教给学生教育理论的同时,还教给学生创业知识呢?可喜的是,有学者在上述环节做出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即在“创业型教师”培养目标的指引下,面向师范生广泛开设“创业教法类课程”,将创业课和教法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已经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带动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除了创业教育课程具有上述二次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之外,教师技能大赛、校友讲座报告等教师职业教育的传统内容,都可以相应地开发为创业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校友创业事迹报告,不过不能简单地改名了之,不能换汤不换药,而是在比赛环节的设计上加入对创业素质的考核,在事迹报告的内容中增添创业故事的色彩。

4.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师资:潜在丰富性

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具有潜在丰富性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角度来理解。从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发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缺乏企业经历和管理经验,教学技能相对欠缺,不易于唤醒学生的创业激情,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从实然性角度而言,第一,6所师范大学已经存在从事教师职业教育的一支专门队伍,没有特别需要在创业教师的招聘、配备上下大力气;第二,这些教师都从事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教育工作,以其工作内容对教师岗位创业具备的较强针对性,与学科专业教师相比较,其向教师岗位创业教师转型的难度较小;第三,这些教师都具备大学教师岗位创业经验,部分教师拥有中小学教师岗位创业经历,与学科专业教师相比具有实践上的优势。当然,这是与当前创业教育还没有完善的现实状况比较而言,那么,在创业教育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发展的理想阶段,从两者的应然状态进行比较,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是否还存在师资上的潜在丰富性呢?我们不敢对创业教育的理想状态妄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最终是贯彻了创业教育理念的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替代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潜在师资作为面向教师职业而长期稳定存在的一支队伍,将一直保持相对的潜在丰富性。

三、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引起各界的较多关注,没有在理论上形成广泛共识进而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以其在性质、目标、内容和队伍等方面分别具有的岗位定向性、政策导向性、二次开发性和潜在丰富性,对于推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上述战略目标也正是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价值追求。第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目标具有政策导向性,其政治导向、伦理导向本质上是引导教育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其热爱教育事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第二,其核心教育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主题是一致的;第三,其主要教育方法之一是实践教育,而且它是面向教师岗位这个“业”的教育,是以教师岗位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育,这又是对上述战略要求的完整贯彻。从这几个角度而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对于推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推动师范院校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等改革。前面我们将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定义为岗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而从某种程度而言,“创新创业也是理念问题”。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教师岗位创业综合素质,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是对“格式化”“流水线”传统人才培养理念的超越。从课题体系来看,由原来师资课等“二次开发”而成的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创业教法类课程”,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更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能够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传统课程体系迈向现代化的一个有效切入点。从这两个角度而言,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对于推动师范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开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第一,开篇提出的人们对于免费师范生是否存在创业教育的疑惑,实际上是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念把握不准确的具体表现。我们将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来龙去脉阐释清楚了,将人们心头的疑云消除了,客观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形成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广泛共识。除此以外,在其他更多的问题上对于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理论贡献也都能从不同程度发挥同类促进作用。第二,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具体领域,将后者的一般理念、原则、方法运用到前者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既能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引向深入、引向繁荣,又能在具体工作中总结新做法、归纳新经验,为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理念、原则、方法注入新内涵、提供新思路,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

4.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创业教育价值之首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以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学科知识、教师技能等素质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其教师岗位创业的综合素质,实质上是为了促进免费师范生在知识、技能、能力、人格等各个方面的提升,助推免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完整发展。另一方面,上述“全面发展”不仅是指每个素质都不能缺少的完整发展,也暗含了每个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是以敬业精神为先导、以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科知识和教师技能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每个要素在综合素质结构中占据不同层次的位置,发挥不同性质的功能,根本上是为了使免费师范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人格等各方面素质能够系统地、整体地成长进步,促进免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推动免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完整发展、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创业教育从进入中国到现在不过20多年时间,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还正在酝酿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行还不到7年,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更多困难。但是,正因为这么多问题的存在,正因为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对于国家、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免费师范生的重要意义,我们开展免费师范生创业教育研究的任务才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参考文献

[1]牛长松.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1)。

[2]杰弗里·蒂蒙斯.战略与商业机会[M].华夏出版社,1999:4-12。

[3]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4]赵金华,孙迎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20年回顾评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

[5]胡晓风,姚文忠,金成林.创业教育简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4)。

[6]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7]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8]牛长松,菅峰.创业教育的兴起、内涵及其特征[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9]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10]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人民出版社,2012:1、145。

[11]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

[12]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http://sfs. ncss. org. cn/zcgg/255512.shtml。

[13]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14]赵志军.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培养创业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9(9)。

[15]刘晓东,马聪,张剑.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模式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4(3)。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人民出版社,2010:16。

[1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35。

[18]曹胜利,雷家骕主编.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万卷出版公司,2009:1。

[19]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

[20]刘新民,郭洪波.当代大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辨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