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几点启示

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几点启示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几点启示周美君摘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致力于人类解放运动,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着重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指出并提出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几点启示

周美君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

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致力于人类解放运动,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其经历可谓一波三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重重挑战。怎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中国国情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本文试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入手,分析其对未来发展之路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 实践 经验

1 马克思主义蓬勃的生命力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实践、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时至今日,170余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反而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按照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组成部分的划分,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释了社会的物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系统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正确性。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明确地提出了我们未来奋斗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三个部分相互作用,成为指导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体。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它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实践,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在漫长的前进途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指引着人们,必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智慧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其研究内容广泛。同时,作为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是具体的,见之于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社会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具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通过不断扬弃过时理论来焕发新的生机。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被创造性地运用来指导实践,同时丰富和产生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是活着的理论,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无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抉择都是一次正确、伟大的尝试。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也选择了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选择,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选择。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座大山”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怎样才能彻底翻身做主人无疑是一个难题。处在历史的拐点,马克思主义走入了国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率先开始学习并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便逐渐铺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决定的,也是它客观的实践性决定的。迅速投入“战场”的马克思主义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带来了光明。久旱逢甘霖,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还是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枟论新阶段枠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定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成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选择

和平发展时期,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基本要求,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改革开放将中国的经济带向了腾飞之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此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针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深刻的诠释。诚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理论建设方面。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模式。

毛泽东思想着重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指出并提出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认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4]

邓小平理论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优秀品质基础上,形成了“一国两制”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许多特色理论。坚持解放思想为理论创新插上了翅膀,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和本质,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系中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思想作用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为愚昧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将人民从麻木无知,受压迫的牢笼里解脱出来,使得新文化运动得以开展,民主、科学的思想唤醒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自由、法治、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不仅为新中国的创立立下了汗马之功,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观又为成功解决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共产主义信念熠熠生辉。

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史的沉淀,有精华也有糟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通过扬弃吸收精华,除其糟粕才是发展之道。事物具有多样性,文化亦是多元的,无论是对待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都应抱着相同的态度来认识和学习。文化建设和思想进步总是并行不悖的,江泽民曾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5]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首要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学习、借鉴各国文化、经验必须建立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规律。先进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在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文明是重要一环,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来引领文化建设,避免左右摇摆,误入迷雾森林。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对的艰辛挑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帮助中国从贫穷落后跻身到世界强国之列,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然而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也非康庄大道,而是一波三折,几种问题尤其突出。

3.1 神化马克思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无疑要面临多重挑战。面对经济快速增长而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些反马克思主义者将之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缺陷,甚至是错误。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占卜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年代,世界经济格局与当下时代有着明显不同。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类解放事业,是无产阶级的导师,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有一定的预见性,但它不是占卜师,无从预测具体时期的国家发展情况。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揭示经济危机的基本规律和内在原因,但无法预知具体日期和诱因。武断地将分配制度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民生问题归咎于马克思主义是不正确且不客观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罪魁祸首。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提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本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问题的始作俑者。相反,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最后,马克思主义不是万能钥匙。社会的进步正是在历史的扬弃中进行的,当旧事物不再符合时宜的时候必将被新事物所取代,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是艰难曲折的。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不能因此因噎废食、止步不前。面对问题,应该正确看待、冷静处理,而不是视马克思主义为万能钥匙,求解答案。

3.2 僵化、教条地解读马克思主义

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候,僵化、教条地看待马克思主义,造成理论脱离实际,人为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设置了路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中,急于将之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划清界限,于是要“打倒孔家店”。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被片面解读为实践的模型,导致出现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偏激地为了迅速摆脱资本主义的阴影,将人们陷入了“姓资姓社”的困境。邓小平曾这样论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6]马克思主义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理论,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从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3.3 “内忧外患”夹击马克思主义

从内部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因研究的方式、方法和侧重点不同,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之中,众多流派应运而生。如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因此,我们要防止以偏概全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外部来看,反马克思主义阵营始终未停歇斗争的脚步。在国内以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为典型代表。它们有的强调复兴传统文化,有的寄希望于通过恶意贬损马克思主义使中国资本主义化,也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需要重新评价革命的历史。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斗争任重而道远。

3.4 经济全球化挑战马克思主义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使我们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在为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表现在经济依存度高、意识形态相互渗透、价值观多元等方面。在市场竞争中,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人口多、底子薄的困境,与资本主义赛跑怎样取胜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课题。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打着“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普世价值”也走入中国。能否顶住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坚持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跨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让中国跻身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改善。

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的重重挑战,总结历史经验,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的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4.1 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如何正确解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

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路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既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躺在成绩的摇篮里酣睡;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寄希望于“拿来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代化、大众化是紧密相连的有机统一体,准确地了解国情,正确地解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样制定出的路线、方针、政策才更具可操作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求得预期成效。

4.2 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

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期,毛泽东就曾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7]江泽民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8]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至今的历史变迁中,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理论的滞后会阻碍发展的脚步。在发掘真理的过程中,只要有利于真理的发现,符合社会进步的总体趋势,应该允许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真理是越辩越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和批判的。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生命力凝聚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提炼和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民族特色。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更符合时代的召唤。

4.3 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从容应对机遇与挑战

独立自主不等于闭关锁国,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营造融洽的国际关系氛围,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认真把握发展机遇期,发掘、学习别国的有益经验,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之路。

尽管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曾取得过一些成绩,但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治上,要在加强国际交往的同时,调整权力分配、进一步加强权力制衡、预防腐败。经济上,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完善风险控制与管理,一面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一面避免卷入经济漩涡,走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文化方面,要批判地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精华,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9]

4.4 认真走好自己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于是“中国威胁论”的声音开始出现在国际舆论中,也有的将中国的崛起过程概括为“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或“中国道路”,笔者更赞同最后一种说法。事实上,中国的复兴之路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它是将中国的特殊性、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世界文明的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是从中国的国情、制度和文化特点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总结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经验的产物。在多元价值文化中,对待西方文明要辩证地看待,谨慎地取舍。在大肆宣扬“普世价值”的当下,我们一方面要防止落入“全盘西化”的圈套,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世界的对话。在共性与个性取舍的关系论证中,二者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的,这一课题不是单一的学理之争。对待学术观点要宽容,对待国际舆论要冷静,对待价值判断要谨慎。笔者认为,我们既要接受其中的先进理念,增进国际交往和合作,又要坚持保留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有益经验,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20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07.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