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行政执行的内涵的理解应着重把握的几个方面

对行政执行的内涵的理解应着重把握的几个方面

时间:2022-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行政执行内涵的理解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执行主体的多元化。与行政决策不同,行政执行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执行主要围绕既定的决策方案展开,是将决策意图转化为决策结果的过程,执行活动随着决策效果的实现或决策的终结而结束。

一、行政执行的内涵

决策方案制定完成之后,就需要将其付诸实施。所谓的行政执行,就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等相关主体围绕既定决策方案的落实所采取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沟通等活动的总称。对行政执行内涵的理解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执行主体的多元化。与行政决策不同,行政执行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传统公共行政理论通常将政府机构看作是执行的唯一主体,官僚机构几乎是单独地执行着一项关键的政治功能——在各种情况下实施法律、法规和规章。[14]但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下,行政执行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政府、企业、社区以及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决策执行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将决策执行的任务委托给其他主体来履行,但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政策执行结果的责任并不因此而转移或消失。

第二,执行的目标导向。行政执行主要围绕既定的决策方案展开,是将决策意图转化为决策结果的过程,执行活动随着决策效果的实现或决策的终结而结束。换句话说,执行关注的是行政管理行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它的过程。[15]

第三,决策过程的延续。由于环境的动态性,很少有决策方案能够以准确和具体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决策意图,预见执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之相反,行政执行主体常常在“内容广泛但含糊不清的法令下进行活动,这就给它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留下了很大的余地”[16]。简而言之,决策内容的抽象和模糊使得执行主体掌握了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决策内容做出变通和调整。

第四,执行过程的动态性。行政执行不会在一瞬间完成,只能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和行为需要不断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一方面,执行的决策方案不可能概括执行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又会给执行者带来新的问题和阻力。这一切都需要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因地制宜、及时灵活地处理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才能保障决策方案的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