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成这个转变的实现,最终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各国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维护政府权威性、履行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电子政务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已有的法律体系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冲突甚至是矛盾。

7.1.3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是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水平是衡量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其建设和完善是保障各国电子政务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有利于规范电子政务活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电子政务实施首先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具有双刃性,良性的技术运用可以获取更多的正的社会效应,进而有益于民;反之,技术不恰当的运用会给社会资源带来损耗和浪费,反而有害于民。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将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更是关系社会发展和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情,所以为了减少负面效应的产生,规范电子政务活动是必要的。

保障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取决于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建立。法治化要求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调整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为规范的前提。只有这样人们的社会行为才不至于导致在彼此冲突中消耗社会资源和个体利益。各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务领域的同时,通过完备的立法体系的构建来规范电子政务活动。从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电子政务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来看,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法制建设一般应先于电子政务实践,做到制度先行。这也是这些国家电子政务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层面看,各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促成政府在职能范围、行为方式、行为程序等方面发生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转变需要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实现。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成这个转变的实现,最终为电子政务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有利于维护政府权威性

电子政务将传统的政府形象和行为方式无形化和“虚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进入“虚拟”角色。从形式上政府可能从前台转入幕后;从行为方式看,政府的行为可能从直接作用转入间接管理;从管理过程看,政府可能会从过程控制转入结果控制。这些变化使得政府可能从传统行为模式下的“强”政府转入信息技术运用下的“弱”政府,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的权威性发起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法规的健全是确保政府权威存在的必要手段。

在E化政府时代,政府的权威的维护更加依赖完备的法制体系、严格的执法系统以及公正的司法体系,否则政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政府“虚拟”状态下难以实现。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各国都试图加强电子政务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保证和维护政府的权威性。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各国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维护政府权威性、履行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电子政务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

3.有利于维护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保障政府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电子政务以公共服务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经常性的行政事务管理,通过电子化渠道加速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政府的行为方式和行政程序都有别于传统的政府行为模式。这可能产生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通过网络和其他电子化手段和公众发生交流的过程中,公众对官方信息的识别存在着难点和障碍,再加之技术上造成政府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其他威胁和干扰因素很可能让公众面临着更多的信息识别困境,这必然影响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信任。另一方面,政府行为方式和行政程序的变化使得公众在接受电子政务这种新的服务方式时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因为政府很可能在多数情况下不再以实体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政府的作用方式不再像传统的行政方式一样直接,政府不再频繁使用直接的过程控制手段转而关注结果的控制。所有这些,都会引发公众对政府的缺少信任甚至不信任。正因为如此,完备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电子政务过程中维护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必要保障,只有完备而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才能建立起公众在电子政务模式下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与公众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会变得更开放,但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构建一个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国家机密的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抑制有害信息的传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同时,公众在网络中面临着个人资料被窃取和非法扩散的危险,公众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和其他民事权利可能面临新的威胁。面对上述问题,电子政务发展程度高的国家都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来保障信息交流的安全性。然而,技术具有中立性,因而这不能解决所有安全问题和侵权问题。二是靠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来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环境下各社会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法规体系及其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来保障政府和公众的合法权益是各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共识。

4.有利于减少法律冲突和矛盾,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电子政务时代带来人们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环境的转变和改变,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在面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复杂的社会行为调整的时候都显得严重滞后。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已有的法律体系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冲突甚至是矛盾。在法律范畴的概念中,一个词汇往往有其比较固定的含义,较少二义性,违法就是违法,犯罪就是犯罪,容不得半点含糊和犹豫。但是针对科学技术的法律概念,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情况变得复杂,再加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法律指代的确定性和固定性受到了挑战。比如近年来,在著作权法领域,由于信息网络传播作品的广泛运用,著作权法中“复制”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和难以确定。再者,作为具有特定调整对象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其本身很可能和其他法律部门或者具体的法律发生冲突或者不协调。比如,电子政务法律法规要求我国刑法中的“国家秘密”的界定更准确,如果刑法不能准确界定这个概念,那么这种冲突就会发生在司法实践中。也就是说,在信息网络技术领域,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直接对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术语的明确性、固定性和稳定性造成了冲击,产生了一些法律术语无法适应动态性、复杂性更强的范畴的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法律术语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冲突问题。因此,构建完备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是解决上述适应性和冲突问题的必由之路。

5.有利于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是当前我国行政领域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地带。可以推断,未来中国行政管理领域的变革在技术上都将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发生嬗变。因此,行政法制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和发展,电子政务将对传统的政务行为方式产生更深层次的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导致更多的新的行政关系的产生,而这些关系的产生必须有新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调整,这是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毫不讳言,在当前和今后,没有电子政务的法治化,就没有行政的法治化,就谈不上依法行政。一言以蔽之,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法治的重要内容。

同时,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执政为民、服务于民,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实践证明,没有法治政府就不能真正实现服务于民。健全的法制体系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特别是电子政务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本身是为了运用尖端的技术更好地实现行政效率,节约行政资源,归根到底是为了使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但是,如前所述,技术的中立性如果没有健全法制的保障,那么这种期望会归于泡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