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国际惯例,个人储蓄性保险是作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但在我国,一些没有基本养老保险及相关社会保险的人只能将个人储蓄保障作为发生危险时的基本生活保障。笔者认为,在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风险意识增加,这是个人储蓄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不能说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储蓄增加的原因,刚好相反,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才是储蓄增加的原因。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质性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实行统账结合的模式,也就是从现收现付转向部分积累或部分基金制,部分积累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结合,根据上面的分析,它既可能增加居民储蓄,也可能减少居民储蓄。那么,具体到我国,它对储蓄到底有什么影响?

根据央行的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27.6%,2002年11月末居民储蓄余额已达8.7万亿元,有人据此认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对储蓄没有挤出效应。但笔者认为此观点欠妥,应具体分析储蓄存款的增加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国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并没有下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养老保险本身的原因

1.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窄,使一部分人不得不将个人储蓄保障作为基本保障。从理论上说,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城镇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我国目前从业人员为7.3亿人,扣除一半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应该是3.7亿人,但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只有1.4亿人。没有参保的一部分城镇从业人员(可不包括事业单位职工)、无业人员以及广大农民只有靠储蓄养老。与此相关的是,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也很窄。到2002年底,参加失业保险的大约为1.1亿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大约只有8500万人。没有参加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的人,他们要使自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所助,就得靠自己,要么购买商业保险、要么将个人暂时节余的钱进行投资,用投资所得作基本生活保障,要么进行储蓄。而在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不太规范、不太成熟,人们担心手中的保单成空头支票而不敢贸然购买,股市的低迷、投资渠道的狭窄和投资工具的匮乏又使人们对投资采取谨慎态度,相比之下,储蓄是相对安全的投资方式,于是就成为人们的首选投资方式。

有统计表明,城市家庭近70%的人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储蓄,10%用于购买股票,4.4%用于购买国库券,其次是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手存现金、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

按国际惯例,个人储蓄性保险是作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但在我国,一些没有基本养老保险及相关社会保险的人只能将个人储蓄保障作为发生危险时的基本生活保障。

2.转制成本和空账问题的存在,使一些参加了基本保障的在职职工也没有多少安全感,他们得通过个人储蓄增强应付可能遭遇的危险的能力。

国务院于1997年颁布了《统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企业按个人工资总额的11%为每个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工退休时,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计发,二是按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从统筹基金中支付。可见,职工在职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与其退休金密切相关。这种新制度对199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没有问题,他们从参加工作起就有自己的个人账户,但对1997年以前退休的老职工和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而1997年以后退休的人来说,他们完全或部分没有自己的个人账户,他们的退休金实际上就是转制成本。这个成本从理论上说应该由国家负担,但由于其数额巨大(据估计有大约3万多亿元),国家财政难以负担。

实际上,已经退休者的养老金就完全或部分依赖统筹基金支付,而统筹基金又不足,于是只好挪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使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据统计,到2001年,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规模已达2000亿元,再加上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信心不足,致使在职职工对未来养老也感到心中无底,不得不为养老进行个人储蓄。

3.企业年金缺位,职工只好通过个人储蓄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根据国际惯例,养老保险通常有三个支柱,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或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通常是低水平、广覆盖,满足广大公民的基本养老需求,后两种属于补充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了使退休生活水平提高。根据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首先,在我国,国家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很窄,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只能靠个人储蓄来保障其基本养老;其次,由于企业年金的缺位,人们要想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也只能依靠个人储蓄。我国规定,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不能建立企业年金,但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截至2000年年底,企业年金的参保企业只有16247户,覆盖人员为560.33万人,占基本养老保险的5.3%。

可见,尽管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逐步完善的同时,居民储蓄存款并没有减少,但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说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没有挤出效应或者有正效应。笔者认为,在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风险意识增加,这是个人储蓄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不能说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储蓄增加的原因,刚好相反,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才是储蓄增加的原因。

我们从对居民储蓄的调查结果看,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第二季度的储户调查,在各项储蓄目的中,选择人数的比例分别是:子女教育费(19.8%)、养老(13.6%)、买(建)房或装修(11.9%)、防病、失业或意外(11.1%)、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10%),选择“得利息”的低于5%。从中可以看出,选择与社会保障有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作为首要储蓄目的的人数占了将近25%。

(二)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其他几个因素

1.在看到居民为自我保障储蓄的同时,不能忽略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使储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为增加储蓄提供了可能。如果高经济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人们会将收入更多地用于消费而减少储蓄,但1995年以后通货膨胀率下降很快,到1997年年底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人们的即期消费欲望不强,而储蓄量增加较快,尤其是1996~2001年,居民新增储蓄存款35242亿元,几乎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8年新增储蓄存款的总和。所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不仅跟社会保障有关,经济增长也是导致储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看到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同时,不能忽略居民的储蓄倾向在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相当快,由此导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快速增长,目前已达8.7万亿元。但从储蓄占收入的比重看,却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33.9%,90年代年均增幅降至27.6%,而80年代和90年代名义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4%和17.1%,本来GDP增长加快后居民储蓄增长也应相应加快,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说明储蓄倾向下降。

当然,不能否认20世纪90年代投资渠道比80年代有所增加,由此使一部分储蓄得以分流。比如90年代发行国债增多、证券市场出现并快速发展、基金和保险等投资渠道增多等,但据专家估计,即使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的增速仍然是下降的。

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较快增加就得出结论,养老保险在我国没有挤出效应。在看到居民储蓄存款总量增长的同时,不能忽略它的人均水平的低下和其结构的不公平。

一方面,我国人均储蓄存款并不多。8.7万亿元居民储蓄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只有6600多元,这个数字不仅跟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高。而且这8万多亿元居民储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类机构、企业的小金库,还有一部分是农民的生产资金,剔除这些部分,人均储蓄存款就更少。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结构分布很不合理。按照目前流行的估计,即占人口20%的人拥有储蓄存款的80%,这最富有的20%的人群人均储蓄存款也就26000多元,其余80%的人人均储蓄存款只有1600多元,户均5000元左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在我国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显著上涨,但不能因此说养老保险在我国没有挤出效应。因为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储蓄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使储蓄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投资渠道的狭窄和投资工具的匮乏迫使人们不得不增加储蓄;在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同时,居民的储蓄倾向却在下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虽然有8.7万亿元,但分布很不均衡,而且其中又有非居民存款以居民存款的形式存在,因此,它并不能确切表明居民的实际存款余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提高社会消费增长水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催化剂。如果把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好了,居民的预期稳定度可以大大提高,分散的个人储蓄保障转化为规范的社会保障,就完全有可能把国内居民家庭储蓄存款的相当部分有效地释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