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茂县羌族文化发展解说

茂县羌族文化发展解说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社团活动与羌族的宗教领袖释比,以及传统社会组织方式等都有紧密的联系。这些群体活动主要是关于羌族人民祭神祭祖以祈求神灵保佑、除灾免祸和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宗教性活动,以及庆祝宴请、娱乐等集体性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团活动主要是针对羌族民间组织而言。
民族社团活动_中国羌族

第四节 民族社团活动

羌族的社团活动是羌族人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反映,也是羌族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时间和内容的不同,羌族的社团活动可分为传统意义上的社团活动和现代意义上的社团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社团活动与羌族的宗教领袖释比,以及传统社会组织方式等都有紧密的联系。这些群体活动主要是关于羌族人民祭神祭祖以祈求神灵保佑、除灾免祸和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宗教性活动,以及庆祝宴请、娱乐等集体性活动。

现代意义上的社团活动主要是针对羌族民间组织而言。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羌族地区出现了许多专业化的民间组织。相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羌族地区的民间组织发展较快。包括各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带有社会企业性质的文化公司都有覆盖。这些羌族民间组织类别多样,围绕着经济、社区发展、文化艺术等开展专门的社团活动,自成立始就一直活跃在羌族历史文化研究、文学艺术创作、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等各个领域。

img132

茂县西羌绣纺专业艺术联合会成立

img133

羌族妇女正相互交流(羌绣联合会会员)

img134

茂县“禹羌大银楼”门店

一、经济社团组织

羌区紧邻成都平原,与大中城市距离比较近,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快。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比较多,仅在茂县有六月红花椒专业合作社、南新特色水果协会、太平乡木耳村蔬菜协会、富顺养兔协会等。这些组织有的已经非常成熟和健全,对推动羌族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以“茂县六月花椒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共有社员318人,9名专职人员。多年来,该组织一直通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家乐福合作,成功的把商品打入各大城市的家乐福超市。“5·12”汶川大地震后,岷山腹地茂县成为重灾区,地震导致交通中断,农民种植的大量蔬菜瓜果无法及时运出,经济损失严重,使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如何组织和销售作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花椒,对他们来年生计和发展愈发显得重要。WWF、家乐福及茂县沟口乡花椒协会密切配合,再度携手举办2008年四川花椒节。此次展销会在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哈尔滨及长春等25个城市的94家家乐福门店举办,花椒采购总量达27240公斤。花椒节为期1个月,家乐福在生鲜产品销售区域中搭建一个特别展销台,销售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六月红花椒合作社精心组织收购、加工的花椒。家乐福打破惯例向椒农预先交付80%货款,使他们及时获得重建家园的资金。

二、促进社区发展的社团组织

(一)茂县城乡发展中心

茂县城乡发展中心成立于1998年。该社团成立以来,实施和争取国际国内多边、双边援助及合作项目,发放小额贷款,开发综合农业,积极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发展公共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推动公共卫生和初级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等。截至2002年年底,该社团已经累积发放贷款838.95万元,共4963户贷款,成立了165个妇女大组及中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阿坝州羌族妇女就业帮扶中心

阿坝州羌族妇女就业帮扶中心是在“5·12”地震以后,由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联合发起成立,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审批,在州民政局登记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该组织在汶理茂三县建立了羌绣技艺培训体系和羌族产品生产体系,在成都建立了“羌族产品创意研发中心”和“羌族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已有几千名妇女参加了该发展计划并获得了相应的收入,既解决了部分羌族妇女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继承和发扬了羌族的传统民间艺术

(三)茂县乡村发展协会

茂县乡村发展协会正式成立于1998年,致力于积极争取并实施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及援助项目,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及弱势群体的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县内外各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使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自成立以来,茂县乡村发展协会组织实施和争取国际和国内多边、双边援助及合作项目,小额信贷扶贫,参与式途径培训及推广,综合农业开发,使用技术培训及推广,公共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公共医疗卫生和初级教育,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国际志愿人才资源信息服务。1996年年初,先后实施了SPPA和UNDP小额信贷项目,援助的信贷基金共288万元。

(四)藏羌科技扶贫开发协会

藏羌科技扶贫开发协会是由热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贫困地区藏羌文化建设和科技扶贫开发事业,关心全州贫困农牧民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的,以弘扬藏羌刺绣等民族艺术文化、多途径促进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全方位推动全州扶贫开发工作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

协会正在实施的羌族刺绣扶贫培训项目,旨在帮助受灾贫困群众进行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提高受灾贫困群众自我发展、长足发展的能力,增强其自信、自强、生产自救的信心,快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从而减轻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终使受灾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茂县社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会(MPAD)

茂县社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会(MPAD)主要开展民间救助服务、扶贫助弱、灾害救助、可持续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羌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等。该协会是“5·12”汶川大地震灾后较早进入茂县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并最终扎根茂县的非盈利组织。MPAD的宗旨是:倡导公众参与,有效开展各种民间救助服务,扶贫助弱,促进羌族社会和文化和谐发展。

(六)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

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成立于2004年10月14日,由茂县民政局注册批准成立。该协会是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直接面对猎人反盗猎活动的农民草根组织。协会由茂县石鼓乡茶山村余加华、茂县乡村发展协会秘书长刘志高、联合国志愿人员张义平老师共同发起和筹办。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国际保护组织的技术支持和资助,现在又得到世界自然基金的支持资助。经过多年曲折的保护工作,九顶山现在发展了很多动物。1998年基本没有动物的几个小山区有马麝40多只,林麝30多只,斑羚100多只,金丝猴近600只,黑熊2只,小麂7只,红腹锦鸡100多只。

此外,还有茂县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茂县叠溪镇两河口草海妇女互助会、羌女刺绣协会等组织。它们不仅促进了羌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羌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羌族民间艺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如2008年10月17日,茂县妇女儿童发展中心(WCDC)在《慈善》杂志和尊宇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北京798艺术区尚工空间组织“感恩社会、传播希望、灾后重建、我在行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展览系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与好评。

三、文化艺术社团组织

早期,从事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是大学和研究所的专职研究人员,而且大多是汉族学者。20多年来,随着羌族知识阶层的成长,羌学研究已经从政府主导转向依靠民间力量推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羌族知识分子、退休干部和乡土学者已经成为推动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保护的主要力量。虽然大多数羌族知识分子是在政府机构工作,但他们从事羌族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基本是个人行为,自己出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

(一)阿坝羌学会

阿坝羌学会是民间的学术机构,由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羌族知识分子、退休干部和乡土学者组成,已经成为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保护的主要力量。该学会下设历史文化社、文学社影视文化社。每年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各种保护抢救羌族文化的活动,编印有《西羌文化》杂志。此杂志已经成为羌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学术阵地和对外开展学术交流的窗口。

(二)茂县羌族文学社

茂县羌族文学社成立于2001年,是茂县乃至整个羌族地区最具实力的民间文化社团,它以宣传发掘羌族文化,繁荣羌族地区文学创作事业为宗旨,创作编写了民间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整理了释比文化书籍《西羌古唱经》,创作编辑了《可爱的羌乡——茂县校本教材》和《茂县景区民间故事新编》。羌族文学社在羌族地区文化保护及羌族文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茂汶羌族歌舞团

茂汶羌族歌舞团成立于1980年4月11日,推动了羌族音乐舞蹈的发展和新作品的创作,创作的音乐舞蹈新作品有《腰带舞》《铠甲舞》《快乐的青年》《多索沙》《月亮弯弯》《欢乐的铃鼓》;出版了大量的羌族音乐专著及论文:《羌族民歌选》《羌族音乐》《羌族传统音乐与民俗》《羌族萨朗的主体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使羌族的音乐和舞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走向了世界。

(四)桃坪羌寨博物馆

桃坪羌寨博物馆由羌族村民王嘉俊自己创办。王嘉俊爱好收藏,他的博物馆内宝物已达千件,包括羌族历史文化、民俗和红军长征文物系列。该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拜访者,成为桃坪羌寨的旅游新景点。

此外,还有中国羌族艺术团、大禹研究会、茂县(古尼)羌情协会、禹风诗社、茂县原生态文化保护协会、羌笛文化社(学生社团)、西南民族大学羌族文化保护学术志愿者团队等社团在地震前后都非常活跃。

(五)汶川博物馆

汶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汶川县,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开始筹建,于2010年3月20日峻工。博物馆建筑群以羌红色彩为主,呈羌碉形态,平面为“L”形,博物馆一楼是关于汶川地震的图片展,二楼集中展示了羌族历史和文化,如姜维城遗址出土的彩陶残件,石棺葬中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双耳罐等珍贵的文物;三楼展出的是汶川地震后广东省援建汶川的成果。汶川博物馆的建立结束了汶川没有博物馆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