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羌族文学的发展与发展

羌族文学的发展与发展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文学创作的时间来看,西晋以前的羌人书面创作足以证实羌族的书面文学历史悠久,但与岷江上游的羌族书面创作无直接的渊源关系,并且这些文学作品还属于古羌人的范畴。因此,有必要将其与今日羌族的书面文学发展史进行区分。
民族文学创作_中国羌族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作

羌族文学发展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之久。古羌人本为多支,历史上又不曾建立过包括各支羌人在内的统一的政权,文化现象又各有系统;古代羌人用汉文撰写的文学作品,由于历史原因,都不曾注明族别,加之资料奇缺,鉴别实属不易。羌族的口头文学,也只是口授心传,因流传过程中的变异,不少作品已失去原貌(指非正常性的变异),大量作品又都失传。如此种种,都给羌族文学史的分期和研究,带来很大困难。

然而,文学创作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的发展规律是与作为上层建筑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密切联系着的,是与当时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可以从羌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找依据,从它所反映的政治情况、道德观念、哲学思想、艺术特征、宗教意识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愿望等方面来推断该作品产生的时期,审视其发展情况。参照《羌族文学史》(1)中的分类,羌族民间文学的分期大致可以划分为远古民间文学、古代民间文学、近现代民间文学和当代文学等四个阶段。鉴于岷江、涪江上游的羌族与西北古羌人,既有联系,又不能将两者等同,无论从民族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现象来认识,都是如此。因此,我们既要对民间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有所探究,也要充分关注羌族书面文学的发展史。

一、羌族民间文学

(一)远古民间文学(?~前205年)

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决定了羌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并幻想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于是便编织了很多神话。随后,又创造了史诗、神话叙事诗和古老的传说。这些作品都以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生动地反映了远古时期羌族先民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时,所进行的艰苦不懈的斗争。羌族神话等远古文学作品,凝聚着古代羌族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古羌人的“百科全书”,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这些远古文学作品充满着历史厚重感和浪漫主义色彩,至今仍闪耀着人类智慧和力量的光辉。

(二)古代民间文学(前206~1840年)

由于羌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羌族关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习俗以及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道德等内容的传授和心得,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的。这就使得羌族的古代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古代社会跨度大,包括从西汉到鸦片战争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是:通过古代民间传说、古代民间长诗、古代民间歌谣等文学样式的作品,深刻地显示出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高贵品质和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形象地展现出羌族古代先民在残酷剥削压迫下的灾难和痛苦生活图景,不少作品描写了羌族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表现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三)近、现代民间文学(1841~1949年)

近、现代社会,是羌族地区风起云涌的时代,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入侵,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勾结,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日益加剧,使羌族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一方面是羌族人民的反抗情绪日增,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革命斗争。特别是在接受了红军传播的革命思想,人民心头燃起希望之火以后,斗争的目标更加明确,革命情绪更加高涨。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大都具有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内容,歌颂党、歌颂红军的文学作品更是绚丽多姿。

(四)当代民间文学(1949年至今)

当代文学,是建国后社会主义新文学。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以颂歌为基调,歌唱党、歌唱人民领袖、歌唱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祖国。民间文学的主题和思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一批业余文艺工作者迅速成长,羌族的文学创作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创作均取得巨大的成绩。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都是在继承羌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并且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

二、羌族书面文学

(一)古羌人的书面文学创作

羌族古代的书面创作始于何时,目前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不过,据现有的文史材料看,可以说至迟在春秋中叶,古羌人就已经出现了用中原文字(即汉文)创作的书面文学作品(2)。例如,《东观汉记》最早收录了相传是白狼王唐菆创作的《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和《远夷怀德歌》这三首诗,《后汉书·西南夷传》对此也有记载,后人便统称其为《白狼歌》。据《羌族史》研究,白狼是东汉时生活在筰都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名称,属于古羌人的一支。因此,《白狼歌》属于羌族书面文学的代表作品。此外,《青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其作者当为春秋时期姜氏戎的首领——驹支(3)。据研究(4),该诗可以称作羌人文学史上最早的文人诗作。此外,后秦(384~417年)和西夏(1038~1227年)等时期的羌人书面创作取得了较大发展。

从文学创作的时间来看,西晋以前的羌人书面创作足以证实羌族的书面文学历史悠久,但与岷江上游的羌族书面创作无直接的渊源关系,并且这些文学作品还属于古羌人的范畴。因此,有必要将其与今日羌族的书面文学发展史进行区分。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羌族书面文学创作

在先秦至明代,岷江上游的羌族人虽然世代生息和繁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的羌族人甚至还做过官吏或入过学堂,但却未见其任何书面作品留下,这的确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当然,据有关史料和县志记载,在清代以前,岷江上游也出现过一些文人墨客,有的人甚至还留有少量的文学作品,但是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其族属即为羌族。

据现已掌握的材料看,至迟在清代中期,岷江上游的羌族人就有书面文学作品问世了。清嘉庆年间编撰的《汶志纪略·艺文》内,共辑有“汶人”所作的诗文作品20余件,其中,有6件便是由当地羌族人创作的。另外,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编撰的《汶川县志》和1988年新编的《汶川县雁门乡概况》《汶川县绵篪乡志》中,也分别辑录了一些羌族作者于清末民初之时创作的诗文作品。可见,清代中后期时,岷江、涪江上游一带的羌族书面创作已有了一定的规模。遗憾的是,当历史进入民国以后,羌族书面文学创作又似乎跌入了一个较为低潮的时期。据《羌族文学史》编者考证(5),《汶川县志》中辑录的高吉安、高辉斗、高万选、高万崐、赵万嚞、高体全等人,都是羌族作者。考察清末民初时期的羌族诗文作品,不难发现,无论是在驾驭汉字的能力上,还是在体情状物的技巧上,作者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种情况表明,该地区的羌族书面创作绝非始于清代中期。

(三)当代羌族书面文学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这段时间是羌族现代书面文学的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对羌族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比较多,一些新的文学创作开始萌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羌族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教育的发展,羌族的文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增多,而且在作家队伍里有了女作家;在继承传统写作形式的基础上,借鉴世界文坛上受欢迎的写作形式;羌族文学社的成立,使羌族的文学创作有了阵营。

1978以后,新一代接受过高、中等教育的羌族作家开始崭露头角,羌族现代书面文学开始走向繁荣。在20世纪80年代,羌族书面文学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发表获得了崇高的赞誉:1981年,朱大录的散文《羌寨椒林》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成为第一篇在全国获奖的羌族文学作品。1985年,谷运龙的小说《飘逝的花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1989年,余耀明的诗歌《羊皮鼓》获得“1989年中国杯”全国青年诗歌大奖赛佳作奖。同时,何建的诗歌《山野的呼唤(羌民篇)》,叶星光的短篇小说《阴差阳错》《沉重的大山》等也值得我们关注。2008年,羌族女诗人雷子的诗集《雪灼》(6)荣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5~2007年),这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国家级文学奖。文学社的增加:1980年年底在理县成立了业余文学创作组,1982年成立了理县文学协会,1984年创办了刊物《清泉》。1981年汶川县以宣传橱窗的形式开辟了“文学园地”,发表业余文学作品;1983年由宣传橱窗改为油印本《羊角花》;1989年改为铅印本,更名为《岷江文学》,后改为《羌族文学》。

现在,成立于2001年的茂县羌族文学社是茂县乃至整个羌族地区最具实力的民间文化社团,它以宣传发掘羌族文化,繁荣羌族地区文学创作事业为宗旨,创作编写了民间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羌族文化史上第一套文学作品集《羌山文化丛书》,整理了释比文化书籍《西羌古唱经》,创作编辑了《可爱的羌乡——茂县校本教材》和《茂县景区民间故事新编》。羌族文学社在羌族地区文化保护及羌族文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羌族现代书面文学记述了羌族地区60年的发展变化,将不易保存的口头文学以文字(汉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保护了民族文化;同时,也让年轻的羌族人能在民族文学精髓的熏陶下得到健康的成长。因此,羌族现代书面文学在民族文学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