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

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被称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的文学体裁。在左联的倡导下,报告文学的创作、介绍和理论探讨都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以其题材重大,背景深广,气势磅礴,感应强烈的特点,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关注。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两重性质,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因此,报告文学又常被文学界、新闻界称为“一种危险的体裁”。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

被称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的文学体裁。它的勃兴,与20世纪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这种介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直接脱胎于报刊文体的体裁,又是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新闻学意义上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因此,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18世纪中叶,一些新闻记者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日报合作,以旅行记及风土记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教会制度进行暴露和抨击,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其中,德国人福尔斯特所写的《莱茵河下游景色》和《环游世界》以文学手法对种族压迫和殖民主义进行揭露,被一些人称为世界报告文学之滥觞。此外,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旅行札记》,把抒情和政论、主观印象和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融合在一起,也堪称报告文学的先驱。同样可列入报告文学先驱行列的,还有俄国作家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美国作家马可·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美国札记》等。1903年,美国作家和记者杰克·伦敦所发表的描述英国伦敦东部贫民悲惨生活的《深渊里的人们》,以及另一美国作家辛克莱所写的揭露美国肉类加工厂黑幕的《屠场》,被世界公认是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德国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浪潮。一些左翼报刊用文学手法如实反映这些事实,并用德文“Reportague”来称呼这种文体。而1919年美国共产党党员记者约翰·里德(John Reed,1887—1920)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震撼世界的十天》的问世以及此后捷克共产党员记者埃贡·埃尔温·基希(Egon Erwin Kisch,1885—1948)的杰出贡献,加上高尔基在苏联的大力倡导,终于使报告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独特的新形式。

在我国,“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同一些马列主义的著作和文学作品一起,从日本传入的。1920—1922年,瞿秋白以《晨报》特约通讯员身份赴苏俄考察、采访,写出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报告文学文集,影响巨大,成为我国无产阶级报告文学的奠基石。此后,茅盾、叶绍钧、郑振铎、朱自清、陆定一、郭沫若等都参与了报告文学的创作,写出了不少名篇。1930年8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其执委会决议《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新的形势及我们的任务》一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经过种种煽动宣传工作,创造我们的报告文学(Reportague)吧!”[1]的号召,同时肯定了“报告文学”一词是英文“Reportage”的译名。在左联的倡导下,报告文学的创作、介绍和理论探讨都有很大发展。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邹韬奋的《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作品,都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报告文学“成为非常流行的运动”(周扬语),一时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之一,紧密地配合了抗日战争。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报告文学在根据地和解放区成为文艺战线上最活跃的“轻骑兵”,展现了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壮阔图景。刘白羽、华山、吴伯箫、穆青等人都有力作问世,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一些传颂一时的名篇,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万炮震金门》等等。

1963年3月,《人民日报》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行的“报告文学创作座谈会”,交流了创作经验,探讨了理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报告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加强了,但在思想内容上也打上了某些“左”的烙印。“文化大革命”成了文化大摧残,在“四人帮”“反真人真事论”大棒的打杀下,报告文学被推上了绝境,遭到比其他文学样式更为严重的厄运。

改革开放以后,报告文学作为中国大地上的春雷,震撼了文坛。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以其题材重大,背景深广,气势磅礴,感应强烈的特点,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关注。一大批作家贴近生活,紧跟现实,追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拓展创作题材,开始了中国报告文学的新纪元,有影响的作品层出不穷,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等轰动全国,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轫之作;黄宗英的《小木屋》、《大雁情》、《桔》等带有强烈的批判意识;钱刚的《唐山大地震》、鲁光的《中国姑娘》等报告文学的写作技巧更臻成熟,风格更加多样,名作纷呈,新人辈出,成为文学界、新闻界争相涉足的“宠儿”。

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两重性质,真实性是它的生命。但在真实的舞台上,报告文学可以从文学的河流里汲取营养,引进除虚构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它也并不排斥一定程度的想象,正如巴克在评基希的报告文学时所说:“没有艺术想象,他将决不能活画出这个世界,使得作者不但了解他而且和他一道生活。”[2]

在对生活素材的选择方面,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在角度、要求、目的上有不同特点。通讯主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报告文学则除了典型性外还要考虑生动性、人物的个性特点、特定环境气氛等,以构成文学形象。早期报告文学多以记事为主,记录作者足迹所至之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多用史笔手法,很少大段直抒胸臆,臧否人物,虽然也不时发一点感慨和微露讥讽。当代报告文学已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往往由所报告的事件和人物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联想与由表及里地开掘,从而加强了报告文学的政治色彩和哲理色彩。但这种写法易流于空洞,或“反客为主”,由作者代替人物,丧失真实性。因此,报告文学又常被文学界、新闻界称为“一种危险的体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