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四川茂县东兴乡是羌族吗

四川茂县东兴乡是羌族吗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遣诗是赵万嚞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董湘琴有“川西第一大才子”之称,尤以脍炙人口的游记长诗《松游小唱》而远近闻名。董湘琴是川西羌族董姓土司的后裔。董湘琴受到了羌族文化的影响,同时又长期生活在羌族与汉族的过渡地带,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可见其诗文晓畅明白而不失才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近现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_中国羌族

第二节 近现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一、杨国桢(1781~1849年)

羌族,字海梁,清代著名爱国将领杨遇春之次子。清嘉庆年间中举,授户部郎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任安徽颍州知府。道光元年(1821年)任云南按察使司。两年后擢升河南布政使司。道光七年(1827年),任河南巡抚。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刑部右侍郎,旋授山西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得浙江总督之任,因受投降派权臣穆彰阿等的阻扰而未能莅任。返乡后,曾校刻《十经音训》《古文雅正》等书。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内阁奉上谕升任总督。次年病故,朝廷授光禄大夫,入祀成都府暨崇庆州贤良祠。

二、赵万嚞(1819~1885年)

羌族,号三吉,四川汶川县雁门乡月里村人。清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其高曾祖父均为当地名儒。赵万嚞天资聪颖,自幼熟读儒家诗书,博学能文,且擅长书法,儒门中堪称文坛秀士,名重一时。平生创作了大量文章、著作及诗词歌赋,至民国末期尚存少量写本,惜于“文化大革命”中焚毁。从现已掌握的情况来看,赵万嚞留下的诗歌作品共有25首,主要收录在四川省雁门乡人民政府编《汶川县雁门乡概况》中,有《岁试蓉城醉后题壁》《自遣诗》《过街楼》《志别杨兄》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抒怨愤世的自遣诗;二是寄情山水的写景诗;三是与友人唱和的应酬诗。另有《月里庙宇》《重建索桥外三圣宫庙宇碑序》等文存世。

自遣诗是赵万嚞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他自幼家境贫寒,一生坎坷,曾多次参加各种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赵万嚞虽有才华而终不得志,因此一方面靠外出教书谋生,一方面寄情山水,探幽访胜,遍游岷江上游的名川古关。其写景诗作善于在大自然的闲适风光中融入个人的心境,也较为注重于对民情风俗的描写,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总之,在诗歌创作方面,赵万嚞不仅继承了“高氏五子”(2)的“立足故乡,描绘山川”的创作风格,而且还把清代羌族的山水诗创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三、董湘琴(1843~1900年)

羌族,灌县(现都江堰市)虹口乡人。光绪十年(1885年),以直隶理番厅乙酉科“拔贡”入仕。董湘琴有“川西第一大才子”之称,尤以脍炙人口的游记长诗《松游小唱》而远近闻名。

董湘琴是川西羌族董姓土司的后裔。唐朝贞观十九年(645年),“茂州羌起事”,诸羌叛乱,唐王朝出兵镇压。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羌酋董和那蓬固守松州有功”“以董和那蓬为刺史”,从此董姓羌族成为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姓,历史上一直成为中央政府在羌族区的代言人。宋代也以董姓为羌长。元朝推行土司制度,董旺格封为静州长官土司。明代成化时期,董百彪被封为通化土司,住维城。清朝顺治时期,静州土司董怀德归附清朝,建立衙门,其子董光书中举,建立董氏祠堂,设立祖先牌位,制定宗支行序。康熙时期,董百彪一支后裔迁往灌县,世居虹口,清朝末期这支董姓羌人通过开办煤窑、淘金、开矿、种茶、种药、制漆、开发森林逐渐成为富豪。董湘琴就是董百彪一支的后裔。

董湘琴受到了羌族文化的影响,同时又长期生活在羌族与汉族的过渡地带,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他看到了满清的腐败,帝国主义势力时常入侵中国,慈禧太后又专权误国,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董湘琴耳濡目染,也“世乱每怀陶侃志,时艰独抱仲淹心。”可是时运不济,常感怀才不遇,“尝以戎马书生自命”。

咸丰年间,四川东乡(现四川宣汉)发生了“东乡血案”。其原因是东乡发生旱灾,而县令孙定扬却增加苛捐杂税,税亩之外另增五百文,东乡老百姓涌进县衙理论,孙却谎报“百姓造反”。四川总督文格行文“批饬各营痛加剿洗”,提督李有恒带队进剿,一天一夜杀死百姓四百余人。生员袁廷蛟,是“哥老会”成员,进京状告贪官,却被刑部拘捕。史称“东乡血案”。清政府也对孙定扬、李有恒、文格进行了简单处置。张之洞不断收到四川生员所报东乡血案实情,对川中百姓深表同情,对贪官深恶痛绝,连续向朝廷呈上《附呈蜀民困苦情形》等奏折。清政府重审东乡案,孙定扬、李有恒判监处决,总督文格另行议处,还处置了很多办事不力的大小官员。1879年,东乡血案沉冤得洗,四川“哥老会”成员到京向张之洞致谢。董湘琴是“哥老会”成员,曾经得到过张之洞的关照,常以张之洞“门生”谦称。因此,也随同前往张府表示感谢。在整个过程中,董湘琴胆识过人,不辞辛劳,公正无私,加之又是羌族豪门,就被“哥老会”尊为“冒顶”,成为四川西路袍哥“九合宫”会首。

光绪年间,松潘境内矛盾激化,清朝派夏毓秀任松潘总兵,进行围剿,但收效甚微。因为董湘琴是土司后裔,出身豪门,熟悉羌藏民情且深谙汉族文化,加上又是袍哥会首,夏毓秀知道松潘、理县、茂县、汶川有很多地方乡绅加入了以董湘琴为首的袍哥组织,就盛情邀请董湘琴为幕僚。董湘琴一直报国无门,得到这个邀请,欣然接受,甚至有求之不得的感觉。此后,因夏毓秀提升为四川提督,董湘琴也被授予“蓝领后补知县”的头衔。但由于他秉性刚直,厌恶官场丑恶,终究还是弃职回归故里,携妻在成都百花谭附近隐居。

《松游小唱》写于1891年,是董湘琴由灌县赴松潘就任途中即兴而作,凡一万言长诗传世。它是迄今为止唯一系统叙述松茂茶马古道的珍贵史料。松茂古道全长700里,秦汉以来一直是川中盆地通往阿坝、青海、甘肃等地区的商贸通道,也是四川及其以南地域连接著名丝绸之路的纽带,有了这条通道,就把古代的西南和西北连接在一起了,在交通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在历代史书中罕见有对其叙述者。《松游小唱》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全诗记述了“三垴九坪十八关,一罗一鼓上松潘”。凡32处景观,120处风景名胜,叙述了18处历史古迹,16处民族风情,10余个掌故传说,讲述了都江古堰、沙窝奇观、神禹故乡,把从都江堰到松潘沿途景致进行了或略或详的讲述。例如写汶川景致之一:“晚塞暮云横,凉月又东升。山深况复又秋深,西风飒飒肩舆冷。何处远人村,烟火迷离,茅屋柴门,疏离透出寒灯影。姜维城下起茄声,忍听秋贲。不必雨纷纷,已是行人欲断魂。猛抬头,威州已近。”可见其诗文晓畅明白而不失才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现在汶川、松潘、茂县一带地区都还流传着他的作品。他在清末被捕和获释的趣闻,也极富传奇色彩。

四、高体全(1854~1936年)

著名羌族诗人,号用周,别号野侨。汶川绵虒乡人。从现存的绵虒乡高氏家谱来看,高体全是高腾凤的后裔,其家族当为羌族诗人高志安之孙。他自幼熟读儒家诗文,曾考取廪生,长于金石书画,尤以墨龙画远近闻名,求画者络绎不绝。高体全文武兼备,并急公好义,济困扶危。参加同盟会,率领本地民众参加革命斗争,为推翻满清王朝在汶川的统治作出了贡献,人称“同志大王”。据传高体全生前除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外,还对诗歌创作有浓厚的兴趣。平时常与挚友吟咏唱和,写有不少诗文。惜多数无存,目前仅《汶川县绵虒乡志》中收录其两首无题小诗。

这两首诗均系其晚年之作。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国难当头,政府腐败。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民大众所遭受的重重苦难,身为老同盟会的会员,高体全对国民政府失去了信心。“均治幸福口头禅,呼吁时闻实可怜,帝制推翻偿夙愿,未知何日乐尧天。”作者以直抒胸臆的笔法,写出了其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失望与不满。

五、杨叔明(1894~1961年)

羌族,字永浚,字菽庵。四川省成都市人。其父杨光析为清朝末年的优贡。从小在家塾读书,8岁后转入成都第四小学,后毕业于崇实学堂,考入四川存古学堂(即四川国学院),接受了经学哲学的严格训练。1917年,考入德文学堂,不久该校停办,乃从师学习经学、诗文、绘画、中医,并先后受聘于成都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重庆川东师范学校、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重庆艺术专门学校、成都政法专门学校。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4年,任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27年,任中国青年党四川省支部主席、青年党四川党务特派员。1934年秋,任中国青年党中央检审委员。次年,任西康建省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年党西康党务特派员。1939年,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后任四川省政府顾问。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委员和四川省支部代理主席,后又退出民盟。1947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在成都起义。1958年,以“反动党团骨干”罪名判处徒刑8年,1961年3月7日病逝。1981年,有关部门撤销原判。1985年平反,明确“起义人员”身份。

六、文治昌(1902~1989年)

四川茂县人,著名运动员、教育工作者。1923年考入成都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因热爱体育运动,1927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系。同年7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第八届远东运动会,获纪念铜牌一枚。1930年毕业,3月赴杭州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获万米长跑第二名,首次为四川捧回银杯一个。其后,在成都、新都担任中学体育教师。1942年1月,回茂县任茂松理汶县立初级中学体育教师。1945年,第十六区专员公署在茂县禹乡运动场举办首届专区运动会,文治昌任总指挥、总教练、总裁判。1949年任县参议员。1959年因历史问题被捕入狱。1975年获释返乡。1983年5月平反。同年,任茂县政协委员、政协阿坝州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享年87岁。

七、顺公著(1907~1965年)

羌族,字仲熙,号师吕,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石钮乡石鼓村。少时曾在乡随伯父顺玉章(前清贡生)读私塾,后进县城读高小。1928年考入省立成都师范大学。1931年考入四川大学文学系,在校读书时即关心家乡人民疾苦。1933年叠溪发生强烈地震,后又发生洪水,他在成都积极联络十六专区各县旅蓉同乡会成员,向省政府及社会发出请愿书,要求拨款赈灾。1934年顺公著大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聘任为四川省赈济会秘书,并兼任省立成都石室中学和成都市中国文教员。

清末除石泉曾设一所中学堂外,其他地区中学之置实为民国之事。1931年秋,四川屯殖督办署在茂县创办“松理茂汶联立初级中学”,但仅4年就因政局动荡夭折。顺公著看到自己家乡文化落后,人民吃尽了苦头,早有在家乡办学的夙愿。1940年,十六区专署联络松潘、理番、汶川、茂县,拟在茂县创办联立初级中学。顺公著放弃了在成都的优裕生活,于1941年2月回县筹办学校。1941年,茂松理汶县立初级中学正式开学,这是茂县历史上也是羌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顺公著先生成了开创羌民族中学教育的第一人。至2001年,茂县中学一共毕业了50届初高中学生,培育各类人才上万人(少数民族占85%),成为阿坝州教育的中坚力量。

茂松理汶县立中学开办后,顺公著任校长,不顾校务繁忙,兼任了国文教学。他办学有方,言传身教,校风良好,纪律严明,所教学生大部分成绩优良,有的考入成都、金堂等有名学校。解放后大多数走上了革命道路。办学中,为解决经费困难问题,顺公著常常带领学生平整操场、开荒地、种蔬菜,翻山越岭到土门背运木料,添置体育器具,还组织师生演出抗日救亡话剧,教唱抗日歌曲,为抗日将士募集寒衣。1943年后,通货膨胀,教师薪资菲薄,生活困难,部分教师辞职,顺公著面临重重困难,费尽心力稳定教师队伍,维持办学。1946年因办学经费的分歧,该校改由茂县自办并更名“茂县县立初级中学”。至1949年秋,学校增招高中学生,始发羌区高中教育先声。

1942~1946年,顺公著被选为县参议会副参议长、参议长。此间,他对地方苛税、禁止鸦片、兴办教育和改善道路等问题,向政府多次提出咨议。1947年,他被选为国大代表赴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回四川后,应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的聘请,出任西康省政府秘书,并兼康定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新中国成立前夕,随刘文辉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顺公著被安置在康定人民旅馆工作,曾因历史问题备受委屈。1965年因患脑溢血去世,终年58岁。1986年6月5日,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给顺公著落实了政策,证明其起义人员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