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情况

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情况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藏区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生态地位特殊,加快四川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还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此,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旅游业统领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四川藏区地理位置、政治地位和生态地位特殊,加快四川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还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川藏区是全国旅游资源富集区,拥有优良的生态和众多品味独特的世界级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四川藏区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初步确立,藏区干部和群众热切期盼发展旅游。据此,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旅游业统领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依托藏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生态型经济,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2014年,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四川省旅游局会同阿坝州、甘孜州以及木里县研究形成了《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送审稿)》,在全国民族地区率先创建全域旅游发展试验区。《方案》提出,要立足四川藏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联动。以全域旅游促进四川藏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和生态保护,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藏区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探索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积极探索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为全国民族地区以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试验作用。

(一)《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内容

《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要把四川藏区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地区旅游业跨越发展与富民安藏的示范区,世界级的自然遗产高原生态观光、藏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具有藏区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核心内涵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推进四川藏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实现小康。到2017年,四川藏区力争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实现旅游收入超过500亿元。推出30项世界级旅游线路产品,创建10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设80个特色旅游城镇、150个精品旅游村寨、80个自驾车营地。

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的目标,该方案提出了构建旅游规划和法规体系、建设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藏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引进和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建立“全域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旅游发展要素保障机制等十个方面的任务。

1.加快构建旅游规划和法规体系,科学引领藏区旅游发展

一是建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二是编制《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三是制订出台《四川藏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建设发展条例》;四是制定并实施《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并且每年推出10条旅游精品线路。

2.加快交通建设,建成连接川、滇、藏、青四省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着力构建以九黄、康定、红原、亚丁机场为核心,联结九寨沟、黄龙、红原大草原、海螺沟、亚丁等重点景区的旅游交通路网和配套设施体系。加快建设红原机场,启动建设甘孜格萨尔机场,抓好重点旅游道路改造建设,把317、318国道打造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优先建设一路(景区公路)三道(栈道、索道、游步道)一平台(观景平台),完成安全防护栏建设和国省干线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加快成兰铁路建设,启动川藏铁路甘孜段、雅安到康定高速公路建设。另外,统一规划景观道路的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平台。

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城镇街道、给排水、供暖供氧、垃圾处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实施城镇和交通沿线建筑风貌改造,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绿化、街景美化、道路硬化、灯光亮化、环卫净化。以整村推进工程为载体,着力抓好以水、电、路、视、讯、基本农田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房风貌改造、村容环境整治项目,把贫困村打造成旅游景观村。到2016年,力争完成1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到2020年,力争完成500个与乡村旅游充分结合的整村推进工程。

4.推进藏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首先,要规划建设新型旅游城镇,统一规划州、县、乡三级城镇体系。改造完善县城,把具备条件的旅游城镇,按照A级景区标准规划打造。重点打造交通枢纽型、商贸物流型、旅游集散型、移民搬迁型、农产品加工型、牧民定居型乡镇。保护提升村寨,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旅游精品村寨、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其次,探索创新藏区特色的城镇化管理机制。第三,要以发展旅游创新寺庙社会化管理。

5.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优势。二是加强污染防治,努力营造良好生态旅游环境。三是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四是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五是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理顺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

6.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融合联动,调整产业发展顺序,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一是优先发展旅游业,有序发展水电、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民族文化产业、中藏药业。二是全面停止审批2.5万千瓦以下装机的水电开发和砂金开采。三是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推动农旅结合、牧旅结合,积极打造农、林、牧业景观带,有序推进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另外,要推动文旅结合,通过发展旅游保护和传承四川藏区民族文化,并探索发展旅游新兴业态。

7.推进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开拓旅游市场

首先,打造精品旅游景区,集中力量把稻城亚丁、海螺沟等景区打造为5A级景区,创建一批4A级景区。其次,积极发展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第三,加强旅游区域营销合作。

8.大力引进和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繁荣旅游市场

首先,培育引进涉旅企业。落实好中央、省加快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出台《四川藏区旅游产业促进政策》与《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全域旅游试验区专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其次,大力培育本土旅游企业。

9.建立“全域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第一,建立旅游统筹城乡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二,探索建立旅游产权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第三,推进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第四,建立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第五,建立健全“全域旅游”信息综合咨询平台。

10.建立旅游发展要素保障机制

第一,加大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力度。第二,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第三,强化旅游发展土地要素保障。第四,完善旅游价格政策。第五,加大地方政府旅游项目审批权。第六,建立旅游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第七,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二)2014年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情况

1.《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

2014年四川省制定了《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并经省政府批准同意,于2014年5月23日以川府函[2014]104号文件上报国家旅游局,目前正在等待国家旅游局批准。2014年,四川藏区按照《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域旅游试验区建设。经课题组整理,该方案十大任务共涉及56个子项目。其中,基本完成的重点项目有4个,包括建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制定《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红原机场建成通航以及积极发展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等;尚未启动的项目有9个,其余项目都在持续推进中或建设中(详细实施进度见附表1)。

2.甘孜州全域旅游实施情况

2013年,甘孜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实施旅游优先发展、全域发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依据该意见,甘孜州提出要围绕“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按“二轴、三域、四重点”空间布局,把全州15.3万平方公里全境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乡村和寺庙、公路和河流都打造成景观景点。抓住“二轴”,以国道317、318线为轴线,形成贯通东西的旅游大通道,让317、318国道成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突出“三域”,按照东路、南路、北路三个区域,做好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和建设,挖掘整合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区域。强化“四重点”,打造以稻城亚丁为核心的“香格里拉之魂”、以贡嘎山旅游环线为主体的“香格里拉之巅”、以丹巴为重点的“嘉绒文化区”、以德格为中心的“格萨尔文化中心”等四大旅游产业重点。

2014年,甘孜州旅游工作以贯彻实施全域旅游、旅游优先和旅游精品战略为抓手,通过推进宣传营销、人才培训、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旅游执法、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和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申报等措施,全域旅游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全州旅游接待持续增长。

(1)全域旅游初显成效,稻城亚丁变化明显

一是顶层设计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和政策措施。从乡村旅游、精品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规划编制、宣传培训、体制机制、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2014-2016年全域旅游发展推进计划》,以每半年为时间节点,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推进措施和职责要求。从财政支持、税收扶持、金融扶持、旅游企业扶持、土地保障、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机制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政策。指导18个县完成了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正在编制《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全年实现政府类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51.05亿元。市场类投资项目72个,总投资131.1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1.47亿元。贡嘎神汤温泉改扩建工程、318自驾车营地、稻城日松贡布五星级酒店、泸定桥景区滨河商务街开发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已竣工投产。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线路统筹相结合,重点抓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8个,自驾车营地2个、旅游厕所25个、观景台35个,制作安装旅游标识标牌105个。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甘孜州幸福美丽示范新村评定导则》、《甘孜州幸福美丽新村乡村酒店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评分导则》等一系列地方技术标准。稻城、乡城乡村旅游示范县通过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专家评审。

二是稻城亚丁景区开发建设成效明显。稻城亚丁落实整改事项15项,包括:景区观光车增加游客须知、景区简介、乘车时间、海拔高度等信息服务;添置物品袋、开通免费4GWiFi、规范驾驶员服务流程;编撰景区讲解词;举办景区讲解员培训班;制作明信片和9个游客须知展板;小卖部增加红景天、氧气、肌苷等药品和手机充值卡等服务内容;景区内更新和增添垃圾桶,增加垃圾清运次数;冲古寺厕所添置方便游客洗手的保温桶;增加休息亭、标识标牌、固定吸烟点,制作提示牌和烟头桶;建立游客抽样调查制度;游客中心、冲古寺、洛绒牛场、圣水门处增设免费开水供应点;实施亚丁村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环亚丁旅游圈开发建设,稻城亚丁景区完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启动5A级景区创建工作;亚丁卡斯谷开发完成环评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展征地拆迁工作。

另外,理塘县正在编制格聂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亚丁机场至格聂景区道路列入省道建设计划,正在统一设计理塘县城至格聂景区沿线建筑风貌。巴塘措普沟组建了投资公司,正在开展项目策划包装和对外招商引资。

(2)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建设任务

按照“提升东部、突破南部、推进北部”的工作思路,紧扣“两轴、三域、四重点”的空间布局,突出骨干景区和重点旅游产品打造,完善城镇及旅游沿线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要素保障建设,通过以点带面,使全州旅游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有明显提升的目标要求,提出了2014-2015年“十大”工程建设项目(“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藏区旅游精品线路”工程、“最美景观大道”工程、旅游厕所建设工程、旅游信息化工程、“景区城市”工程、“旅游乡镇”工程、“幸福美丽新村”工程、“最康巴”系列工程),涉及重点生态旅游项目387个(其中,涉及骨干景区项目187个,旅游城镇、沿线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200个),已有资金来源62.2亿元,其中,政府类项目298个,市场类项目89个。到2016年建设综合服务站12个,旅游厕所129个,观景位54个,标示标牌3790个,自驾车营地10个。

(3)彰显地域文化,打造特色产品

一是指导以雅江日基村、香格宗村为代表的旅游乡村依托发展旅游业,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抓好基础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现代产业园区,逐步实现产村共融。二是编制了《甘孜州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7年)》,向四川省旅游局推荐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00个。三是设计推出了以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为核心的8条双飞线路、4条单飞线路、6条自驾游/汽车团线路,并由甘孜州旅游局牵头在成都、重庆、广州等地开展了旅行社合作洽谈,提出了产品开发的工作措施和配套政策,不仅丰富了旅游线路产品,还刺激了游客出游欲望。

(4)加强市场监督,狠抓假日旅游

加强市场监督方面,一是以国道317线、318线等国省干道公路沿线和康定、泸定、丹巴、雅江、巴塘、道孚等县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以及旅游沿线、城镇和景区环境的专项整治活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整改,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环境卫生状况有所好转。二是积极稳妥处理游客投诉,全年共受理投诉3起,结案率达到100%,开展执法检查15次,其中联合执法11次。三是结合法治甘孜年建设,组织涉旅企业学习《旅游法》,并在主要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免费发放《旅游法》3000余份。四是制作了孜旅游应急救援地图、甘孜州旅游应急体系运行流程图和甘孜州游客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方案。五是制定了“先照后证”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狠抓假日经济方面,一是州委、州政府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假日旅游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在节日到来之前,对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和重点景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旅游安全、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旅游市场秩序维护、食品卫生安全等进行专项督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二是各县(局)制定了游客分流、交通事故、食品卫生、供电供水保障、成品油供应、游客分流、医疗救助等各项应急预案,建立了跨行业、跨区域协调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对扰乱旅游市场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了旅游接待平稳有序运行。

(5)强化宣传营销,大力开拓市场

以“圣洁美丽甘孜,康定情歌故乡”统领全州旅游宣传主题口号,进一步推广“圣洁甘孜”旅游品牌,鼓励优秀涉旅企业注册“圣洁甘孜”集体商标。一是组织开展大型展演活动。成功开展了“圣洁甘孜走进北京”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提升了甘孜旅游品牌在首都的政治影响力和品牌形象。配合参加深圳文博会巩固华南市场,保持了甘孜旅游在珠三角市场的热度。

二是组织开展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开展了2014第三届中国(康定)老年国际文化旅游节活动,指导各县、景区开展跑马山国际转山会、康定国际情歌节、泸定樱桃节、丹巴国际嘉绒风情节、海螺沟夏季冰雪节等节庆活动。

三是组织开展旅游交易活动。参加了2014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2014广东国际旅游博览会以及四川省旅游局组织的赴台宣传促销等活动,有效拓展了国内外旅游市场,特别是组织18个县、4A级以上景区、4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康定机场集团公司、旅游网络公司、自驾游俱乐部、重点旅行社、乡村酒店、运营企业等涉旅企业举行了“1对1”卖家与买家交易洽谈,展出了石刻、唐卡、药泥面具、松茸等特色商品,推出了藏羌精品旅游线路。

四是组织开展“请进来”活动。组织了多批次境内外媒体和旅行商采风踩线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赴巴塘县、德格县开展《第三极》拍摄宣传活动。协助中央电视台《江河万里行》栏目拍摄专题节目,并在国庆前后播放,宣传影响力巨大。开展《两天一夜》拍摄宣传活动。

五是改进宣传平台。改版旅游官方网站,新增网站功能,方便游客快速查找旅游信息。开发旅游微信平台,及时对外发布旅游信息。加强甘孜州旅游电子平台建设,指导甘孜州溜溜康巴网新增酒店、机票,景(区)点门票预订、线路咨询等服务功能。

(6)开展人才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配合开展2013年度康巴英才评选,评选出旅游优秀中端人才3人,旅游优秀基础人才55人;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国家、省、成都市旅游局主办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第四期“旅游业管理与创新”等各类培训班,自主举办了2014年全域旅游规划培训班、稻城亚丁管理局行政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讲解员、基础服务技能等培训班以及百千万康巴英才培训班等培训班,全年培训4373人次,其中州本级培训520人次,县级培训3853人次。

3.2014年阿坝州全域旅游实施情况

2014年,阿坝州继续加快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全域、全时、多元”景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有效发挥了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为全州保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一是全面推进《阿坝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编撰工作;二是《小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阿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县域旅游总体规划启动修编;三是《阿坝县莲宝叶则旅游区总体规划》、《莲宝叶则旅游区扎尕尔措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已全面完成;红原县草原花海景区和措邛海景区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

(2)牢抓项目建设,旅游实力不断增强

2014年,阿坝州旅游重大项目共有14个,项目总投资147.46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24.27亿元。其中:九寨沟县中查沟一期工程、古尔沟温泉小镇、莲宝叶则景区项目、四姑娘山景区基础设施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若尔盖县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3)强化标准管理,旅游品质不断提升

一是着力提质升级,旅游景区品位不断提高。马尔康县卓克基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与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州积极开展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乡(镇)、村以及星级农牧家乐/乡村酒店以及四川省旅游强县(市、区)申创工作,已将理县、茂县、若尔盖县推荐申创四川省旅游强县;同时理县、四姑娘山管理局、九寨沟度假村大酒店成功创建成为第三批省级旅游标准化地区和单位。

二是加强行业管理,旅游服务行为明显规范。制定《2014年度依法行政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积极开展旅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星级饭店管理工作,严格星级饭店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强化旅行社、导游及景区讲解人员管理工作,举办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应用和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培训班,开展2014年度导游人员年审工作,对若尔盖县和大九旅四姑娘山观光公司36名景区讲解人员进行资格认证,颁发了景区讲解员证。另外,积极开展旅游要素标准体系调研、草拟工作,已形成《阿坝州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阿坝州非星级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阿坝州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阿坝州旅游团队餐饮服务规范管理暂行办法》、《阿坝州购物场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旅游安全工作取得实效。以安全为重点,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百日安全生产活动”、“汛期”、“假日旅游”安全工作进行周密部署,进一步修改完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推进九寨沟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标准(A++)试点。5月8至10日,北斗卫星应急救援系统在四姑娘山景区试运行。

(4)强化宣传营销,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以活动做活营销。成功举办九寨沟国际冰瀑旅游节、四姑娘山攀冰节、“多彩人文、锦绣阿坝”国际旅游推介会、“梦幻仙境、心灵天堂——2014阿坝州全域旅游(重庆)推介会”等活动;指导各县开展冰雪旅游节、金川梨花节、理县温泉红叶节、黑水彩林节等;启动2014“锦绣阿坝”旅游摄影大奖赛;组织各县旅游局、景区、涉旅企业等52个卖家参加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积极参加“2013·四川旅游产业TOP-10榜单发布及推选”活动,极大地增强了阿坝全域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是突出“雪山草地”品牌。研究制定“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宣传营销工作方案,重点以8月28日红原机场通航为契机,着力推出四大主题旅游产品线路和五大经典自驾旅游线路,辐射带动黄河九曲第一湾、达古冰山、红原大草原、莲宝叶则、卡斯达温、卓克基土司官寨等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努力打造“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

三是加强合作巧用媒体。结合四川藏区2014年十大精品旅游线路考察,推出九寨沟、黄龙世界遗产经典旅游线(九环线)、大草原风情及红色文化旅游线、大熊猫故乡生态旅游线(西环线)、藏羌走廊—美人谷风情旅游线等经典旅游线路。加强媒体合作,进一步增强了阿坝州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4至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中文国际频道CCTV-4、军事·农业频道CCTV-7密集走进阿坝州,寻找最佳旅游目的地,明星宣传推动乡村旅游,传播大江大河人文风情。6月8日至12日,台湾《大陆寻奇》摄制组走进红原日干乔、瓦切塔林、月亮湾,达古冰山拍摄节目。6月27日至7月1日,匈牙利中央电视台到九寨、黄龙、若尔盖县专题拍摄。7月17日至27日,四川电视台到九寨沟、若尔盖拍摄四川旅游形象广告片,并在中央电视台1套、4套、13套投放。

四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通过“爱城市”公众服务平台,在九寨沟风景区率先实现美景面对面。4月1日,九寨沟新型电子票务系统正式上线。9月30日在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汶川四县主要路口完成LED导流屏安装工作,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已投入使用,能够及时向游客公布阿坝州旅游精品线路、主要景区游客承载量、文明旅游公约、路况信息、主要景区简介及图片资料等。

(三)存在问题

1.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目前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2014年,四川藏区虽然高起点的编制《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并按照该方案加快推进全域旅游试验区建设,制定了《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和《四川藏区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任务书》,但是目前该方案尚未得国家旅游局的批复,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缺乏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支持的政策支撑体系。

2.方案实施情况较差,旅游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2014年,《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出台之后,重点工作只完成了《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和《四川藏区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任务书》的制定和实施,但是因为纲领性、战略性的《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尚未编制,相关的法规政策、“全域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策、土地要素保障、旅游项目审批等旅游发展要素保障尚未健全,因此造成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的旅游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许多项目未能按预期目标推进和完成。

3.资金缺口大,旅游投资开发严重不足

四川藏区旅游资源优质丰富,但相当一部分地区旅游项目建设仍处于论证阶段或前期工作准备阶段,中央和国家下达的重大旅游项目因缺乏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导致部分建设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项目建设难以完全开展,非重点旅游项目也存在招商引资不足的情况。有限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资不能将优质旅游资源有效转为旅游产品,形成市场竞争力。

4.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网络成熟度不够

目前,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四川藏区在交通建设、给排水、供暖供氧、垃圾处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既无法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又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尤其是交通瓶颈的关键制约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路网结构不完善、路网密度小、道路等级不高、抗灾能力弱、建设难、集资难等严重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成都至四川藏区内各主要旅游区(点)的时间距离仍然较大,没有形成流畅的区域交通格局,交通网络成熟度不够。

5.区域旅游实质进展不足,缺乏稳固的微观基础

对内而言,四川藏区内部区域之间的市场化水平一直较低,两州一县尚未形成统一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的共识,州级和县级层面在产业分工与经济合作方面都比较滞后,严重影响了区域间的合作进展,在合作机制方面也不完善。在这一总体背景下,四川藏区内部区域间的合作发展也遭到行政壁垒的约束,没有真正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区域旅游合作的行政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经营障碍等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四川藏区内部区域间企业合作比较滞后,尚未形成跨区域经营的旅游集团,缺少稳定、深入的区域联系,区域合作的微观基础很不稳固。

对外方面,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涉及川、滇、藏、青等省份,四川藏区与云南、青海的区域合作有待推进。另外,虽然与西藏签署了共同促进两省区旅游业发展合作协议,但是大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实效,合作主要仍是重形式、重研讨、重宣言、重宣传,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手段,缺乏强有力的区域性协作机构及协调能力。

(四)发展建议

1.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支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试验区建设

四川省旅游局要向国家旅游局努力争取《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实施方案》的批复,并在四川省发改委起草的《进一步争取中央支持四川藏区发展的具体措施建议》中争取国家支持。另外,要努力争取四川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的工作纳入到省级重大项目中去,争取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藏区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以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为契机,优化藏区旅游管理体制,把四川藏区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安康和可持续发展。

2.尽快成立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省级层面尽快成立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域旅游试验区工作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要定期举办四川藏区旅游合作会议,研究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方式和方法;收集编制四川藏区旅游发展政策、经验、信息,形成四川藏区季度和年度旅游情况报告,促进全域旅游的全面开展实施。

另外,要完善领导小组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旅游部门与财政、交通、统计、规划、环保等多部门的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为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努力破解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多部门协调困境,共同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3.推动四川藏区旅游规划编制与整合

规划是实现四川藏区区域协同合作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要推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与合作,首先应当联合省级、州级、县级的相关部门,推动《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两州一县区域旅游规划的整合。要探讨旅游资源普查的标准和可行性,推进四川藏区旅游资源普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深入研究各州县和重点景区在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定位,确定区域发展的层次结构,依据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完成国际化、多层次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推动区域旅游规划整合。

4.完善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争取中央省级层面逐步加大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逐年提高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比重。充分考虑各州之间、各县之间、各景区之间的差异,进行资金的统筹规划与配置。各县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比例增加旅游配套项目资金的投入,针对旅游大项目,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引入有发展前景的旅游新业态落地。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确保旅游招商选址工作顺利开展;完善投资商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配套的招商政策。加快建立旅游项目融资交易平台,引导旅游投融资多元化,引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价值共享的合理化发展模式。

5.建设无障碍区域旅游一体化市场体系

要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先导作用,破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政策障碍,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的有机衔接,着力加强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和线路打造、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合作,实现产业布局一体化、市场营销一体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无障碍区域旅游目的地。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推进区域合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引进和培育区域旅游企业,开展旅游管理品牌合作,鼓励跨区域经营、连锁经营和品牌输出与输入;引导旅游企业通过参股、持股、并购、兼并等方式,建立跨区域旅游集团,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开拓、旅游产品供给方面进行合作,逐步实现市场一体化,增强四川藏区综合旅游竞争力。

另外,研究设立四川藏区旅游合作组织,负责四川藏区精品旅游产品开发和品牌宣传,联合制订四川藏区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实施计划,制作四川藏区旅游宣传资料、自驾游指南等区域旅游资料;研究制定区域旅游企业经营标准,允许跨区域旅游企业和各州县符合标准的旅游企业自由组织跨区域旅游经营,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

(五)2015年工作重点

1.强化政策规划

甘孜州方面,完成《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格聂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环甘孜格萨尔机场旅游圈区域发展规划》、《甘孜州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指导各县在做好专项规划编制的同时,建立规划执行监督和项目风险评估制度,确保规划的执行力。

阿坝州方面,开展《阿坝州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州的实施意见》、《阿坝州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研究、拟定及送审,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阿坝州“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完成《阿坝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为依法兴旅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对照《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和《四川藏区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任务书》,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甘孜州方面,启动实施丹巴中路、海螺沟鹏程山、康定折多山、雅江日基、稻城亚丁卓玛拉措索道建设。

阿坝州方面,继续推进红原月亮湾国际房车营地、邛溪镇游客集散中心、查针梁子游人中心,阿坝莲宝叶则扎尕尔沟、神座,黑水奶子沟、卡龙沟,若尔盖花湖等景区、集镇旅游要素的完善和建设;积极推进四姑娘山景区观景休息亭标识标牌和环卫设施项目,启动实施长坪沟轨道观光车项目、海子沟锅庄坪索道项目、四姑娘山户外运动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加快四姑娘山景区及集镇建设;加快推进中查沟国际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九鼎山国际高山滑雪场、古尔沟温泉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品由单一的生态观光游向康养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等高端复合型旅游升级,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3.深化标准建设

甘孜州方面,海螺沟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争通过国检,丹巴甲居藏寨、泸定桥4A级景区和道孚土石林3A级景区力争完成创建工作;启动以亚丁为核心,辐射环亚丁旅游圈的国家公园试点;推进理塘格聂山、巴塘措普沟、九龙伍须海、九龙猎塔湖、德格玉隆拉措、德格印经院、道孚雅拉雪山、色达格萨尔藏寨、色达藏传佛教文化区等新景区的开发建设。

阿坝州方面,实施国家级旅游资源景区化工程,做好川主寺旅游景区创4A工作。以九寨沟县试点为基础,在“九环线”推开“评星定级”工作。进一步提升旅游沿线精品村寨、牧家乐等设施与服务品质,做好星级乡村酒店、星级农(牧)家乐的申报和评定。积极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寨。稳步实行“双轨制”旅游数据报送制度。

4.加大旅游营销推广

甘孜州方面,加快推进成都、重庆等地甘孜旅游体验店建设。抓好“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组织开展2015年康定国际情歌节、丹巴嘉绒国际风情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积极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重大营销活动。

阿坝州方面,办好北京阿坝旅游主题展;加强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协作,在九寨黄龙开展“直播中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在线旅游,继续强化“三微”等新媒体营销;以成渝市场为主体,加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境外市场的拓展,加强大草原、大九寨、大熊猫、藏羌文化自驾自助四季游产品线路推广。

5.优化旅游环境

加大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积极开展对旅游沿线、景区和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四川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执法监管新常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