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自贸试验区扩区扩围后,自贸区之间的相对优势将随着各自贸区建设的展开而产生动态变化。比如均大规模快速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缩短自主探索时间,容易“弯道超车”。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包括:作为中国首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先行先试一年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自贸试验区扩区扩围后,自贸区之间的相对优势将随着各自贸区建设的展开而产生动态变化。

新设立的粤津闽三个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后发优势。比如均大规模快速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缩短自主探索时间,容易“弯道超车”。同时,新设的自贸区承担了多重国家重大战略,比如“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两岸经济合作战略、深化粤港澳合作战略等,具有多重重大战略的叠加效应。三个自贸区在区域合作方面均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且取得了许多成就,例如,具有CEPA、ECFA、中韩自贸协定等双边贸易投资协定先行先试的便利,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更加具有优惠的政策;同时这三个自贸区同样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基础和开放基础。

图5.1 CDICFCI6(2014)中国金融中心综合指数排名

图5.2 CFCI6中国金融中心金融生态排名

注:金融生态环境这一分项竞争力指标又被划分为金融人才环境和金融商业环境,用于衡量各城市对金融人才和金融机构等金融资源的吸引能力、集聚潜力。

金融业为例,在2014年发布的第6期CDICFCI指数评价结果中,上海的金融市场规模排名全国第一(图5.1)。此外,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的陆续落地,其金融机构集聚效益不断显现,上海集聚了全国最多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外资机构,在证券类机构和机构国际化两方面大幅领先于全国性金融中心平均水平。但金融生态指标及人才优势方面与深圳、广东相比优势并不显著。金融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自深圳经济特区以来,深圳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3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 008.16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长15.0%。近年来,深圳以建设全国金融中心为目标,不断落实各项金融优惠政策,在完善金融发展环境,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和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一是完善金融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努力拓宽金融政策惠及范围;二是以前海创新开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三是加快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根据CFCI得分情况,可以发现深圳在最近三期的CFCI中分值不断上升。

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包括:作为中国首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先行先试一年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投资管理、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与创新等自贸区发展相关领域已经搭建了重要的制度框架;金融领域已有的制度基础,尤其是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下一阶段率先加速推进金融开放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浦东已有的政策可以与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形成叠加和合成效应;如果自贸试验区建设能够与“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全球城市等战略联动,一方面将大大拓展后续创新的可能性边界,获得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制度创新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形成更多样的制度创新组合;上海基础较好的公共管理信息和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有助于推进“有放有管”的政府职能转变;扩区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拥有多样化的产业体系,既包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包含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五个片区在浦东新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域内,较之跨区域的粤津闽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本可能较低,复制推广价值可能更高。

分析清楚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与粤津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后发优势,就可以为下一阶段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厘清重点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