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希腊政治社会演变的基本过程

古希腊政治社会演变的基本过程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期间,是古希腊社会的铁器时代。古希腊社会开始全面复苏并蓬勃发展。

一、古希腊政治社会演变的基本过程

约从公元前三千年前开始,在复杂的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在希腊半岛和周边区域逐渐形成了史书所称的“希腊人”群体。这一称谓实质上是把古希腊时期居住在这一地区却分散在不同国度和有不同源流的人们理解为一个文明共同体,这一文明共同体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包括了完全继承其文化的马其顿人所建立的希腊化文明,甚至融化了后来在其基础上主要由古罗马人所建立的古罗马文明。这一称谓表明,在此之后的主要由日耳曼人所建构的文化是不同形态的文明。

古希腊人聚居在古希腊这个区域,归属于众多不同的城邦,然而又具有较强的经济交往和强烈的社会认同,是一个民族共同体、伦理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尽管从众多历史资料来看,他们并不出自同一血缘部落,但他们都自称为希伦的子孙,有一定的血缘认同意识。站在文明交往和国际关系的立场上看,事实上,古希腊人已形成了一个有紧密关联的国际区域社会。尽管这一国际区域社会的内部存在着矛盾、冲突和分裂,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他们密切交往,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其中的公民政治文化特别是民主政治文化和政治哲学构成了古代政治社会一幅靓丽的风景画。他们以自己创造的有人性的文化与正义社会而骄傲,从而在与周边“野蛮”民族的比较中把自己视为文明人;在与东方专制统治的比较中,赞赏自己所创造的公民政治、所拥有的政治主体地位及其自由。

从历史过程来看,约从公元前三千年开始,古希腊人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在这一时代出现了克里特王宫和迈锡尼王宫,这一时代的晚期,发生了希腊部落联盟远征特洛伊的战争。约从公元前13世纪中期开始,可能由于气候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出现了饥荒乃至定居环境恶化,这时,多利亚人(来自多瑙河的印欧人)又从北部侵入希腊半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随之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建筑被毁且(或)遭遗弃,社会在衰落中最终走向瓦解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希腊社会的历史过程在此似乎发生了某种“灾变”,历史演变的物质过程、实践过程、制度和文化传承好像忽然中断了,只是通过口述神话的方式保持了历史的记忆,在后世文人的笔下传承着“英雄时代”的业绩。近代以来的考古学成就,再现了“英雄时代”的辉煌,使我们对这一时代的认识从神话走向了科学

约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期间,是古希腊社会的铁器时代。这一时代的早期,史学家们称之为黑暗时代,人口锐减,生产力急剧下降,建筑遗存鲜见,精神文化匮乏,亦无文字记录,社会又退回到蒙昧时代之中。约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开始,伊奥尼亚希腊人与其他希腊人开始从大陆向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移民,希腊大陆(阿卡底亚除外)逐渐为多利亚希腊人占据。约在公元前10世纪中期,古希腊开始普遍使用铁器,生产力得到恢复,社会显示了走向繁荣的征兆,“当时还可能出现了不同政治团体的划分”[41]

约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到公元前479年波斯人入侵结束为止,是古希腊历史的古风时代。古希腊社会开始全面复苏并蓬勃发展。在这一时代,人口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土地短缺,这成为古希腊人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他们在周边区域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殖民地远达黑海沿岸,并形成了殖民政治制度。殖民活动也直接促发了古希腊贸易经济的形成。这一时代,古希腊城邦政治形成,众多原始部落和族群通过不同的政治途径逐渐转变为城邦体制。城邦政体有王政、僭主、贵族共和、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等多种形态,总体上经过从王政到僭主、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演变,但不同的城邦及其政体的发展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斯巴达在建立了贵族政体后,长达500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这一时代,古希腊内部的邦际冲突不断,这促使了奥林匹亚赛会号召休战。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政治利益的矛盾、各自在古希腊政治中的主导地位的争斗和它们的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已显露出来并不断深化。这一时代晚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就是希波战争(公元前546年—前480年)。希腊与波斯的冲突主导着希腊古风时代晚期的时局,希波战争加强了希腊各城邦之间的团结,推动希腊社会走向繁荣。公元前500年左右,希腊殖民地米利都等城邦发生了反抗波斯的起义,得到伊奥尼亚地区各城邦和希腊本土雅典等城邦的支持。雅典同斯巴达结盟,担负起领导全希腊民族抗击波斯帝国入侵的历史使命。经历了40多年的战争,希腊人终于粉碎了波斯大军的进攻,将波斯帝国彻底打败。希波战争后,希腊社会达到了全盛时期。战争使希腊人捐弃前嫌,空前团结。赢得了希波战争,使希腊人在把自己的政治与东方专制主义的比较中,更加赞赏希腊政治的开明性、自己所获得的公民政治地位和政治文化对人的提升作用。

希波战争以后,古希腊社会进入到了古典时代(公元前479年至公元前336年)。这一时代,古希腊社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文化,特别是有共同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还有密切的经济交往的诸城邦的联合体,然而,古希腊城邦社会的发展也走到了尽头。古希腊社会共同体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铁板一块,存在着邦际矛盾和冲突,经常因各种矛盾和冲突而导致兵戈相向,从而使古希腊社会陷入在动荡和分裂的局面中。这一时代,邦际冲突成为古希腊社会的主要政治矛盾,最突出的就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冲突与对抗。争霸导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以雅典向斯巴达“投降称臣”告终。尽管斯巴达人赢得了战争,但也损失惨重。战争不仅造成了雅典和斯巴达两败俱伤,更重要的是耗尽了希腊人的财富和精力,造成了人心向背。这一时代,城邦公民政治也发展到了自己的顶峰。在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时代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民主政治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拥护,其合法性不容置疑,民主政治的制度规范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民主政治的法治意识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的习惯,并已渗透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成为众多希腊城邦的楷模,并为希腊文明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开明的社会氛围。但在繁荣的背后,古希腊社会存在的致命的政治问题——城邦内部的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对立和城邦之间的二元对立,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而且还在进一步尖锐化。古希腊人对城邦政治的赞赏、对公民政治的衷心维护限制了他们对政治发展的展望,没有激发他们扩疆掠土的雄心,反而使他们保守着城邦主义而没有跟随历史脉搏一同跳动,而当时的历史趋势是要超越小国寡民的城邦而形成更大规模的、能够有效统合各种政治力量和文化形态的共同体,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社会交往和历史发展的要求。在古希腊的历史过程中,古希腊邦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城邦之间的争战造成了整个希腊实力的削弱。古希腊人在无益的内耗中走向了衰退,为迅速崛起的马其顿人推到了历史配角的位置。

从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大帝继位起,希腊社会进入到希腊化时代,这一时代终结于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希腊世界,约三百年的时间断限。公元前360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即位,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于公元前338年,彻底击溃了希腊联军,结束了希腊半岛上城邦林立的局面。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希腊化时代。这一时代,雅典等众多的希腊城邦衰落了,文化中心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希腊疆土也扩张到非希腊地区,最远至阿富汗。亚历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帝国在短暂统一后分裂为三个主要的希腊化国家:马其顿、埃及和塞琉古。亚历山大帝国内的所有统治者均采取“王国”的政体形式,公民政治被推到了历史后台。在希腊化时代,战争频仍,政局动荡,希腊文化在扩展的过程中也成为强弩之末,其创造力日益式微。在这一时代,古希腊民族被融化在一个更为宽广多样的社会群体中,传统意义上的古希腊民族已经消失或开始消失,但主要由他们所开创的文化却构成了统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个基础平台。“希腊文明走出了本土疆界,进入了伟大的总的潮流,住在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各民族,通过他们的观念的相互交流、调整,融合成为统一的文明。这个过程是在亚历山大继承人的希腊城邦里通过东方和希腊的思想交融开始的。从外部看,它完成于罗马帝国,从内部看,完成于基督教。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就是从古代发展到世界未来文明所经历的三个阶段。”[42]除了这些国家以外,地中海区域以及中亚地区的许多国家都参与了希腊化世界中的文化交流。

但是,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元素来看,罗马文化在本质上是古希腊文化共同体的有机构成部分,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和光大,构成古希腊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此,罗马帝国的历史应属于广义上的古希腊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罗马帝国时代是指屋大维于公元前30年建成罗马帝国起到日耳曼人于公元476年摧毁西罗马帝国的时间断限,但从文化发展上看,古希腊文化完结的历史标志是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柏拉图学园。从文化源头上看,古希腊文化是多源头的汇聚,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主要由居住在希腊半岛和周围区域的古希腊人所创造的,这是主要支流;另一个是主要由居住在意大利半岛的古罗马人所创造,这是次要支流。这两个源头在罗马帝国时代交汇为一体。

罗马文化发端于意大利半岛的拉丁姆平原,主要是由罗马人在不断扩张中,以自己精神文化为基元,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元素特别是古希腊人的文化而逐渐形成的。罗马人的历史以公元前30年为界分为罗马共和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军事征服和政治统一的三部曲,第一步是罗马城邦统一拉丁姆地区,第二步是逐渐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第三步是扩张到环绕地中海的广大区域。通过数世纪的军事扩张,罗马人最终建成了一个有广大区域的古代大国。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罗马人的城邦文化先是成为拉丁文化的主体内容,然后成为与希腊文化并立的一种区域文化,再后是融入希腊文化之中,在传统希腊文化中渗透了传统罗马文化的元素,从而形成了“大希腊文化”或“希腊罗马文化”。

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迅速转变,最终在屋大维的手中得以完成。罗马共和国在马略与苏拉的争权夺利中被削弱,紧跟着是恺撒对庞培的内战。公元前43年,屋大维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了“后三头同盟”,并迫使公民大会予以承认,成为合法的权力机构,得以全权处理罗马政事。次年,屋大维和安东尼率兵进军希腊半岛,在腓力比城消灭了共和派的部队,罗马共和国被送入了坟墓。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的矛盾日趋激烈。公元前31年的亚克兴之战结束了屋大维与安东尼之间关于帝国最高权力的最后争夺,屋大维取得了胜利。次年,屋大维进军亚历山大里亚,消灭了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埃及并入了罗马的疆域。公元前29年,屋大维凯旋回到罗马,被尊为“国父”和“统帅”,他自称为“元首”,同时担任执政官、保民官、祭司长。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尊为“奥古斯都”,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罗马人在原先强权林立的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西班牙半岛、马其顿、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埃及和非洲北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整个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的疆域从日落处和西面海洋到高加索山和幼发拉底河,通过埃及上达埃塞俄比亚和通过阿拉伯远达东面海洋,所以它的疆界东至太阳神上升的海洋,西至太阳神降落的海洋;同时他们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和所有海中的岛屿以及海洋中的不列颠。”[43]

罗马帝国的历史分为前期(公元前27年—公元192年)和后期(193年—476年)两个时期。前期帝国经历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是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后期帝国从3世纪危机起,经伊里利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王朝、瓦伦蒂尼安王朝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分(395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衰落,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方社会的历史进入中世纪。古希腊文化的社会载体及其政治过程消失了,虽然其精神亦在发生历史影响,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已为基督教文化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