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制止高空抛物及案例分析

怎样制止高空抛物及案例分析

时间:2022-09-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Q14怎样制止高空抛物住宅小区,尤其是普通高层住宅,长久以来被有陋习的居民高空抛物所困扰,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难治之症”。为了促进居民自己解决问题,首先社工要尽可能地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如发放到每家每户的社区通讯、居民区网页等使居民看到高空抛物的严重后果,这种宣传要细水长流,不间断地进行。小区先发动居民就高空抛物开展评议。这样,小区中就杜绝高空抛物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

Q14 怎样制止高空抛物

住宅小区,尤其是普通高层住宅,长久以来被有陋习的居民高空抛物所困扰,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难治之症”。一般来说,此症的“下药”往往以装上摄像头,日夜监视为最后手段,可仍有百密一疏之时,或监视有盲点,或查实的事件后果不严重,不了了之。至于宣传教育,虽做得也不少,但往往缺少深入每家每户的持续的细致工作。

社会工作宗旨来说,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把宣传教育持之以恒地深入居民中,化为居民自觉的意识、化为居民相互督促的行动,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为了促进居民自己解决问题,首先社工要尽可能地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如发放到每家每户的社区通讯、居民区网页等使居民看到高空抛物的严重后果,这种宣传要细水长流,不间断地进行。

再者可以组织居民区志愿者、积极分子成立巡查队,及时发现抛物情况并上门劝说,对此类现象比较严重的楼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告示等。

其次还可以引导居民订立“居民公约”,请部分居民牵头制定“公约”草案,再把草案交由全体居民认可或修改完善,并要求居民有反馈。反馈的设计尽量简洁,便于居民签署,反馈表可存档,作为居民自我约束的承诺。在社工把这一宣传工作做到位后,一般来说,抛物现象会有所抑制。但这时如再出现这种现象,即可在信息网络上作不点名批评,也可开展居民点评以造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当然如有证据确凿的现行案例,也可举一反三抓典型,抓宣传。

以上工作必须持久,并不定期地“激活”,逐渐把舆论化为居民约束的内化力量。

在有条件的居民区,安装监控探头进行全天候的监视,当然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但是,从社会工作本义来说,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比整天监控更重要。

案例

横祸不再“飞来”

今天居委会社工办公室里可真是热闹,一大早,一位业主就来“告状”,他停放在大楼下新车的挡风玻璃被扔下的一瓶雪碧给砸碎了;才过不久,又有居民前来“叫冤”:她才晾出去不多时的衣服被楼上随手倒下的方便面浇得污秽不堪;午后,一户居民委屈地捧着一床被单来诉苦:楼上缺德的住户把烟蒂往下扔,烧着了她晾在阳台外已经干了的被单。一个个“无头案”不但让居民叫苦不迭,也让小区物业和社工焦头烂额。

这是一个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居民住宅小区,小区内草木繁茂,车辆停放也排列整齐,可就是由于某些居民的旧习难改,有意无意间随手向窗外、阳台外扔杂物,虽没有人命攸关的大事,但不时发生居民财产损失的烦心事。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社工负责人协同居委会召集物业和业委会成员共同商议对策。大家感到,仅是几条规定很难约束这种陋习,况且,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肇事者。

支部书记说:居民的事只有发动居民自己来管理。小区先发动居民就高空抛物开展评议。在发送到每家每户的《小区信息》报上连续刊登居民意见,形成大家批评的舆论氛围,让每个居民都了解小区内的“群情”,使有陋习者感到舆论的压力。接着党支部和社工办又组织党员志愿者加强小区内的环境巡察。一天巡察队发现一幢高楼的十一层扔下了一包垃圾,他们立即捡起垃圾上门劝说,户主脸红了。对这件事,小区黑板报作了侧面的不点名报道。对于那些不能确定确切楼层的抛物,社工则协同楼组长逐层逐户上门做工作。作为第三步措施,是在“高抛”现象有所缓解后,召开了听证会,将居民们有关不高空抛物的自律建议汇总成居民公约讨论稿,在讨论稿后还附上反馈意见表,且逐户发放,送“约”上门,要求每一户有所反馈,没有意见则签名认可。绝大多数居民认为制定公约的形式好,当场签名表示愿意遵守公约。小区居民公约的签约率一下子就达到了80%以上,成为大家公认的行为准则。

居民公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社工又把它的内容整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电梯上、楼道宣传栏里都能见到,居民随口就能“溜”出公约内容。小区“高抛垃圾”的现象基本解决。

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社工还利用小区宣传栏开设“点评台”,结合其他社区高空抛物造成恶果的报道,让居民点评。还组织居民开展了两次大讨论。这样,小区中就杜绝高空抛物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

点评: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以强大的舆论力量,让居民自己教育自己,发动居民自觉地相互督促是本案成功的关键。但是要改变一种陋习不是一朝一夕、抓住一个人、解决一件事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案例中社工工作一环紧扣一环,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在居民中逐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让高空抛物现象成过街老鼠,使有陋习者自感行为不当,难题的解决就容易了。

(张燕君文 魏桂花提供案例素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