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知识群体典型案例分析

乡村知识群体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那个时代的乡村中学本研究所关注的乡村中学是皖北某镇唯一一所含初、高中的完全中学,该中学在当地乡村颇有名气,方圆30公里左右范围内村庄的初中毕业生都会到这所中学的高中部就读,在1990年代这所中学高中部的招生规模在280名左右。
乡村知识群体典型案例分析_社会变迁中的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在对皖北汪村的调查中,我们关注到一群曾于1980年代、1990年代就读当地乡村中学的高中毕业生。他们虽然不算什么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在这个时期的中国乡村读到高中这个层次算是乡村中较高文化水平的一群人。更重要的是,这群人尽管在当时高考升学率极低的条件下百分之九十几的人无缘大学之门,都面临着一时的苦恼与失落,但是,走出彷徨期的他们,依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和生活目标。不管在乡村,还是在城市,他们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这一节我们将选择某乡村中学(完全高级中学)某一届高中毕业生作为案例,追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描述他们在风雨走过的20年左右时间里都经历了什么,发生了哪些转变,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等,以对这样一个知识群体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要介绍一下研究这个群体的由来和现有的条件。对于1980年代、1990年代高中毕业生研究这一想法由来已久,因为,这是乡村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第一,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第二,那个时代的高中有洋溢着放飞青春梦想的校园生活;第三,他们又是在当时高考升学率仅有2%~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异常激烈条件下苦读,但又不得不面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注定要失败这一残酷现实的一群人。这一群人,在乡村中学都是经过选拔考试进入高中读书的一群人,他们都曾是乡村初级中学读书的佼佼者,高中阶段正值青春年少,憧憬着许多美好的梦想,于是他们争分夺秒地苦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以求自己能够成为跨过独木桥的幸运儿。但是,三年结束的时候,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继续求学的梦想都破灭了,不得不接受回乡务农的残酷现实。开始那几年,他们过得很辛苦,一方面要顶着村里人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为自己的未来和现实而苦闷。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乡村人实现向上流动的渠道很窄,要么升学,要么参军,但是这些对他们多数人来说又非常之难。于是他们陷入了苦闷、彷徨、迷茫。但是,随着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流动的渠道不断拓宽,他们又有了许多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他们重整旗鼓、提振精神,开始了追求个人新的梦想的征程,只是他们此时的梦想不再是升学,而是如何改变自己,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改变现状的方式,走了各自不同的道路,但是,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若干年后,他们中有的人生活在城市,有的人还生活在乡村,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我们有必要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仅仅有想法不足以实现曾经的梦想,还需要有接触他们的途径和条件。使这一想法变成现实的一个前提条件还是得益于现代便捷的交流、通信工具——手机和电脑网络。自从2011年以来,我一直考虑着联系当年一起读书的高中同学,但是,由于有近20年没有联系,加之乡村网络普及得较晚,想把当年的那一群人都找到,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因为研究的需要,自2011年暑假开始,我就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去联络失散的同学,尽管进展很缓慢,还是有了一定的收获。首先是建立了QQ群,其次是联系到了当年的任课教师,然后是通过查找姓名和当时所在中学的百度贴吧联系上了部分同学,再后来就是建立了更大的QQ群(2012年建立),于是开始了滚雪球式地增加联络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曾经的那一届,甚至连其他届的同学基本上都联络上了。有了通讯录就方便联系了,接触他们的最好的机会也到来了,次年年初盛大的同学见面会终于如期举行了,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但是对他们的了解、访谈和交流在此前此后是一直持续进行着的。

一、那个时代的乡村中学

本研究所关注的乡村中学(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S中学)是皖北某镇唯一一所含初、高中的完全中学,该中学在当地乡村颇有名气,方圆30公里左右范围内村庄的初中毕业生都会到这所中学的高中部就读,在1990年代这所中学高中部的招生规模在280名左右。整个高中有14个班,每年级4个班,外加2个高三复读班。整个高中部学生在800人左右(包括复读生)。另外,该中学还包括初中部若干班级,因为本研究不涉及,在此不做介绍(下同,我们所说的中学仅指高中)。该校大约与新中国同龄,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亩,现有教职工200余名。在当地乡村中学中排名比较靠前,每年升学率在县市级排名的第五六名上下徘徊。由于该中学的生源主要来自周边的乡村,因此,学习风气还比较好,学生学习也比较刻苦。只是这个学校位于镇上,常常会有一些校内学生拉拢街上的小青年到学校寻衅滋事的现象发生,这也是这所中学名声受损的一个主要因素。

处于1980年代、1990年代的S中学在当地乡村已很有名气,很多人为能考上这所中学而高兴,因为它毕竟是镇中心中学,加上有一批县级高级教师在这所中学任教,所以,很多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来这所中学读高中。只是由于招生名额有限,所以,能够考上这所高中的都是各地乡村初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据汪村村民回忆,当时每个村庄能考上这所中学的只有2~3个人,有时候有的村没有一个考上的。一般来说,高级中学直接对应下面各个乡的初级中学,当时的S镇还是一个区,下辖若干乡,每个乡有1~2所初级中学,在方圆30公里范围内初中毕业生要想读高中的话,必须通过中考的竞争,优秀者方能进S中学。另外,由于该校颇有名气,因此,辖区外的学生也有一些转到S中学来就读。因此,能进入S中学读书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更主要的是,它位于比较繁华的街上,所以慕名者也较多。

S中学在当地知名不光是因为它有好的生源,还因为它有古朴的校风、严格的校纪、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一批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S中学的古朴是因为它建校早,经几代人的建设,良好的校风随历史积淀而成。S中学学习风气好、学生勤奋刻苦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一位当年的高中毕业生XJ这样描述了当年的学习状况:

当年来S中学读书,是带着家人厚重的希望来的,因为在我们当地,大家都知道我学习成绩好,所以家里人和周围的人都觉得我能读好书,不管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只要能够考上一个走出去就好了。于是,初来学校,总觉得凭着我以往的成绩加上我的勤奋努力,一定可以考上一个。可是当我真正融入了这个学校学习,马上感觉压力超大。因为我发现,在这个学校里,比我强的人太多了。他们不但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也比我好很多。而且,人家还参加过各种各样的竞赛并获奖。我当时一下子就感觉没了自信。后来又听说每一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寥寥无几,也就那么三五个,文科更少,打击更大。尤其是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几乎绝望了,我根本不可能进入那几个幸运儿的行列。我不但绝望,而且沮丧至极。回到家就跟家里人说“不要抱什么希望了,考大学根本没戏!”

尽管受到了打击,可是书还是要读,于是我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希望能够让自己找回自信心。班主任在一次班会上说:“你们先不要管升学率高不高的问题,你们先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要一步一步来。至于竞争和压力,这很正常。谁没有压力?现在你们就学好每一门课考出好成绩就行。至于将来能不能考上不是你们想出来的,要靠做!”于是,班级开始多了很多下课后还在自学的同学。那时我们班因为班主任这句话成了学习标兵,风气特别好,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排名都靠前。

但是,后来整个年级都学了我们班,每天勤奋苦读的人越来越多。晚上上完晚自习了也有很多人挑灯夜战,一直到10点多的,还有11点的。其实,那是得不偿失,因为很多人晚上不按时休息,早上起来没精神,特别是上午1、2节课睡觉的很多。这是不合理的学习方法。最后的结果看,还是那些学习得法的人成绩好。这就是我们当年学习的大致情况。[1]

XJ描述的情形得到了多位当年同届毕业生的印证。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回忆当年学习情景的座谈会。对于当年高中“挑灯夜战”的情形,大家都表示确实存在,还有直接把教室当寝室的情况,有的人直接把被子拿到教室,夜宿教室,早上5点就要起来。这样,加上他们晚睡,他们的睡眠时间至少压缩了两小时。然后,上午1、2节课就昏昏欲睡,时间长了有的人学习就跟不上了。因此,有同学在讨论时就抱怨当年学校僵化的管理制度。他们说,学校要求每天学生五点起床跑步、做操很不合理,影响学习效果。另外,学校每天把课安排得满满的,一个星期只休息一天,空余时间很少,效果也不见得好。就此事当时的任课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是乡村中学,比不了城里,‘笨鸟’就得先飞,然后才有可能比别人快一些。”在老师看来,勤奋就应该成为乡村学生更胜一筹的重要砝码。当时有人将S中学的这一做法叫“疲劳战术”,高三的时候更是强压态势,“题海+疲劳战术”。部分学生适应不了只得退学,极个别的还出现了神经衰弱失眠和营养不良等症状。曾有人将其比喻为“像一个大监狱”,被看管着学习。学校的目标只有一个: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能多考一个是一个。

尽管S中学的学生异常勤奋、刻苦,学校对于学习抓得很紧,然而其升学率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依然是每年5~6人考上的,包括复读班的。非复读班能有那么2~3个考上就不错了。有的年份会多1~2个,有6~7个考上的;有的年份或许只有2~3个考上的,平均下来每年大概有5~6个考出去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还采取了减少报考基数的方式,即增加高三所有学生的毕业考试,同时,以此次考试成绩按排名先后选拔前30名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余人,则提前毕业离校。这也就意味着,排名靠后的那些人将无缘高考。当时也有将这种考试叫作“预选考试”的。这对那些平时勤奋、刻苦学习而考试没考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于是毕业之际,学生们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人继续复习冲刺高考,有的人则提前卷起铺盖回家,连高考的门都没机会进就先淘汰了。对于那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这种打击很大,因为提前回家也就宣告了自己高中阶段学习的失败,“差学生”的标签就已经贴在他们身上了。熟识的人都会看得到,也会心领神会,从而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当时也发生过有想不开寻短见的个别案例。但是,不管怎样,这就是现实,必须学会面对。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那个年代学习环境艰苦、集训式学习方式、学校要求严格、预选考试、升学率低等不是S中学所特有的情况,当时差不多所有乡村中学都是这种情形。因为这是大环境决定的。当时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只能解决少部分人的高等教育问题,而八九十年代接受中学教育的青少年又刚好面临中国人口基数扩张最大的时期,一个家庭3~5个孩子的很常见。这样就造成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矛盾非常突出,出现了高考升学率极低的情况。对乡村中学来说,这种矛盾更加突出。从S中学角度来说,它的一切决策和制度的制定肯定也都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态度,才做出那样安排的。相比较而言,在当时环境条件下,在当地村民和教育部门看来,S中学的表现还是得到多数人的肯定的。也正因为S中学的突出表现,时任该中学的校长也被市教育局重用,调往市重点中学任重要职务。由此可见,S中学在该时期呈现的教育环境和现象是整个乡村中学教育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教育规律。

从大环境来看,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深层次的改革,又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一些新思潮的影响等带来的挑战。因此,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强调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主义精神的宣传。因此,S中学学生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文娱节目,比如革命歌曲比赛、元旦晚会、话剧表演、书本剧情表演、大合唱、看电影、课前唱等。从这个角度看,S中学学生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只是这些活动都与当时的文化主旋律相关而已。S中学另一个宣传这种主旋律精神的方式是中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和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处事原则和技巧等。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1991年入学的高中生来说,他们那个时候的社会还是受计划体制影响较大的。尽管他们对市场规律、价值、商品经济等理念已经在教学中慢慢地熟悉,但是,由于身处在市场经济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时代,他们的思想价值观还是来自于传统文化和革命年代的奉献、爱国等精神的影响。因此,在中学时代,他们的价值观充满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等主旋律。这一点需要强调,因为,我们后面的分析会与这些价值观有关。

当然,他们的中学生活也点缀着青春的脉动。在那样一个青春懵懂的时代,苦读寒窗的莘莘学子对一切都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只要是有意义的被鼓励的事情,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干。虽然平时学习很辛苦,但是,作为年轻人,他们也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那个时代的青春故事,比如听歌,唱歌,创作文学作品(包括写诗),参加书法比赛,看琼瑶的小说,体育锻炼,练武功等。在这样的业余生活中总是留下许多美好的东西,比如歌声、笑脸、友谊、作品、文字以及不切实际的梦想等。总而言之,那是一个留下许多青春记忆的时代,里面有梦想,有奋斗,也有苦涩,多年后让人回味无穷。

二、20年后的他们

同学聚会于2013年2月15日(大年初六)终于如愿举行了。这是当年就读于S中学高中同一届同学的聚会,也请到了当年的部分任课教师,这为了解他们的现状和个人经历创造了条件。许多年后再次相见,有的人改变了模样,有的人曾经的轮廓依然清晰,只是岁月留下了印痕。但是,大家对于中学时代都还记忆犹新,他们一起回忆,一起叙述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从研究的角度,聚会的细节就不做详细介绍了。这里着重说一下他们的现在以及个人的经历有哪些共同的轨迹。

先来说一下这一届当年高考的情况。这一届当年高考成功的(包括大学、大专,含艺术、体育等各类)有6人,后来几经复读考上的有十余人(因为有些据说也考上了,但是至今没联系上,无法确定)。另有3位同学转到外地就读考上当地学校,还有5人是毕业后在某行政系统工作后来考入系统内的院校,比如邮政、交通、部队、广播电视系统等。当然,后面这些考上的都是几经周折,有的工作了很久之后进修拿到了文凭。还有一类与高等学历有关,那就是毕业后通过参加各类成人考试获得大专以上文凭,如通过电大、成人高考、函授等形式获得的文凭。初步统计,这类人有16个。从最终的结果看,这一群体获得高等学历的也达到39人(见表6-1),约占调查总人数148人的26.4%。但是,在这39人中,当年直接考上的只有6人,按照当时毕业前的学生基数213人计算,升学率仅有2.8%[2]。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一群人最终还是有超过18%的人实现了大学梦的。

表6-1 1990年代S中学某届高中毕业生获得高学历情况(调查人数148人)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现在的情况,主要看他们的职业和收入情况。在总共调查的148人里,职业类型的分布情况见表6-2。

表6-2 1990年代S中学某届高中毕业生20年后的职业状况

由表6-2可以看出,这一届高中毕业生职业类型分为公务员类、事业单位类、企业类、个体经营类、乡村干部、务农为主兼他业以及包括居家、无业等其他类共7类。从分布情况看,职业类型比较分散,前4种类型的职业都有两位数以上的比例。出乎意料的是,“务农兼职类”职业的比例只有2.7%,比原先预想的要小得多,并没有出现曾经预想的“大部分回乡务农”的结局。相比较而言,“公务员类”和“事业单位类”所占的比例比原先预想的多,达到45人,约占总调查人数的30.4%,这是出乎预料的。因为,按照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当时的高考升学率,这一群体中当年仅有6人高考成功,加上后来复读考上的十余人,能够拥有高学历并以此进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应该不会超过15%,即使考虑到家庭关系因素,也大概在20.0%左右,而实际情况达到30.4%。这说明这一群体实现向上流动的渠道和实际可能性比预想的多。也说明当时社会背景下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学历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大,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向上流动。另外,在表6-2中,尽管“务农兼职类”和“其他”两类所占比例仅为2.7%和2.0%,但是实际比例要比这一比例高,因为没联系上或不愿意联系的那一部分人很有可能属于后两种情况。通过私下交流也了解到,有部分在乡村生活或没有稳定职业的毕业生是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的,也不愿意与更多人联系。个中原因比较容易了解。如果把这部分人考虑进去,后两者的比例会有相当大程度的增加。当然,那些没有建立联系方式的人里面也会有其他类型的职业,但是相对来说,比例不会很大,尤其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两类的比例不太会有明显的增加。因为,大多数在政府、事业单位或其他公共部门工作的人一般来说都有手机,并使用互联网,失联的可能性不大。后来,为了了解余下这些没有建立联系方式的人的情况,通过与他们当时关系密切的同学的了解,这些人中确实有很多自己不愿意联系,也不愿意参加聚会,主要是因为“认为自己混得不好”“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现状”等原因而放弃联系。那么,这样来看的话,这一届毕业生中,职业状况比较好的主要指“公务员”“事业单位”“个体经营”“乡村干部”和“企业类”中主管以上层次的,约占68.2%左右,尚有31.8%左右的人目前职业状况不太理想。这里的职业状况是从职业的稳定性、社会评价等级和收入情况等综合考虑来衡量的。

从目前这一届毕业生来看,就业情况比原先预想的要好,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类”“事业单位类”和“个体经营类”等几类职业所占比例比较大,达到43.2%。另外,还有自己经常在外做生意收入也不错的兼业者以及企业中地位较高的管理者,虽然在统计的时候,我们把他们有一部分作为“企业类”统计,但是,他们的岗位等级和收入情况都是比较好的。从职业等级与学历层次相关性角度来看,两者相关系数为0.45,虽然有一定相关,但相关度没有原先预想的大。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与当时的社会流动机制和就业体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公务员类”和“事业单位类”等职业类型里,高学历的人比较多,职业类型与学历程度相关。而在“个体经营类”与“企业类”两类职业,其与学历的相关性明显下降,尤其是“企业普通员工”类与学历的相关度更低,“企业主管”与学历的相关度会大一些。而在“个体经营类”里,专业技术性的“个体经营”(如医疗、医药服务、艺术设计等)与学历相关性大一些,而普通服务类的“个体经营”(如餐饮、维修、装修等)与学历相关性不大。总而言之,在这一届毕业生中,职业与学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相关,而是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可能与其他社会因素影响有关。

下面来看他们目前的收入情况,表6-3是调查的148人的月收入分布情况。根据原设计的问卷,收入本来想选择年收入来测量的,因为考虑到农业劳动者和打工者更方便计算,但是,被调查者中实际上从事农业劳动的很少,纯打工的也很少,大部分是拿月薪的,尤其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工作者和基层服务人员基本上都是以月薪计算。鉴于此,把其他人员的年收入情况按12个月平均也很容易得出月收入情况。还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很多人知道家庭收入情况,如果要弄清楚他(她)的个人情况,还必须考虑家里其他人收入的情况。这样,综合考虑,还是以个人月收入状况为基准来计算。

表6-3 1990年代S中学某届高中毕业生20年后的个人月收入状况

由表6-3可以看出,月收入在2001~3000元和3001~4000元之间的是主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3.6%和35.1%,两者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8.7%。其次是4001~5000元之间的相对高收入人群也占到18.2%,如果加上5000元以上的13.0%,高收入者也超过了30%。这是不出乎意料的。因为,从年龄段来说,该群体正处于事业的顶峰期,而且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另外,这个收入情况和职业分布情况基本相对应,因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平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很正常。部分公务员、企业管理者和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还远远超过5000元。另外需要解释的是低收入者的情况。4位低收入者都是没有正式工作的,调查时,他们表示,尽管自己家里不缺钱,但是自己没有工作,自然也就没有收入。月收入1001~2000元的11位被调查者因为在农村没有稳定的月收入,因此,他们只是根据自己打零工所得平均计算的,实际上,按照农业收入平均计算也会高于这个档次。关于收入还需要解释的是,还有一部分低收入者没有进入调查的范围,其中的原因在前面已有介绍。这一部分没有调查的毕业生由于大部分没有正式的稳定工作,部分女性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或居家服务,男性以务农兼打工为业。如果将其收入按月按人平均计算,其收入水平也应在中低档次。

三、人生经历中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从前面的职业和收入状况的描述中我们能够发现,1990年代初的这一届高中毕业生20年后的状况比当年预想的要好,按照当年的升学率和向上流动的渠道来看,这一群人应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乡村。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群体中约有89.1%的人目前生活在城镇,从事的职业属于非农产业。即使把那部分没有建立联系、没有参加聚会并生活在乡村的毕业生考虑进来,至少也还有75%以上的人目前从事非农产业。一位老师在访谈时发出了如下的感慨:

真没想到你们现在能发展得这么好!你看你们现在有当老师的,有当老板的,还有当军官的、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发展得都很好。如果要按当时情况看,我想至少一大部分都要回去务农了。这也说明,做人得有志气,眼光要长远才行。至少有些人比我想象的好,比如……他们就是做事认真的人,但不聪明,他们的成功应该归结于毅力和努力。而有的人虽然很聪明,成绩也很好,但没有毅力,不努力,最后就不如人家!这就验证了那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确实如此![3]

那么,在这一群人的人生经历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尴尬而又无奈的环境中他们怎样走出困境,又是怎样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人生新的选择的?这些问题也许可以从他们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的描述中找到答案。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所经历的阶段性变化。

首先,我们要确定他们人生经历的几个阶段,这里我们根据“人生重要转折点如升学、第一份工作、成家、升迁或逆境”和“社会背景的重大转变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新产业的发展等”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8年),毕业后5年即第一个5年;第二阶段(1999—2003年),毕业后10年即第二个5年;第三阶段(2004—2008年),毕业后15年即第三个5年;第四阶段(2009—2013年),毕业后20年即第四个5年。在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主要任务见表6-4。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这一群体分为A、B、C三组,分别对应直接高考成功、间接高考成功(含各类成教)和没获得高等学历的三类。

表6-4 1990年代S中学某届高中毕业生人生经历主要阶段

表6-4中,三组在每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有很大差别的,相对来说,A组的核心任务一般来说都比较明确,B组毕业后5年内的任务和生活状态比较复杂,C组毕业5年内任务虽然不复杂,但是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一方面在适应乡村生产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在考虑另谋出路,如学一门手艺,有的在家学,有的外出跟别人学。第二阶段即毕业后第二个5年,A组有两种情况,一是职业逐渐进入熟练期,个人职位上会有所改变;二是有一部分工作后继续深造,如考研究生、考各种各样证书等。B组此时已进入类似于A组的第一阶段的后半期,高教结束后工作,有的本身就是在职深造的,此时只是恢复工作,但是职位上已有升迁。C组此时开始向外流动,如兼职、创业等。等到毕业后第三个5年,三组基本上都到了职业稳定期,对C组来说只能说是相对稳定期。等到第四个阶段,各组职业、生活状态均已稳定。虽然各组的职业类型、收入状况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各自的状况基本趋于稳定,只有个别人会出现一些大的变化。当然,在这几个阶段中,三组还都有一个核心任务,那就是培养子女,从出生年龄来说,各组都差不多,但是各组每个人成家的年龄不太一样,所以,培养子女的时间会有一些时间差,相对来说,C组、A组成家的年龄较B组早一些,因为B组毕业后经历过一系列的周折会影响成家的时间,因此,可能稍微晚一点。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各组都有成家早或晚的,是因人而异的。

其次,我们来看这一群体职业、学历变化的情况。这里我们采取模式类型化来表示他们的变化,我们根据其学历、职业变动的情况将他们分为以下6种类型,见表6-5。

表6-5 1990年代S中学某届高中毕业生20年中职业、学历变化情况

在表6-5中,学历的变化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一次、两次及以上,主要指高中毕业后获得学历的情况,如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学历与职业交替变化的,比如,先获得学历去工作,然后再通过进修、考试获得更高层次学历,再换另一份工作,或者,先工作再通过培训、进修、考试等获得高学历,再换一份工作等。这种类型的变化虽然从数字上看不多,但如果看高中毕业后学历变化仅占26.4%的话,会发现,其9.5%的比例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后来经复读或进修、成教等途径获得的高学历大多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变化也反映了学历与职业之间的相关关系。访谈资料也显示,当一个人的学历发生变化以后,他(她)的职业或岗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另一方面,某人在某一领域如果想往上晋升,他(她)也要想办法获得与之相适应的学历,于是就会想办法通过进修或成教等途径获得。表中“职业变动0”是指毕业后一直从事一个职业,没有发生变化的被调查者。其在总人数中的比例是比较小的,为23.0%。其主要人群是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

如果说某个人的学历和职业变化是其个人努力结果的话,那么,一群人的学历、职业都发生变化则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分不开的。如果从1990年代初算起到2013年,中国的教育状况和社会环境也经历了约20年的变化。首先是我国1992年确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和相关的制度、政策奠定了基础,也为搞活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这种动力推动下,我国经济曾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双重动力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流动机制和渠道不断被拓宽,这就为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他们就业、创业创造了条件。这些背景性的因素也是促进这一群体职业和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

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变化来看,其中最突出的是1998年以后的高等教育扩招和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为这一群体毕业后通过各种途径获得高学历创造了条件。我们从前面对这一群体的学历变化和学历分布情况的分析能够看出,他们毕业后通过复读、工作后再高考、进修、培训、成教等形式获得高等学历,使这届高中毕业生获得高等学历的比例由原来的4.1%上升到26.4%。这一变化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以外,还与教育领域的这些变化有紧密的关系。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一群体学历、职业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机遇和家庭的帮助有一定关系。比如,有的人先是自己有机会进入某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获得了通行证后,然后由单位提供机会去读书、进修、培训获得高学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这也只是在某个时期的个别现象。这种情况在后来就基本不存在了。这也许是他们这一代人在那个时期能够运用的一些“擦边球”的机会。这也是这一群体学历与职业相关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环境角度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这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变迁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就社会环境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方面来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移动通信、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发展。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人的经济主体意识和经济理性的观念,它会使每个人在社会互动中都认真考虑得到和付出的关系,尽可能追求利益最大化,即人的社会行为和个人决策都逐渐趋于理性。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价值取向,从而也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当社会大环境发生如此改变的时候,对生活在这个时代并已踏入社会多年的这一代人来说,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自然也会跟着改变。而且,他们在年龄和社会阅历上都具有适应这种变化的优势。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被调查的100多人里,使用手机上网、聊QQ、用微信转发消息、喜欢用网络热词和流行语的占到90%以上。在余下的10%被调查者中,大多数对于上述行为是感兴趣的或认可的,只是自己没有条件去做那些。因此,当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他们除了适应这种变化,还在积极地利用这些变化,以使自己进步和发展,体现其强烈的主动性:适应变化,发展自己。

第二个促进这一群体个人价值观变迁的力量来自于建立在现代数码、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传媒的发展,如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手机、电视、网络等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为现代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正如前文所述,他们这一代高中毕业生,在中学时期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正统的观念,如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等。虽然时值1990年代,已有的传统观念受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媒的传播影响开始发生变化,但是,让来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度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还是在他们毕业后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后的切身体验。据他们回忆,当年他们最喜欢的是床头的收音机,其次就是报纸、杂志和电视,再后来就是手机、网络等。他们对于这些媒体最关注的有两类内容:一类是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报道,第二类就是信息和资讯。在他们看来,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若没有这些媒体,他们就会觉得生活很单调乏味。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与这一群体个人对媒体的敏感性,使得他们与时代主旋律的价值观拉得更近。他们在慢慢适应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中,逐渐地奠定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既有他们这一代人在青少年时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沉淀,又有适应现代社会新观念的融入,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更加灵活、多元,适应性比较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无论他们身处何种环境,他们都能很快找好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他们的优势很快表现出来。

在这20年的变化与适应中,1990年代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如今已经人到中年,他们经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但是,埋在骨子里的他们那一代人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使他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表现不凡,甚至成为某些领域的精英,诠释着那一代人对时代的理解和对人生的领悟。但是,在他们身上没有太多的光环,因为他们中没有声名显赫的达官贵族,也没有腰缠万贯的富豪名人,更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乡村中走出来的平凡人家的子弟,他们的人生地位需要靠奋斗和智慧去获得。因此,他们的人生轨迹是时代的变迁与个人适应性改变的交集,一方面,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给他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他们在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自己。相比较而言,他们高中毕业后面临的窘境比现在的年轻一代要困难得多,因为当时能够提供改变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机遇和渠道很少。但是,时代似乎又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个人奋斗的途径和机会,比如那时候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竞争并不那么激烈,只要他们具备基本的条件,加上他们的努力,他们就有可能成功。再比如,那时候到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工作并不需要严格的选拔考试(如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很多规范还没建立起来,他们有可能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这些工作,然后再寻求新的发展。在这次调查的十多位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任职的同学中,有的是刚开始的时候以编外人员进去,后来慢慢转正的,还有的是因为自己在工作中非凡的表现被录取的。总而言之,时代考验了他们,也给予了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现实中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方向和位置,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着自己,为自己创造着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生活。

四、以典型案例描述他们走过的历程

为了对这一群体当年的学习生活背景和他们的人生经历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一部分,我们准备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描述这一群体经历过的学习、生活片段和他们的心路历程。案例的选取主要考虑这一群体的类型化差异,我们从毕业当年直接高考成功的、毕业后间接高考成功或通过渠道获得高学历的和一直未获得高学历但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三类同学中分别选一个典型案例来进行描述和分析。所谓“典型”,一是要在所属类别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他(她)身上发生的或他(她)经历的事情不能是个别现象,二是他(她)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在所属群体中要有代表性。这三个个案都是经过深入访谈后获得资料,而且,经过熟悉他(她)的人旁证。在此还想说明一点的是,把他们作为案例来呈现并不是为了描述他们个人的情况,而是为了折射其所属的群体,以直观的事实来呈现这一群体所经历的变化。

案例1:国内某知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WXJ

在这一届高中毕业生中,WXJ是属于成功跨过独木桥的幸运儿之一,他在毕业当年就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虽然学校名气并不是特别大,专业也不是非常热门,但是,在1990年代初的乡村中学能够考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是一种荣耀,毕竟那时候的升学率比较低,能够考上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即可以将农村户口迁往城市从而脱离农村)。WXJ来自较为偏远的乡村,其家离S中学约有30多公里的路程。其实,他来S中学是要多花钱的,因为不在属地。但是,他父亲是一个文化人——乡村教师,尽管花钱多,也同意他来S中学。WXJ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学生,也非常聪明。整个高中阶段他都是在勤奋、刻苦中度过的。生活也相当艰苦,家里给的生活费少,只能用粮食换菜票,每顿控制饭量,勤俭节约,有时候处于半饥饿状态。这种半饥饿状态在其他来自乡村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主要是当时的乡村税费负担过重,粮食价格又低,农村家庭最缺钱,于是更多的粮食被卖掉去用于其他的开支。

WXJ大学读得比较顺利。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被分配到了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的一个工厂工作,在那个单位时,他也顺利地娶妻生子。平静的生活让他们过得很安逸。但是,这种安逸终究是短暂的。很快他发现,在其他企业的竞争下,其所在的国企在体制改革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除了企业效益下滑、收入递减之外,最让他受不了的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和矛盾。于是,他开始眼往外看。他想,与其在这样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企业混下去还不如趁早另谋出路。凭着他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很快谋得另一单位一个中层管理者的职位,月薪要比原单位多出3~4倍。可是,WXJ依然很遗憾,后来当听说有的同学读了研究生,他觉得自己的文凭低了些,如果有可能,他想要一个更高的文凭。然而,对他来说,由于工作上的压力,这几乎不可能了。可是,他经过努力,近期又取得了高级职称,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他尽管生活过得很好,但是他依然不满足于现状,尽可能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是他要强的性格使然,中学时代如此,多年后他依然执着于自己的追求。

WXJ的人生经历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在他看来,他恰恰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奋发努力赢得成功的。在高中阶段,他喜欢班上的一个女孩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赢得那个女同学的芳心,他曾经为此消沉过,但是,他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很快从这种虚无缥缈的暗恋中走出来,并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人生的支点。于是,在后来的学习中,他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学。这才有了他之后一举成功的结果。在工作中,他也是遇到了种种困境,但他最终都克难攻坚,走出了逆境,以自己的积极态度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天地。

在WXJ的性格里显示的是一个“强”字,在他的为人处世的字典里写的是“善待”二字。无论对谁,他都以一种善良之心相待。他给大家最好的印象就是善待别人。但是WXJ的内心还是有一些弱点,那就是内心不够大度,总是有那么点“有事放不下”的小气量。在其他人看来,这有可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弱点。但是,瑕不掩瑜,他终究是这一群体中较为成功的。与其相对照的是,当年和他一样沉溺于暗恋不能自拔的其他两位同学却因此学业受到了极大影响,最后当年高考以失败而告终。

在WXJ的身上有许多那个时代中学生共同的影子:来自乡村;生活条件艰苦,但奋发图强;中间经历过感情上的困扰;能在逆境中取得成功;居安思危,勇于挑战;敢于打破陈规,重新开始;为人重感情,善待别人;具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有个性,有小缺点、小毛病……这些都是那一代乡村中学生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但他又是能较为成功处理困扰、危机和逆境的一个人,有其成功之处。

案例2:国内某金融院校教师——LYG

同学记忆中的LYG是这一届学生中最不起眼的同学之一,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性格内向,可能是由于自卑,他不太主动与人交流,喜欢独来独往。估计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他生活非常节俭。LYG是个上进心很强的人,他从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发誓要好好学习,不枉费时光。虽然当时的成绩在班级排名在30名之后,但他不服输,选择“笨鸟先飞”,每当别人去玩的时候,他就待在教室里看书、做题。可是,有些科目是无法用勤奋弥补的,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尽管他尽了很大的努力,还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些科目落后的局面。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选择了读文科。可是文科也有数学,于是他又夜以继日地补数学。而他的其他成绩又落下了,于是又开始抓紧补文科的学习。他就是在这样补差补缺中忙忙碌碌度过他的高中生活的。在高中阶段,学习上他一直努力进步,但是相比较其他人,他还是成绩不够优秀。可是他的身上却背负着他家里人和村里人厚重的期望和寄托。然而,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因为在整个镇,所有的优秀学生都汇集到了这所中学,他的成绩和他们相比是落后的。可是在他看来,重要的是努力就行,要让自己心里踏实,有成就感才是最重要的。然而,他的高中生活并没有沿着他预想的方向走,而是让他莫名其妙地迷失在了歧途。

对LYG来说,厚厚的日记本里有他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学时代的LYG喜欢上一个女孩子,但仅停留于暗恋状态,他没有勇气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一种不切实际的暗恋给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以致后来无法自拔,沉溺于单相思的感情漩涡之中。最后睡不着觉,患了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最终他还是没逃脱被第一轮预选考试淘汰的命运,最后预选到县里参加高考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他无法接受现实,于是选择了逃避,躲到一个同学在镇上租住的房子里,在那待了整整一个星期。后来,他去找了班主任,希望能够参加高考。学校考虑到他的情况就同意了。他最终踏进了高考的大门。然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失败了。

第一次高考的失败对于LYG来说来得并不突然,他在沮丧、消沉中迎来了新一学年的开始,他选择了复读。复习班的生活是单调的,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自习。LYG不甘示弱,异常努力。可是,真正的高考即将拉开序幕的时候,他又开始彻夜地睡不着觉,怎么也无法调整到正常状态。这一次,不但他没有考上,而且整个文科班全军覆没。

他这次真的感到了绝望。最终他决定去市里的高考辅导班。在那里,由于是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而且有那些高水平的大学老师授课,他再一次充满了信心,重新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然而,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他突然发现了几个曾经熟悉的身影,其中包括他曾经暗恋很久的那个女生。原来,她在附近上班。但是,此时的他清楚,什么都不能多想,自己有明确的目标。于是他还是尽可能让自己平静,恢复到正常的学习中。然而,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再一次让他在复习高考的关键时刻心理失衡了,他又迷失在自我编织的那个虚幻的想象中。

不久,女孩告诉LYG,她也想来这里复习,希望LYG帮她问一下老师看行不行。出于礼貌,他答应了,那个女生也顺理成章地坐在了他的身边。但是,此后那个女生告诉他,家里已为她在一个大的单位安排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她决定不再复习而去工作了。此后,双方有过多次交往、交流。但是慢慢地LYG发现自己对女生的感觉已经变了,因为多次交往,他错误地认为对方在向他暗示着什么。事实上,后来那个女生说她真的没暗示什么,她觉得只是因为得到过他的帮助所以自己才出于善意关心他。但对LYG来说,她的关心让他越陷越深,直到有一天女生告诉她“有人要给我介绍对象了”,处于高考前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的LYG彻底被击垮了。这也注定了他第三次高考的命运:他又失败了。

但是这一次幸运的是,LYG的高考成绩虽然没有上线,但是有一个较高的分数,他被某民办大学录取。尽管是民办大学,但是LYG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大学的机会,他同样刻苦、认真、勤奋、进取。他在一年的时间里考下了文凭考试的10门课程,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一等奖学金等。而且,LYG在大学期间的多次实践锻炼使他改变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总而言之,在大学的第一年他收获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

尽管在大学期间他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在LYG的心中还是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没能真正地获得高考成功的喜悦,他觉得自己读民办大学尽管很好,但他还想圆真正的大学梦。于是他在读大学期间偷偷地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再高考一次。他这次以全校文科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但是,他还面临着两难选择,在读的大学和省内的大学要怎么选择?最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放弃了省属院校。LYG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企业,但是由于专业不对口,而且感觉没有前途,他开始复习考研。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以后,由于成绩优异,他于毕业当年考入国内名牌大学读博士,尔后去美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国内某金融院校任职。

LYG的个人经历颇具戏剧性,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他依然认为,一路走来一直没有偏离自己高中阶段所订立的目标。他认为,他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他身上也集聚了他同一类型人的共同特点:第一,经历过失败尔后成功;第二,他们都是不放弃目标的人,一直心存一种成功的信念;第三,中学时奠定的人生价值理念和信仰决定了他们成功的因子;第四,面对挫折与困难,他们总会想办法找到突破口,不望而却步;第五,生活的磨难训练了他们成熟的心智,不会为失败而折翅;第六,曲折的人生经历中他们收获的比别人多,包括失败与困境带给他们的磨难,这使他们更强大。

案例3:某市××门店老板——TYJ

在他们这一届的高中生里,TYJ算是一个才女,她喜欢唱歌,又是一个学艺术的,而且爱美,喜欢一切美的东西。TYJ来自一个普通的乡村,家里条件虽不富裕,但是,相比前面两例,她家的条件算是能过得去的。TYJ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喜欢唱歌、跳舞、画画、书法、刺绣等。其实,那个时代来自农村家庭的女孩子能够有这么多艺术类的爱好是不多见的。对于学艺术的学生来说,她的文化课的考试成绩算是不错的。他们最主要的是专业技能的考试,因此他们会有相当多的时间去艺术院校培训或去户外写生等。相比埋头苦读的其他同学来说,学艺术的他们生活更加多元化一些。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在那样一个乡村中学选择艺术方向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艺术类在城里占优势,不管是资源、环境,还是老师的水平,乡村中学都差得远,但是竞争是一样的。他们为了不给自己增加压力,常常告诉别人自己学这个只是玩的,又不打算考上。但是,事实上,他们还是认真地计划着每一阶段的练习任务。

如果说其他同学的寒窗苦读是一种奋斗的话,那么他们学艺术的就是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生活。但是她决定以学业为重,其他的一切都不考虑。于是,她的高三上半学期基本上是在市里度过的,因为要学艺术专业课。然后还要为文化课考试准备,来回奔波于学校和艺术培训中心之间,甚是辛苦。但是,她依然坚持着。

她当年高考的文化课成绩过了,艺术课成绩没过。第二年复读还是如此。后来她发现,艺术课成绩是个很大的问题,于是决定到市区一辅导班复读,在那里她的艺术课仍然没能取得明显的进展。她开始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天分,决定放弃艺术院校的考试,参加普通高考。但是她的文化课成绩与普通高考成绩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她还是不服输,继续再考,但是始终没能叩开大学之门。但她热爱艺术的梦想依然没有破灭,她希望通过创业来延续她对艺术的热爱。她首先在当地开了个店以维持生计。这时候她终于等到了男朋友的归来,于是她开始安心做生意。后来,随着他们孩子的出生,她的艺术之梦便慢慢地搁置了。

但是,生活总不能这样平淡无奇,TYJ心中升起了一个外出闯世界的梦想。她说:“考大学无望了,我也不能就在这个小地方待下去,我还要有更大的舞台,自己主宰的舞台。”于是,她和丈夫带着孩子来到了他们向往已久的大城市,开始了外漂的生活。后来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们租下了一个门面开起了艺术类的时尚潮店。由于TYJ懂艺术,特别了解时尚、流行发展的趋势,所以她对店面设计和商品的选择都很讲究,商店很有特点。渐渐地她的店熬过了一个冬天,在第二年便迎来了好的景象,主要是她的精心设计唤起了同一年龄段的人对过去的记忆,比如艺术照片、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旋律以及能够勾起人记忆的青春画面。很快地,她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就稳定攀升了。现如今,她已有3家连锁店,手下有十来个人经营实体店。对于将来,TYJ打算继续沿着艺术支撑的经营思路发展下去。我们没有办法评论一个人怎样算成功,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不管你上大学也好,不上大学也好,一个人只要能够沿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标追求下去,就找到了人生支点,也就实现了人生价值。其实,求学是一种奋斗,谋生和创业也是一种奋斗,成功与否自在我们的心中。

TYJ是这一届高中毕业生中始终没有实现大学梦的一群人的代表。他们也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奋斗过、打拼过,但是始终没有打开大学之门。但是,与此同时,他们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开启了新的生活之门、奋斗之门。他们中有相当多的成功者,当然,也有遭遇挫折和失败者。在TYJ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他们这一群人的特点:第一,高中阶段虽然不是优秀的,但是有自己梦想的人,而且,也是为自己梦想追求过的人。第二,他们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进入大学学习的梦想,包括那些几经复读再考的人。第三,他们后来的人生经历都体现了他们曾经的态度和性格特点。第四,他们在生活中一般都会尽可能创造出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弥补人生缺憾的事,如竭力将子女教育好,实现大学梦,或者是用自己在事业中的成功来弥补缺憾。第五,他们对于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逻辑,这种新的解释逻辑隐含着他们对生活新的体验。在这群人内部有很多差异性,有的人很成功,也有不成功的,甚至有不幸的。我们从TYJ身上看到了他们这一群人中积极人生的一面,而且他们之中像TYJ一样较为成功的占多数。

五、研究这一群体的启示

研究一个群体总是要有一定的目的。我们之所以研究这样一个群体,是因为它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他们是乡村社会中走出来的精英群体;第二,他们是中国特定教育制度下的受教育者,而且是乡村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受教育者;第三,他们中多数人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是与中国1990年代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生激剧变迁紧密相关的一代人。这些特殊性使其不同于乡村社会中其他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价值观和社会态度,而且在他们身上有着中国1990年代经济、社会、文化变迁的痕迹。通过对这代人人生经历的描述和社会背景的分析,既可以了解乡村社会这一特殊精英群体的特征,也可以了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乡村社会这一精英群体产生的影响。这里我们总结一下这一研究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第一,特定的时代精神塑造了乡村青年知识群体特定的人格和价值观体系。我们研究的这一届1990年代初的乡村高中毕业生是那个时代乡村的知识精英群体,他们来自于乡村,并深受乡村文化、社会伦理规范的熏陶。因此,他们的意识和价值观里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作为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积淀的文化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发挥作用。如果它是一种文化影响力的话,只能说它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对于某个时代的特定人群来说,一个时代的文化主旋律和社会舆论环境决定了这一群人的人生价值体系和基本人格特征。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发现,1990年代以后中国经历的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迁是塑造他们这一代人理性价值体系的基础,同时日益宽松、灵活的政策、制度环境为他们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机会选择个性化发展。尽管他们大多数出生于1970年代,但是,他们还是被塑造成了适应潮流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上网、聊QQ、转发微信、使用网络流行语等。一切新的东西他们都去尝试,当然包括观念、生活方式等。

第二,属于乡村精英的他们具有多重属性和特征。首先,在他们身上流淌着乡村社会传统的血液,有一种天生的善良和淳朴,所以,遇到挑战其道德底线的事情,他们会回归其性本善的乡土属性。另一方面,当他们走入社会,时值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激剧变迁的时代,当他们在社会上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来自冲破道德底线的事情的挑战时,他们也慢慢学会了适应这样一种变化,于是,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又多了适应性、灵活性的价值规范和策略。有人说,这是他们的外在性的道德表现。这样一种多重性的群体特征仅仅是暂时的,一旦整个社会统一了标准,他们很快就会成为统一道德标准的跟随者或者示范者。因为,深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标准还没有失去。

第三,他们是乡村中走出来的知识精英,被社会认同是他们真正成长为精英的过程。“他们是乡村中走出来的知识精英”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他们来自乡村,在乡村社会,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智慧使他们具有精英的素质,相对于其他村民来说,他们是乡村精英;二是他们走出乡村后,他们中的部分人也成了社会的精英。从双重的“精英”含义,我们能够了解体现在他们身上的精英特质的转变过程。当他们为乡村精英时,“精英”主要体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拥有和文化的理解力上。这时候的“精英”仅限于文化程度比较意义上的评价,“精英”是我们贴给他们的标签,在乡村社会他们仅仅有了被赞许的名声,既没有权力、地位等抽象意义的“精英”要件,也没有显赫或稳定的收入等基础性条件,也没有突出的才智、技能和较高的素养等实质性要件。因此,他们的“精英”头衔是仅就“拥有知识”而言的,表示的是,他们作为乡村青年中最有出息的一代已经刻在他所在乡村的记忆中了。至于他将来怎么样,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精英,乡村人是不得而知的。而他们后来以各种各样的途径真正成为社会上的精英,是他们由意念上的精英向现实中的精英演绎的过程,体现着其精英身份合法化的过程,即在实践中被认可。

第四,这一群体在高中阶段共同经历的青春期的情感困境问题未被重视。在我们前面三个案例的描述中都谈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青春期的情感困境问题。而且,在后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是许多人共同的难题。首先,他们的年龄都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吸引异性和对异性感兴趣。可是那个时候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这是个矛盾问题。可是由于当时没有相关的教育、辅导和沟通,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处理不当影响了学业,也影响了后来的发展。这也是乡村中学一直空缺的心理疏导问题。被情感困境耽误的高中毕业生的案例在我们调查中被详细谈到的至少有30多个。有的由于处理不当还产生了不良后果:心理障碍、神经衰弱、情感纠纷引起的伤人事件等。其中一位理科班的同学原来在班里成绩是第一二名,可是由于受情感的困扰,成绩不断下滑,最后高考落榜,给其终生留下遗憾。当时他深陷情感困境,没人能给他正确的引导。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班主任老师。但是,如果在学校中这种情况是普遍现象,学校是有责任予以重视的,至少班主任老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看看学生有什么困扰需要多沟通的。因为在乡村中学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值得注意:第一是他们有可能上学比较晚,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时候情感问题很容易发生;第二是乡村的父母也没有这种意识注意到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孩子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讲。这样就容易使情感问题被压制起来。学生深陷其中,又不成熟,不知道怎么处理,最后只能凭理性压抑、控制,但是,越是压抑,心理问题越严重,很难走出来。再者,学校的业余生活太单一,异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也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情感困扰。在这些方面,学校和家长由于过分地关注其学习成绩而较少关注成长中的烦恼,导致问题的发生。

第五,尽管岁月在变,但是青春年少时的性格和秉性还没有变。二十年后的聚会使他们感受到岁月使得他们外在的容貌在变,但是,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彼此的性格和曾经的秉性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大家都成熟了许多,多了几分矜持。有的人职业、身份和地位都变了,但他们依然呈现出当年学生时代的那些特点。我曾经在对这一群体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关于性格、价值观、认知及社会态度等方面是否发生改变来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对“性格方面是否发生改变”问题,76.2%的人表示“没有太大改变”和“没有改变”。在调查中,大家说得最多的评价是“他(她)性格没怎么变”“他(她)还是那样”“他(她)和过去一样”等。但是,当他们讲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现在的状况时,又会发现,岁月还是改变了一个人许多,比如他(她)的认知、态度、价值观等都和过去不太一样。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许多事情的人,岁月还是改变了一个人许多,只是性格、秉性没怎么变。当他们再次走到一起时,发现岁月带走许多光阴的故事,而心中存有的却是同窗时那年轻的身影和一张张青春的笑脸。

第六,体现在这一代人身上的乡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这是一群来自乡村的知识青年。当他们以各地优异的中考成绩步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时候,他们是背负着乡村和家人厚重的期望,怀揣着人生下一阶段的梦想开始他们的青春之旅的。因此,他们首先是乡村社会、文化塑造出来的精英群体。这表现在他们的善良、淳朴、生活节俭、能吃苦、勤奋、敢于担当、友好、家庭意识等。其次,他们又是至少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一群人。高中教育其实已经超出基础教育的层次。在乡村来说,那已经是开启一个人高智商培养的阶段。因为它直接对应着高考。在乡村来说,考上大学就算读书成功,过去还被认为改变了命运。一个人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就是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的基础阶段和平台,因此,它本身有选拔和竞争,许多才智如认知能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这一阶段都将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和发展。另外,高中阶段还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的运用、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更广更高层次的培养和运用,语文、数学、外语等也在更高层次强调应用和分析,等等,这些能力都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职业技能的基础。因此,一个人高中毕业就意味着他具备了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而大学则是一个人专业知识塑造的基础阶段,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的职业、生活做准备的。在乡村社会,一个读过高中的人和没有读过高中的人差别很大,尤其是在社会的认知、判断和分析能力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吧,我看很多乡村高中毕业生还不是打工、务农!”对此,我们认为这只是机会的问题,如果你有足够的机会给他们,他们一定会干得很出色。其次,我们认为,不能用现有的职业去衡量。要看具体怎么干,怎么想问题。因此,乡村高中生是乡村中等教育塑造出来的人才,他们已具备许多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基础,如果利用得好,他们也一定会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只是我们的社会把他们降低为等同于小学生、初中生来用。我们给予高中生发展的渠道太窄了,只有升学一条路。其他的路只能靠他们自己去摸索、打拼。虽然现在升学率比过去高了一些,但是,乡村中能够考上大学的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还是要面临回乡务农和外出打工的命运。这就有必要去反思一下我们对于乡村中等教育的设置问题。一条竞争异常激烈的升学之路有可能淹没了一个有志青年多元化发展的梦想。

【注释】

[1]被访者XJ为S中学1991级高中生,后来考取了省某化工学校,现为上海某公司质量安全检查监督员,副高级职称。

[2]当然,学校统计的升学率要比这个略高,因为它是按照参加高考的人数作为基数来计算的,实际上还有一些被预选考试淘汰提前回家的学生没有算进来。

[3]访谈对象:任课教师ZC,S中学教师,现已退休。访谈时间:2013年2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