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戒毒的正反案例的分析介绍

关于戒毒的正反案例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2月12日,惠特尼在比弗利希尔顿酒店因吸毒诱发心脏病而亡。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放弃东三省的大好河山,率军退入关内,受到全国人民的唾骂。由于长期吸毒,注射毒品已多年,日益增大的毒瘾使张学良面黄肌瘦,病弱难支,看上去没一点30来岁青年的那种朝气和旺盛的精力。为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尊严,张学良将军以惊人的毅力戒掉了毒瘾,而且以后再没有犯过,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一、吸毒案例

毒品离我们大学生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着许多吸毒的案例,其中有外表光鲜亮丽的明星,也有生活窘困的一般老百姓。据警方最新统计,上海已经发现并登记的吸毒人员为6.7万人,其中本地吸毒人员达到4.4万人,且近5年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不断增长。

惠特尼·休斯顿,是位曾获得格莱美奖的美国R&B歌手、演员、电影制作人。她以磁性般的嗓音、一字多转音的感染力与宽广的音域为世人所熟知。

作为美国流行音乐史上最成功的歌手之一,嗑药毁了惠特尼的事业和人生,一旦沾染上毒品就很难摆脱。2009年她复出发专辑,当时对外宣称已经勒戒成功,不过2010年的海外巡回演唱状况百出,不但她的演出让歌迷大失所望,还以身体不适为由,取消了多场演出。2011年,惠特尼和女儿在歌手Prince举办的演唱会上,被现场观众拍到在台下无视他人又叫又跳又摇,周边观众不胜其扰,纷纷侧目或走避。就连18岁的女儿芭比也曾被拍到吸食可卡因。2012年2月12日,惠特尼在比弗利希尔顿酒店因吸毒诱发心脏病而亡。

明星的这种“减压方式”可取吗?

许多明星在被记者问起自己吸毒的原因时,都会堂而皇之地回答:“做明星压力太大,这是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每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各种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而用减压来作为吸毒的借口,作为有着潜在引导青少年行为的明星来说,这无疑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不负责 任。

二、成功戒毒案例

1925年底,张学良的老师兼部下郭松龄为了实现民主,起兵反对张作霖,张学良权衡再三,决定对抗郭松龄,12月,张学良在沈阳南边的巨流河打败了郭松龄,而自己的嫡系也遭到损伤,张学良本想保护老师,送郭松龄出国,之后回国再重用郭松龄,但当时的总参议杨宇霆由于与郭松龄不和,假传张作霖的命令将郭松龄杀害。张学良当时痛苦万分,由于身体不好,无法排解,再加上张作霖当时对张学良多有责怪,张学良在别人的劝说下开始吸食鸦片。后来,张学良也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准备戒掉鸦片,但病急乱投医,听人介绍说有一种日本进口的注射药,对戒除鸦片有特效,便叫私人医生马扬武为其注射这种药物戒烟,戒掉鸦片的同时,他又对这种药物产生了依赖,这就是吗啡。之后,张作霖遇害、东北易帜、杨常事件、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接连发生,张学良只能靠吗啡支撑自己。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放弃东三省的大好河山,率军退入关内,受到全国人民的唾骂。1933年3月底,其悄然南下来到上海,准备出国考察,但是,遭到各国大使馆的拒绝,他们说不欢迎一个吸毒的中国军人。由于长期吸毒,注射毒品已多年,日益增大的毒瘾使张学良面黄肌瘦,病弱难支,看上去没一点30来岁青年的那种朝气和旺盛的精力。

于是,张学良决心戒毒,闭门谢客,并且撰写戒毒条幅:

“陋习好改志为鉴,顽症难治心作医。”不久,张学良请上海疗养院院长、美籍名医米勒帮他戒毒。戒毒生活开始后,痛苦折磨得张学良脱了形。几次毒瘾发作时,张学良口吐白沫,满地打滚。有几次,医生都看不下去了,准备略作退让,延长戒毒期。但是,张学良下了狠心要戒毒。他似乎把这几年来的痛苦、屈辱、仇恨都归结在毒瘾之上,发誓要一次戒成。每次毒瘾将犯时,他便让副官长谭海把自己捆在椅背上,并当着众人的面把铮亮的手枪“啪”地放在身边桌上,吼道:“难受时谁要是帮忙,到时可别怪我六亲不认,打死谁活该。”

就这样,张学良将军不仅戒了毒,而且再也没有复吸,享年101岁,2001年10月15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张学良之所以能够戒了毒瘾,完全凭借个人顽强的毅力。为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尊严,张学良将军以惊人的毅力戒掉了毒瘾,而且以后再没有犯过,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可见,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做不成的事。

思考题

1.毒品对大学生有哪些危害?

2.谈谈自己对“远离毒品”的认识。

3.请同学们想一下“吸毒为什么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