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时间:2022-09-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刘志才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社会“公害”。所以,有效地预测青少年犯罪并研究治理良策,遏制青少年犯罪,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问题。当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的特征:①犯罪类型以财产犯罪和性犯罪为主。

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刘志才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社会“公害”。青少年犯罪从越就是举世瞩目的重大问题,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在量和质的变化上,敏锐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青少年犯罪泛滥成灾,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和民族将失去未越和希望。所以,有效地预测青少年犯罪并研究治理良策,遏制青少年犯罪,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征

(一)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的凸现。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发展令人吃惊,一方面是人类的物质文明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丑恶现象步步升升,青少年犯罪来越来严重。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的困扰。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问题。对此,经联合国长达16年的全球调查,其结论是犯罪率每年递增5.6%,超过了各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据有关资料,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青少年犯罪一般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0%左右,青少年犯罪还不到整个青少年的万分之一,但到80年代却占到70%多。自80年代开始,我国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日趋严重,已成为社会刑事犯罪的主体,青少年犯罪率呈现增长热态,1980年为万分之十四点九,1989年为万分之二十七点四。进入90年代,青少年犯罪仍是上升趋势,90年代中期犯罪发案率已等于80年代前半期的8倍。当前,青少年犯罪率为万分之三十左右,虽然有的年份比例数下降,但绝对数还是上升的。据全国法院刑事一审案件统计,未成年犯1980年为16555人,1985年上升为17506人,增加2.36%;1995年为35232人,比1925年增加l04.69%;2200年为41729人,比1995年增加16.42%。不仅如此,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暴力犯罪增长,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学生化、团伙化、暴力化等特征。因此,当今青少年犯罪仍是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我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征。我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也一直比较严峻,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突出。近几年我区青少年犯罪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徘徊的基础上又连续上升,当前形势仍然严峻。据统计,1998年至2001年全区青少年刑事,作人数连续上升。1998年比1997年上升2.5%,1999年比1998年上升10%,2000年比1999年上升15.49%,2001年比2002年又上升15.4%。全区未成年犯2001年为286人,2002年增加15.79%;2003年为355人,又比2002年增加7.0%。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犯人数逐年上升。1980年至2003年,全区未成年犯占整个刑事犯人数的比例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去年1—7月份,全区刑事,作人员中,未成年人的比例高达18.9%。当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的特征:①犯罪类型以财产犯罪和性犯罪为主。过去青少年犯罪主要以打架、斗殴、伤害、寻求刺激为主,而现在则以盗窃、抢劫、强奸等为主。在我区,这两种类型犯罪占的比例较大,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如我区侵财作的少年犯和少年教养人员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例,从1983年的47,3596上升到1998年的77,04%.去年1—7月份,全区未成年刑事,作人员中,侵财犯罪占的比例高达85.7%。②犯罪形式突出为团伙犯罪。犯罪形式由单一的个体犯罪转化为群体性、有组织的团伙犯罪,尤其是盗窃、抢劫等团伙犯罪作件增多。2002年、2003年银川市共查获未成年入团伙,作228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45.1%。轰动一时的金凤区梅花帮的作犯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③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日趋成人化、智能化,凶杀、抢劫、强奸等这些成年人犯罪的手段也被一些未成年人仿效,而且更残暴凶狠。他们,作手段更加隐蔽、狡猾,反侦查,逃避打击的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实施侵财犯罪时,有预谋、有计划、事先踩点,作案工具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分工周密,作案后及时消除痕迹、破坏或伪装现场。④犯罪主体低龄化。06周岁以下的末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全区2001年为292人,2002年、2003年为338人。而犯罪年龄却呈下降趋势,如银川市1999年最低犯罪年龄为14岁,2000年至2003年为13岁。2003年,银川街头、商店出现大约40多名外地12岁—14岁儿童大肆行窃,石嘴山市一些地区在校生和流失生中甚至有“不到刑事责任年龄抓紧盗窃”的犯罪心理,实在令人心悸。14周岁以下的儿童犯罪增多,这种低龄化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

不仅如此,突发性的案件增多。去年2月以来,一盗窃团伙在银川大盗沿街超市和烟店,不到半年时间疯狂作案40多起,涉案价值5万余元,该案7人中6名是未成年人。10月的一天中午,银川一保安臣某买菜骑车回家时,与两名骑摩托车的中学生相撞,发生争执,两名学生突然拔刀刺他,致臣某当场死亡。今年年初,吴忠市某中学学生王某、丁某放寒假回到农村家中,趁天黑和辍学在家的何某(均17岁)在离家不远的一招待所内,丁持刀威逼,王、何对在此一打工女轮奸,走时又、了该女的现金、手机。三人后到市里,骗乘一辆出租车,到离家不远处、得该车后,因车出现故障弃车再次返回市里,采取同样手段到同一地点实施抢车,因司机发现未遂。次日清晨,公安机关在三被告家不远处的招待所内将正在预谋继续、抢的三人抓获。4月的一个下午,在银川突发了一起10多名少年殴打、绑架、抢劫、敲诈5名同龄人的案件。

二、青少年犯罪上升的社会原因

(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消极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反映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上也出现多元化和差异性、多变性的特点。市场经济自身规律所产生的趋利性、盲目性,容易诱发“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急功近利”“以我为中心”等观念的滋生,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影响和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引诱他们一切向钱看,利欲熏心,丧失理智、铤而走险。财产型犯罪一般都是这种原因。

(二)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加强和扩大了同国际间的经济、科技合作,加强了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生机。但与此同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各类人员的交往、文化交流和媒体传播等途径,西方腐朽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也乘机侵入,严重毒化腐蚀青少年。由于这些外来因素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有的盲目地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金钱拜物主义和豪华的物质生活,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走上盗窃、抢劫、诈骗、卖淫、赌博等犯罪道路。有的追求纵欲主义、“个性解放”“性自由”,向往西方国家男女之间的放荡生活,大搞流氓、淫乱活动。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绑架人质等都与这些外来因素的负面影响有关。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因素日益复杂多样。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青少年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特别是思想文化渗透造成的严重影响不能低估。

(三)社会消极腐败现象及丑恶现象的影响和危害。这主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风方面存在的特权、个人集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消极腐败现象,以及假冒伪劣、欺诈活动、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直接影响和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极易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由于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滋长蔓延,对青少年的影响、污染和毒害很大,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以权谋私,侵吞国家财产,从经济腐败到政治腐败,给青少年犯罪起了“示范”和教唆作用。

(四)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就业形势严峻的刺激和影响。改革开放来,我国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不同利益主体间存在的差别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导致了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同主体、阶层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加大,特别是城乡差距的拉大,利益矛盾突出。这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有关资料,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l到2003年的3.2∶1。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据媒体报道,全国20%的人群占储蓄总金额的80%,而80%的人群只占20%。50个中国亿万富豪的资产,相当于5000万中国农民的年收入,而300个千万富翁,则相当于9亿中国农民两年的纯收入。由于,济发展的不平衡、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及城乡差别的强烈刺激,都会引不青少年心态不平衡,导致他们违法犯罪。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许多家庭温饱不能解决,为了挣钱养家,不让孩子上学,大批学生辍学回家务农或进城打工,面对生活的窘迫和城乡差距,导致心理失衡,进而铤而走险,走向犯罪道路。

,济增长与社会就业增长不协调,使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突出,整个就业形势严峻。这种矛盾造成岗位竞争日益激烈,致使一些文化素质较低青年找不到工作,长期闲逛,极容受到坏人的教唆、引诱而误入歧途。据乌鲁木齐少管所调查,有扒窃问题的违法犯罪少年中,待业人员占57.8%。加上超前消费的诱发和舆论宣传上的片面性,如一味宣传“恭喜发财”“刺激消费”“能挣会花”,讲究“高档”“品位”“高收入、高消费”等,在客观上助长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思想,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这样一来,一些青少年吃好、穿好、玩好的欲望很强烈,如果得不到满足,往往容易产生偷、抢的心理。一些青少年怀着发财梦想,不以非法牟利为耻,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也是财产型犯罪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不良文化、信息的引诱和误导。由于青少年世界观处于正在形成阶段,社会阅历短浅,思想缺乏免疫力,经不起不良文化的引诱。一些文化艺术作品,为追求市场卖点牟取高利,掺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品。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和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无视政府法令,依然接纳未成年人。有关部门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整治力度还不够,有些问题还未解决,增加了青少年受感染的机会。尤其是一些自制力差,又无人监管的未成年人,在享乐主义、好奇心理和寻求刺激欲望的驱使下,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以身试法。

(六)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社会进步,整个社会工作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关爱教育不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存在薄弱环节。邓小平同志讲过:20年改革经济发展了,但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个历史的教训至今没有被完全吸取和真正解决。在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中,仍存在着“学校教育是单干,家庭教育不接轨,社会教育有空档”的现象,缺乏各方面通力配合的教育机制。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例如,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一)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中国的前途如何,取决于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运用一切手段,关心和教育青少年,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才是最主要的。关心和教育青少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定要认识到位,高度重视,付诸行动。特别是去年,中央颁发的8号文件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广大干部群众,各个部门和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和深入贯彻落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主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解决好认识到位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下大力气、上下齐动、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狠抓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和全党全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严峻形势,认识到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害”,必须大力遏制。青少年犯罪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其犯罪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采取防范措施,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是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道德往法律正常运转的社会心理基础,往法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个基本内容,就往要求人们严格、自觉地遵纪守法,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在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往往导源于思想想堕,道德败坏。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新情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特别往青少年犯罪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往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要紧紧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分类指导,因才施教。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良好品质和情操为基础,着力从增强爱国热情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把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要加强德育的实践活动,特别往要发挥爱国主义基地的教育功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关键在于联系实际,找准影响其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采取科学对策,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的。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切实矫正“指挥棒”的指向;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三)加强法制教育是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青少年违法犯罪带有盲目性、突发性的特点,往往是由于法制观念淡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造成的。在他们中,不少人违法不知法,犯罪不知罪,不懂得法律常识,毫无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要结合“平安宁夏”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如聘请法律辅导员、法制副校长,以案讲法等。要形成预防和挽救青少年犯罪的发现机制、预防机制和挽救机制。要大力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两法”的内容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建议我区尽快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条例》,并加大人大大法检查力度。要继续做好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使他们得到科学矫治、重塑灵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种犯罪行为,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净化优化社会环境,减少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预防犯罪,必须把犯罪诱因减少到最低限度。由于青少年犯罪的外因主要是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精神、明建设,净化优化社会环境。1.从源头上净化。“白领犯罪”是最大的“污染源”,必须从严治党,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这是最主要的一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污染和影响。坚决消除和取缔社会上的一切腐朽丑恶现象。对黄、毒、赌要坚决取缔,并应依法制裁那些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引诱青少年犯罪的教唆犯,积极防止和消除各种精神污染。对生产精神产品的部门加强教育和管理,制止生产不良、有害的精神产品。2.从传播渠道上净化。加强现代化信息管理,控制不良的传播渠道。进一步整顿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场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网吧和散布不良信息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三厅”应进一步健全监管体系和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尽快在校内外建立一批内容健康、合乎青少年需求的网站。宣传、文化、出版部门要通过媒体,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文化导向和法律导向,清理消除传播暴力、色情、凶杀、毒品、赌博、斗殴、封建迷信、唯利是图和拜金主义等有害青少年的、化产品,严禁淫秽作品和活动场所。3.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化的渗透和侵蚀。4.强化社会环境的管理。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消极影响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要抓紧规范、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和社会歪风的问题,以纯洁党内,净化社会。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青少年建设一些校外活动场所,特别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社会上的图书、科技、体育、文化等场所应向未成年人开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就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各种秩序、完善各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防控网络,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成效。这是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坚实基础和根本措施。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往往强调司法的作用多,对教育的作用有所忽视,这是最大的失误。实际上教育很重要,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强大合力。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要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防控网络。1.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要从小给孩子以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重视榜样教育、环境教育和爱的教育,特别是要以养成教育为主。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匡正家庭教育的成才观,教育、妇联等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开展各种培训和讲座、展览、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特别是要关注单亲家庭、困难家庭、进城打工农民的子女。2.大力改进学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尤其中小学教育。所以,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学校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⑵加强法制教育,将这一教育与品德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艺术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⑷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有教无类”的观念,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注重因人施教,切实做好后进生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⑸切实解决辍学问题,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预防和控制辍学生违法犯罪。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经济、心理和课业负担。⑹加强与家长、所在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学校的龙头和辐射作用。3.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社区是三个教育的结合点,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社会教育社区化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社区建设中要突出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整合社区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能很好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

(六)党的领导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遏制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为提党的的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第一把手”。要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协调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求真务实,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建议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尤其是重点工程要保证资金到位,如期完成。要抓好队伍建设,在全区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教育工作队伍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