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中医中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发展中医中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中医中药,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在中国医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医和西医并存发展的现象。中医和西医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的一体两翼,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都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医中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朱征明(1)

卫生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医疗卫生服务,由过去长期的需求约束,转变成现在的需求与供给的双重约束。比较看,供给约束的矛盾将更为突出,更为尖锐。从贵州的卫生工作实践看,当前发展中医中药,对解决新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中医中药的意义

卫生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快速增长。一是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的医疗服务有基本的制度保障。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支出结构中将更多地安排医疗卫生服务支出。三是一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如新农村建设,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个体私营企业税收政策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负担,使有支付能力的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快速增长。

第二,供给增长严重滞后。一是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有的村没有卫生室,有的乡镇没有卫生院。在村卫生室中,部分卫生人员有医师资格证。在乡镇卫生院中,少数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达不到规划要求,而且,已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多数没有达到配置标准。三是卫生技术人员的总量不足。

第三,疾病谱的变化,需求更趋多样化。疾病谱是指某一地区危害人群健康诸多疾病中,按其危害程度顺序排列成的疾病谱带。城乡差别大,城乡疾病谱差别也很大。城市疾病谱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农村疾病谱以传染病为主。疾病谱的二元结构,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多样化要求。

第四,市场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剧了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供给矛盾。一是市场条件下的人才流动使农村有经验的优秀卫生技术人员加剧向城市流动。医疗技术人员由乡镇向县城流动、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十分严重,近期还难以扭转这种逆向流动的局面。二是市场机制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作用,医疗资源分配加剧向发达地区、向城市集中。优质卫生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卫生工作在新阶段,一方面有支付能力的医疗服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供给能力增长滞后,加之疾病谱的变化,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分配,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矛盾,而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尤为突出。中医中药“简、便、效、廉” ,在治疗疾病中更有自己的特色,更有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农村更能发挥作用。解决当前供给约束的矛盾,长远推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加快中医中药的发展。

一是中医潜在供给能力大。在农村地区推广“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这种投入少,见效快的办法,可以迅速地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可以迅速地缓解农村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是中医中药能够满足疾病谱变化带来的医疗服务多样化的要求。整体上,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是一元结构。一元的医疗服务结构满足二元疾病谱的要求,要调整科室结构,要调整人员结构。这种调整势必增加投入,也难以迅速增加供给能力。中医辨证施治,随症辨证,其治法、治则不因疾病谱的变化而变化,只需调整中药配伍和剂量,就能够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带来的多样化的要求,可以有效地缓解因疾病谱变化带来的供给约束。

三是中医服务与中药资源利用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用中药不仅中医工作者有积极性、病人有积极性,而且产业部门、经济部门、广大农民群众都有积极性,可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推动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

四是中医中药强调治未病,符合现代医学的要求。中医的未病是指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中医中药的境界是治未病,中医中药的要求是上工治未病。中医中药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病愈防复。中医中药治未病的思想和实践在公共卫生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如防治乙脑、甲肝等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性流行取得了突出成绩,可以做到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中医中药在亚健康防治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如防治慢性疲劳综合症。中医中药在推动康复事业的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如中医中药在肿瘤病人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中医中药的这些特色和优势将极大地提高和扩大中医中药的影响力。

五是向贫困作斗争的重要武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产生贫困的重要原因。中医中药服务“一根针,一把草” ,简便易行,能有效地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是向贫困作斗争的重要武器。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中医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提升中医中药服务水平,推进中医中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发展中医中药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中医中药是我国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医中药,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在中国医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医和西医并存发展的现象。中医、西医并存共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中国的医药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选择。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在救死扶伤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医在诊疗和救治过程中,秉承“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强调一人一方,一病多法的个体化治疗。西医是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医学。西医以实验分析研究方法为主,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以及分子水平,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此为基础,分析疾病发生的机理,提出诊断要求和方法,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西医强调直观性和规范性。

比较看,中医和西医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在防病治病中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医和西医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的一体两翼,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都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对中西医在政治上要一视同仁,在学术上要平等看待,在工作上要同样重视,在投入上要统一安排。鼓励中医、西医在理论上相互借鉴和融合,实践上相互补充和结合。鼓励中医学习西医,西医学习中医,取长补短,共同和谐发展。

第二,要正确处理中医与中药的关系。历史上中医、中药一起成长,一起发展,理论上相互交融,实践上相互促进。从中医、中药的发展和实践看,凡是有成就的中医师,大都是一个合格的中药师;凡是有成就的中药师,大都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师。历史上著名的中医师的成长,大体上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先跟医师学抓药,做药工,然后登堂入室当医生,最后才成为名医的共同经历。现在的许多成方名药都是中医师临床实践的总结。我省乃至全国近些年来开发、生产的中药新药,开发的速度之所以快,完全得益于大量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医、中药相互依托,一脉相承。

现在的问题是,比较看中医与中药是一弱一强,一慢一快。对中药进行产业化开发,现代化生产,投入大,发展快,比较强。中医队伍在萎缩,条件没有更多的改善,在医疗服务中的份额逐步缩小,发展慢,比较弱。从长远看,中医停滞不前,中药发展快,中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可持续发展。此外,中药的消费主要依赖于中医,如果中医、中药不同步发展,中药就会失去市场。我们必须坚持中医中药结合的原则,努力营造中医中药共同发展的环境,以中医的发展推动中药的发展,以中药的发展促进中医的进步,使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第三,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科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中医中药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治病救人的特色优势。我们讲中医中药的继承,就是要继承中医中药的理论体系、特色和优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人体,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已经达到基因和分子调控的水平。我们讲中医中药的创新,就是在这样的科学背景下,中医中药必须与时俱进,吸取一切现代科学成果,加快自己的发展。

目前,关于中医中药的继承与创新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是两个倾向,影响了中医中药的发展。一个倾向是只讲继承,不讲创新。一讲到中医中药的继承,只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就什么都好,就什么都不能动,排斥一切现代的技术和方法。另一个倾向是只讲创新,不讲继承。一讲到中医中药的创新,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彻头彻尾地改造中医中药,完全舍弃中医中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即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突破和提高。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继承与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加快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

我们鼓励继承,支持继承,并积极推动继承。关键是要继承中医中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继承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创造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思想,继承古往今来在中医中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等方面行之有效的独具特色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我们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并积极推动创新。要在继承历代中医中药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应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方法,开阔思路,促进中医中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同时创新要突出临床实践,围绕临床实践开展创新,着力提高临床防病治病的能力和水平。中医中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个环节的创新都不能与临床实践相脱节,要坚持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联合攻关,在提高中医中药临床疗效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第四,要正确处理中医诊疗方法与现代诊疗设备应用的关系。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 。这些传统方法可不可以与B超、CT、X光、心电图、生化分析仪等现代的诊疗技术结合起来。B超、CT、X光是不是望诊的延伸;心电图是不是切诊的延伸;生化分析指标是不是闻诊的延伸。这种延伸认识,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从实践上看是可行的。要把“望、闻、问、切”与现代的诊疗设备结合起来,创新方法,或叫做中医诊疗的现代化,用现代设备和技术体现中医中药的核心理论,体现中医中药的核心实践。

三、大力发展中医事业

要重点围绕解决供给约束,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重点围绕治未病,重点围绕提高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推进中医工作。

第一,加强名院、名科建设。结合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重点逐步建设,形成特色优势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体系。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医技术精湛,服务一流,在公众中享有较高信誉的中医、民族医院。下决心理顺县级中医院的发展思路。县级中医院要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路子,要突出专科特色和中医优势。通过加强名院名科建设,在全省初步形成专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群体。

第二,加强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加强中医临床疗效的研究,提高中医防病治病能力。选择部分病毒性疾病、慢性非感染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心身疾病,以现有的中医机构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建立临床科研基地,组织有胆识、有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实际疗效上有重大突破。

第三,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在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包括药房、诊室、药柜、库房等建设,使之具备基本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医服务能力。选择重点扶持,通过示范社区建设,带动社区中医服务能力的提高。鼓励城市中医人员到基层工作;鼓励城市中医医疗机构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城乡基层中医药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乡村中医技术人员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依法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切实降低医疗成本,让广大农民受益。充分发挥中医在农村,特别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发展中医高、中等教育,培养一大批中医、民族医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中专人才;坚持实施名老中医战略,积极创造和优化名医成长的条件和环境,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师承教育,培养新一代中医、民族医优秀人才。

第五,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提高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

第六,加强适宜中医药技术的推广。重点推广“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把简、便、廉、效的适宜技术推广到农村和社区,发挥中医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第七,加强民族医工作。加快民族医诊疗技术和民族药新制剂开发应用,促进民族医科研成果推广转化。鼓励有能力的民族医教育机构设立民族医专业,培养新一代民族医人才。

第八,扶持不同所有制主体的中医机构的发展。在保证政府举办为主体、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医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放开搞活一部分,尤其是放开农村和社区中医服务市场。完善政策、积极鼓励和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兴办中医事业的积极性,促进中医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大力发展中药事业

第一,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是中药和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通过基地建设,使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提高中药及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第二,壮大龙头企业,创建药品品牌。不断壮大中药生产的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做大做强中药生产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整合各种经济资源,优化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龙头企业的各项改革,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完善企业管理。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扩大整个产业的规模,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扩大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创建药品品牌。

第三,搞好企业与基地对接,推动中药产业化发展。重点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基地建设中,大力推行定单农业。要求农户按照制药企业需要的药材品种数量和质量组织生产和供应,确保制药企业的原材料稳定供应。同时,通过定单,稳定药材种养殖药农的价格预期,解决药农的后顾之忧。二是要求龙头企业主动为基地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联“体”更联“心” ,实现加工增值,带动基地、药农共同致富。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中,明晰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投资,提升基地建设规模和档次。

第四,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中药材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加快中药材市场体系信息网络建设,主要建设两大信息网络,一是中药材龙头企业信息互通网,实现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技术、管理、市场信息的共享;二是中药材市场供给需求信息网,将本地市场中药材产品的供给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通过网络发布给外界,有效地进入市场。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信息网络和市场的运作效率。

五、落实保障中医中药发展的政策措施

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中医事业的政策。

第一,中西医并重政策。要落实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相互促进,并重发展的政策。按照中医(民族医)发展自身规律和特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准入政策,扶持中医(民族医)的发展。实施重大医疗项目、重大医疗研究课题要有中医参与的政策,保证有中医人员和中医机构参与。重大项目中要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中医中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开展中医中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重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加强中医中药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提高中医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第三,合理调整中医中药价格政策。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要考虑和照顾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的特点,以促进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的发展。中医中药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要纳入医保目录。应当适当提高中医中药服务价格。

第四,中医中药投入政策。一是要不断增加政府投入。中医中药事业费应逐年增加,每年增长幅度不得低于本年度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设立发展中医中药专项资金,对中医中药的医疗、教育、科研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二是广泛筹措社会资金。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扶持、资助中医中药事业,形成多渠道筹措中医经费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吴仪:《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J],《中医药学刊》2007(9)。

2.王黎霞:《中医药的现代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

3.尹力、胡国臣:《2006贵州卫生年鉴》[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4.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2006贵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5.贵州调查总队:《2006年贵州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R],新浪财经网http://finance.sina.com.cn.

6.朱庆生:《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

7.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8.苗药之乡贵州打造西部地区中药生产基地[N],贵州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gzgov.gov.cn/. 2007年。

9.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10.詹向红:《发展中医理论要遵循四原则》[J],《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注释】

(1)朱征明,农学硕士研究生,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