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顾春红一、前言外语教学过程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这在外语教学界早已成为共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_青年学术论坛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顾春红

一、前言

外语教学过程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这在外语教学界早已成为共识。广大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定的文化导入意识,但文化教学还远未普及。语言文化课只在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开设。而在其他外语教学领域,如大学公共外语课,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师生把精力主要倾注在语言形式上。一方面,由于教育大纲只规定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听说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现在大学不少师生忙于应付四级考试,教学中一般选用的小说与科技文章居多,而选用有关文化方面的文章过少。在语言教学方面关于非语言形式的一些西方文化,如社会准则价值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了解不够。

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现状调查 2005年笔者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2003级成教英语专升本本科班学生。旨在了解学生对有文化内涵词汇的掌握情况及对目的语基本文化价值观及习俗的掌握情况。调查方式为英汉互译两个句子。英译汉的句子是“Most Americans can be regarded as materialists and individualists as well.”汉译英的句子为“杰弗逊是位出色的政治家。”调查结果为:将materialist译为“唯物主义者”的占65.3%,译为“实利主义者”的仅占15.2%;将individualist译为“个人主义者”的占80.2%,译为“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人”的仅占5.4%;将政治家译为politician的占45.8%,译为statesman的仅占14.5%。调查用到的句子:Most Americans can be regarded as materialists and individualists as well.中的materialist和individualist表明美国人的两种主要文化价值观.Materialist在西方指“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或“实利主义者,”而在汉语中常译为“唯物主义者。”Individualist是指把个人权利和自由视为第一重要的人。“个人主义”在汉语中解释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这同individualist一词在目的语中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

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仅注重扎实的语言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目的语系统的文化背景知识融合其中。

2.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尽管汉英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各不相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基本思维方式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共同的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也就是重视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课的必要性

随着入世的成功,我国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交往中引发的误解时有发生。从这些事实中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不是孤立的,它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并反映民族的信仰、价值观、习俗等。所以说,语言同文化及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我们绝对没有理由只学语言而忽视文化,或者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教学。

四、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1.选择适当的教材,加强文化的导入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采用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融为一体的教材。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使学生在把握目的语国家文明的基础上,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如在课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亲身体验异国文化的“异处”,增强文化敏感性。学生在同母语文化进行感性比较学习异国文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2.在教学中建立学者视角,解读中外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语言文化或多或少都带有某种预设和期待,自觉接触的英语文化往往是局部的,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够,容易带有母语文化的偏见,容易形成文化定势,因而对文化的解读就不会客观、深刻、全面。我们不能抛弃和排斥英语本族语者的视角和英语学习者的视角,因为我们在解读时需要对比这两种视角,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三视角,也叫学者视角。它要求解读者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既要有局外人的视角,又要兼顾局内人的视角。在教学中对中英文化的差异加以最大程度地呈现教学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对比是使学习者明晰差异的最好方法。

3.在教学中正确处理语言课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提倡把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度。因为大学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课,而非文化课。仍需以语言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从而提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恰当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两大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教学时应尽量体现英语文化,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同时不忘介绍母语文化;对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比较,使学生较好地了解和掌握目的语社会的深层文化知识;作为教师,还应具备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扬弃和贯通的能力。既是合格的语言实体的讲授者,又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是二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主要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