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何晓春摘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量接触外国文化,产生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但是,这些西方文化也打破了学生心中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使学生陷入困惑中。这就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对策

何晓春

摘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量接触外国文化,产生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中外文化的冲突加上国内的社会因素,使学生原来的价值观和信仰产生动摇,学生感到迷惘、失落,形成价值观危机。重新树立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冲突应对能力是解大学生价值观危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文化冲突 文化认知能力 文化应对能力

Cultural Clash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Relevant Measures

He Xiaochun

Abstract: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get adopted with a great deal of overseas culture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which results in national cultural recognition crisis.The clash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together with the domestic social situation,converses the students’ideology.Students feel confused and lost,and end in value system crisis.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such crisis cover reconstruction of ideology,the enhance of cultural cogni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ing competence to cultural clash,

Key Words:Cultural clash,cultural cognition,cultural managing competence.

大学阶段的中国英语教学注重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量地学习外国文化。刚从中学阶段的单纯教育解脱出来的大学生,对所面临的新鲜的西方文化充满好奇,极容易被西方文化感染。在他们内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形形色色文化的矛盾冲突,感到困惑,无所适从。许多进入大学的学生出现了心理失衡、人格障碍和学业荒废等问题。他们对原来他们所笃信的理想产生了怀疑,对中国的道德环境失望,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悲观,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迷惘。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原因

中国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接触的文化接受的教育是正面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接受中国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方面的教育。在学生中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观。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文化,对世界了解更多。许多新事物、新观念、新潮流、新思想与原有的心理文化模式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在他们心理中形成文化震荡和冲突。具体原因是:

1.多元文化冲突导致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动摇

在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渗透到教学教材中。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文化。这种文化主张民主政治,维护自由竞争,保证社会生产的高效率,推崇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张扬个性潜能,追求社会平等。这些特质正是现在青年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价值体系,因此对青年人有十分巨大的亲和力。虽然这些文化对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些西方文化也打破了学生心中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使学生陷入困惑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凡事要顾大局,讲风格,比贡献,注重集体主义精神。中国儒家思想主张“重义轻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推崇以德立人,以言立信。这与西方文化是十分矛盾的。这些矛盾,会使大学生对老师所教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等知识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原有的价值观。

西方文化中拜金主义盛行。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并以财富论英雄。在英语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到处充斥着商业气氛,商业词语和信息,并夹杂各种物质追求的刺激和欲望。奢侈品广告比比皆是,服装、汽车、化妆品等各种时髦商品的潮流一浪接一浪地涌现,各种商业成功的报道在媒体中十分常见。追求金钱和财富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受到西方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动摇,在改变。

许多英语文章宣扬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影响,使得许多大学生也追求享受,以个人为中心,产生自私的心理,对别人漠不关心,对贫穷人群和弱势人群冷漠。

西方文化中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虚无主义使人意志消沉,丧失人生目标,过着荒诞、叛逆的生活。无政府主义蔑视一切法律,唾弃权贵,追求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的生活。西方世界中的the lost generation 和punck等形形色色的叛逆群体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对中国青年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西方诸多文化的冲击,中国大学生有的模仿,有的追随,有的彷徨,有的迷惑,找不到文化取向的标杆,掌握不了文化拿来主义的尺度,寻不到自己的文化价值定位

2.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导致民族文化心理失衡

在社会的稳定时期,各个国家或民族现有的文化传统,能为人们提供自己的价值标准,确立自己的文化认同。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互碰撞和对立,新潮文化给人们带来的震惊和吸引,会使已有的传统文化地位发生动摇,形成文化认同危机。在英语教学材料中,有许多彰显西方文化优越性的篇章。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此期间西方文化中所突现的优越物质生活,科学制度,先进的社会管理,良好的文化发展和良好的环境保护对中国大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而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如腐败、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等问题令中国大学生感到不满和失望。这就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民族文化心理扭曲并失衡。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是民族成员集体性的心理走向、精神状态和人格追求,能激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如果民族文化心理出现了断裂和失衡,势必产生许多与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如缺乏信仰、人格障碍、极端行为、学业荒废、成绩下降、心理失落等。

3.西方文化的精神困惑与悲观导致中国学生文化心理的迷乱

随着西方文化中“上帝的死亡”引发的信仰危机,西方人缺乏了人生意义的根基,丧失了价值观的尺度和人生观的支点。西方人对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结果感到失望和反感。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如战争、对宇宙的征服、对地球的征服、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对和平与稳定的威胁、对原有生活模式的破坏和颠覆、对人类精神带来压力等等。西方人动摇了对科学的信任,他们追求叛逆的生活和返朴归真的生活。有些人甚至反对现代科技文明。他们裸体游行,反政府,反社会。他们酗酒,不务正业,追求自由自在的放荡生活。西方国家的信仰危机以及各种学说和观念,随着英语一并传到了中国,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感到无所适从,心理迷乱。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冲突对大学生既带来了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正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独立的理性精神,强调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社会观变得越来越现实。然而综合观察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国有句俗语“好东西难学到,坏东西容易捡到”。现代中国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中腐朽的、负面的、反叛的东西更有吸引力。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格障碍

中国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冲突缺乏承受能力,产生了心理压力。于是,他们内心矛盾、困惑、无所适从,甚至缺乏精神支柱。中国大学生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反社会型人格。对社会原有的或自身人格中已形成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持全盘否定态度,对政府引导的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持排斥态度。他们思想偏执,对现实的社会形态、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教育不满。在人格的行为表现上,他们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羞耻心,没有爱心,缺乏相信,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性差。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怨天尤人,带有攻击性动机,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2)边缘型人格。具有边缘型人格的大学生,常常对社会变化和社会生活不闻不问,对社会热点问题感到冷漠。他们的价值观念互相矛盾,没有导向功能,没有稳定的价值取向。他们喜欢幻想和自我设计,没有是非善恶标准,缺乏道义和同情。他们往往产生恐惧,容易患上恐惧症或抑郁症。3)因循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大学生因循守旧,坚守旧观念、旧习俗,极力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变化和新生事物十分反感。他们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常常陷入怀旧、失落和自怜的境地。4)附合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大学生盲目地追随各种西方潮流和时尚,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不管这种潮流和时尚是否健康。其实他们内心十分空虚和混乱。一遇到现实的矛盾和挫折就变得脆弱,缺乏理智。他们中大多数人社会角色混乱。

2.文化价值物质化和精神世俗化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理想淡化,价值观向个人本位偏移。注重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把个人收入、工作福利、社会地位作为人生理想,追求物质化的价值观。他们不崇拜英雄、科学家、政治家和领袖,而是崇拜实业家、富豪、明星。校园文化也具有市场功利色彩。大学生参加社团看重经济利益,拉赞助、寻找投资和进行赢利活动成为主要目标。他们相信金钱、权力和声望的威力。

中国大学生越来越喜欢西方世俗化的精神生活方式。他们不关注政治和意识形态,而是关注西方的娱乐休闲和生活方式。西方国家的影视、音乐、体育、艺术、潮流、时尚、消谴成为他们的精神粮食。在校园中,性开放、染发、做PUNCK头、抽烟、酗酒、上网、QQ成为主要话题。

3.受西方文化冲击,中国大学生学风日下

中国大学生受西方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影响,在学习中经常投机取巧,试图寻找各种捷径。抄袭作业已成为家常便饭。大学中的作业已变成了一种形式,失去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意义。考试作弊或请人代考总是屡禁不止,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心态,他们不觉得可耻。毕业论文也是抄袭或造假。他们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用在学术上,认为学术没有实际用途,只是为了文凭而已。他们期望一夜成名,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比赛和选拔。因此模特大赛、选美大赛、唱歌比赛、跳舞比赛、校园女声、K歌之王、汽车美女、网络设计大赛、创业设计赛成为校园热门活动。而学习退到次要地位,导致学风日趋低下。

三、解决中西文化冲突的对策

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探索解决中西文化冲突的对策,解决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危机,重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价值体系。具体对策如下:

1.在英语教学中重建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体系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危机是由多元化的冲突造成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重建其价值体系。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和全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精神上的引领和帮助,在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视人的能动性和价值观主体性,不能抽象笼统地灌输大一统的价值观。必须正视人的独立性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尊重每一个主体的正确选择和独立意志。必须正视人的非理性和价值观的超知识性。通过长时间的感化和实践,让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文化价值观,吸取国外先进的、优秀的、进步的文化,抛弃西方文化中腐朽的、没落的、秃废的因素,并结合中国现代与传统价值的精华,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英语教学中改善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编码、储存、提取和综合处理的路径与形式,是一个人思想、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和基本信念的集中体现。由于个人经历、文化背景不同,认知方式也各不相同,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观点、态度和反应方式也不同。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承受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是由认知方式决定的。因此改善其认知方式显得十分重要。首先要向大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知识及认知方法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文化认知方式的作用、心理过程和运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方式就会逐渐走向成熟,具有理性、科学性、积极性、客观性、和灵活性。有了健全的文化认知方式,就能对西方文化科学地过滤,并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其次,开展针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使许多情感脆弱、行为偏激,经常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大学生客观地看待周围世界,冷静地调节心理矛盾。

3.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应对能力

应对能力强的人能有效地排解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困惑,积极寻找和利用有助于走出困惑的方法和手段。而应对能力差的人往往不知所措,容易迷失方向。首先要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丰富他们的应对方式。其次对中西文化有益的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找出文化中自身存在的应对模式,使大学生科学地认识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规律。

4.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赏能力

净化大学生的文化环境,充分调动大学生文化鉴赏的积极因素,使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向健康方向发展。大力弘扬先进的主流文化,批判低俗文化、腐朽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正确把握中西文化的审美特征,吸取文化精华。帮助大学生在行为和实践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Byram,M.et al,Teaching,Learning and Culture.Clevedon: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7。

2.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nn Arbi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3.Seelye,H.N.,Teaching Culture.Washington:National Textbooks,2004。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刘守华,《文化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李德顺,《价值观的人文本性》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