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

电视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节目的口吻也是高高在上,一派“讲话”的姿态。这一阶段中国电视新闻的明显特征在于各种栏目的大量出现,这些栏目以舆论监督、生活纪实为重点内容,节目风格追求平民化、个性化。与“讲话”时代的电视新闻相比,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在传播语态上明显软化,呈现出一种“说话”的状态。这种“说话”的语态得益于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主动探索和创新。随着直播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语态又一次发生了显著变化。
电视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_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

一、我国电视新闻传播语态的演变

我国的电视事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如果抛开外部因素不谈,仅从媒体传播“范式”[1]的转换和变迁来看,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在中国电视新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制作技术,二是节目形态,三是传播“语态”。从传播语态上看,中国电视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三个阶段:“讲话”“说话”与“对话”。

在决定传播范式的这三大因素中,制作技术是物质基础,节目形态是表现方式,传播语态则是语言观念。这三者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或制约着电视新闻业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说,电视新闻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正是这三大因素同时或渐次变化的结果。

在传播范式的这三个方面发生变化的时候,制作技术与节目形态的变化常常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转化,通常易为人察觉和识别;传播语态的变化则发生在观念和语言层面,往往隐藏于技术与节目的背后,不易被人发现和认识。由于语态是“表达和叙述方式”[2],承载了传播观念和语言方式,其改变相对于制作技术与节目样式而言往往更为缓慢。不过,传播语态的改变也意味着电视新闻业的变化已经非常深刻,标志着一个阶段内传播范式的转换已经完成。因此,传播语态的特点可以代表传播范式的整体特征。

(一)“讲话”的阶段(195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

1958年5月1日,央视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拉开了中国电视业的序幕。这一阶段中国的电视新闻还远未形成具备自身特点的样式,在此期间,由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量小,各种节目形态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各制作机构甚至将新闻片和纪录片合二为一。直到80年代初,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样式——新闻专题片才开始出现,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为典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从传播语态角度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呈现出一种“讲话”的姿态。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在观念上深受苏联模式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观念就是“形象化的政论”。受到这种观念的束缚,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员和机构鲜有“受众”的概念,在他们看来,观众是“被教育的对象”,电视新闻因而“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言必有意义,行必有倾向,思必有升华”[3]。电视新闻节目的口吻也是高高在上,一派“讲话”的姿态。

这种“讲话”的语态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客观的技术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时,由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迫切需要电视等新闻媒体发挥宣传动员作用,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我国陷入外交孤立的困境,在此情况下,电视媒体就成了宣传我党政治主张和开展外交斗争的重要工具。另外,电视新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我国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电视媒介特点的探索和研究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照搬报纸正襟危坐的“讲话”语态就成了那时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首选。

(二)“说话”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

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走向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界开始与日本同行合作,拍摄了《话说长江》《丝绸之路》《望长城》等一系列文化纪录片,给中国的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一阶段中国电视新闻的明显特征在于各种栏目的大量出现,这些栏目以舆论监督、生活纪实为重点内容,节目风格追求平民化、个性化。

这一阶段,纪实风格的制作手法与“说新闻”的主持方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在传播语态上的明显表征。从传播观念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开始尊重受众,它比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强调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趣味,节目也因此显得更为人性化,电视开始了向大众传媒本质的回归。随着观念的变化,电视新闻传播者的姿态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讲求与观众平起平坐,“平等交流”代替了“上传下达”,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与“讲话”时代的电视新闻相比,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在传播语态上明显软化,呈现出一种“说话”的状态。

这种“说话”的语态得益于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主动探索和创新。在和国外同行的接触中,我国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广泛借鉴国外同行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他们的创新热情高涨。此外,当时正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际,国家鼓励各行各业的人士“走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成为潮流,这也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对精神生活也越发关注,而收看电视新闻在当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受众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动力,“说话”的语态就是这种创新的产物。

(三)“对话”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升级,颠覆了电视传播的技术基础,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前景,电视新闻传播语态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由于电视跨越空间的能力和多种符号共用的优势在即时传播领域无可匹敌,这些优势又集中体现在直播形态上,因此,直播成为电视新闻在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节目形态。

随着直播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语态又一次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电视新闻直播中,主播与记者之间的连线交流成为最能体现电视媒体优势的传播样式。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在主播与记者的一问一答之间完成,新闻的传播方式变为“互动交流”。麦克卢汉曾说电视是“冷媒介”,具有“使人深度介入的特性”[4],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必然需要观众的参与,但与观众的互动是电视传播最大的难题。只能是观众听电视上的人说话,观众的声音则无法让电视上的人听到,电视传播中的反馈链条是被切断的。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只能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收视率、忠诚度、美誉度等收视数据,而无法获得像人际传播那样实时的、在场的、鲜活的互动与反馈。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连线直播报道改变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主播与记者之间的实时连线实际上围绕观众展开,主播代表观众提问,记者回答主播也就是观众关心的问题,一问一答之间,观众被卷入到一个互动的交流过程中来,从而实现了“参与”。连线报道通过主播与记者之间实际、实时存在的人际交流,实现了观众与主播、观众与记者之间的互动。由于人际传播在所有的传播模式中效果最好,对人际传播要素的使用和对人际传播模式的模拟就非常有利于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在“人际传播的拟态”这种模式下,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改变了以前以传者为中心的状态,开始以观众的参与为目标,以观众的取向为主导,呈现出一种“对话”的姿态。

直播并非一个新鲜事物,但它促进中国电视新闻良好地适应了这一时期传播技术、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的变革,带来了电视新闻在节目形态和语言方式上的更新,并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语态又一次出现了更替。在直播的推动下,中国的电视新闻正用一种新的“对话”语态迎接并参与到媒介融合的时代中来。

我国电视新闻传播语态经历了由“讲话”到“说话”,再到“对话”的三个阶段。这种演变与技术条件的进步和节目形态的改变相辅相成,也影响和塑造了变化中的电视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不同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形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承上文所述,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语态历经了三个阶段,受其影响并同时衍生出了不同的电视新闻报道语言风格。电视新闻报道语言风格在不同时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第一阶段:“模仿体”与宣告式

1958年5月1日,央视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成立。北京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经过四个月的试播,于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黑白电视节目。建台初期,参加节目组织工作的只有四五十人。1973年5月1日,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78年5月1日,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央视办有三套彩色电视节目,并通过卫星和微波线路,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联通,经过各转播台、插转台,形成了全国电视覆盖网。1980年4月1日,央视开始通过国际通讯卫星收录英国和美国传送的国际新闻,丰富了国际新闻的内容。1984年,央视参加了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A区的新闻交换,同时收录了B区的新闻,至此,央视已经同80多个国家的120多个电视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同其中36个国家正式签订了合作协定。到1985年年底,央视已经有职工1, 600多人,办公条件和机房设备也在逐步改善。2004年,央视开播数字付费频道;2008年,开播高清频道;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至2015年6月1日,央视综合频道等28个公共服务频道(其中新闻频道为凌晨时段的节目)全部改在新台址制作播出,但大部分频道的演播室仍在复兴路旧址。

从1958年至8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技术上的落后限制了电视新闻节目在语言形式上的发展,其语言风格僵化、统一,其自身所特有的电子媒介优势未能显现,主要是沿用其他媒介的语言样式,从而形成了大杂烩式的“模仿体”。比如,在影像上模仿纪录电影(“新影体”);在文字风格上模仿《人民日报》(“人民体”);在播报方式上模仿人民广播(“广播体”);在报道体裁上则模仿新华通讯社(“新华体”)。有人形容说,在传媒系统当中,电视像是“新闻纪录电影的缩小版,《人民日报》的影像版,人民广播的图像版,新华通讯社的精简版”[5]。电视新闻的语言也就同报纸和广播的语言风格没有什么区别,基本上是照搬照抄。

(二)第二阶段:电视纪实与“说新闻”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技术条件的更新、国外节目的影响以及自身经验的积累,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新闻在语言方式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语言风格。

同期声和长镜头的大量使用,日常生活细节的频繁出现,真实的时空结构,开放的情节叙述,意味着中国电视新闻开始真正发挥电子媒体的特色,并逐渐寻找到了中国观众喜爱的节目形态和语言方式。而在节目形态和语言方式发生“剧变”的背后,是制作理念和语言观念的深刻变化。

80年代,国外的电视语言观念不断影响着中国电视的理论和实践,其中最受重视、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纪实”,这种观念的核心即将影像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巴赞的写实主义理论和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学说受到普遍重视,它与国内的纪实主义思潮合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纪实美学。内容上注重对人和社会的关注,‘人被看作是一个社会关系总和的个体,不仅深化了人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深化了对于现实的理解和判断’。自然景观也为人文意识所关照,焕发出生命的美。”[6]

在ENG等新技术的基础上,纪实主义推动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新闻在节目样式和传播语态上常创常新,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以“物质现实的复原”为核心的纪实观念尽管是一种源自于50年代欧洲电影领域的理念和方法,但在中国的电视新闻界,它一扫长期以来电视作为“小电影”的尴尬局面,不仅一举实现了对“形象化的政论”理念的超越,同时使得我们对电视媒体的本质、电视语言的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纪实主义的影响下,尽管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但由于电视新闻和纪录片站在同样的技术基础上,二者又在同样的观念引导下向前发展,导致电视新闻采用的是与纪录片类似的语言方式。整体而言,在这一阶段,电视新闻与纪录片在语言的边界上是异常模糊的,电视新闻还没有真正寻找到自己独立的语言方式。

与制作观念上的“纪实”相对应,这一时期电视新闻节目中另一个重要的改变是主持风格。90年代末,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在《凤凰早班车》的新闻播报中,一改过去正襟危坐、严正板肃、字正腔圆的播音风格,开始用一种“说话”的方式播报新闻,被业界称作“说新闻”。紧随其后,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等一批节目也开始用类似的方式报道新闻,亲和、自然的“说新闻”在中国电视新闻界蔚然成风。

下面以1999年12月14日由陈鲁豫主持的《凤凰早班车》为例,仔细分析这种语言风格,下面是该期节目的稿件摘录:

陈鲁豫:各位,早上好!欢迎乘坐《凤凰早班车》。

因为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俄罗斯对于车臣最后通牒的态度开始有所软化,俄罗斯军队里面一个高级将领表示,他们的最后通牒只是针对车臣叛军还有恐怖分子,并不是针对车臣百姓的。另外,车臣副总统说俄罗斯的军队礼拜一在格罗兹尼上空曾发射了一枚化学武器,造成37人死亡,还有两百多人受伤。而英国报纸事后报道说这是一枚芥子毒气。俄罗斯军队里面的高级将领还表示,目前在格罗兹尼城内还有大概有二千多名叛军困守格罗兹尼城。 另外,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总理卢卡申科礼拜三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两国建立联盟国家的条约,这期间也发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叶利钦在发表讲话时突然忘记该讲什么了,需要自己的助手提醒他,看来叶利钦的身体情况还不是太好。

…………

《凤凰早班车》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于1998年4月1日开办,在早上7点钟推出的一档新闻直播节目。该节目开创了“说新闻”的方式,颇具个性化。主持人以通俗的口语,讲述新闻摘要的内容,编辑将每天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最新信息做集约化处理,借由主持人平实的语言向观众传递。本篇稿件的开场语简单亲切,稿件内容通过主播的讲述显得有条有理,通俗易懂,如“发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这种大白话式的新闻语言很少出现在以前的新闻节目中,但在《凤凰早班车》中很常见。这种“说新闻”的方式拉近了主持人、记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亲切感”,也易于观众对新闻理解和接受。

电视新闻报道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传递信息。主持人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者,对“说新闻”这一方式的要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气亲和,它需要主持人在阅读、分析、记忆原新闻稿件,明了事实之后重新编排内容、组织语言、合理表达。主持人手中也往往只有卡片或提纲,这种样式更为灵活自然,交流感也更强(图2-1,图2-2)。

图2-1 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标志

图2-2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标志

(三)第三阶段:交融性与可听性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在激烈竞争的业态压力下,电视新闻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实现了语言样式的更新。在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制作中,共时性的一体化制作代替了多工种分时制作,多机位分工合作代替了单机的“挑等抢”,非线性编辑替代了线性编辑,在线切换代替了后期剪辑,非常规画面替代常规画面成为影像的主体,声画分录代替声画同录形成了新的声画关系。在数字平台上,感性、离散的思维方式与影像的非语言属性相吻合,理性、线性的思维方式则与口语和文字的语言属性相匹配,电视新闻的各种语言要素都找到了各自对应的思维方式,并呈现出一种整合、交融之势。在“形象化的政论”阶段,画面屈服于解说的“物质现实的复原”阶段,语言让位于影像。在新的技术系统与思维观念下,电视新闻的制作者不再纠结于画面与声音、文字之间孰轻孰重,电视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再紧张,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组合与对位也就更加自由和谐调。至此,电视新闻终于摆脱了电影语言和纪录片样式的束缚,找到了更为独立也更具活力的语言方式。

在这个电视新闻发展的黄金期,越来越多内容丰富、编排科学、类型多样的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同时也拿下了宣传阵地。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提升赋予其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增强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可听性。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电视台在2002年开播的一档新闻节目,是我国电视新闻又一开先河之作,带动和引发了电视新闻节目与报道的改革——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更加关注民生与百姓生活,新闻语言更加多元与自由,语言的可听性显著增强。该节目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观众的肯定与喜爱。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广大电视观众已经很难坐在电视机前专心致志地收看电视新闻节目。他们更喜欢边做其他事情边看新闻,这更像是“听”新闻,因而,电视新闻可听性的增强也就提升了其宣传效果。

电视新闻可听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视新闻解说词优化

首先,电视是声画结合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则是传达时事的重要载体。现在电视新闻报道已经逐渐降低了使用生字、怪字、难懂字和书面用语的频率,转用那些观众一听便知其含义的通俗词语,同时辅以词义解释或运用修辞手法等进行说明。例如,用“深沉幽远”“意味深长”来解释“隽永”,用“到来”替代“莅临”等。其次,电视新闻解说词很少再堆砌使用官话、套话,而是以越来越贴近生活与群众,平实而真诚的语言,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新闻更具人情味。

我们以央视《新闻联播》2007年4月2日的一篇报道《863计划节水农业重大专项5年省下北京两年半用水量》为例,来细细体会这种特点。

该篇报道中提到,“在位于四川的国家863计划节水农业的示范基地,可以看到这些桃树上面都挂了一些塑料袋,它是用来提高果树的抗旱能力的,就像是给人输液一样,它随时为桃树提供水分和养分”。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树上挂一些塑料袋的效用与功能,这种直观的感受也有助于观众了解整个节水农业专项计划的实施。

此外,央视《新闻联播》在2011年4月2日的一些新闻中也体现了解说词的这种优化趋势。如在关于国家领导人出席植树活动的报道中写道:“植树现场,一片忙碌的劳动景象。领导同志有的挥锹给树坑填土,有的用力将填好的土培实,有的俯身为新种下的树浇水,有的连种几棵树后脱下外套接着再种,有的边种树边同大家谈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谈生态环境保护。在植树点上,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刚种好的一株株树苗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展露出勃勃的生机。”在介绍几位领导人的植树过程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还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沐浴”在春风中的“株株树苗”的勃勃生机,这种接地气的解说,更易于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

解说词的优化也增强了电视语言的感染力,如2013年3月3日,《新闻联播》节目中主持人讲到中国梦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前方路上难免有沟有坎、有石头,但只要理清路线图,不停步、不走偏,铆足劲儿向前去,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脚步。”这段话运用了老百姓生活中的话语如“有沟有坎”“铆足劲儿”等,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把严肃的大道理解读得深入浅出,这种新闻话语风格一下子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2. 有声语言传播效果的提升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优化,增强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可听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也在不断改进,力求画面新鲜、活泼、生动,给人耳目一新的真实感受。电视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现场同期声,直接展示现场的氛围,而不是单纯地通过播音员播读稿件的方式来传达。

2010年8月9日甘肃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关于舟曲泥石流灾难报道中的一段同期声,很好地体现了该特点。以下是部分实录:

温总理:家里好么?(俯身安抚小女孩儿)

小女孩:不好。

温总理:不好?怎么了?

小女孩:奶奶(不在了)。

温总理:哦,奶奶。不难过。妈妈在不在?(侧耳倾听)

小女孩:在,只有奶奶不在了。

…………

2010年8月9日的甘肃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温家宝总理俯身拥抱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的新闻。其中,有近28秒的电视画面为温总理和小女孩两个人的对话,虽然没有画外音的渲染和解说词的配合,观众依然可以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感受到国家对救灾工作的重视和对受灾民众的关心,这些真实的画面语言和声音带给了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和最真实的力量。(图2-3)

图2-3 习近平主席同鼓手们一起敲击钢鼓

2013年6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习近平主席抵达西班牙港开始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进行国事访问的新闻。电视上呈现了现场乐队进行演奏的画面,他们用欢快的乐曲欢迎中国贵宾。习近平主席在欣赏演出时还同鼓手们一起敲击钢鼓,现场气氛友好热烈。一直以来,《新闻联播》总给人严肃、庄重之感,在可听性上也饱受争议和诟病。而这条新闻使用了大量新鲜活泼和真实生动的画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意味着《新闻联播》也开始逐渐摆脱以往严肃的、呆板的、模式化的画面语言,追求鲜活的、立体的画面语言,试图给观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