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善用电视语言

善用电视语言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民生话题 善用电视语言王一敏创办于1987年7月的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节目由周播半小时演变到周播两次40分钟,再到目前的日播5分钟,尽管节目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关心普通百姓生活,吸引观众眼球的宗旨没有改变。

关注民生话题 善用电视语言

王一敏

创办于1987年7月的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节目由周播半小时演变到周播两次40分钟,再到目前的日播5分钟,尽管节目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关心普通百姓生活,吸引观众眼球的宗旨没有改变。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新闻透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新闻“三贴近”的实践中,采编大量透视生活百态,善用电视综合语言艺术,制作出饱含质朴情感的新闻佳作,多次获得全国新闻奖、全国优秀栏目奖、上海新闻奖等荣誉,成为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节目,收视率高居不下,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栏目之一。

那么,《新闻透视》栏目经久不衰的秘诀是什么呢?

一、贴近生活,持续关注民生话题

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多年来,上海市民关心的城市发展、交通状况、居住环境、物价上涨、就学就业、医疗保障等等问题,一直是《新闻透视》关注的话题。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问题得到了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民生话题在循环往复中得到重视,经济社会在螺旋式上升中进步。因此,《新闻透视》关注的民生话题,折射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演进过程。

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上海乘车难问题,《新闻透视》推出了将近半年的系列报道,从道路状况、交通设施、员工心态、服务质量、百姓呼声、政府对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有效地沟通和缓解了司售人员与乘车百姓之间的矛盾,对上海交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多年过去了,上海已经形成了立体畅通的公共交通网络,但《新闻透视》继续关注着百姓交通出行的问题:如何发展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城市规模与居民社区扩大进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解决?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如何在公共交通建设中引入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等话题,是《新闻透视》的重要选题。

又如:困扰百姓的城市住房问题。20多年前,我们关注的是百姓住房的维修服务问题;90年代中期以后上海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新闻透视》关心的是市场化推进问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关心的是商品房质量问题、商品房销售中的欺诈问题。由于媒体介入早,力度大,因此在最近的10年中,上海商品房销售的状况总体比较好。

2009年10月,透视记者接到观众来电,说上海某新开楼盘当天就无房可售,如果要买房必须到中介那里购买二手房。记者当即就查询该楼盘在网上房地产的销售情况,结果发现该楼盘绝大多数房源处在待售状态。记者马上进入现场调查,发现楼盘事先已经被所谓的内部人员预定,每一个房号通过中介被加价10万到20万元转售,这是一个违反商品房转售规则的违法行为。在上海绝迹了将近10年的炒楼花现象沉渣泛起,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我们在制作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接到了很多求情的、说明的甚至个别威胁的电话,但栏目组顶住压力坚持播出。这一违规现象,在市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预下及时得到了纠正。

最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调整,数以百万计的新上海人纷纷进入上海就业,他们迫切呼吁上海能为他们提供公共租赁房以解决生活难题。《新闻透视》2010年推出专门探讨上海公租房如何发展的“公租房样本调查”系列报道,从社会需求、政策困局、如何突破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上海公租房政策的出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公租房样本调查”中的一些经验和观点也被吸收进了上海公租房条例之中。

虽然交通、住房的话题是老话题,但话题的内容却不断发生变化:话题的触角已经不在简单的现象上面,而是指向了体制机制、指向了政府的服务和作风;监督的职能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指向了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层面。老话题始终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重要原因是不断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说出了老百姓想说的话。

二、贴近百姓,睿智解读人文内涵

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状态下,《新闻透视》要保持较高收视率,保持其长久不衰的美誉度,不仅需要栏目编辑、记者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思想穿透力,更需要编辑、记者具备普世的价值理念,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人文内涵解读。因此,编辑记者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是做好《新闻透视》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节目中体现人文关怀,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主动表达民众的各种诉求,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让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推动和谐互动的平台。2009年10月,《新闻透视》三集连续报道了上海某旧式里弄动拆迁过程中,推行两次公开征询民众意见的做法。那天正好是周末,值班记者得知某区的动拆迁签约现场集聚了数百人这一信息,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记者赶到现场,发现秩序井然,百姓反响也很积极,于是就做了一条动态新闻。当时我们评估这个现象,认为后面还有戏,于是另派有经验的记者深入跟踪。这位记者看了值班记者的采访素材后,认为其中被网民称为“天堂男”的采访太过夸张显得不真实,是否存在故意作“秀”的成分?记者作了去“挑刺”的准备。但当这位记者深入这些百姓家庭调查,看到他们艰难的生存状态时;当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为公平合理解决动迁房分配而采取的两次公开征询的严格制度程序(70%以上同意动迁;90%以上同意动迁安置方案)时,终于理解了居民拥护动迁的原因。于是,上海阳光动迁的系列报道应运而生:从动拆迁制度创新、完善,到百姓和政府部门接受公开监督,以及公平、公正的操作程序,这一系列报道把上海解决动拆迁这一“天下第一难”的工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典型模式。系列报道把动拆迁中矛盾的对立面——政府部门的有效探索与市民百姓的心理需求有机统一在公开公平公正解决问题的平台上,矛盾双方消除隔阂和猜忌,在相互理解、配合的基础上推动了“第一难”问题的解决。系列报道获得了2009年度上海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二等奖。

三、贴近社会,剖析社会矛盾焦点

《新闻透视》强调编辑、记者要有文化意识,就是强调要从物质、制度、心理三个层面去关注社会现象,用新的思路、新的观点去解读和分析社会的各种现象和矛盾。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目前上海有240多万老年人,有93万是空巢老人,上海这几年在社会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有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老年人的诉求得不到回应,《新闻透视》对这些问题同样给予重视。去年推出了“老工房装电梯,是等说法还是想办法”的报道,对老年人要求安装电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强烈呼声进行报道;对政府主管部门强调没有相应制度规范,在房屋建筑安全、内部结构调整、运行管理与费用支出等问题上多部门相互推诿的态度提出质疑,并提出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创新制度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2011年,上海终于启动了老工房装电梯的试点工作,适老改造的制度坚冰从此开始融化。

又如对于物价上涨而收入不动,老百姓很有怨言的分配现状,记者的目光瞄准了现行的不合理分配制度。上世纪80年代,工资额度约占GDP50%左右;而30年以后,工资额度只占GDP的35%左右。从中央到地方,对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新闻透视》关注并报道了部分中小企业在工会主导下推行的工资协商制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通过呼吁和努力,使部分百姓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同时也发挥了媒体作为上情下达桥梁,下情上达通道,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四、吸引眼球,电视表达通俗精到

《新闻透视》栏目吸引眼球,一是靠选题的关注度,二是靠讲故事的能力。日本9级大地震、碘盐抢购风波等等,这些选题无一例外能够吸引眼球。当然,这样的热门选题不是天天有。一般的日常选题如何吸引人,实际上靠的是讲故事的能力。通常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节目的谋篇布局:

1.展现冲突,先声夺人。“世博涂鸦,是留还是除”的节目,节目开篇就是现场百姓对于国外艺术家在老式小区墙上的涂鸦作品的保留还是清除的辩论。居委会大妈认为这个涂鸦作品应该清除;而附近的居民认为可以保留。大家面对记者的镜头,纷纷发表看法。支持保留的占据大多数,并据理力争认为这是一种街头艺术,不仅是宣传世博的一种形式,也展现了上海市民对于外来文化样式的认同等。最后居委会大妈被市民说服,“世博涂鸦”被保留了下来。而现场热烈的气氛、说理的过程,被原生态地展现出来。专家学者认为这个节目很好地运用了电视传播的手段。

2.设置悬念,层层解剖。“外滩游客疏散难”的节目,抓住2010年夏天,数十万世博客人夜游外滩后无法搭车回酒店的现象,提出了现场管理、车辆配备、周边道路交通组织、路牌指引等一系列措施的缺失,揭示了上海在应对世博园区以外旅游景点大客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游客和专家学者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深入挖掘,突出细节。对于一个以舆论监督为主要特色的栏目,细节是成败的关键。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是证据,细节就是吸引眼球的利器。通常鼓励记者在获取基本事实的情况下,采用暗访的方式来获取细节,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可信度。我们的记者经常手持暗访机采访药贩子、采访黑车司机、采访房地产中介、采访黄牛贩子等的交易细节。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不仅真实可信,而且也揭示了活跃于地下交易的这一人群的骗术和生财门道,这对于百姓提高防骗能力很有价值。

4.就事论理,深刻解析。透视作为一个思辨性的节目,我们坚持用事实说话,就是通过事实来阐述道理。这需要编辑记者能够有理论的武装,达到思想有高度、采访有深度、节目有厚度。比如,上海倒楼事件,记者通过追根溯源,揭露了导致倒楼事件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又如,上海土方车频频肇事,有章不循的事实背后,就是层层转包而无监管的制度性缺陷;2010年上海“11.15”大火事件,根源就是官商勾结谋取暴利。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发生,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损害的是政府的形象,这是我们必须要说出来的观点。

电视新闻发展到今天,信息传播已不是单一的陈述模式,单纯叙述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对于《新闻透视》这样一个评论类的节目,肩负的责任是:深刻解析问题的实质,揭示出我们社会生活中制度的缺失或者制度被扭曲、被践踏的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推进政府部门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也有助于提升来自百姓和舆论的监督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