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激励机制的构成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激励机制的构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激励机制包括使命激励、目标激励、强化激励、竞争激励,以及情感激励和薪酬激励等。我国非营利组织成员构成与西方国家不同,组织成员很多都是专业工作者,志愿者人数并不是很多,如果缺乏相应的薪酬激励,单纯依靠精神激励,就很有可能导致组织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效率。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激励机制的构成_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激励机制包括使命激励、目标激励、强化激励、竞争激励,以及情感激励和薪酬激励等。其中,使命激励、目标激励、强化激励和竞争激励既可以针对非营利组织,也可以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员工,而情感激励和薪酬激励则主要是针对非营利组织员工进行激励。

1.使命激励

非营利组织自身特点和承担的公共责任,表明其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要激励非营利组织高效持续地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使命激励必不可少。非营利组织使命激励的关键在于让组织以及每个员工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2.目标激励

正确的目标对非营利组织及其员工能产生极大的引导力量。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目标激励主要是从设置目标,探索如何激发组织以及员工参与公共品供给的积极性。目标告诉非营利组织及其员工要高效持续地参与公共品供给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所以,在一定情况下设置一个有难度的但可以实现的目标通常可以提高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绩效。目标设置要科学合理,即只有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实现。

3.强化激励

强化激励是对一种行为的结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从而决定或影响这种行为能不能重复。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当行为受到正强化,即奖励时,很可能会导致行为的重复;当行为受到负强化,即惩罚时,通常会立刻停止。对强化激励的运用要把握好质量和时机,即对非营利组织及其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批评与惩罚都要做到准确、公正。运用强化激励的最好时机应是:影响尚未扩大,事实真相确实弄清,周围群众记忆犹新[1]

4.竞争激励

竞争可以促使非营利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在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当采取竞争激励。2013年,国家教育部放开了非营利组织在注册登记、公募方面的政策。政府在公共品供给领域开始放权,逐步把这些职能采用招标的形式转由非营利组织完成。2013年,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项目达到了150亿元,并且进一步给予了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我国非营利组织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但非营利组织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如果不提升自身公共品供给能力,社会评价不高,也就很难得到政府的资源和优惠政策,进而面临生存困难,甚至被淘汰。因此,非营利组织为了获得政府的资源和优惠政策,它们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竞争,而这种竞争的存在可以激励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此外,竞争也可以被应用于非营利组织内部员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进而提高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效率。

5.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指通过强化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沟通,让员工获得感情上的满足,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以及在薪酬激励还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情感激励可以说是非营利组织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项主要的激励方法。情感激励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因此在运用情感激励方式提高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效率时,首先,要尊重组织内部员工,包括尊重员工的选择,尊重员工的劳动,维护员工的自尊,切实把尊重员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其次,要信任员工,要学会适度放权,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使员工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再次,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当员工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

6.薪酬激励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工作的努力程度和所得到的报酬有着密切的联系。所得到的报酬如果大大低于工作努力程度,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很可能会丧失,进而影响效率。我国非营利组织成员构成与西方国家不同,组织成员很多都是专业工作者,志愿者人数并不是很多,如果缺乏相应的薪酬激励,单纯依靠精神激励,就很有可能导致组织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效率。

[1] 陈波.我国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