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能力,获取组织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金,成为各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层关注的重点。由此可见,资金对于非营利组织持续有效地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至关重要。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_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

筹资一词的英文为“fund-raising”,又称“募款”或“募捐”。这一概念原本被用在政治活动中,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企业行为,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机构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有效地为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企业筹资的运作模式是企业从投资者处取得资金,经过企业运作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然后再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在考虑风险的基础上资金的回报率达到或高于其期望回报率。只要满足这样的条件,投资者就有可能将资金提供给企业,由企业运作并使其投资增值。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既不同于政治性的筹资,也有别于企业的筹资。它是基于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等,发动募集资金、物资或劳务的过程。筹集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其宗旨,在应用于项目和组织发展之后,如果有多余的款项,不能作为利润而被分配,必须留存用于下一个项目或组织发展。此外,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资金的提供者和受益者是分离的,因此非营利组织不能像企业一样为资金提供者创造利润,以吸引投资者投资,也不能像政府一样采用行政手段获得资金。如何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能力,获取组织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金,成为各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层关注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加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趋向解体,逐步向社区制转变,原来大量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开始逐步回归到社会。这就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留下了广阔空间。30多年来,在社区医疗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社区老年人照料、社区下岗人员再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弥补了市场和政府在社区公共品供给方面的不足。然而,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起步较晚、群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外部配套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原因,其在社区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清华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提供的《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的调查中显示:“在被调查的非营利组织中有近50%的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收入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5.63%是企业提供的赞助和项目经费,21.18%是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6%是非营利组织的营业性收入,5%是其他收入。”收入决定支出。“我国90%的非营利组织年支出经费在50万元以下,只有2%的非营利组织年支出经费在100万元以上。[1]”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由于资金不足,很难在社区开展正常的活动。有不少组织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由此可见,资金对于非营利组织持续有效地参与社区公共品供给至关重要。非营利组织要完成组织自身的社会使命,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非营利组织要不断地完善筹资机制,努力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