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铅化合物中毒

铅化合物中毒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铅化合物的毒性取决于它在人体内的溶解度。醋酸铅、氧化铅、三氧化二铅较易溶于水,在人体内的溶解度较大,故毒性也较大。最终导致铅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急性铅中毒多由于误服引起。误食铅化合物中毒时,立即给患者催吐并用1%硫酸钠或碳酸氢钠洗胃,或用生理盐水洗胃。加强对铅化合物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集体食堂的管理,防止误将铅化合物当作食品原料或调味品使用,造成中毒。

九、铅化合物中毒

铅是灰白色的软金属,相对密度11.34(20/4℃),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浓硫酸。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的铅蒸汽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为烟尘。铅随加热温度的变化氧化为氧化亚铅(又称黑粉)、氧化铅(又称黄丹、密陀僧)、二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和四氧化三铅(又称铅丹、红丹)。工业上常用的铅化合物有氧化铅、三氧化二铅、硫酸铅(白色结晶)、醋酸铅(菱形或片状透明结晶)、碱式碳酸铅(又称铅白,为白色粉末)、硫化铅、氯化铅(白色结晶)等。

1.毒性

铅化合物的毒性取决于它在人体内的溶解度。硫化铅极难溶于水,在人体内的溶解度很小,故其毒性也较小。醋酸铅、氧化铅、三氧化二铅较易溶于水,在人体内的溶解度较大,故毒性也较大。据报道,成人一次口服醋酸铅中毒量为2~3 g,致死量为50g。口服铬酸铅1 g可致死。砷酸铅经口MLD为1.4mg/kg体重。

2.毒理

一般认为铅的中毒机制与影响卟啉代谢有关,铅化合物进入细胞后可与酶的巯基结合,抑制酶的功能,影响卟啉代谢,干扰血红蛋白的合成,最后导致贫血

铅还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抑制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影响水钠调节,同时铅与红细胞膜结合造成机械脆性增加,影响红细胞膜稳定性,最后导致溶血。

铅还能影响神经细胞儿茶酚胺代谢,使神经细胞膜改变和脱髓鞘。最终导致铅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脑水肿,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

铅能损害近曲小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同时还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肌酐排出减少,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增加。铅还影响肾小球旁器功能,引起肾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痉挛和血压升高。

铅吸收入血后,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几周后约95%的铅以不溶的磷酸铅[Pb3(PO42]的形式沉积于骨骼内,少量存留于肝、脾、肾、脑等器官和肌肉、血液内。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能使钙存积于骨内的因素,也有利于铅储存于骨内;促使钙排出的因素,也促使铅的排出。高钙饮食使铅储存于骨内;缺钙酸碱平衡紊乱(酸中毒),感染,饮酒,创伤,饥饿,发烧等,可使骨铅向血液转移。血铅与骨铅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血铅达到一定浓度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3.中毒原因

(1)醋酸铅为菱形或片状透明结晶、碳酸铅为白色粉末、氯化铅为白色结晶,易与味精、淀粉等食品混淆。急性铅中毒多由于误服引起。

(2)饮用含铅的锡壶所盛的酒,尤其是酒在锡壶中存放时间过长,锡壶中的铅溶入酒中,导致饮酒者中毒。

(3)儿童爱啃指甲、笔头等异物的习惯,或在玩耍涂有含铅油漆的儿童玩具时,铅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中毒。

4.中毒表现

潜伏期,短者4~6小时,一般2~3天,最长者1~2周,潜伏期长短与铅的摄入剂量和个体差异有密切关系。

(1)消化系统表现:起病急,患者突然食欲急剧减退,甚至不能进食,恶心、呕吐、便秘、腹胀、腹绞痛(铅绞痛),口有金属味,少数严重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肝大甚至黄疸。

铅绞痛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检查时腹软、无反跳痛及固定压痛点。发作前常有腹胀和顽固性便秘史。

(2)贫血:为低血红蛋白性贫血,伴有碱粒红细胞、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表现心悸、气短、乏力、头昏、面色苍白等症状。

(3)中毒性脑病:儿童急性、亚急性铅中毒易发生中毒性脑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精神障碍,严重者可有高热、抽搐、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

(4)中毒性肾病:少数患者有腰痛、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功能减退,严重者还可出现肾衰竭。

5.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急性中毒时常有误食史,如将醋酸铅、碳酸铅或氯化铅等当作味精、淀粉等调味品食用;或长期饮用含铅的锡壶所盛的酒。

(2)典型的中毒症状:如腹绞痛(铅绞痛)、低血红蛋白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儿童铅中毒性脑病等。

(3)实验室检查: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中检出大量铅。尿粪卟啉强阳性,尿铅、血铅显著升高,尿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升高和血α-氨基戊酮脱水酶(ALAD)降低。血液碱粒红细胞、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

6.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误食铅化合物中毒时,立即给患者催吐并用1%硫酸钠或碳酸氢钠洗胃,或用生理盐水洗胃。洗胃后给予50%硫酸镁30~40ml导泻。

(2)驱铅治疗。应尽早使用金属络合剂进行驱铅治疗。

1)依地酸二钠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CaNa2 EDTA),每日0.5~1.0 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每日1次,3天治疗间隔4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重复用药,常用2~4个疗程。

2)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0.5g,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0.5~1.0g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3天间隔4天为1疗程。

3)二巯丁二钠(Na-DMS),本品水溶液不稳定,应临用时配制(配成5%~10%的溶液),不可加热,不可静脉滴注。用法:用5%~10%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每日2~4 g,分次注射,用药2~4天后,酌情减量或停药。

(3)对症治疗

1)适量输液及大剂量维生素C、肌苷等静脉滴注,对保护肝功能有一定作用。

2)剧烈腹痛,可在驱铅的同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5~1.0mg,可重复使用,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4~6小时一次。葡萄糖酸钙可使血铅暂时转移至骨骼内而缓解症状,但将延长驱铅疗程。

3)儿童急性铅中毒性脑病:可早期、适量、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每日30~60 mg,静脉滴注,用药3~7日。及早使用高渗晶体脱水剂和利尿剂,防止脑水肿,如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6~8小时一次,在两次给药间可加用50%葡萄糖溶液60~100ml静脉注射;速尿20~4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2~3次。

7.预防和控制

(1)加强对铅化合物的管理,严格铅化合物的生产、采购、存储、运输管理制度,防止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

(2)加强对铅化合物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集体食堂的管理,防止误将铅化合物当作食品原料或调味品使用,造成中毒。

(3)加强儿童管理,教育儿童应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纠正一些儿童爱啃指甲、笔头等异物的不良习惯;经常清洗儿童玩具,因为这些玩具上常常黏附有铅尘;儿童应少食某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如普通皮蛋(松花蛋)、爆米花、金属罐饮料等,多吃含钙、铁和锌高的食物,因足量的钙、铁、锌可以减少铅的吸收。

(4)加强宣传教育,不用含铅高的容器、包装材料盛放和包装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