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评价的发展

药物评价的发展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评价的发展与新药发现方法密切相关。这种古老而原始的药物评价方法,虽然为药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其评价的效率与科学性十分有限。如今药物评价的目的是搞清新药的特性、质量、纯度、药理作用、毒性、代谢、药品的稳定性、临床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等。现代药物评价工作有寻找新药苗头阶段、确定新药苗头阶段、临床前评价阶段、临床评价阶段和申请新药注册阶段五个基本研究阶段。

药物评价(drug evaluation)是指药物从发现到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中,从药学、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医学等各方面进行的系统评价。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上市新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药物评价的发展与新药发现方法密切相关。

(一)早期评价

我国几千年的中药应用历史表明,药物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人类对药物的应用源于天然物质,尤其是植物。从古代到近代,药物的评价基本是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那样,“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在毒物发现后,又认识了解毒的草药;而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由尝试到应用,发现了治疗疾病的草药。人类在本能的选择来自自然的物质战胜各种疾病的过程中,获得了认识药物的知识,评价出何种物质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何种物质对人是有害的。这种古老而原始的药物评价方法,虽然为药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其评价的效率与科学性十分有限。西方国家,从古希腊的Asklepios时代到19世纪,新药的评价方法也基本是人体尝试,由实践经验积累而获得。

19世纪以来,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植物化学、有机化学和医学发展迅速,对药物的认识也逐渐深化,人们开始从植物或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从传统的药用植物中分离、提取药用有效成分。如1802年从金鸡纳树皮提取出奎宁,1803年从阿片中发现并提取到吗啡。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化学合成方法的发展,如1818年麻醉乙醚。而1899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阿司匹林、苯佐卡因、安替比林等药物,从而奠定了药物化学学科的基础。

(二)现代评价

1.动物实验手段 20世纪20年代解热镇痛药与局部麻醉药的应用,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化学合成,在药物评价中引入了先导化合物、活性基团、药物代谢理论等与实验药理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心血管精神病、肿瘤等大量动物病理或疾病模型的出现,使药物评价开始应用动物实验手段。1910年化学治疗的先驱鲍尔·艾利希用螺旋体Treponema感染家兔,获得家兔梅毒感染模型,据此筛选得到治疗梅毒的特效药——胂凡纳明(606),该研究在药物发现和评价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利用病理模型筛选新药的方法在很长时间内成了发现新药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利用病理模型筛选获得新药耗资巨大,耗时较长。

2.病理模型 在药物化学合成基础上,科学家们获得了以现有药物作为基础寻找新药,利用病理模型筛选新药,以及根据生理、病理机制设计新药等新药研究开发手段。药物筛选、药效、安全性评价方法开始应用于药物研究,而医学相关学科,如药理学、毒理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实验医学的基础,药学相关学科如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和植物化学的方法为药物评价提供了科学技术手段,从而使药物评价从经验尝试发展到科学评价。

20世纪60年代用沙利度胺(反应停)用于治疗孕妇妊娠呕吐,导致1万~1.2万缺陷婴儿的出生。沙利度胺的研究应用历程,是药物评价在药学科学中发挥作用的最典型事件。“反应停”事件的发生,促使各个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加强了药品的管理。1962年美国FDA第二次修订药品法,严格药品的申请,在新药用于临床前必须进行“致突变、致畸和致癌试验”,使之成为药物安全性常规研究。各国随后相继建立了标准化的临床药理学、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方法,临床试验的设计和资料统计处理手段趋于成熟,药物评价逐渐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的药物评价逐步向国际化发展。如今药物评价的目的是搞清新药的特性、质量、纯度、药理作用、毒性、代谢、药品的稳定性、临床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等。确保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而,药物评价不但具有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特点,而且是多学科的综合评价,是药学各学科之间协调研究的系统工程

现代药物评价工作有寻找新药苗头阶段、确定新药苗头阶段、临床前评价阶段、临床评价阶段和申请新药注册阶段五个基本研究阶段。药学评价工作贯穿于新药研究的全过程,必须适应新药研究的各个阶段,合理安排穿插进行,由浅入深,不断完善。

药物评价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深入,对药物的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完善。现代药物评价工作的要求主要有:①规范新药研究开发的管理制度;②科学合理地确定药物的筛选指标和筛选方法;③重视药物的立体构型,对异构体的体内过程、生理活性分别进行评价;④科学合理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⑤加强药物临床应用过程的再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