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地区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江苏地区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地区成为东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而带动了江苏教育的发展。高水平的教师必然带来高水平的书塾教学,从而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并形成江苏地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态势,而它们又反过来进一步巩固了江苏尊崇教育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
江苏地区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_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一、 江苏地区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点

1. 完善的教育体系

官学、私学、书院并驾齐驱,造就了江苏地区完善的封建教育体系。

(1) 官学。西汉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成帝河平三年(前26)至阳朔元年(前24),何武任扬州刺史,巡视所至,“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汉书•何武传》)这是江苏官学最早的文献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地区成为东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而带动了江苏教育的发展。吴主孙权好学不倦,十分重视教育。黄龙二年(230),孙权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孙权之子景帝孙休于永安二年(259)再次诏立国学,并“按旧制置学官,立五经博士”。东晋建武元年(317),在南京始建太学。太学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后来学宫增造房舍一百多间,太学生增至百人。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和玄学馆,分专业招生,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雷次宗于北郊鸡笼山立儒学馆,聚徒讲学,学生百余人,时称北学;何尚之于鸡笼山附近设立玄学馆,专门研究佛老之学;著作郎何承天立史学馆,专门研究历史;司徒参军谢玄立文学馆,专门研究辞章。这种按专业培养人才的办法,为唐代设置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开创了先例。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设置五经博士,广开学馆。梁武帝指派文学侍从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被公认为世界教育史上问世最早、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与宋代编的《三字经》、《百家姓》配套,同为我国古代社会启蒙教育的必读教材。齐梁时,在南京鸡笼山改立士林馆,延集才俊、学者,听课者甚多。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兴办学校,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明经科,“以策试取士”,建立了科举制度。唐代,经济的繁荣带来教育的昌盛,唐高祖武德七年(624)诏诸州、县令置学,江苏地方官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学校制度已较完备,地方州、县不少已立有官学。当时,江苏已在吴州(今泰州)、溧水、海州、句容、高淳设有官学。

宋代官学迅猛发展,据《江南通志》和《江苏省志》统计,江苏地区在宋代新建的官学共有35所。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初一,朱元璋在南京称王。他非常重视教育,命吴彤为国子博士,魏观、吴琳为国子助教,次年,改集庆路学为国子学。至正二十七年,定《国子学官制》,江苏地区成了全国教育中心。洪武十四年(1381),因原国子学过于窄隘,遂选址于南京鸡鸣山下另行改建,改称国子监。新建的国子监,东至小教场,西至英灵坊,北至城坡土山,南至珍珠桥,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国子监生待遇优厚,膳食、衣冠、被褥等均由国家供给,明太祖、明成祖还常从监生中选拔官吏。南京国子监对全国的官学发展影响极大,这一时期的府学、州学、县学已经成了各级官府的必设机构。

(2) 私学。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被称为“私学”,也称学塾、书塾。从办学形式看,私学分为四种类型。散馆,由一名热心办学而又德高望重的当地人首倡,其他乡邻响应集资兴办书塾。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塾中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家塾,也称家馆、东馆、专塾、座馆,是富有之家独自出资延师所设的书塾,主要用来教育自家的子女,有时也兼顾近亲子女的教育。门馆,又称私馆,是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

从教育内容看,江苏书塾可以分蒙馆、经馆、混合馆三种。蒙馆以启蒙教育为目标,主要招收年龄较小初入学的孩子,教学任务是识字、诵读、写字,教学内容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幼学琼林》、《龙文鞭影》、《朱子家训》等。在蒙学阶段,民间有不成文的规定,一般要求学生能认识两千个单字。经馆又称学馆,以准备科举应试为主要目的。学生一般十五六岁,都有蒙馆学习的经历,教师的水平也较高,一般为秀才,有些富贵人家还不惜重金延聘廪生甚至举人负责教读。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左传》、《古文观止》,以及八股文等。教学活动包括朗读背诵、教师讲析、学生回讲与写作。写作主要是写八股文,有时也吟诗作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应对能力。混合馆即蒙馆与经馆之混合。三种书塾之中,混合馆的形式最为普遍。

江苏书塾教师的水平与资历相对较高,其中有不少都由举人和地方上的宿儒、名士充任。例如,清代吴县张鹏“以时文教授”,许多人拜他为师,曾培养出钱綮、陈初哲两名状元,还有会元及进士一二十人,名重当时。高水平的教师必然带来高水平的书塾教学,从而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并形成江苏地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态势,而它们又反过来进一步巩固了江苏尊崇教育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

义学,又名义塾,是免收学费的学塾。北宋时期,范仲淹在家乡吴县天平山麓为族中子弟设立义学,实施识字等启蒙教育,这是现在所知江苏兴办义学的最早记录。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苏州二十七都塘桥设有孔氏义学,用以教授孔氏子弟。宋代江苏除苏州范氏义学、孔氏义学外,还有崇明义学一所、扬州义学两所等。元代,无锡强以德在女贞观崇义坊置强氏义塾。清代提倡兴办义学尤力,不但下令各省、府、州、县设立义学,而且规定义学由府、州、县监督管理,并酌情给予学童一定的补助,因此江苏各地特别是江南地区遍设义学。因为就读于义学的多是贫家子弟,不但学费分文不取,有的还免费提供教材、文具、衣履、伙食。

(3) 书院。书院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原为官方藏书、校书之所,宋代书院作为专事讲学、研究学问的教育场所。经过唐末五代长时期的战争,各地官学受到极大破坏,即使幸存下来,也是徒具形式。面对官学衰微,私人创办书院的现象应运而生。江苏是书院兴盛发达的地区。最早创办的茅山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宋初真宗(998—1022)年间,句容处士侯遗(字仲逸)居于茅山,在茅山西北创建书院,聚徒讲学,先后达十余年。赵宋南渡,我国理学大盛,一些理学大师往往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来传播自己的理学思想和学术主张。元人据有江南后,南宋遗民多不愿出仕,学者们纷纷自创书院,倾心讲学。文献记,江南新建书院143所,恢复65所,改建19所,其中重要书院有江宁的南轩书院、江东书院、昭文书院,苏州的鹤山书院、浦里书院、文正书院,常熟的文学书院,昆山的玉峰书院,江阴的澄江书院等。明初致力于官学,专重科举。正德之后,官学再度衰微,“学校积弛,一切循故事而已”,于是书院再次兴盛起来。

讲学活动是书院的重要特征。讲学有两种,一是学术传播的讲学,目的在于阐发儒经要义,或传授学派的学术思想的要领;一是讲会,这种讲会属于学术研究性讲学,不限于书院内部进行,可以扩大到院外。江苏历代书院讲会以东林书院为最。东林书院讲学,既继承王阳明学派的讲会方式,又具有开明的思想见解。参与讲会的东林学者,思想活跃,“辩难蜂起”,气氛热烈。当时政治腐败,奸邪当道,内阁首辅沈一贯善于迎合帝后意旨,结党营私,专擅朝政,排斥异己。顾宪成、高攀龙等长期在东林书院讲学,清议朝政,影响很大。沈一贯便认为他们在搞宗派朋党,因此称他们为“东林党”。顾宪成、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及武进人钱一本、薛敷教,被称为“东林八君子”。他们在讲学中,时常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揭露贪污,反对苛税,抨击阉党,希图挽救国运,东林书院一时成为左右全国政治舆论的中心。清初,朝廷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政策,并于顺治九年(1652)明令禁止别创书院,以控制舆论,防止书院群聚结党。但因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书院教育影响深远,朝廷政令虽严,江苏却禁而不止。顺治年间,江苏先后新创或重修了文昌书院(江宁)、杏坛书院(丹徒)、三山书院(丹徒)、梅岩书院(昆山)、安道书院(昆山)等。雍正十一年(1733),诏允各省建立书院,江苏书院复兴。

2. 尊崇教育的社会风气

尊崇教育的社会基本风貌和民间风俗习惯,为江苏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教育环境。作为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江苏人也以读书为乐,这集中表现为江苏文化家族兴起。

北宋吴县范氏家族代表人物范仲淹。范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苏州)人。幼孤贫苦读,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仁宗庆历三年(1043)曾任参知政事,卒谥文正。其论著“非虚饰词藻者所能比”。范仲淹家风好学,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和四子范纯粹,均擅文学,至仕学问皆有所成。

再如沈周一支。沈周为明代画坛一代宗师,他的诗文亦在他人之上,时人称为“三绝”。他的成就,与其家学深厚的渊源不无关系。沈氏是吴中典型的文化世家,沈周的祖父沈澄、父沈恒、伯父沈员、弟沈豳、长子沈云鹏、孙沈湄荣等无不精通诗文书画,自其祖父到其孙,一门五代,相承相继。

沈周的弟子文征明一家是流寓江南的文化家族中的一个典型。文氏祖籍巴蜀,后唐时迁出,逐步流寓到吴地,自文征明祖父文洪始,文氏一支始以文称于世。文征明之父文林与沈周相交甚厚,文征明与其兄文奎均以沈为师,文氏家族人才辈出,文伯仁、文彭、文嘉、文元直、文肇祉、文震孟、文震亨、文秉、文乘、文情、文点、文赤、文含、文泰等,皆在诗坛上负有盛名,前后历经八代不衰。

古代的家庭,担负着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宗教、法律等多重职责,古代的文化教育是家庭与师承二者关联的结合体,师承关系在古人眼中犹如父子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即父,父即师”,在浓重的文化氛围及重视家教师承的文化传统中,这种表现则更为突出。为了不辱没门风,众多弟子兢兢业业,惴惴自奋,“不以得之深自负,而以负之重自惧”。这种沉重的心理激励和压力,刺激着众多文化世家的弟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这种文化家族得以代代相传,绵延不断。兄弟登甲、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累出不穷,在科举史上传为佳话。同时,随着家族的扩大、繁衍,不断派生、演变出新的文化群体、文化世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以家族为单位的文化积淀、文化承继累世不衰的文化特色。

文化家族并不仅仅局限在书画、诗文等领域,医学、科学、技艺等各方面都有世代相传的文化氛围,也有不少属全能型,涵盖面之广,也是其他地区所少有的。文化家族的兴盛,也体现着江南地域教育的兴盛。

3. 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为我国科举制度之始。科举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举措,打破了魏晋时期以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带来的积弊,使许多有才能的寒士有机会施展抱负,进入仕途,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从此以后,科举出身便成为士子所竭力追求理想前程。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考试制度,科举考试取中的人数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尤以唐代为最。除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常贡之科”(即常科)外,还有一些特设科目(即特科)。至明代,科举考试程序在沿袭以前各代的基础上更加严密和完备,形成了院试、乡试和会试体制。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取中者为秀才。乡试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取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主持,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必须参加皇帝在宫殿中举行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另派阅卷大臣协助,凡贡士一般都被录取,取中者统一为进士,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唐代最受重视的科举考试科目是明经和进士两科,但当时还流行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进士科远比明经科受到人们的“追捧”,明经科却受到人们的冷落,三十岁考中明经科已经太迟了,五十岁考中进士却还算年轻。显而易见,进士科取中人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各代的科举考试中,江苏籍的考生都有很好的成绩。明代,全国共取中进士22980人,其中江苏籍进士有2721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1.84%。清代,据《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和宣统《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的统计,全国共取中进士26391人,其中江苏籍进士2923人,约占全国总数的11.1%。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于发展教育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调动了中下层地主阶级学习的积极性,使更多人有机会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当然,科举制度对教育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江苏而言,科举考试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