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吴地教育的发展

古代吴地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先秦到南北朝,吴地位处东南偏隅,教育并不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使大批士人南渡归吴,谈玄风气盛行,推动了吴地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吴地也高度发达,领先于全国。胡瑗的教学方法被誉为“苏湖教学法”。
吴地教育_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二、 吴地教育

吴地的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吴地学者言偃就曾远赴鲁国向孔子求学,首开东南向学之风。从先秦到南北朝,吴地位处东南偏隅,教育并不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使大批士人南渡归吴,谈玄风气盛行,推动了吴地文化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明清时期,吴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中心和赋税重地。在文化教育方面,吴地也高度发达,领先于全国。

据《江南通志》记载,清代以前,江苏共有府州、县官学74处,其中府州学8处,县学66处,府县和两县共学的12处。

吴地设立最早的常州府学建于唐朝肃宗年间,为常州刺史、著名诗人李栖筠创办,培育出唐荊川、赵翼、洪亮吉、孙慎行等名家。北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遭贬,回到家乡苏州担任郡守,设立了苏州府学(即今苏州人民路文庙)。范仲淹聘请了大教育家胡瑗担任主讲,并特地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入学,拜胡瑗为师,为其他学生做榜样。胡瑗拟定了严密的学规,以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方法教授学生,使得苏州府学成为楷模。胡瑗的教学方法被誉为“苏湖教学法”。仁宗以“苏湖教法”为太学法,在全国推广,这也使苏州府学名声远播,赢得了“苏学天下第一”的美誉。嘉祐年间,苏州府学添建了六经阁,收藏诸子百家经史著作。1904年,两江总督创办了江苏师范学堂,是全国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以西方自然科学为教育内容,传播新文化;辛亥革命后改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到1927年,与诸校合并为苏州中学。

元明清时期,吴地除官办府、州、县各学外,城镇和乡村还广泛设立社学、义学等办学形式。民间私学也很盛行,私塾众多。

书院为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游离于官学之外,成为官学的一种补充。书院为私学,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民间私学(如私塾),它是研究经史、传授学术、施行英才教育的场所,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形成地区性学术中心。书院一般由当地有名望的学者主持,称为“掌教”;书院的负责人则称为“山长”。宋代以来,吴地建有众多著名书院,如无锡东林书院、无锡崇正书院、苏州金乡书院、鹤山书院、文正书院、紫阳书院、常州龙城书院、太仓州娄东书院等,无论是数量、教学质量还是社会影响,吴地书院都位于全国前列。书院聘请一流学者主讲,如清朝沈德潜、钱大昕、姚鼐等主讲于苏州紫阳书院;段玉裁主讲于太仓州娄东书院;卢文弨、劭齐焘、储寅亮主讲于常州龙城书院。东林书院因在明朝抨击时政,反对魏阉而闻名。东林书院,又名龟山书院,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因在朝中言事被罢免官职,回到家乡研究传统文化。因讲学需要,他们共同倡议在杨时讲学原址修复书院。中坚人物为无锡的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叶茂才、刘元珍和武进的钱一本、薛敷教,被称为“东林八子”。他们在书院依庸堂设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明他们关心国家的抱负和关注现实的态度。讲学之余,他们议论朝廷得失,品评官吏良莠,一度成为全国舆论中心,被称为“东林党”。后来阉官魏忠贤大兴党狱,顾、高等人遭受迫害,依庸堂被毁。

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吴地人才辈出,能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博得功名者多如过江之鲫,特别是明清两代,吴地参加科考的学子数目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状元数量也遥遥领先于全国,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据有关资料统计,明朝自明太祖洪武四年至明思宗崇祯十六年的前后272年间,全国共录取文状元90名,吴地有14名之多,而单单苏州一府就产生出状元8名。清代的吴地状元则更多,258年间,全国共录取文状元114名,其中江苏状元49名,绝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吴地,单苏州就有状元26名之多,为全国第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