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学院“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构建

独立学院“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独立学院“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构建的背景、构成和运行的讨论,最后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全方位的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系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笔者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经过10多年的摸索,逐渐建立起“寝室—班级—校园—网络”“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向兵 熊椰 凌爱群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410012)

作者简介: 向兵(1977—),男,湖南龙山人,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矛盾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也层出不穷。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经过几年的摸索,结合学院师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渐建立起“寝室—班级—校园—网络”“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独立学院“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构建的背景、构成和运行的讨论,最后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全方位的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系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心理危机; “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矛盾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5%的大学生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而独立学院是20世纪9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10多年来,独立学院飞速发展,但由于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在录取时分数也低于一般本科院校,加上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也是母体院校的,这些年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激烈,这些造成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于一般院校,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笔者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经过10多年的摸索,逐渐建立起“寝室—班级—校园—网络”“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从我们自身的工作实践来讨论独立学院如何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一、独立学院“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构建的背景

独立学院在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尤其在办学思路和理念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一所学院的校园底蕴与人文关怀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独立学院在这一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滞后。

(一)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

对独立学院学生影响最大的十个心理危机事件依次为: 担心自己找不到好工作、不知道毕业后该干什么、想好好学但学不进去、父母的期待让我感觉心情沉重、感到前途渺茫、不能按自己意愿继续深造、父母为我读书欠债使我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不知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家庭经济困难。由此,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文凭不被接受,就业受到不平等对待。由于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所以学生就业也困难重重,他们的文凭在很多单位不被认可,有的用人单位明确规定不要独立学院的学生。甚至部分地区的选调生考试他们也没有报名资格,如2013年湖南衡阳的选调生考试就明确规定不招独立学院的学生,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方面不能被一视同仁,经常受到不平等对待,这些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文凭的含金量产生了质疑,对前途产生了迷茫,产生了抑郁的情绪。

第二,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在高考时的分数低于一般本科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入学后,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还有的学生学习没有计划,不能合理分配时间,缺乏学习意志力,这些导致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慢慢地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

第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差。独立学院的学费比一般本科高,所以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也是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这种优越感使得一些独立学院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独自面对不同的人群: 老师、同学以及生活中的其他人群。因此,人际交往问题成了独立学院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相处。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事情最重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考虑,不会进行换位思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面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些学生不会积极进行沟通,而是逃避问题,长此以往会感觉被周围同学孤立,从而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第四,贫富差距明显,不能正确面对贫困。独立学院学生家庭贫富差距现象比较明显。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花钱比较大方,他们用着高档的手机、电脑,一个月生活费高达几千,过着优越的生活。而贫困学生的家庭甚至难以承受高额的学费,他们省吃俭用,一个月三四百元生活费。这些差异使少数贫困学生不能正确面对贫困,心理落差大,变得自卑、偏激,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观念落后,危机干预意识不足。首先,学院对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学院最基层的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辅导员大多没有危机干预意识,他们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可能比较关注,但危机预防意识较为淡薄,危机干预工作理念滞后。其次,危机干预缺乏灵活性,对已经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会花很多时间去总结经验教训,以防再发生此类事件,而一旦遭遇新的心理危机事件,就会发现原来的经验不管用,仍不知如何应对。此外,学生缺乏危机求助意识,在遭遇心理危机时,他们宁愿选择自己承受自己调适或通过网络寻求帮助,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且专业化水平偏低。目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职的极少,多数学院只有一个,且不仅承担着心理咨询的工作,还兼顾着辅导员的职责管理了一两个班级。他们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效率低,心理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系部兼职心理教师由于缺乏专业培训,理论知识不扎实,咨询技术不过硬,主要表现为: 将学生学习的苦恼、就业的压力等这些发展性问题误认为是心理疾病; 对贫困学生、离异家庭学生的成长缺少正面引导; 在学生成才标准上过分强调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学生人文关怀不够,用制度去僵化管理。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三,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单一,应急能力较弱。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呈现的心理问题也是形态各异,这就要求危机干预手段多样化。但目前大多数危机干预手段单调,一般都是采用“会谈”这种技术,其他如行为调整、认知调整等技术很少应用,这势必会导致咨询效果不理想。随着心理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寻求心理援助的学生也日渐增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本无法应对,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学院心理危机应急能力较弱的问题便暴露出来。

(三)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四位一体”干预模式构建的可能性

独立学院相对来说面积较小,学生人数不多,学生活动的空间也不大,一般都集中在教室、寝室、校园这几个地方,网络是主要的娱乐手段。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与干预也就与寝室、班级、校园、网络有关。

寝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以寝室为单位,每个寝室设立一名朋辈心理辅导员,利用大家同吃、同住、同学习的条件,及时关注宿舍同学的心理状况,互帮互助,及时疏导做好信息报告工作。

班级是学院的基本单位,每班设一名心理委员,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单位和中坚力量,心理委员协助辅导员、学院心理辅导员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培养同学心理健康意识,关注班级同学心理动态,营造班级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

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的核心力量,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亲自管理,隶属于学生工作处,均由具有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来组成,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学院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积极的心理教育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诸如论坛、微博、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体等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当前我国社会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现象与问题。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和传播群体,大学生是网络群体中极为活跃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的匿名性、便利性、超越时空限制、信息量丰富等独特的优势,建立心理咨询网站,为学生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这不仅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且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我院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我们通过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以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为核心,以辅导员为重要力量,以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辅导员为基础力量,以网路为纽带的危机干预力量,构建了“寝室、班级、校园、网络”“四位一体”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旨在通过此模式的建设,促进学生“自助助人、互助成长”,进一步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二、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四位一体”干预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以寝室空间为单位的朋辈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寝室是大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场所,由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院在每个寝室选一名同学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对教师而言是学生,对学生而言是同学,因此,他们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在其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进行的心理辅导中,主要扮演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诉、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职责是为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或疏导,发挥的是协助和心理支持以及信息沟通的作用,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功能。但朋辈心理辅导具有接纳性强、实施方便、易推广以及见效快等特点,因此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

(二)建立以班级空间为基础的心理委员危机干预模式

在班委会成员中,心理委员的职责越来越重要,首先心理委员本人要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为人乐观,开朗; 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基层的中坚力量,是班级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助者。心理委员的具体职责是: 第一,对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较了解,对问题学生的情况要及时向辅导员汇报,并协助辅导员解决。第二,积极宣传并组织同学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多开展有益于心理健康成长的活动。第三,协助学校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及活动中要起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三)建立以校园空间为核心的心理咨询中心危机干预模式

院心理咨询中心主要由院专职心理工作人员和系心理兼职教师组成。系心理兼职教师均参加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培训,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资格证书,所以他们有能力承担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中心要统筹规划学院的心理工作,第一,根据各系提供的相关重点学生的心理信息,制定本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落实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每个月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第二,组织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的工作,指导他们开展好各项心理活动。第三,定期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做到预防重于治疗。

(四)建立以网络空间为纽带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第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包括: 学生基本情况简介、学生家庭情况、朋友情况、个人受教育经历、入学心理测验、入学后的资料等。学生心理档案库保存的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它是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采集到的大学生的有关心理方面的信息,从这些档案中不但可以知道大学生个体心理方面的信息,还能从整个档案反映的信息中总结出大学生所共有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要有新资料不断补充到档案中去。由于学生信息很难在入学时全面准确地一次收集到,这就需要学校心理咨询部门从多渠道收集; 可以通过个体咨询、书信咨询的方式,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咨询,如: 电子邮箱咨询、QQ咨询、电话咨询等等,通过这些方式的咨询,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取很多第一手资料,可以为接受咨询的大学生建立统一的咨询档案。学生心理档案库的建立,不仅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资料来源,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和完善自我。

学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计算机系统,通过系统网站,心理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就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预防; 家长可以通过网站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以及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就相关问题与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交流,使家庭与学校真正地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建立了心理咨询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在线心理测试,这就要求网站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网站内容丰富、界面美观、容易操作。如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方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实用性,还要做到及时更新; 在心理咨询服务方面,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值班表,明确咨询时间和人员,并公开心理咨询教师的网名、QQ号、E-mai1和擅长的咨询领域,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与相应的心理咨询教师联系,教师要具有高度责任心,保证服务时间内一直在线,以及及时回复邮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第三,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其主要形式是咨询双方利用电子邮件、BBS或网络聊天工具进行远距离的互动来完成心理咨询。电子邮件咨询是高校网络心理咨询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咨询方式,即咨询双方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展开心理咨询活动。这种便捷的方式可以克服传统书信咨询往返周期长的缺点,而且这种方式还比较适合那些不愿暴露身份的来访者,以及那些较为拘谨、不善表达的来访者。校园BBS咨询,即来访者在校园BBS上发帖子说明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及时给予回复,来访者也可以继续就那个问题再次跟帖,咨询师再次回复。这种公开的方式,便于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参考,不仅避免了咨询师的重复工作,而且让来访者在与自己具有相似问题的发贴人身上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情感上承认和接受自己,这种朋辈的支持和鼓励作用很大。实时咨询,即咨询双方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如QQ进行实时交流,展开心理咨询活动。QQ等聊天工具发展到现在,功能已比较全面,不仅能支持实时在线交流,还可以进行影音传递,既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又较好地避免了电子邮件、BBS等服务形式的滞后性。

网络技术在不断地普及与发展,而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人数最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这使得网络这种迅捷先进的交流方式作为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成为可能,网络心理咨询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新途径。但是由于高校网络心理咨询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使得树达学院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全方位的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系统,各级心理健康教育者职责明确、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日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南昌: 南昌大学,2008.

[3]马桂芳.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几点思考[J].海南档案,2012(3).

[4]杨孝.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利用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6(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