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教育思路的四个环节

班级管理教育思路的四个环节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而言,我们认为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准组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它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班级中,教师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我们认为,班级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教育要求,结合教育管理的规律与学生发展的实际对班级进行规划和引导,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班级、班级管理的概念

(一)班 级

班级是学校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主要渠道,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但其概念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1.班级的概念

在授课班级初创时,“班”和“级”是统一的。夸美纽斯所设想的分班,其实就是按“级”来分班。“班”最初是按“级”,即学年划分的“垂直性”的组织。随着就学人数的增加,学校规模的扩大,在同一程度的学生中,也划分了“班”,即在同一水平上区分了“班”。这样“班”也有了“水平组织”的意义。[1] 因此,我们常说的“班级”具有双重含义,既包含“垂直性”(纵向)的“级”,也包含“水平组织”(横向)的“班”。

关于班级概念的界定,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班级是一种组织形式,如班级是集体指导受教育者读、写、算等各项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2] 第二种观点认为班级是一种社会系统,“班级是一个社会系统,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彼此间具有相当稳定的复杂互动关系。”[3] 第三种观点认为班级是基层教育组织,如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相当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4]

虽然对班级内涵的侧重点不一,学者各持己见,但我们认为皆有可取之处。综合而言,我们认为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准组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它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级的性质

由于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一部分,因而它具有学校的部分性质,即教育性和社会性。

班级的教育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者(教师)对受教育者(学生)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如:在班级中,教师通过上课、组织活动、谈话等方式对学生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二是若干受教育者(学生)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如:班级中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对班集体的积极带动作用。三是班级氛围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如:一个具有正向特征(积极、上进、活泼等)的班级会对有负向特征(消极、懒惰、散漫等)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一个具有负向特征的班级,也会对有正向特征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班级的社会性主要体现为:班级是社会的典型缩影,是社会组织的特殊形式,是一个教育社会。[5] 班级的核心是人,以大学为例,组成班级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接受不同的地域文化,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有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不同,都会一一映射在班级生活中并产生相应的影响,而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这个团体或者团体以内的其他人的影响,致使个体在这一固定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逐渐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3.班级的构成

班级的核心是人,但绝非一群人就能构成一个班级。从传统意义而言,班级主要是由一些相对固定的人和一些必要的物构成,但我们认为,除此之外,活动也是班级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人员要素:班级的人员由教师和学生构成。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受教育者的角色,就学习而言,学生是主观能动的,是学习的主体。在班级中,教师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物质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是班级作为基层教育组织机构所必须要具备的,包括空间、设备、其他资源等,但物质环境要素对教育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物质环境优越、设施设备齐全地区的教育质量相对较高。

活动要素: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教育的组织,理所当然少不了教育教学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节日庆祝活动、课间操、竞赛、班级特色活动等。现而今,不少学校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觅得生存的希望,甚至能立于强者之林,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开展学校特色活动,开设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等,这使得班级甚至学校在具有一定共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个性

(二)班级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发展,自然少不了对其进行管理。一个良好的班级能成就若干个体,反之,也会毁掉若干个体,所以,对班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管 理

早在远古社会,人们就开始管理,管理族群、食物、劳动力等,可关于管理是什么,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张俊伟在《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一书中指出:管,古时的一种乐器,细长而中空,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着玉石的纹路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办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指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我们认为,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开发和组合,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行为。

2.班级管理

一个个家庭背景、性格、爱好、需求不同的个体组成了班级,班级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那么,班级管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班级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教育要求,结合教育管理的规律与学生发展的实际对班级进行规划和引导,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这里的管理者,不单单指班主任,也指学校领导、学生干部,班主任和学生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在其指导下,学生(如班干部等)也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领导对班级进行间接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整个学校班级的发展方向等。

二、班级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班级管理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发展而产生的,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产生

中世纪学校的教学组织工作十分松散,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都不同,教师只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指导,不对全班授课,教学秩序乱,效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夸美纽斯在总结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实行班级授课制的经验之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和班级管理方法,其中,班级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老师、学生、班级的管理。

对教学的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夸美纽斯实行了一套比较完整而严密的考试制度,分为六种:(1)学时考察,在课堂内进行,相当于现在的随堂检测。(2)学习考查。每天进行,由小组长负责。(3)学周考查。每周进行,按结果排名,带有竞争性,由班主任负责。(4)学月考查。每月进行一次,由校长负责。(5)学季考试。一学季进行一次,由班主任和校长负责,相当于现在的期末考试。(6)学年考试。每学年进行一次,将决定学生能否升级。

对班级任课教师的管理。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高尚的品德和爱心,其言行举止必须是学生行动的模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提前预设班级目标和任务,并以此为据开展教学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夸美纽斯有极为明显的宗教意识,表现为他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的首当是宗教信仰。

对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可从两个方面阐述:其一,对全体学生的管理,夸美纽斯注重学生品德教育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德育方面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待人友善,举止文明,学习品质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自主预习、复习。其二,对小组长的管理,对小组长的要求比其他同学更高,赋予小组长一定的班级管理权利。

对由学生组成的班级的管理。夸美纽斯非常注重纪律和规章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他认为纪律和制度是班级有序工作的前提,任何人违反都应受到惩罚。

(二)班级管理的发展

在教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把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期望,教育以社会功能为主,蒙蔽人们的认知,服务于统治阶级,抑制人性发展,因此,那时的班级管理方式是专制的,非人性的。

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挑战传统教育思想,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这种教育以“归于自然”为核心,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让受教育者在自身教育和成长过程中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非成人灌输、压迫,进而培养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自然人”而非“中世纪公民”。

卢梭认识到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堪称关于教育对象的又一发现,这一发现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教师从教学管理的领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自主学习者”;班级管理方式由“纪律”变成“自律”,现代教育管理思想逐步形成。

现代教育管理与传统教育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教育管理是一种为达到教育目的的约束机制,而现代教育管理不仅注重管理对教学服务的功能,更注重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三、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主体

班级管理是由一系列对班级进行组织、协调活动的总和,主体是人,离开了人,班级管理便不复存在。所以,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但班级管理并非仅仅局限于对人的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内容

我们将管理定义为在特定的环境中,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开发和组合,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行为。从定义中,我们得知,管理的内容便是有限的资源,即:人、事、物、财、时间、空间、信息。这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以下将重点阐述人、事、物、财这四个方面。

管“人”。“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活动之难,最难在管“人”,班级管理也一样。够成班级的“人”主要有:教师(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和学生,所以,班级管理中对“人”的管理主要是管班主任教师、班级任课教师、学生。

管“事”。正因为有“人”,班级具有社会组织的性质,“物”与“物”之间不会有“事”,“人”是“事”产生的前提。“人”与“人”之间的“事”,“人”与“物”之间的“事”,“人”与“财”之间的“事”,“人”与“时间”之间的“事”,“人”与“空间”之间的“事”,“人”与“信息”之间的“事”。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事”是管“事”的重点,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事”并非狭义的矛盾、摩擦,而是他们之间的一切活动。

管“物”。班级并非简单由一群人构成,需要一定的物作为基础,如:桌椅板凳、讲台黑板等,一切构成班级的硬件设施都属于这个范畴。

管“财”。任何一种组织机构的运转都需要经济基础,学校也不例外。在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教育先行’与‘经济先行’”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学校作为一种兼具教育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社会组织,其运转需要经济基础,通过教育也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运转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班级的“财”主要有班费、奖金。

班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活动,以管理“人”为核心,班级管理还是一种社会行为,以管“事”为重点。

(二)班级管理的主体

简而言之,自然界中万物综合形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一个个复杂的人,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班级是一种社会性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存在于人类社会,毋庸置疑,人是构成社会性组织的核心。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我们把执行管理的人称为管理者,管理者只能是人。所以,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构成班级的人员要素包括教师(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和学生,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究竟谁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形成之前,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以教师“专制”为主要特征;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形成后,学生的地位得到提升,逐步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却提升不多,班主任仍旧是班级管理的主体。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内外关于“班级管理”的观点,可知大部分学者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学生和任课教师起辅助的作用。在今天,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班级管理的主体应是学生,班主任是管理者,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原因在于管理本身也是一种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学生的成长发展只能由自己进行,班主任无法代替,班主任切忌为了管理班级而管理。

四、班级管理的功能

纵观人类教育漫长的发展史,先有教育,教师、学校、班级、班主任随之先后产生,不可否认,教师、学校、班级、班主任皆服务于教育。班主任同于任课教师,在于其服务于学科教学,班主任不同于任课教师,在于其不仅仅服务于学科教学,更服务于班级,服务于班级管理,但不管是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工作,最终落脚点都在教育。

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促进人向最优化(包括社会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让人获得幸福。班级管理既然服务于教育,最终落脚点都在教育,那其功能和最终目的当与教育一致。

(一)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6] 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意味着班级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的场所。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个体社会关系

个体在进入学校以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以亲子、亲属关系为主,伴随有简单的同伴关系。进入学校后,集体生活开始,使得个体的人际关系逐渐丰富,人际关系的重点转移,其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表现为扮演的角色多样化(同伴的朋友、他人的同学、老师的学生、家长的孩子、低年级学生的哥哥姐姐),这些多样化角色丰富了他们的人际关系,进而推进其社会化,经过一定的时间(13~25年),个体最终完成社会化。

2.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7],包括:友善、帮助、分享、合作、谦让、安慰、关心等,亲社会行为发展对个体适应集体生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亲社会行为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8],直接影响个体道德观和是否发生道德行为。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要注重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主要有: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表扬和奖励亲社会行为,移情训练。

3.培养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三者缺一不可。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最终必须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而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的必备技能。班级是其接触的第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离开家庭的幼儿需要学会照顾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能力提升,个体逐渐学会照顾他人,照顾环境。

4.学习与传递社会价值观

班级是代表社会来培养人才,因此,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按社会需要和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也要对学生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教育。

(二)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配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举止上。个性受遗传的影响,但更多的受后天教育的影响。班级的个性化功能是指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通过班级管理活动,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为:

1.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尽管自我意识在个体3岁时开始萌芽,但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大多受外界(如:父母、同伴)支配,尤其表现在幼儿期,随着个体心智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丰富,自我意识逐步客观合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错误引导的环境中,后期的自我意识也会有较大偏差,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正确定位

2.培养学生的独特性

个体携带不同的遗传基因,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所以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即便是孪生姐妹,更何况班级里是来自不同家庭,甚至不同地域的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班级的重要功能,班级里的学生虽年龄、心智相差不大,但其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需求却存在客观的差异。他们虽生活在同一个班级,但其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不同,这些不同都会影响个体的个性。所以,班级管理者要提供适宜的环境(这里并非单指“顺境”)和丰富的外界刺激,让学生在多样的环境中发现自我的个性所在,而并非培养一群相似的“人”。

【拓展阅读】

培养和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方法和途径

一、认真做好班情分析

班情分析,是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一项基础工作,班主任只有对班情作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制定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规划。

二、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班集体建设也是如此,最初印象将直接影响以后班风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新接班、新生入学时,可采用一些方式来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三、提出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形成和巩固是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班级中有了令人鼓舞的共同目标,就能把所有学生吸引到集体中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共同奋斗中逐步形成坚强的班集体。

四、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形成班集体核心

一个班集体,都有一个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要健全班级组织机构最主要的是要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从而使班集体形成坚强的核心,有力地带动全班同学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这是组织和健全班集体不可缺少的议程。

五、建立和谐班级人际关系

所谓班级人际关系是指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认知、情绪体验和相互影响的教育关系。班级人际关系好,表现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感情融洽,心情舒畅,经常充满着舒适感和安全感,还有着热烈而又健康的竞争和合作心理气氛。因此,建立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能有效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能在令人愉快的教育情境中消除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在班内建立良好的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形成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同学关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同时也能增强班主任不断完善自身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班集体。

六、培养和建立正确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言论和意见。它们以群众议论、褒贬的方式肯定或否定集体成员的言行。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培养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就是指学生将外在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品格修养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班级自觉纪律形成的过程,也正是班集体形成的过程。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形成自觉纪律,就谈不上班集体的形成。因此,培养自觉纪律是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保证。

八、培养优良班风

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能使班级正气不断提升,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面貌受到积极影响。不好的班风会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使他们受到不健康的熏染而思想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良好的风气,并使这种风气成为一种教育因素。

九、协调好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关系

非正式群体同班集体(正式群体)共同决定着学生相互间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及班级目标的实现。因此,班主任必须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并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使班级内种种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发展协调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