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本科研究型教学的活性机制

建构本科研究型教学的活性机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改革。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1992年开设了“影视教育专业”,之后逐步设立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于2004年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本调研基于对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大四本科生及本科曾就读于传播学院的研一、研二学生的深度访谈和结合相关资料展开。

孙信茹 程玉琦

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开始关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三年后该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提出了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本科生研究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5年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1992年开设了“影视教育专业”(后改名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之后逐步设立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于2004年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发展至今,学院下设“广播电视学系”“新闻学系”和“传播学系”三个系,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编辑出版学”五个本科专业;“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戏剧与影视”“公共关系学”五个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专业硕士点;“文学与传媒”博士点和“文艺学·影视文学理论”博士招生方向,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纪录片研究中心”“影视创编研究中心”和“视觉艺术与行为研究中心”挂靠传播学院。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教育方式,探索灵活性、互动性、自主性、创新性的本科生教育新方式,致力于培养宽口径、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较高的新闻人才。

本调研基于对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大四本科生及本科曾就读于传播学院的研一、研二学生的深度访谈和结合相关资料展开。通过调研发现,华东师大传播学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和途径培养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及科研兴趣。

一、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本科生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模块: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计算机、英语、就业指导等在内的多门必选课及涵盖教师教育系列课程、语言人文与艺术系列课程、自然科学系列课程、社会科学系列课程四大类的200多门选修课程,其中文科生必须选修至少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系列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既可理解为学院内的通识课程,也是每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传播学概论”“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通论”“传播学学术前沿讲座”“艺术概论”等课程。

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之风盛行,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随着专业划分的日益窄化而被割裂,知识窄化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普遍适应力差,知识转换能力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博得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并逐渐在美国的高校开展起来。之后,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也逐步开展起来。所谓通识教育,即打破学科专业对知识传播的限制,注重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更新知识体系,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如果说校级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注重广而全,那么华东师大传播学院的院级通识教育课程则侧重于依托自身的优势专业,作为对校级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深化。

传播学院独立成立之初,曾隶属于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具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传播学院的院内通识课程设置继承了一贯的文学、文化和艺术传统,发挥着优势学科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院内通识课程与校级通识课程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与文化素质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多手段、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开展研究。

传播学院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课程,一是依托华东师大优势学科和教育资源,形成学院“地方特色”。如2010年起学院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展本科阶段的教育新闻方向。邀请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等全国各省市教育报刊社优秀记者编辑担任兼职教授、实践导师,设立实习基地,将教育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新成果引入教学。二是围绕专业自身定位,设置区别于同类院校的专业课程。播音主持专业定位在致力于培养“文化类、社教类及新闻类主播和出镜记者等播音、主持人”[2]。围绕这一定位,在开设“播音主持形体训练”“播音技能训练”“播音主持表演”等技能训练型课程外,还开设了“摄影技术基础”“摄影技术基础节目策划与文案写作”“声乐艺术”“中外主持艺术研究”“广告传播理论与案例研究”等课程,将播音主持专业知识拓展到新闻、艺术、广告等领域,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兼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丰富的知识背景及专业的主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注重专业学习的全面性。如广告专业开设了“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基础”“市场调查”“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等延展性课程,为本科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方法;而动画设计制作、高光摄影基础、动画设计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专业技术性课程的设置,为学生进行广告设计及相关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四是课程设置随时代而变。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亦做出了调整,增加了“新媒体实务”“微电影创意与制作”“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电子出版”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当下传媒业的新变化。此外,传播学院陈虹、马力两位教师负责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入选华师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传播学院不断通过专业教学改革,探寻新的研究教学可能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是单向的、填充式的,按照书本编排逻辑进行讲授。新闻传播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适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也无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研究型教学则是以研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出问题为关键,搭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平台,学生亲自参与对现象的直观观察,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师生间、学生间互动过程中思想的交流、意见的交换,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多年的本科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而通过调研发现,下面这几种教学方法也是最受本科生欢迎的。

一是案例教学法。内容的选取上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类是以新闻传播现象为例,尤其是具有全国性影响力或地区性影响力的新近的传媒现象,结合理论,进行讲解或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对现象进行讨论和研究。另一类是教师以在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为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我们的公共关系课上,老师总是结合时下热点事件或者某个现象给我们举例。有一段时间正值全国发生抵制家乐福的事件,老师让同学们为家乐福做一次危机公关,形式不限。我们小组展示时,用乐高积木拼成法国国旗,还有小人坐在坦克上,表示攻打家乐福,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3]

“我们‘广告法律法规’‘广告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的老师是普陀工商局的处长,分管广告的,上课的很多内容都来自他的实际工作和实战经验,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也都很信服。”[4]

二是游戏法。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都会设计一个相应的游戏,学生参与互动,获得直观的经验,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我们的消费者行为课,老师会根据讲课的不同专题设计游戏,大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很直观的心理感受,就能更好地理解营销原理、消费者心理等等。”[5]

三是体验法。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同学参与相关实践活动。

“特别记得有几次,老师没给我们讲课,而是组织我们去参观艺术展、设计展,要求我们回来撰写报告;也组织过我们‘十一’期间去做市场调查。”

“我们的‘影视制作’课上老师会请一些导演来讲课,也会联系广告公司让我们到片场去观摩。”[6]

“摄影课上老师会组织大家去外拍,同时还在华东师范大学论坛上创建了一个摄影板块,让大家交流和讨论摄影的经验,对我们的摄影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7]

四是开设“网络课堂”。将传统课堂移植到网络平台,授课方式由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散点传播,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较大程度上削减了师生间的距离感、拘束感,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互相启迪,形成“思想的自由市场”。如黄吉老师的校内、微博、博客,发布学术比赛信息、广告业界优秀的作品展、专业研讨会等的相关信息。

“平时在教室里上课大家都比较拘束,但是在QQ课堂上胆子突然就大起来了,发言特别积极,有很多奇思妙想还得到老师的称赞。老师对我们的发言进行引导和总结,有不明白的知识随时上网查询,发到群里共享,非常方便,比在教室里上课活跃多了。”[8]

三、“前期导师+论文导师+学导”,指导学生研究

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研究的“引路人”,在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中起着启发、引导、监督、纠正、提升的关键作用。在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实施导师制,即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每位导师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对其日常学习、参与科研项目、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而在本科生阶段实施导师制的高校为数不多。大学阶段是学生生涯的重要转折,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长期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习方式不再适用于大学学习,尽早帮助本科生转换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独立能力、合作能力以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而普通的班级集体教学,缺乏导师的专门性指导和关心,对这一转变的促进作用甚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基地班尝试为少数优秀本科生配备导师,并逐渐扩展面向全班学生配备导师。1997年,国家教委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文向全国推行了这一举措,得到不少基地班的响应。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本科生教学中亦采用了这一方式。

“前期导师”是学院为大一新生配备的,每位导师负责4~6名学生,前期导师定期组织与学生见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书籍供学生阅读并进行指导。学生亦可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与导师交流,听取导师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状况、兴趣方向、专长规划明确学生今后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学院为新生设置“学导”。学导由学院高年级学生志愿担任,每个宿舍配备一名学导,主要为新生提供生活、学务方面的指导。学导的设置,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补充,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提供全面的生活、学习经验和信息,帮助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学导工作重心转为提供考研、实习和就业方面的指导,通过自身经验的交流帮助学生度过“毕业季”的“迷茫期”。“专业导师”为大三、大四学生配备,以学生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为基本抓手,学生根据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结合不同导师的研究方向,可选择前期导师作为自己的专业导师,也可更换导师。大三以学年论文为重心,大四以毕业论文为重心,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开题、讨论、修改、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前期导师+论文导师+学导”的实施,扩展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新渠道,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问题意识、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明确今后发展方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缓和了学生需求与教师指导缺失间的矛盾,是推进研究型教学实施的重要措施。

四、开展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

首先,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学术沙龙是大学学术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也是促进学术氛围形成的重要场域。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组织了丰富的讲座活动,以“定期讲座+不定期讲座+每年一度全院老师报告”的形式开展,邀请一流学者传授研究经验,展示重要研究成果;业界权威带来传媒业的发展、政策导向、媒体变革等前沿资讯。学院积极组织举办讲座、学术会议及学术沙龙的同时,及时发布其他院系、高校重要讲座信息,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思”,通过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提升自我。

“老师鼓励我们跟着‘中国4A大师进校园’在上海的巡讲脚步去听。复旦大学4A公司的创意总监们用自己公司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他们的品牌创建、创意和营销理念、公关技巧等等,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们还参加过上海师大举办的大型广告讲座,日本电通的人来讲一整天。他们讲电通的案例和创作模式,都是根据电通公司做的案例来讲的,很有趣的。”[9]

值得注意的是,学院专门开设了“传播学学术前沿讲座”课程。课程对学生必须参加的讲座次数下限做出规定,除了学院统一组织参加的讲座外,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讲座,最终学生根据参加过的学术讲座撰写报告。将参加学术讲座纳入学生课业成绩的考量,能够敦促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学术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惰性,保障学术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之意,这也是拓展、健全本科生评价体系的有益措施。

其次,举办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每年一度的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开幕式是传播学院承办的另一项重要活动。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是由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学生影视交流活动,是上海电视节的重要子项目,于2008年正式启动。每一届大学生电视节根据电视行业的发展确立不同电视论坛主题,如第三届电视论坛主题为“精彩视觉、传播激情”;第四届电视论坛则以“E时代、I电视”为主题;第五届电视论坛主题为“新电视@新网络”,致力于探讨E时代电视的新发展。大学生电视节邀请电视行业精英和国内外高校学者齐聚一堂,例如第三届电视节“潮涌丽娃——电视明星对对碰”分论坛邀请凤凰卫视著名新闻评论员曹景行,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陈蓉,内地“综艺一姐”谢娜,畅谈多年从业感受、困惑及经验。各位名嘴们就大学生今后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应具备的素养以及大家对行业的疑问一一作答,提出专业的意见。又如第四届电视节,时值华东师大六十周年校庆,活动设计了校友SMG著名节目主持人林海、阎华,SMG新闻频道记者李吟涛的访谈环节,邀请昔日学长现身说法。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长顺,纽约州立大学传播学系终身教授洪俊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吕新雨教授等知名学者亦先后受邀,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参加大学生电视节,传播电视传播领域的前沿思想,并与学子们进行互动交流。

电视节面向国内外高校学子征集论文,开幕式活动期间以分论坛的形式,由教授主持,获奖论文的作者就研究成果进行报告,与参加活动的师生进行交流。通过研究情况的汇报和教授点评,各种意见在此汇流,各种学术思想相互碰撞、启发,融合为浓郁的学术氛围。开幕式另一项固定内容为发布由华东师大师生共同调研、撰写的“年度大学生电视关注度”调研报告,实时跟踪反映、深入了解上海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媒介的关注现状,分析新形势背景下,大学生对电视媒介的潜在心理诉求等,也为业界政策的调整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电视节“短片大赛”,奖项涉及策划构思、短片节目主持、编导摄制等影视制作多个方面。大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高校大学生踊跃参与,纪录片、实验片、剧情片、电视栏目片、动画小品形式自由多样,主题丰富,展现出新一代电视人独特的镜头魅力。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将获奖短片剪辑播出,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大学生电视节开幕式的工作人员全部由传播学院学生志愿者担当,负责策划、组织、制作电视节上所使用的宣传短片、演讲PPT、现场布置、主持、采访等一系列工作,大学生电视节不仅成为学术思想的“交融地”,也成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

最后,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传播学院积极展开与各专业、各高校及业界的合作,通过举办学术论坛的形式,开阔师生学术视野。如与美国纽约莱克基金会共同举办的“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国纪录片”理论国际研讨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广播电视艺术理论及教学研讨会”;又如“风从东方来——2009年华语主持高峰论坛”。该高峰论坛邀请了主持界的赵忠祥、杨澜、白岩松、周涛、曾志伟等著名主持人和来自学术界的胡智锋、郑贞铭、陈虹等多位专家学者,讨论了“品牌节目主持人的铸造”“全球化背景下华语主持人的机遇与挑战”“华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责任”等问题,带来关于电视主持研究的前沿学术信息,并通过互动问答为学子答疑解惑。

五、建设丰富的学术资源,助力师生研究

一方面,不断更新充实数据库。华东师范大学不断推进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注重加快数据库的网络化。图书馆积极引进购买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期刊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JSTOR,Science Direct在内的国内外主流数据库,成为学生开展研究的主要学术文献来源。不断引进高品质的高校教学、学术活动、培训等视频资源,供学生下载,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依托图书馆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科技手段,积极制作、保存具有学术传播价值的学术活动数字影音资料,供学校师生调阅,促进学术资源共享与利用,积极推进学校数字学术资料的交流与传播。此外,传播学院也正致力于推进院资料室的建设。资料室只对学院学生开放,学生既可以从中借阅相关的专业书籍、影音资料,也可向负责人反馈购书意见。负责人在考量师生意向基础上拟定购书名单,保证了数据内容更贴合师生研究需求,做到物尽其用。

另一方面,提供多项服务。一是开辟学术功能服务区。图书馆服务区为各院系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会议搭建平台,并将学术活动信息发布在图书馆网络界面上,及时为全校师生提供学术信息。同时也开展“常规活动”和“特定活动”。常规活动包括组织丰富的“主题展览”,让学生有机会与珍贵绘画、史料、照片、藏书、拓片等“亲密接触”,开阔学生眼界。如举办“图书馆利用技巧PK大赛”,通过竞赛形式加深学生对图书馆各项功能资源的了解。“特定活动”是根据同学研究的需求,由图书馆经验丰富的教师举办相关活动、主题讲座。如专为“新生入学季”开展了“图书馆迎新系列活动”,举办新生入馆培训讲座,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编写《图书馆利用指南》电子版和纸质版,供新生免费阅读,编辑播放新生入馆教育视频等,为新生解决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也为学生日后顺利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可能。又如“毕业论文季”系列活动中,图书馆组织举办了“学位论文开题文献调研的策略与方法”,为学生讲授科学、全面的文献调研策略与方法、科学的文献管理方法、开题报告撰写技巧等;“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ENDNOTE)与论文写作”讲解如何利用NOTE EXPRESS、ENDNOTE合理管理文献;“ONE -Search探索发现系统”教学生如何迅速搜索和定位对研究有帮助的学术材料;“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基础”为学生使用SPSS软件进行调查、统计、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常规活动”和“特定活动”的举办,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研究性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实现馆内无线网全覆盖,每张书桌旁设有电源插座,方便师生携带电脑查阅资料和进行论文写作。三是在两个校区图书馆间开通了预约服务和网上传递服务,书籍由图书馆负责传送,师生直接到所在校区图书馆取阅即可,节约师生借阅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同时开通了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各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和传送服务,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术资源共享,尽可能多地为师生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料。

六、多种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

为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学院、学校各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今年起,华东师大传播学院与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全院学生设立了“新媒体奖学金”。奖学金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1名,用以奖励在重要学术竞赛中获奖、在重要期刊发表过论文或在媒体实习期间表现特别突出者,尤其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或在新媒体行业实践成绩优秀者为主要奖励对象。近几年传播学院在开展教研活动中逐渐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而“新媒体奖学金”的设立,与学生研究热点相吻合,引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的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也为学生参与学术比赛、展示学术成果提供了广阔平台。电视节向各高校学子征集以电视行业发展、节目制作、电视节目支持人等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论文,得到了各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参赛者来自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各高校,华东师大传播学院每年均有论文获奖。获奖者通过不同分论坛向来自各高校的师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除了学院层面设置的奖励措施外,学校层面也努力为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华东师大每年举办一次“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赛设置了赛前培训。培训阶段各院系将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选题工作,同时组委将通过多种途径对课题研究予以支持,包括邀请专家培训、建立QQ群交流平台、邀请往期获奖者分享经验、制作“大夏杯”电子期刊等。大赛还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组队,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为通过的项目提供研究基金,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项目,还可以继续申请下一届基金的资助,进一步激励师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对项目完成优秀的指导教师,组委会给予一定奖励。最终学校将通过举办“学生科技论坛”“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展示”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传播学院借助比赛契机,积极组织师生展开研究。在今年举办的竞赛中,传播学院学生“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变革”项目入选并获得奖励。

为了促进上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7年上海市启动了针对上海十多所高校本科生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和科学研究。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为每个项目提供8000~10000元不等的基金,同时学校配合计划开展,为项目提供总经费不小于1∶1的配套经费支持,并为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制订选课、考试、学分认定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从经费、实验设备及培养政策各方面为本科生的创新研究提供全面保障。通过研究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师生形成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积极参与了创新活动的项目申报活动。2011年传播学院有三个项目通过立项,项目获立项教师3人,学生11人,借力创新计划,开展了创新研究活动。

七、“引进来,走出去”,拓展学术视野

第一,借力教师引进和培养政策。华东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制订了一系列引进和培养计划,如推行终身教授制度、“紫江学者”计划、“团队引进”计划、“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等。利用培养计划,华东师大传播学院聘请了多名国内资深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院师生授课,开办学术讲座,或出任博士生导师,或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包括华东师大“紫江学者”颜海平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中心”所长、学报主编、“教育部艺术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志敏教授,美国普渡大学传播系主任Howard E.Sypher教授等。同时,学院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每年均有教师获得出国深造交流的机会,教师回国后以课堂和举办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国外相关科学发展、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留学经历等,深受学生欢迎。

第二,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传播学院通过与多家沪上新闻研究机构、传媒业开展合作,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2011年,传播学院与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签署共建协议,互聘教授、研究员、研究生指导老师;互为双方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合作进行学位点申报、研究生教材编写工作;合作举办各种学术会议、申报课题、出版著作,并计划合作编写《上海传媒发展蓝皮书》等。2011年,传播学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合力打造了“新闻传播创新实践基地”,学院将聘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具有高级职称、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记者、编辑担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授,通过讲座等方式,传播新闻实践中的新成果、新发展。2010年传播学院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及人才培训基地,发布年度中国教育新闻传播发展情况报告,并聘用了来自北京、湖南、浙江等地十大教育报刊社社长、总编为兼职教授,加强学院教育新闻学方向的学科建设。除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及院系设立了与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学生交流合作项目,为本科生提供国内外研修、实习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走出去”,体验多元文化,学习新方法、新知识,从而拓展研究思路和视野。

八、小 结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发展其主体性的教学观。”[10]它强调建立师生关系的民主性,通过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达成学生学习研究过程中主体性的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以研究型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本科生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其中也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比如应当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落实力度,加强对学校优势学科资源的深化利用,形成传播学院的研究特色等。

(作者1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2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1]本文系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2014年)、云南大学第二批“青年英才培育计划”(2015年)资助项目成果。

[2]马力:《综合性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载庄明辉主编《探索创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3]摘自对研二YY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4]摘自对研二YY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5]摘自对研二YY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6]摘自对大四YTT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7]摘自对研二ZY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8]摘自对研一LML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9]以上两处对话均摘自对大四YTT同学访谈中的对话。

[10]罗正祥:《对推进研究性教学的思考和建议》,《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