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

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根强调了近代科学在本质上是实用的一面,从科学功能的角度给科学下定义,认为科学是一种了解自然而实际支配自然的手段。这一本质反映了科学认识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反映外部世界;批判性。科学认识对象的形成和科学知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主体。
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_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一、科学认识活动的特点

科学是什么?科学越发展,它的职能越广泛,人们就越无法说明这个问题。正如贝尔纳所说:“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52]根据柏拉图开创的古代传统看法,科学是纯思维的活动,“仅仅同发现真理和观照真理有关;它的功能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合的世界图象。这和神秘主义的宇宙论的功能有别。只要不忘记它的真正目标,如果它再具有实用价值的话,那就更好了”[53]。文艺复兴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科学在社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人们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规定科学。培根强调了近代科学在本质上是实用的一面,从科学功能的角度给科学下定义,认为科学是一种了解自然而实际支配自然的手段。“培根在他生平事业一开始就出头鼓吹这样的主义道:‘科学的真正的和正当的目的就是人类生活要用新发见和新动力来丰富起来’。”[54]现代科学发展展示了人的伟大创造性后,人们又开始从科学认识活动本身给科学下定义,强调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拉维茨指出:“科学知识是由一种复杂的社会努力完成的,导源于处于同自然界十分特殊的相互作用中的许多工匠的工作。”[55]

不论人们从哪一个角度给科学下定义都离不开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二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我认为,这两个因素结合一起,就是科学认识的本质:科学认识是批判地反映外部世界的活动。这一本质反映了科学认识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1)反映外部世界;(2)批判性。下面,我们分别对科学认识的这两个特点加以探讨。

(一)反映外部世界

什么是外部世界?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外部世界这一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在近代哲学家那里,外部世界是除人以外的全部物质存在。洛克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就是按照这种方式理解外部世界。在洛克看来,外部世界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实在。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动静、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的感觉和加工。伏尔泰直接用感觉说明外部世界:“假定一个人具有一切官能,只是没有本来意义之下的触觉,这个人是很可以怀疑外界对象的存在的,说不定他甚至于会长期对外界对象没有观念;可是一个人如果又聋又瞎,然而具有触觉,却不会怀疑那些使他感到坚硬的东西的存在,这是因为物质的本质并不在于一个物体有颜色或发声音,而在于它是有广袤和不可入的。”[56]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扩大了外部世界的概念,外部世界不仅指人之外的世界,而且还包括人的存在的世界。人工智能研究把人的思维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分子生物学把人的生命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社会生物学更把人的社会存在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从外部物质存在到人的思维、人的社会都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如果我们要继续归纳下来,外部世界的概念就会更加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证伪的方法,指出自然科学在哪些领域的研究中失败了,或揭示自然科学不可能涉足哪些领域,我们反而有可能较为明确地划定外部世界的界阈。人工智能研究揭示了人的思维运算的基础,或许在今后不久还会揭示出人的直觉思维机制,但却无法回答人能为自己的认识提出哪些问题、规定什么样的目标这一问题。这是人脑与电脑的本质区别。社会生物学揭示了人的社会生物本性,但却无法说明人的社会何以不同于动物的社会。这是人的本质与动物本性的本质区别。人之所以能为自己的认识提出问题和目标,人之所以使自己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就在于人的文化精神活动,就在于人的自由创造。正是在这个领域中,自然科学常陷入困境。这就是康德哲学所揭示的最深刻的二律背反。除了这个领域之外,其他的领域都可以用实物的形态显现出来,就是生命的基因重组与复制也是一个物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外部世界就是除人的文化精神活动以外的一切物质世界。

一旦确定了外部世界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看出科学作为外部世界的反映的几层含义:

第一,科学认识本质上是一种向外型认识。科学认识反映外部世界,必须以外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以外部世界的存在方式为尺度,说明外部世界的存在。因此,科学作为现实的认识,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思考,只具有外部现实性。

第二,科学认识的结果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概念再现物质世界。科学的理论、概念是人创造的,但却体现了人发现外部世界联系和运动过程的能力,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些有着实在意义的范畴。然而,人的文化精神活动却是科学所难以再现的。即使是对人的思维活动的研究,科学也只是揭示神经生理运动的过程,而不能说明思维活动的更高的文化—历史层次,否则就会陷入荒谬。克罗齐就坚决反对用自然科学方法对审美心理进行探究,认为,这种研究只会导致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因为自然科学只能揭示审美的生理基础,根本不能揭示审美精神的本性。他在批判实证论和进化论的美学研究时指出:“19世纪下半叶,实证论和进化论的形而上学占据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失去的地盘。自然科学以混乱的方式取代了哲学,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械论和目的论的概念又相混杂,这便导致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胜利。这个方向典型的态度是蔑视历史,特别是哲学史;因此,它与几世纪以来思想家的努力所形成的一系列东西缺乏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任何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任何真正进步的条件。”[57]

以外部世界的存在为前提,与外部世界发生现实的联系,并在观念中再现这个世界,就是反映外部世界的基本内容,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出发点。

(二)批判性

批判性是科学认识中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基本方式,是主体对待客体的基本态度。所谓批判性,指主体不是消极地反映外部世界,而是能动地把握外部世界。主体对客体的批判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批判性首先指主体的创造性。

科学认识面对外部世界,但外部世界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思考的质料,并不能告诉人们如何选择认识对象,更不会向人提供科学知识。科学认识对象的形成和科学知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主体。主体通过创造一定的理论、概念结构,说明外部世界,扩大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58]当然,这种创造活动不是先验的功能,但人的认识、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的确是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实现的。这种认识的建构实质上是人的理性的建构,体现了理性的主动性、创造性。一种新的结构的建立,即标志着一种新的思维框架的产生,标志着人对世界认识视野的扩大,标志着人的认识的深化。

理性的建构、理性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科学认识的活动中,而且表现在科学认识所运用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上。康德把人的创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性具体规定为人运用固有的先天范畴整理、加工感性质料,形成认识的对象和关于对象的知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人们加工、整理外部世界的基本范畴,最主要的有时间和空间、原因和结果。其中时间和空间是最基本的范畴,其他范畴只有与这两个范畴相联系才有意义。康德以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规定时间和空间范畴,这是对范畴的过于狭隘的理解。如果我们把这对范畴进一步抽象,超出牛顿力学的理论框架,那么就会发现,任何一种科学认识都离不开时间—空间的说明,都是对时间—空间的重组。所以,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科学思维都是‘几何的’。”[59]伊夫林·凯勒对198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麦克林托克发现基因转座的运思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科学家如何通过时间和空间观念的转换改变对外部世界的说明:“直到六十年代末,基因都被看作是简单的单位,以一条固定的直线顺序排列,从而控制着生物的发展。如果有人设想遗传因子能够自动地从一个位点移到另一个位点,甚至从一条染色体移到另一条染色体,那似乎是不合情理的;而麦克林托克曾断言:重新排列在遗传机制和控制方面,有可能起关键性的作用,则似乎更不合情理了。但是在五十年代初,麦克林托克就已经证明:在从一个染色体位点向另一个位点的移动中,遗传因子给细胞带来了新的指令,而且,它们的这一移动是自行‘安排’的。转座的新证据(现已在分子水平上)开始在六十年代后期出现。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关遗传因子流动,亦即转座的实例,这表明染色体补体(染色体组)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这一情况至少是和过去二十五年里在生物学方面占支配地位的概念结构相抵触的。随着遗传流动性的发现,我们对遗传程序的概念也改变了。现在可以想一想,与其把顺序看作静态的、直线的、刻在DNA顺序上的信息,倒不如把它看作动态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基因的移动是本身程序的一部分。我们要问:指令从何而来?麦克林托克的回答是:它们来自全体细胞,来自生物体,或者来自环境——这一思想严重地打乱了正统的遗传学。近年来,生物学家曾确信适应进化的幽灵已被埋葬了。但麦克林托克的工作却使环境影响遗传学的意见重新抬头。”[60]麦克林托克对基因转座的发现,是通过改变DNA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实现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空间反映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在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本质上与物质的存在相联系。但是,时间和空间范畴一旦被抽象出来,就可以任意运用,成为人发挥认识创造性的工具。从历史上看,时间和空间范畴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思维中,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直接与人的经验相联系,还没有抽象地把握世界的能力,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时空概念。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逐渐把观念与实物区分开来,才形成具有均质的、量的规定性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并对事物因果性作出观念的说明。只有在这时,时间和空间概念与因果性结合在一起,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维。时间和空间、原因和结果概念的形成,意味着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标志着科学认识的创造力的形成。

从认识的思维框架与认识的基本范畴的形成与特性看,科学认识是知识的创造过程,更主要是理性的创造过程。

第二,批判性还表现出科学认识的反权威性。

科学作为向外的认识,必须以外部世界的事实为根据,如果理论与事实不符,就应当放弃原有理论;批判和放弃旧理论,就是对权威性的批判,也是理性的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和波普的经验证伪原则,都要求以经验事实裁决科学理论,反对任何理论的权威性。爱因斯坦认为,坚持自然科学的经验事实不仅有利于真理的发展,而且能根除科学认识中的幻想因素,破除迷信。他指出:“自然规律的真理性是无限的。一旦发现由自然规律得到的一个结果哪怕只同一个实验上确立的事实相矛盾,这条自然规律也就是不正确的。”他反对科学认识中的非物质性,认为:“空间—时间规律是完备的。这意味着,没有一条自然规律不能归结为某种用空间—时间概念的语言来表述的规律。根据这条原理得出的结论是,举例说吧,相信心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也可以归结为神经系统中进行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按照这条原理,在自然现象的因果体系中,没有非物理的因素;在这种意义上,在科学思维的范围里,既没有‘自由意志’的地位,也没有所谓‘活力论’的地位。”他特别强调:“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61]科学认识的反权威性不仅能推动科学、促进理性的发展,而且也能揭露宗教的神秘性,破除神话的幻想成分。正是这样,科学认识常常表现为宗教与神话的对立物,成为人们用于批判宗教的武器。

通过上述对科学认识的两个最基本特点的探讨,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学认识活动的本质:这种批判地反映外部世界的活动,就是理性的创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