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

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认知场也是人的认识得以展开、发展的必要环境。
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_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三、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

为了揭示人的认识的创造性,在这一章里,我采取了层层剥离的分析方法,从分析文化认知场深入到考察活动的结构,最后考察结构的功能。至此,我们已经发现了人的认识创造性的内在根据。如果我们顺着考察的思路再倒回去,即沿着“功能→结构→文化认知场”的线索作一回顾,那我们就可以建立关于文化认知场的整体观念。

(一)功能与结构

把功能与结构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得出关于活动的如下规定:

第一,活动的结构是在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启发两种功能的发挥中生成的,并不是预先规定的。因此,活动的结构只能是功能性的结构,不可能是实体性的结构。

第二,活动借助于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启发形成自我调节、自我转换的独立系统,形成人的认识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式,这就是认识活动通过其内在功能创造出文化认知场,形成关于对象的观念,通过构造小宇宙而认识大宇宙。

第三,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启示不仅是活动的一般结构的功能,而且是活动特殊结构的功能。作为活动的一般结构的功能,它通过活动的一般性质发挥作用,作为活动的特殊结构的功能,它通过特殊的活动方式发挥作用,并有与之相应的特殊内容。因此,要全面地把握活动概念,除了考察活动的一般结构外,还需要考察活动的特殊结构,即人的创造活动的特殊方式。

(二)活动与文化认知场

把活动与文化认知场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准确地把握人类认识的主要特点:

第一,文化认知场是活动的产物,活动的自我调节与转换决定着文化认知场的变换,表明新的认识形成。文化认知场也是人的认识得以展开、发展的必要环境。研究人类认识,不可不研究文化认知场。

第二,活动的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文化认知场的多样性,表明了人的认识的差异性。

第三,活动通过构造文化认知场建立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表明,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是具体的,随着主体思维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建立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是活动。

第四,活动的结构性质与功能作用表明,认识活动本质上是对象化的活动。不过认识活动的对象化与实践的对象化不同,后者是使具体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前者是使人的观念发生变化。

第五,人的认识不是直接面对外部世界,而是通过建立或改变文化认知场而认识外部世界,扩大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是间接的,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并通过这个世界确证自己的存在,实现其价值。人的认识正是在自我确证的历史中发展的。人的认识与人的历史是一致的。

【注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56页。

[2][美]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6][苏]恰夫恰瓦泽:《文化发展的外因和内因》,转引自[苏]瓦维林等:《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范畴》,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页。

[10][苏]恰夫恰瓦泽:《文化发展的外因和内因》,转引自[苏]瓦维林等:《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范畴》,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1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I》,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639页。

[12][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8页。

[13][英]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8~2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10页。

[15][德]卡西尔:《符号,神话与文化》,耶鲁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5页。

[16][西德]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24页。

[17]《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84页。

[18]《汤因比论汤因比》,《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4页。

[19][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3页。

[20][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55页。

[21][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2][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23][美]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页。

[24]转引自[美]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7页。

[25][美]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5页。

[26]“机制”一词是坎农首先提出的,指机体中的拮抗装置。

[27][美]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1页。

[28][美]坎农:《躯体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5~186页。

[29][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页。

[30][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页。

[31][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32]《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4页。

[3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页。

[34]《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3页。

[35]罗曼·罗兰:《回忆录》,转引自罗大冈:《罗曼·罗兰在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期的思想情况》,《文学评论》1963年第1期,第65页。

[36]《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84~285页。

[37]转引自[美]钱德拉萨克:《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科学与哲学》1980年第4辑,第79~80页。

[38][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39]《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1页。

[40]转引自[美]钱德拉萨克:《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科学与哲学》1980年第4辑,第76页。

[41]转引自[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1页。

[42]参见[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