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功能和意志变化

认知功能和意志变化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类病人到医院就诊常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在就诊前可能道听途说了解一些肤浅的医学常识,甚至对自身疾病事先做了“自我诊断”。当医护人员诊断与其“自我诊断”发生矛盾时,即怀疑临床诊断的正确性,进而对医护人员处理不感兴趣,不按处方服药。对那些延误诊治的病人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都具有否认倾向。

(一)认知功能的变化

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病人的认知功能,出现主观感觉异常,错误的判断,继而影响病人的决策,使病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疾病时,病人把注意力指向自身的变化,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异常敏感。由于活动减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提高,不仅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似乎觉察得很清楚。病人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事多”,实际上这是病人的心理反应。

枯燥的住院生活可以使病人产生度日如年的感觉。对于病情较重需要住进重症室或隔离的病人,由于感觉刺激单调,病人会感到孤独、无聊和不安,甚至出现错觉和幻觉。

认知变化主要的表现有:

1.猜疑与怀疑 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一些病人对诊断表示疑问,主观上不愿意得病,常有“我实际上没有病”、“我怎么会得这种病”的想法。

猜疑还可以泛化涉及整个医疗过程。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觉得自己的病势加重,甚至没救了;对别人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总担心误诊、怕吃错药、打错针等等。由于缺乏医药常识和主观感觉异常,胡乱猜疑,胡思乱想,惶恐不安,于是产生种种质问,诸如:“我为什么该得这种病?”“为什么同样的手术他是良性我是恶性?”等等。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群里还会有种种迷信色彩的认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作耐心的解释。有的病人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推断药物、疗效和预后。此类病人到医院就诊常常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在就诊前可能道听途说了解一些肤浅的医学常识,甚至对自身疾病事先做了“自我诊断”。当医护人员诊断与其“自我诊断”发生矛盾时,即怀疑临床诊断的正确性,进而对医护人员处理不感兴趣,不按处方服药。这种现象常发生于某些慢性病病人,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向其讲述有关本病的病因、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等,肯定诊断的依据,使病人相信诊断的正确性,消除病人的错误认识。

2.否认心理 否认心理的表现是病人否认自己的患病事实。①否认疾病存在:有些病人在毫无思想准备前提下,对医护人员作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②否认疾病的严重性:某些病人虽能接受疾病的诊断,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误认为医护人员总喜欢把病情说得严重些,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

否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上的应激,避免过分地担忧与恐惧,是应对危害情境的一种自我防御方式。但是不顾事实的否认,也会对疾病起到贻误和消极作用。例如癌症,有的病人因否认疾病的存在,而拒绝治疗,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又如冠心病,有的病人认为病情没有说得那么严重,继续其吸烟的不良行为。对那些延误诊治的病人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都具有否认倾向。

3.过高的期待 病人总希望自己疾病能尽快治愈,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和能力有着强烈的期待,希望医护人员关心他们,认真负责,要求用新技术、新药物诊治。一旦医护人员的诊治方法与其主观愿望不符时,便会产生挫折感,甚至对医护人员的诊治措施不理解,进而采取消极态度,被动接受诊治或抵制诊治,导致医、护、患关系不良。如果医护人员态度积极,治疗效果满意,将增加病人信心,使他在患病时乐意求医及与医护人员合作。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一方面降低病人过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让病人接受治疗须循序渐进的事实,使病人明确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二)意志行为的变化

当一个人患病以后,由于其现阶段的目标发生了改变,所以其意志行为也会发生改变。有些病人表现为意志行为的减弱,由于病人自理能力下降,加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帮助和关心,因此,生活方面可产生依赖行为,要求家人及医护人员给予照顾,更有甚者表现为病人角色的强化,过度依赖。也有些病人表现为犹豫不决,缺乏主见,盲从或缺乏坚毅性,稍遇困难便动摇、妥协、失望,对疾病不能耐受。还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意志行为的增强,表现为反复询问、反复检查,对与治疗有关的所有信息过分关注,整个行为围绕求医活动进行。表面上看其求医行为是合理的,但实际上是对治疗诊断的不信任。

1.依赖心理 患病后病人大都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状态。病人往往对自己日常行为生活自理的自信心不足,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为变得被动顺从,情感脆弱,一向独立意志坚强的人也变得犹豫不决,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畏缩不前等。

病人的严重被动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姑息迁就病人的依赖心理难以培养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医护人员应尽量发挥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严重依赖者应采用必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2.退化心理 病人患病后有时会出现行为退化的表现,其行为表现与年龄和社会身份不相符。此时的突出表现就是孩子似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①高度的自我中心:把一切事物和有关的人都看成是为他而存在的。进食要求首先照顾他,要求适合他的口味,要求别人陪伴他,替他料理一切生活琐事。与这种自我中心平行的是情绪易激惹,要求增多。②兴趣狭窄:病人对环境和他人兴趣减弱,只对与他自己有关的事情感兴趣。③依赖别人:病人像孩子依赖大人一样依赖别人的照顾,即使自己尚能做的事情也不愿做,等待别人来服侍他。他的情绪不稳,有时反复无常。思考时部分地丧失逻辑性与现实性,以致产生许多不合理的恐惧和幻想。④对自身状况的全神贯注:老是想着自己的身体情况,对身体功能的轻微变化也特别敏感,对自己的食物、大便以及睡眠非常关心。

3.孤独感 孤独感是由于认知的障碍而导致的行为改变。病人有无聊陌生、度日如年之感,可伴有不安全感,事事谨慎小心,不主动与医护人员说话,不愿与人接触,有问题不敢问,不随便与病友交谈,盼望着亲友早来探视,病未痊愈就想回家等。住院病人远离亲人,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机会较少,有度日如年之感,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感。特别是长期住院病人感到病房生活单调乏味,有的整夜难眠,烦躁不安,有的干脆起来踱步。由于病房内的疾病种类形形色色,病情千变万化,更加重了病人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医护人员应关心理解病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安排亲人探访或陪伴,组织病友间交谈,多与病人沟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