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其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其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积极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人才观等观念,积极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学会生存》中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述——学校是为儿童设立的,而不是儿童为学校而生的。言外之意,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为学生服务的。我们说课堂教学中坚持民主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发现、创造力的一种认同,一种激励。

二、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其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上一章我们提出了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其核心价值和学校“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老师,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是一致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主张“应把形成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要在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中体现这一价值。其目的是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实际上学生只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的基本的课堂生存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积极性。学生自主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生真正成长的前提,是形成创造力的前提。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人才观等观念,积极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真正的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师生观是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体现着我们教育的价值观文化观。自从有教育以来这个问题就客观存在,也是决定着培养什么特质的人才的大问题。我们传统的师生观可以用“师道尊严”来概括。“师道尊严”语出《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所谓的“师道尊严”过去所强调的就是教师的绝对权威,课堂上的一言堂,即使讲错了知识或者处理错了问题,也要绝对服从;课堂外,教师的权威也不得冒犯甚而亵渎。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师道尊严”解读为尊师重教,强调对老师的尊重,但也绝不是把教师当做神圣不可冒犯的图腾。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同样是中国教育的古训。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人们不论贫富,大都非常重视读书和教育。尤其是贫困人家,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是一条光宗耀祖和飞黄腾达的重要途径。这使得教师的尊严和地位较高,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唯命是从。教师被社会广泛地尊称为先生,更有“天地君亲师”说法,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罚站、打手心甚至对学生更为严厉的体罚手段,借以维护教师尊严和教学秩序。因而,学生对教师普遍会产生敬畏心理。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专制的因子是过去师生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传统文化中“君臣”思想造成了师生关系中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局面,造成学生主体意识丧失、创造力削弱,有的甚至成为奴性思想的牺牲品。关于中国文化中主体人格的丧失,美学家潘知常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打个比方,你的一生能活八十岁吧,那相当于你有八块钱。他问的问题就跟八块钱有关,在古代我们从来自己没有花过这属于自己的八块钱,自古以来就是皇帝帮我们花,父母帮我们花。”(3)正确的师生观关照下的课堂教学就应改变这种替学生花钱的局面。

个体的发现是人觉醒的过程,是主体意识形成的标志,在近代我们不少的先知先觉者,他们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在民族的启蒙运动中,同样提出了改变国民素质的主张,比如从梁启超的“民德、民智、民力”,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到鲁迅的首在“立人”,一直到我们今天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些都只有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张扬后才能做到。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理念。它揭示了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不是某些方面为了学生,而是一切为了学生;强调了自己的服务对象,不是少数学生,而是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充分表明服务的彻底性。对学生一切负责,不做任何推诿,这里体现了一种新的意识——服务意识。这种意识是学校和从事教育的老师可能还没有认识到或者还不能接受的意识。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这样认为,我们是学生的导师、引路人,甚至我们能决定学生的人生航向,学生应该尊重我们,为我们老师服务,我们怎么能服务于学生呢?为学生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这个观念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它基于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服务可以说是一种诚与信的承诺,是一种真诚的呵护、关爱,一种正确的引导。只有明白了教育是服务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权利,更多地考虑我们自己的方法、自己的义务。《学会生存》中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述——学校是为儿童设立的,而不是儿童为学校而生的。言外之意,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为学生服务的。《学会生存》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的职能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4)这里比较全面地界定了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目前不少有比较强烈的“教师中心”意识的老师们还是比较缺乏或者还是没有这种服务意识的。

谈到师生关系,我们今天应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树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呢?

(二)新时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

民主、平等是一种现代观念,一种普世性的价值准则,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不独享于某个国家、民族和政党。民主的形式完善于西方,但民主的传统是人类共同追求政治目标。这从东西方有关民主、平等的专著汗牛充栋的现象中就能见出一斑。进入现代,中华民族的民主诉求便逐渐强化起来,影响巨大的“五四运动”打出的旗帜便是民主和科学——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从一开始就重视和强调民主,不久前中国首次发表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更能清晰看出我们党主导的民主趋向。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民主意识,就是说我们老师也要克服唯我独尊、唯书唯上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独到见解,从而开放学生的心灵,达到创造的欣悦。我们说课堂教学中坚持民主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发现、创造力的一种认同,一种激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章的题旨便是:人人生而自由。进而,可追求人人生而平等,已成社会公理。坚持了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也就在其中了。

我们说,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师生间应当相互尊重,师生同是学习任务完成的共同承担者,也是课堂的共同探究者。我们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我们也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发展的促进者。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从而真正创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新文化。

2.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他著名的论文《师说》中曾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韩愈的为学修养和博大的学者情怀,更感悟到了一种师生间应相互学习的理念。我们说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这正如学者金生鈜所指出的那样:“当代社会的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日益扩大增多,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很多,而且速度也很快,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职能的消失,而是教学传播知识的职能正在逐渐地改变。教师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启迪和培养,对学生生活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这就意味着教师职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而是将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使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5)金教授的话是对民主、平等地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的总结。实际上师生间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关系相处,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作为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才真正能够做到像叶澜教授所希望的那样,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的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师生的发展才能扎实、有效。

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了“对话理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巴赫金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不断沟通为基础,“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无处不在,广泛而深入,“……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而且“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6)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他”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英国的物理学家、思想家戴维·伯姆则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对话追求的不是单方面的胜利,而是“一赢俱赢”,“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7)开展真正的对话很难,其关键在于要破除潜隐于我们思维假定背后的种种束缚,而当我们在对话中获得那种具有高度内聚力的精神能量时,它也许能够引领我们超越单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对话的范畴。它甚至于能够重新改变个体,乃至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引导对话从哲学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弗莱雷认为,传统的教育是“储存式的教育”。“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储存材料”,“归根结底,在这种(最多是)误导的制度下,倒是人们自己因为缺乏创造力,缺乏改革精神,缺乏知识而被淘汰出局。”(8)而在对话教育的理念下,教育要“成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即“在学习读和写的过程中,那些获得了新的自我意识并开始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社会处境的人,常常会主动采取行动,去改造那个剥夺了他们参与机会的社会”,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人又重新赢得了说出自己的话,也即命名世界的权利”。教育就是要促使人觉醒,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一个人有多么无知,也不论一个人被‘沉默文化’淹没得有多深,他都可以通过与别人的对话接触来批判性地看待这个世界”,(9)最终改造世界,追求更完善的人性,创造一个更容易使人爱的世界。我们说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间做到平等和尊重,才能有真正的对话,有真正的对话师生间才有真挚的交流。唯其有对话,我们也才能创造一种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对话式交流的形式。对话有时产生碰撞,碰撞便会撞出智慧火花,它是构成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重要因素。“对话的过程就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使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而且对话展示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因为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10)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对话论》中总结了对话在课堂教学中的四种意义:第一相对于传统教学观念的重学生的接受,对话型教学重学生的感悟;第二相对于传统观念的重训练,对话型教学重学生的实践;第三相对于传统观念的重一般的技能技巧,对话型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动机、意向、态度;第四相对于传统观念的重结果轻过程,对话型教学既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其过程。(11)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对话就不能突出过程,就没有情感、意识的交际,同样就没有和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因此说,对话理论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种课堂教学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