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继续教育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继续教育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专题二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继续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组织实施以新课改、新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重点关注的课题。

专题二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继续教育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组织实施以新课改、新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教师进修培训机构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意在帮助教师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

一、新课程改革教师需要树立哪些新观念

观念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先导。没有教育新观念的萌动,没有普遍的心理氛围,没有变革现实的要求,要实现新课改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教师应树立以下新观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以传授知识为本位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是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分水岭,也是新课程改革与以往课程改革的主要区别。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传统教学教师关注得较多的是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与排名;新课改则要求教师将关注的重点转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兴趣特长得到张扬,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2.以学定教的观念

“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老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老师教学的效果。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老师的教,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无条件地服从教,学生围着老师转。在新课改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怎样“教”才能为“学”服务。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

3.创新教育的观念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目的就是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目标是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能力差,知识面窄,技能单一,缺乏创新的激情与活力,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他们发现,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灌输为主,教师习惯于现成知识和标准答案的获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忽略了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习惯的培养训练,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学生创新的意识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释放。

4.树立现代教育评价观念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见新课改的实施必须转变评价观念。过去的评价是“为了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注重评价的鉴定、选拔功能,其评价方式是通过考试一锤定音。现代评价是“要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评价的方法要多样,评价的主体要多元。

5.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终身教育,国内一般称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含义,顾名思义是指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把教育从学龄期向两头延伸到出生和老年,从学校扩展到家庭和各种社会机构。人的一生都要受教育,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智能结构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如果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总量为100的话,那么,学校教育期间(包括小学、中学、大学)所能给予他们的只不过是20%,其余80%的知识要靠继续教育来获得。

21世纪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性。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要成为学习型教师。学习型组织提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应真正树立“学习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使这一名言警语深入人心,并且成为座右铭。终身教育的实质就是终身学习,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学习与工作相融合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教师。

二、新课程实施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新技能

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

1.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的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也被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以往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所谓整合,就是指合成一体、关联起来成为有意义的整体。综合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从整体论的视野关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经验的发展,以学生心理发展的逻辑而不是以知识发展的逻辑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因而其内容领域涵盖了相关学科,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合作的方式从事工作。

2.具备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识、技能,并有组织地呈现部分乃至整体,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上,情形则大不一样。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为此,教师必须具备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这样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998年10月,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普及与运用;第二层次是组织学习上网,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第三层次是开办远程教育,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今天,计算机不仅仅是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而是网络的载体。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的能力,将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使得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

三、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需要发生哪些转换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一些变化,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1.由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到平等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虽然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会被淘汰,但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性: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由管理者转换为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本次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研究性学习等。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的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必须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3.由居高临下的主宰转换为“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此,《纲要》明确提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