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菲律宾中学的博雅教育发展

菲律宾中学的博雅教育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菲律宾教育部的目标和愿景,教育部开始重建中学的课程和教学计划。1999年菲律宾开始了“21世纪中学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计划。咨询结果发现,菲律宾当前的教育制度、课程等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第二节 菲律宾中学的博雅教育发展

菲律宾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六年,初中四年,大学四年。菲律宾教育部指出,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应当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同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意义,培养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并且在每一个新的环境中都能够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因此,菲律宾教育部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是为终生学习和服务社会大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菲律宾教育部的目标和愿景,教育部开始重建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

1998年,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共同开展的“21世纪的菲律宾教育:1998年菲律宾教育部门情况研究”研究中指出,菲律宾政府需要重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学生学习情况,比如,通过解决课程设置、教科书和教学资料、教学语言等(Asian Development Bank,Philippines,1998)。1999年菲律宾开始了“21世纪中学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计划。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对中学的课程内容等进行新的评估和调整。同时,菲律宾主管中小学教育的教育部还成立了一个全国核心研究小组,制定了新的发展远景,编写课程指导纲要,编写教材,进行师资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以此提高菲律宾中学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1999年改革后的课程包括五方面:英语、数学科学、菲律宾语和公民教育。其中公民教育在中学的第一年到第四年中都是必修课,其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个人和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职业素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此外,公民教育还包括社会学习、价值教育、工作教育、体育与健康以及音乐与艺术等主要课程(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the Philippines,2000)。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教育部针对新一轮教育改革咨询了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学校、家长、学生、各行各业的人士、民间组织、教育部门主管基本教育的官员。咨询结果发现,菲律宾当前的教育制度、课程等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除了咨询上述相关人士以外,由教育改革总统委员会颁布的《菲律宾教育改革日程》以及《菲律宾人文发展报告》指出,菲律宾政府在基本教育方面没有合理利用资源,教师与课程安排、教学媒介、教科书以及教学技巧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不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菲律宾人文发展报告》也尖锐地指出,菲律宾的主管教育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持着美国殖民时代的教育管理特色,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决定哪些知识应当传授给学生,但缺乏灵活和弹性,教学模式也缺乏创新等。2002年,菲律宾教育部颁布了基本教育课程,并要求全国的公立中学在2003学年实施。教育界人士、政府官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人士对于新的中学教育课程产生了极大关兴趣,许多公立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联名支持基本教育课程应当立即实施。超过1/2的私立学校加入了支持实施基本教育课程的队伍。基本教育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质量。菲律宾公立大学教师协会、课程与教学全球委员会菲律宾分会以及全国各地许多公立学校的校长们都表达了对基本教育课程的支持。基本教育课程主要强调阅读(英语和菲律宾语)、写作(英语和菲律宾语)、算术(数学)、科学以及爱国主义。同时,基本教育课程内容也强调终生学习的理念。其重新组合了1983年的小学教育课程和1989年的中学教育课程标准,精简了课程内容,制定和设立了更为专业的教育测试和评估系统,强调个人的分析、反思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改革,公民教育在中学课程中具有了重要位置,强调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等知识。但是,也有不少团体和机构反对基本教育课程的实施,比如马尼拉公立教师协会、菲律宾国家学生联盟等机构,其反对理由主要是新课程不够具体和全面,他们同时也反对课程内容以及历史课程课时的减少等。

菲律宾中学的课程主要有特色如下:

菲律宾的基本教育课程力图发展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除了学科知识之外,在读、说、听、写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基本课程也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强化成为终生学习者。在教学进程方面,基本课程注重整合与互动模式。整合包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习者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中有些整合教育模式也包括主题教学、基于内容的教学以及焦点探究等。

主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发现跨学科领域中有意义的联系,并且向学生、家长和教师传达一个清楚的目的,使主题观念与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基于内容的教学是将学习内容与语言目标联系在一起。语言课程主要集中在学习者的兴趣和学术需要方面,目的是发展学习者的学术语言能力。焦点探究则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

菲律宾中学的基本教育课程注重教师之间的团队学习与分享,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新课程的实施。比如,在旧的课程架构里,英语教师只准备英语课程,伦理教育教师则只准备价值教育课程,但是新的基本教育课程架构则要求英语教育和伦理教育教师一起制订课程计划,使课程内容更加整合和实用。按照互动性的学习进程,课程内容更加强调鼓励和推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大众传媒和其他书籍等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基本教育课程也鼓励团队教学以及通过资讯媒体(尤其是电脑)帮助学生发展与成长,互动教学在各中学也得到了大力提倡。

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增加跨学科知识,基本教育课程中的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在文化、美学、体能、技能、政治经济以及伦理价值方面的整合。这些知识又分为菲律宾历史与政府、亚洲概论、世界历史、经济、音乐、艺术、社会学、健康卫生教育以及伦理教育。同时,学生也要在中学阶段参与一些社会服务,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所有这些课程和安排都指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社会责任和创新思维。尽管新的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发展模式为博雅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大多数学校、教师仍然倾向于以传统的背诵和记忆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缺乏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思维的意识。同时,政府对公立教育的经济资助不足也导致教学资源缺乏以及老师流失,并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果。此外,与其他国家相比,菲律宾的教育周期是世界上最短的(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只有14年),虽然菲律宾政府和教育机构正在尝试改变这一现状,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由于经济和人力资源等原因,这一改革仍在酝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