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再创新

论“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再创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国际贸易”课程开设之日起,便始终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国际贸易”课程以及相关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从事国际贸易研究与业务人才的必修课程。

论“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再创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张 玮 殷晓鹏 崔 凡 樊 瑛 裴建锁

摘 要:本文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2008年以来“国际贸易”课程改革与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等五个方面涵盖。

关键词:国际贸易 课程建设 创新

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发展历程

我校“国际贸易”课程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门课程发展的历程,即是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的一个标志和记录,也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展历史的一个见证。20世纪50年代初,为适应新中国对外贸易的需要,培养新型国际贸易人才,中央决定建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自我校建立之初,就设立了国内最早的对外贸易专业,同时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自“国际贸易”课程开设之日起,便始终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三、四代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创新、数十万学生的学习实践,不仅积累了领先全国的丰富教学经验,同时也打磨出一整套十分完善、效果良好、学生广泛欢迎的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课程从设立开始就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和复杂困难的发展历程。在建国初期,由于新中国还面临着一个十分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际贸易活动才刚刚开始,基本没有自己的完整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没有独立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教学体系,因此,早期的教学资料主要是从前苏联引进“国际贸易”讲义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直到1958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组织当时的一批资深教授,通过认真研究新的经济理论并结合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国际贸易》教材。自此开始踏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贸易》教材和课程建设的道路。但由于此后的政治动荡以及经济发展不断波动,国际贸易实践本身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因此,虽然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已经摸索出了基本成型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也有所突破,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校一直只是印发讲义,没有办法出版正式教材。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外资进入,我国国际贸易重新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由此对新时期的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83年薛荣久副教授编著出版了供本科生使用的《国际贸易》教材,1986年主讲国际贸易课的教师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经济百科全书》“国际贸易卷”的编写。1987年姚曾荫教授主编出版了《国际贸易概论》(大学世界经济丛书),并获得全国社科大奖。在原外经贸部主持下,1989年薛荣久教授与陈同仇教授共同主编了供外贸院校使用的《国际贸易》教材。同年,国家教委委托薛荣久教授主编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国际贸易》。这两本《国际贸易》教材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材,全国高校优秀教材,1995年获外经贸部颁发的一等奖,1996年在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评奖中获优秀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入世”后的需要,根据国际贸易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做法,由薛荣久担任主编,张玮、唐宜红担任副主编对《国际贸易》教材进行修订,2003年出版。新修订的教材获得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由于新编《国际贸易》教材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邓小平思想为基础,不断借鉴和吸收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注重总结、分析研究国际贸易政策而编成的,它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丰富内容,既满足了为国际贸易发展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也由于其注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操作和贸易政策,关注中国贸易发展的特色,因此被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和国家人事部等主管部门指定作为培训与考评国际商务师和全国外销员的专用教材。目前,《国际贸易》教材正版累计发行量近一百万册。同时,该教材所确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等已经成为财经院校、国际贸易院系普遍认可,并已经被全国高校普遍接受和采用。

“国际贸易”课程以及相关教学体系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从事国际贸易研究与业务人才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不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传统的基础性专业课程,同时在全国高校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中也久负盛名,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践以及完善的教学体系使这一课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建设过程中,几代学者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努力和汗水,这中间既寄托着他们对新中国国际贸易事业的理想、希望,也记录着他们的心血和奉献。

本课程最早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知名教授创建。姚曾荫教授、张毓珊教授、陈寿琦教授、于景霖教授、王林生教授、陈同仇教授等从零开始,在极其艰难的政治社会条件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创设了这一门对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老教授在“文革”期间还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对待,让他们身心受到伤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孜孜不倦地为这门课程的发展付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姚曾荫、王林生、陈同仇、薛荣久等是中国国际贸易学界久负盛名的学者,师德高尚,科研成果丰硕,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他们一直坚守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帮助年轻教师的成长,他们及后人的努力得到全国兄弟院校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领导地位的认同。

改革开放以后,薛荣久教授在继承老教师们已经完成的研究和探索基础上,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不仅完成了承上启下的工作,确立了这一重要课程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同时也结合改革开放之后所了解的国际学术成果进行了大量的开拓创新工作;其后,新的一代教师成长起来之后,继续不断探索,为保持和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在全国的影响力和优势地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他们不仅继承了先辈学者的优秀传统,同时继续带领青年教师不断开拓创新,为课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林桂军、赵忠秀、蒋德恩、张玮、唐宜红等。

二、2008年以来“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再创新

(一)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一步建设、创新提出新要求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将“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主要定位在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提供基本的理论、政策和方法的支持,培养了解国际贸易理论,通晓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体制规则,能从事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2008年,“国际贸易”课程围绕“贸易理论、政策、国际规则与实践结合”的定位开始校内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大纲、教材、课件、教学环节、教学法进行全面改革,对教学大纲原有内容进行删繁就简,去掉陈旧过时的东西,增补了大量新内容,在此基础上修订教材、课件。教学环节改革主要是强调实施执行力。教学法方面,摒弃了只是技术上引入了多媒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备课、授课,学生课下复习并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或其他来源展开自学、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掌握的情况),实验新教学法,具体内容包括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结合,讲授知识点与研讨,写作论文结合,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启动网络互动答疑系统配合教学。

2008年以来“国际贸易”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成果得到同行专家和学生的认可,2005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相继获得北京市、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

之后到2008年,“国际贸易”课程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方面,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在贸易理论和政策的框架内,不断融进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变化,力求反映本学科学术的前沿成果。第二,把国际贸易政策与WT0规则实现有机结合。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作到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重视介绍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方法。第四,在课程讲授中,把教材内容与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实现有机结合。第五,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主讲教师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使“国际贸易”能够更加适应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提高了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深度,使“国际贸易”一直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惯例与规则的了解和把握、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认知都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与学生的交谈、问卷调查及主讲教师交流过程中发现:

第一,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等知识的掌握仍局限于课上内容和指定的参考资料范围,多数学生没有独立阅读的习惯,资讯搜索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利用专业性、官方学习资源,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没有实现有效扩展。

第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过程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被动学习特点还比较明显。

第三,主讲教师毕竟不是国际贸易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因而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解读比较单薄,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课上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同时增强其对现实问题的甄别,分析能力迫在眉睫。

(二)2008年以来“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再创新

1.课程内容

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主线更加突出,跟踪学科领域发展前沿,加强与现行贸易体制及运行相关内容。

(1)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主线更加突出。

“国际贸易”课程重点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历程、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分配规则等。

《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由十章构成,章节设计内在逻辑以国际贸易为主线,第一章导论,作为课程的导入,讲述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国际贸易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章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本章内容涉及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的主要理论观点。第三章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国际分工具体表现为跨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世界市场是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平台。本章关注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世界市场价格类型、及贸易条件的含义。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直接关系贸易利益实现的对外贸易政策及所采用的措施。第八章~第十章从双边、区域、多边层面上讲述国家间贸易关系、贸易利益协调的方式。

(2)跟踪国际贸易研究的前沿和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纳入教学内容。

(3)加强对中国及国际贸易现实运行方面内容的讲述。

(4)加强专业性、官方可利用学习资源使用方面的介绍和指导。如联合国贸发会议、WTO、世界银行等网站资源、美国商务部网站、著名研究机构网站等。学习如何解读国际机构的贸易发展报告、成员国贸易政策审议报告等等。

2.教学方法

“引导式”互动教学法与社会“外援”讲座的结合

2008年以后教学法改革主要包括:

第一,采用“引导式”互动教学法。

引导式互动教学法是以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现象和问题作为切入点,如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资料,提问的方式或直接引出每堂课要讲述的知识或重点内容,而后带领学生进入课业的学习。这样的方式同学们易于产生兴趣,因为先有了感性认识。教师参与学生课堂演示、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与解决问题。

第二,将学生课堂演示、组成团队研究具体贸易理论与现实问题制度化为正常教学的组成部分,并进行考核。

第三,将政府官员、知名学者请到课堂,为任课教师和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讲解国际贸易理论的现实应用及作用;贸易政策制定的程序、依据;中国贸易体制及运行特点;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国等等,他们以生动事例、实际的数据帮助学生揭开面纱,了解现实经济社会的运行,对校内教学过程形成有力的补充。

3.教材建设

相互补充的多教材体系。

“国际贸易”教学组成员的教材编写与修订工作一直在进行过程中。2008年薛荣久编著的《国际贸易》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张玮编写的《国际贸易原理》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张玮修订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际贸易》第二版发行,2012年底,《国际贸易原理》修订版已经完成。

指导性的多教材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不同作者与版本的《国际贸易》教材也可以形成知识与体系的互补。

为准确反映国际贸易发展中的诸多变化,并遵循教材编写规律,教学组成员的教材编写在追求内容体系完整的同时,力求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考虑教材特殊要求的前提下,追踪国际贸易研究前沿与动态发展。第二,追求实用性、可操作性。教材除在正文部分加强例证、数据分析和方法介绍外,专门开辟阅读专栏,对课程学习中涉及的一些现实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提供引导和帮助。第三,寻求知识的学习掌握能与现实运行实现对接。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与其他同期出版的《国际贸易》教材相比较,教学组成员编写教材的最大亮点是大量脚注和参考文献的使用,脚注的使用除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文中的概念和说法外,更多的是提供文献索引,给读者提供线索,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便利。

4.师资队伍建设

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功底扎实、师德高尚、执著奋进的教师队伍。

目前,“国际贸易”教学组由5位主讲教师组成,张玮、殷晓鹏、崔凡、樊瑛、裴建锁,年龄上实现中青结合,以年轻人为主体。教学组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教学组成员科研各有专攻,均在国内接受本科高等教育,同时拥有海外学历与海外硕士、博士学位,其中绝大多数毕业于国外名校,教学组实现了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化与优化

教学组定期例会,讨论修订教学大纲,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作为学院的优良传统,国际贸易学科前辈们,包括王林生、陈同仇、薛荣久等教授,及院内相关课程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建议也使得“国际贸易”课程获得不断的完善,实现着不断的创新。

我们还拥有一个强大的“外援”教师队伍,他们来自专业研究机构、政府,他们通过讲座和座谈的方式接入本科《国际贸易》教学过程,对丰富国际贸易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了解现实经济社会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国际贸易”教学组是一个不断进取、充满活力、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科研能力、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的团队。

5.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科研成果丰硕

“国际贸易”教学组成员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环节、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2008~2012年以来,教学组成员主持和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社会人文基金及其他多项省部级项目,5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SCI杂志,19篇论文发表在CSSCI。

三、应用与推广

从2008年至今,“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改革一直在进行过程中,建设与改革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资源利用等等。四年来,“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同行专家与学生的肯定。

期间,“国际贸易”教学组被评为北京市级、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网络“国际贸易”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也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国际贸易”教材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起成立的“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其宗旨之一,就是加强国际贸易教学与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贸易教学和研究水平。协作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年会、网站建立与维护更新,实现了高校成员间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同行的高度关注,协作组对于“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8~2009年,教育部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西安、长春联合举办全国“国际贸易”课程青年教师培训班,张玮教授是承担“国际贸易”课程教师培训的主讲教师。在培训班上,张玮教授向来自全国不同院校的青年教师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课程的授课情况,包括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等,总结了近年来的创新做法,并作具体教学法示范,获得很高的评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承担着兄弟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

鉴于教学组成员《国际贸易》教材的编写具有历史地继承与发展特点,教材在许多兄弟院校作为指定教材,发行量大,社会影响较大。

四、结语

“国际贸易”课程的建设与再创新过程在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与国家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同时它还要求教师加强对该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地探索教学经验,跟踪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使科研与教学真正地结合。

为对历史负责,不负前辈学者的心血,“国际贸易”教学组作为一个有明确追求目标、有活力的团队将充分利用半个多世纪的人才、资源、传统的积淀,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着“国际贸易”课程的动态建设与创新,在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对提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相关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产生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