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人的价值颠覆

普通人的价值颠覆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具价值论认为,普通人发展的价值被外在的社会目标所决定,人性及其自身只是被利用的对象,其价值高低取决于外在的标准。普通人的价值颠覆主要体现在类属性与个体性、等级性与共生性、终极性与生成性等认知方面。而基于人性的普通人内涵则认为,在共生社会中,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最高价值,个体体现了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二)普通人的价值颠覆

人的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视野下的普通人内涵对传统普通人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无论是在人性的理解上,还是在普通人的定位上,都颠覆了终极论视野下的普通人的价值观,这种颠覆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终极观念下的普通人的认识基础是功利主义,从社会层级的角度来界定普通人,反映的是一种工具价值论;人性视野下的普通人内涵是基于人之为人的目的论而界定的,普通人的发展不仅要尊重人性,而且人性自身还应成为人发展的规范,反映的是目的价值论,即人自身就是其发展的目的。工具价值论认为,普通人发展的价值被外在的社会目标所决定,人性及其自身只是被利用的对象,其价值高低取决于外在的标准。目的价值论认为,普通人的价值是内在的,人的发展目的自身就是最高价值,“因为当今最要紧的不是生命的不朽,而是生命之为最高善”(47)。在目的论价值观中,普通人的发展和社会并不是对立的,普通人就是共生社会的个体人格体现,在普通人身上展示了社会的活力和方向。普通人的价值颠覆主要体现在类属性与个体性、等级性与共生性、终极性与生成性等认知方面。

从个体性与类属性方面分析,终极性观念认为普通人是终极社会中处于相对下位的群体统称,基于人性的认识则赋予普通人一种应然的人格特征,是基于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的个体称谓。普通人的工具价值观是以个体是否符合既定的共性标准来衡量的,普通人的平凡、无私、奉献等美德都是以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要求来定位的,个体淹没于社会的共性规范中。当某个人自认为或被他人认为是普通人时,是指他符合这类人的共性标准,诸如权力下位、能力低下、学识浅薄等,与个体相比,共同的类属性在价值上是至高无上的、不容质疑的,因而,普通人是被决定的,“我们叫作‘平常人’的并不是一种生物学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48)。是终极化社会制造了普通人,否认每个个体作为人所应有的独特价值和生命意义。而人性视野下的普通人内涵则主张作为个体人的价值,每个人都体现了人的完整性、复杂性、生成性和共生性等人性特征,张扬了人的生命价值,正是无数多姿多彩的生命个体,才构成了人作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寄托于个性基础上的,没有鲜明个性的个体存在,人类将是一个雷同、僵化、死寂的物种。因此,“丰富多彩的个性决不是一件坏事,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丰富多彩的个性总是共同构成了全部人性的丰富源泉,同时也为普遍的人提供了一种支持”(49)。普通人张扬人的个性价值并不是压抑、否认人的类属性价值,相反,尊重、提升普通人的个性价值可以进一步充实、丰富人作为“类”的属性内涵,使人在多元、平等、共生的社会中不断升华。

从等级性与共生性方面分析,终极观下的普通人置身于以等级来论人的价值体系中,而共生价值理念支撑下的社会则强调每个人的差异、平等和超越,实现每个人的价值,人自身是自己的价值标尺。传统普通人的价值是由他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所决定的,人们认知的并不是他作为独特个体人的价值,而是他所从属的阶层的价值。等级是价值高低的分界线,个体只不过是等级合理化的一个例证或注解,自身不具有人的本体论价值。“在每一种情景中,我们都仅仅以‘角色’的面目出现,是我们所扮演的很多角色的一种,似乎没有一种角色抓住了我们‘整体自我’的本质,没有一种角色能被假定与作为‘整体的’和‘唯一的’个体的‘真实状况’完全一致。”(50)即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代替了我们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基于人性的普通人内涵则认为,在共生社会中,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最高价值,个体体现了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共生社会不是按等级化的设计来运行的,其活力来源于差异、平等、未完成的个体存在和发展。等级化社会将人简单化、静态化,以便对其进行分类、排序、管理。然而,差异性的个体是复杂多样的,仅以人的能力为例,“人们之间种种能力上的差异是比我们的社会安排所能注意得到的远为复杂的多”(51)。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是人类发展的源泉和机制所在,惟有破除人的等级价值观,尊崇人与人之间差异、平等、共生的价值观,人才能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走出被同化的险境,在不确定性的未完成旅途中前行。

从终极性与有限性方面分析,传统普通人是终极化社会中的群体,体现了终极者的无矛盾价值观,人性视野下的普通人内涵基于人的生成性发展,承认人的有限性,因而,人的生命历程中总是充满着冲突、矛盾,个体在矛盾中实现人的目的性价值。站在终极者视角,理性具有无限性,它设计好了社会中每个群体的生活和社会秩序,普通人和社会其他群体一样,其目标、要求、规范都是既定的,不存在超秩序的冲突和矛盾。在这种终极秩序中,无矛盾的价值观表明,普通人体现的是作为实现秩序的工具价值,自身作为人的价值是功利层面上的,根本谈不上人的自主、自由等生命意志,理性的无限性剥夺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时空,导致个人自主、自由权利和追求的丧失,普通人自然就在无矛盾的秩序社会中“通向奴役之路”。基于人性认识的普通人内涵认为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包括他的理性,有限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惑,挑战固有的价值观,不断产生新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使普通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有限性、生成性,感受到共生性的重要。在共生社会中,普通人既是独立、差异的,又是共融非同质的,人的有限性为其生成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自主、自由的契机和时空,有限性虽然不完美,但它是属于自我的,体现了以人为目的的价值观。因此,认识矛盾、解决问题就是普通人自我解放和发展的体现,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天平。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影印版,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0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版,1996年,第989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版,1996年,第989页。

(4)同上,第1260页。

(5)[英]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0页。

(6)[英]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1页。

(7)同上,第72页。

(8)[英]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1页。

(9)霍巍:《关涉普通人的道德教育——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4页。

(11)同上,第55页。

(1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84页。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1页。

(14)张法琨主编:《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3页。

(15)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86页。

(16)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7)[德]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页。

(19)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9页。

(20)同上,第308页。

(21)同上,第390页。

(22)[英]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2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第185页。

(2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版,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25)[美]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26)[法]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弘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27)[美]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28)[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55页。

(29)[美]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30)[奥地利]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1页。

(31)[法]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的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32)高清海:《哲学的奥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33)高清海:《论人的本性——解脱“抽象人性论”走向“具体人性论”》,《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34)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5)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 72页。

(36)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第4页。

(37)[美]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38)[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0页。

(39)[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31- 532页。

(40)[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41)[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第2版,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页。

(42)[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卞荣道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43)[英]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0页。

(44)[美]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45)[英]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23页。

(46)[美]拉兹洛:《用系统伦的观点看世界》,闵家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47)[美]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页。

(48)[美]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49)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99页。

(50)[英]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51)[美]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