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公正的普通人教育

追求公正的普通人教育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普通人人性内涵自身又包含着公正的内在诉求,追求公正的普通人教育就成为时代的应然选择。教育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应承担起建设公正社会的职责,普通人教育就是一种公正的社会实践。针对人性发展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公正的教育首先要面对生命的差异性,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公正教育的起点。公正的普通人教育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追求教育的公正,而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公正。

(三)追求公正的普通人教育

无论是从促进社会进步还是个人发展的角度,构建公正的教育都是历史的必然。从促进社会进步来讲,社会公正自身就包括教育公正;而且,教育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促进社会公正的功能。从促进个人发展来讲,“公正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而教育作为以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实践活动,公正与教育在最终目的上是统一的,它们共同作用于人性的发展和完善”(34)。这种目的的一致性要求教育必须是公正的。而普通人人性内涵自身又包含着公正的内在诉求,追求公正的普通人教育就成为时代的应然选择。

教育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应承担起建设公正社会的职责,普通人教育就是一种公正的社会实践。教育不仅要传播、创新公正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制度层面上体现公正的理念,培养具有正义感的人。公正的教育必须摆脱社会现实中各种不公正的束缚,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通过公正的教育来推动公正社会的实现。社会的不公正主要存在于因阶层、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公平现象和非正义的价值观。教育自身为此就必须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确保公正教育的实现,而不是复制、强化社会的不公正,诸如在入学条件、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方面基于人的内在因素而公正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对此,罗尔斯认为:“获得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应当依赖于一个人的阶级地位,所以,学校体系(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应当设计得有助于填平阶级之间的沟壑。”(35)终极者教育却认为自己的设计是公正的,能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这种终极者假设是基于既定的、决定论的外在认知的,是不符合公正之于人性的内在追求的。以精英教育为例,“它们不仅决定你的命运,而且表明你的身份,不仅表明你的身份,而且决定了你的价值”(36)。即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自己不断的生成和超越,而是决定于外在于自身的制度定性、定型。终极者教育不公正的症结在于忽视、甚至否认人性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人是不断生成和超越的,先验地以外在的、静止的规范来定位鲜活的个体生命既是对个人发展的不公正,也是对社会因个人活力而不断创新的不公正。公正的普通人教育正是从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来培养个体生命的,外在的社会角色、生活模式等必须在人不断生成、超越的过程中自我选择、创造,这样,对人和社会才是公正的、富有活力的。

公正的普通人教育既然不是基于统一的、静止的外在目标去设计人、制造人,那么,它只能将教育的重心回归到人自身,即普通人教育,其核心就是张扬每个个体生命的个性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这才是公正的。针对人性发展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公正的教育首先要面对生命的差异性,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公正教育的起点。“人可能生来就不同,就有差异,但并不等于就有个性,就是‘具体人’。”(37)这取决于如何认识差异,以及差异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终极者教育也认可人的差异的存在,但它是将差异等级化、终极化,否认差异的主体性根基,以外在的、既定的规范代替、包办主体自身沿着差异的方向存在和发展,最终使人的差异消失,将个体归属到某一类、某一等级来塑造,这对每个充满活力的个体是不公正的。普通人教育强调差异是生命存在的特质,差异不是被利用和克服的对象,而是被尊重、呵护、张扬的主体生命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差异必须上升到个性的高度,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是普通人教育的宗旨所在。惟有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教育才能真正满足、适应每个生命个体的需要;只有个性的教育才能避免生命被复制、同化,人才能沿着主体意志和自由的方向发展;也只有个性发展,每个生命个体才能在未完成和不确定的人性发展中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主人。

公正的普通人教育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追求教育的公正,而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公正。面对人性发展的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挑战,只有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最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和理想追求,因此,教师必须抛弃世俗的和终极性教育的偏见,公正地认识学生、组织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许多的调查报告都表明,在学生最欣赏的教师素质中,‘公正’是位居前列的;反过来,在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素质中,‘不公正’也是位居前列的”(38)。可见公正在教师职业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的公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面对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教师应秉承公正的教育理念来公平地对待他们,不能因经济、政治、文化等差异而歧视任何学生,相反,教师应站在生命差异的平台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通过自主来反省自己的教育背景,借助普通人教育养成公正的理念,正视自己的社会差异,推动社会走向公正;其二,教师的教育目标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是以统一的、静态的目标来规训每个学生的成长,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普通人教育是尊重自己的人性生成的,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公正的,也就不会出现以终极性目的来规范学生而出现所谓“差生”的不公平现象。当学生能在生成过程中体验、享受到教师的公正教育时,他就能自觉地成为有正义感的人;走向社会后,就能成为建设公正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创新者。否则,结束教育生活后的个体,只能复制、强化、甚至加剧社会的不公正,达到终极性设计者的目的。

【注释】

(1)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45页。

(3)唐莹:《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4)张能力:《理解的实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5)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6)[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2版,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7)赵家祥:《深刻理解实践的本质和丰富内容》,《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8)旷三平:《知性思维的合理性问题》,《现代哲学》2003年第3期。

(9)[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10)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5页。

(11)[奥地利]茨达齐尔:《教育人类学原理》,李其龙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0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3页。

(14)[英]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15)[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17)[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37页。

(18)金生鈜:《论个人自由在教化中的地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地1期。

(19)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20)[德]黑格尔:《小逻辑》第2版,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5页。

(21)同上,第105页。

(22)[美]赫钦斯:《教育上的冲突》,陆有铨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81页。

(23)英国社会家鲍曼认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历史悲剧并不是像人们习惯上认为的那样,是希特勒丧失理智、非理性的结果;恰恰相反,鲍曼认为,现代大屠杀是理性张扬、精心设计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秩序的无条件性服从、高效管理和唯技术至上等,使每个个体失去了对理性自身的反思、质疑和批判,不再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陷入理性的窠臼中,成为理性的奴才,最终导致极权主义暴行。(参见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24)[美]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8页。

(25)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2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4页。

(27)[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 30页。

(28)[德]康德:《法哲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3页。

(2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30)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3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英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1页。

(3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33)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34)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3页。

(3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36)德瑞斯维兹:《精英教育的弊端》,《江苏高教》2009年第4期。

(37)冯建军:《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38)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