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对某项事情或某项活动怀着积极的态度,他们就会积极地把自己的这方面的心理活动集中于这项事物或活动中,这就使他们会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予以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家长“宁可自己受点紧,也要满足孩子上学用钱需要”的“金钱教育”,使现在孩子多少不等的都有些零花钱。“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

浅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穆玉春

一、从制定明确、具体的学生行为准则做起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传统的德育教育有些已不合时宜,存在着讲大道理或硬讲道理的弊端,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来看待。陶行知先生曾经亲自制定过《育才卫生教育十九事》,它的最大特点是科学、具体,便于操作。比如,“吃饭最多以三碗为限”,吃水果用高锰酸钾水消毒”“用公筷分菜”“饭后半小时不看书、运动、游泳”……这些制度体现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使他们容易接受具体的要求,而非抽象的理念。因此,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有学生来参与,这样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也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拥护,体现“道德是社会的共识”。同时,还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从学生身边的榜样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不管是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到处寻找榜样、树立榜样、学习榜样,以达到教育人、影响人的目的。榜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比如,在一个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都值得其他同学学习,一个学校里年年涌现出一批“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这就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来自同学们的生活当中,亲眼目睹,实实在在,不需要过多地修饰,人人通过努力都是可以达到的,谁都有可能成为榜样。通过人人学身边的榜样,自己不知不觉地成为别人的榜样,大家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展示个性,取长补短,这样在全体学生中就形成了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基本行为规范,使“做好事比做坏事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具有不同生活经历、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者。

三、从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做起

胡适说:“真正的道德教育在于使人对于正当的生活发生兴趣,在于养成对所做的事发生兴趣的习惯。”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必定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积极的态度,当学生对某项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了追求欲望时,内心活动总是十分活跃,这时候他们因需要而饥渴,或因强烈的追求而激动,或为了达到目的而执著,因此也是对他们实施教育的有利时机。

学生对某项事情或某项活动怀着积极的态度,他们就会积极地把自己的这方面的心理活动集中于这项事物或活动中,这就使他们会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予以关注。兴趣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驱动学生去获取知识,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如举办摄影、书画、科技等兴趣小组,改变自己的恶习和形成某种良好的追求。

四、从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做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家长“宁可自己受点紧,也要满足孩子上学用钱需要”的“金钱教育”,使现在孩子多少不等的都有些零花钱。怎么使用?如果引导不当,则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首先,给孩子一点经济支配权,有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又能使学生了解金钱是通过父母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懂得赚钱有道,不做钱的奴隶,养成“富贵不能淫”的优秀品质。其次,懂得合理消费的重要性,给孩子经济支配权后,家长、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这个管不是对孩子横加挑剔、指责、限制他们对零用钱的支配,而是要检查孩子零用钱的用途,根据其消费行为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劝阻等。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家长可以让孩子买日用品,懂得讨价还价,货比三家;还可以把家中的一部分开支交给孩子支配,以帮助孩子了解、掌管家中的“财政”,从而做到存钱有方,花钱有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再次,给孩子经济支配权后,要引导他们如何把钱花得有意义,要培养他们扶贫济困、帮助弱者的社会公德意识。

五、从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做起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羽翼下舒服惯了,自然缺乏一种社会生存中最重要的自信和刚毅

21世纪是重视人发展的时代,而自立能力又是人生存最基本的能力。为了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小太阳”们在21世纪能适应社会的巨变和激烈的竞争,成为祖国的栋梁和建设者,进行自身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马克思说:“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劳动无论是对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良好个性的磨炼,还是对人智力的开发,都有着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曾经有一次,日本和中国的11岁~16岁的部分学生,在内蒙古草原一起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中国孩子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弱点。日本人说:“你们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实践证明,青少年如果没有遭受挫折磨难的经历,就很难具有抗御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也就不可能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良好素质。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能肩负起未来历史的重任。

(此文曾获2007年固原市教育局、教育学会“五个百”活动论文评选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