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几点做法

关于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几点做法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以来,县职工服务中心接待来访职工23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35起,帮助职工追索工伤赔偿、劳动报酬等各类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受到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全县共有32家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关于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几点做法_工运事业改革创新与民生工会建设

山东省莒县总工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群团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是工会组织在新形势、新常态下主动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积极作为,也是工会组织主动参与四个全面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基本内涵

从工作内容来看,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包括救助、维权、服务三个层次。

具体包括:①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帮扶救助,即通过改善低收入职工家庭生活,保障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②维护职工基本的政治、经济权益,即参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等,促进职工体面劳动;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心理关怀、职工文化建设等服务,满足职工精神性、发展性需求,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从工作理念来看,可分为五个层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存、安全、社交、赢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五个层次。在这五个层面当中,工会工作都能与之对应。如生存方面,给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提供就业岗位;安全方面,开展“安康杯”竞赛、“查隐患、保安全、促发展”等活动;社交方面,开展职工文化企业文化“五进”工程建设、创建“齐鲁文化大道”工作品牌等活动,给员工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赢得尊重方面,通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维护合法权益,还通过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帮助员工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赢得尊重和认可;实现自我价值方面,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先进班组、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等,都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二、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做法

莒县总工会现有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总工会21个,基层工会1836个,工会会员12.2万人。2015年以来,莒县总工会把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彰显作为体现价值的重要载体,全力打造“情系职工、至诚服务”服务品牌,先后荣获全国工会职工维权法律服务示范单位、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工会“农民工援助行动”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础,提升服务质效

投资32万元对县工人文化宫进行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设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争议调解、就业帮扶等窗口,构建了生活、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依托县职工服务中心,全县20个乡镇街道总工会、1个经济开发区总工会全部建立了职工服务站,并在170个城乡社区和35家企业设立了职工服务点,将服务网络向基层拓展延伸。今年以来,县职工服务中心接待来访职工23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35起,帮助职工追索工伤赔偿、劳动报酬等各类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受到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主动作为,丰富服务内容

坚持把职工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创新求实、倾情服务。组织开展了“服务基层365,关爱职工零距离”活动。通过县职工服务中心(站)、网络信息平台、工会干部贴心服务3条途径,着力畅通民情收集渠道;实施“帮扶救助、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建功立业、工友创业和健康疗休养”6大行动,不断拓宽服务内容;落实“一站式服务、主动上门服务、预约申请服务、三级联网服务、分类订单服务”5项措施,提高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帮扶资金70余万元,帮扶困难职工3000余人次,发放连心卡360张,培训困难职工500余名,树立了“服务型工会”的良好形象。

(三)创新思路,拓展服务领域

一是建立双向直通机制。探索实施了双向直通机制,打通了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要求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每人联系3~5名职工代表,每名职工代表至少与3~5名职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谈心、家访、座谈等方式,搜集整理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基层工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会小组长例会,对职工意见、建议和需求进行研究、协调解决,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二是实施文化“星级”创建工程。引导新创建的企业通过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建议,制定因企制宜、便于操作,能够融于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文化“星级”创建实施方案,把文化置于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使职工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引导企业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畅通新时期职工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渠道,使“互联网+”成为传播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前沿阵地、职工学习教育的“空中”学校。目前,全县共有32家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三是搭建职工创新工作平台。广泛开展了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着力使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命名表彰了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0个,十佳岗位技术标兵10名。

三、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服务网络

按照“会、站、家”一体化的思路,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形成上下贯通、全面覆盖,功能完备、制度健全的服务工作网络。积极推行会员普惠制,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使会员都能享受到工会组织提供的实实在在的服务。要在持续开展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金秋助学和送温暖等传统帮扶项目的同时,探索开展便民服务、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满足职工群众现实需求。

(二)创新服务方式

加强工会服务职工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全力推进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助党委政府更好地落实精准扶贫、阳光低保等政策,健全完善政府、社会与工会整合互补的服务运行机制。对困难帮扶、就业服务等,继续秉承普适性、均等化原则,向服务对象无偿提供服务;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可借助社会资源为职工群众提供贴心有效的服务。

(三)加强自身建设

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工会干部理论学习,筑牢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维权的堤坝。要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监督等组织,推进服务职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充分考虑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职工文化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积极设计搭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和展现才能的舞台,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凝聚,在凝聚中探索,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