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班级德育教育的核心作用,创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级小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大环境,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促使校风校貌根本转变。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过去德育教育的“管、卡、压、罚”转变为现在的“疏、导、育、教”上来。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明

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学而》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指出实行“孝”“悌”等道德修养应先于“学文”。这也就是“德育为首”的思想。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为此,学校做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结合社会、学生实际,面对社会关心的问题,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把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德育教育形成新的拓展和突破,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健全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受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的影响的,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社会、家庭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人针对目前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五加二等于零”的说法(学生一星期中五天在学校接受教育,但双休日这两天在家庭和社会缺少教育或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德育教育无效果),这是对当前德育教育效果问题的一个精辟的概括。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老师利用各种形式,做了大量的教育引导工作,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成长。然而,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到的教育多是理论重于实践,有时很难对社会、家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或选择,往往会使他们向着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一面发展。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只有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才能打下坚实的德育教育基础。学校这个主阵地、主渠道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对学生的教育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二、充分发挥班级德育教育的核心作用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班级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从各个侧面,采取不同形式塑造着学生的心灵和个性,并指导学生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班级德育教育的核心作用,创造出一个个良好的班级小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大环境,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促使校风校貌根本转变。要做好这一工作,一是要重视班主任的教育引导作用。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态度、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决定着班级德育教育效果。二是必须有一个素质良好、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干部队伍。树立其形象,运用其才能,发挥其作用。三是要建立一个优秀班级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四是要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相互沟通的纽带,加强各方面的联系。有沟通才有交流,有交流才有改进,有改进才会有发展。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形式和内容的扩充和有力补充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是真正既体现“教学”又体现“教育”的课堂是不多的。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拓展德育教育阵地,增添德育教育渠道,丰富德育教育形式,扩充德育教育内容,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制度管理是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德育是塑造人的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过去德育教育的“管、卡、压、罚”转变为现在的“疏、导、育、教”上来。学校的制度管理要着眼于全体学生,指导学生的言行,这是与教育教学目的相一致的,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制度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它不允许有例外和特殊,填补了主动教育的空白。在主动教育不能达到目的时,制度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强有力的措施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指导学生发展。

作者:宁陕县蒲河九年制学校副校长,中教一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